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军博克虏伯重炮,旅顺血战的见证者,告诉我们甲午是怎么输的?

2022-07-25 17:05:02


尘封一段悲愤历史的240毫米大炮

日前,到军博去做一段关于3139号导弹快艇的视频节目。

海军的坐骑有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在海上看着小,但上岸就很大。也就是军博这个级别,有展出海军舰艇的可能——实际上军博目前一共展出三艘舰艇,两艘在室内(414头门山海战英雄艇和158功勋鱼雷快艇),还有一艘在室外,便是位于军博前庭广场西南侧的3139号导弹快艇。

人们谈起军博时,常常谈到在地下展厅的一对儿看门狮子——并排放置在大厅入口处,在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国潘兴重型坦克和在珍宝岛缴获的苏联T-62坦克。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在军博前庭广场上还有3139艇这样一个“带刀护卫”。

它带的可不是秋水雁翎刀,而是战斗部重达400公斤的上游一号导弹,一刀下去哪怕是巡洋舰也会开膛破腹。

然而,拍摄这艘导弹艇时,忽然发现就在这艘导弹艇旁侧的草坪上,还有一门漆成绿色的老式大口径火炮,仔细看过之后,忍不住感慨万千。

随行拍摄的朋友问我为何如此感慨,老萨告诉他,这门炮至少可以告诉我们甲午战败的部分原因。

根据火炮侧面的标牌说明,这是一门德国克虏伯厂在19世纪后期制造的240毫米大口径要塞炮。

240毫米,是一个相当惊人的口径。要知道,日军在九一八事变时担心无法攻克北大营,曾经专门从东京秘密运来两门大口径攻城炮,以修游泳池的借口在关东军驻地构筑发射阵地,打响了14年侵华战争的第一炮。这两门攻城炮的口径就是240毫米。所以,这门火炮在19世纪后期应该是具有相当威力的重型火炮,是那个时代的国之重器。

也正是在那个时代,还是清王朝统治的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名为“洋务运动”的自强努力,吸取鸦片战争被外国人从海上用大炮打破藩篱的教训,李鸿章、张之洞等重臣一方面效仿欧洲建立军用和民用工厂,另一方面则大量购买国外先进武器。这门德国克虏伯重炮便是当时的舶来品。

这种240毫米要塞炮到达中国的时候,肯定有令人惊艳的感觉,因为中国传统的火炮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仍局限于老式前膛炮。

这种火炮从炮口装填火药和炮弹,炮膛光滑,一般使用实心球形炮弹,射程短,威力弱,射击速率很低。

军博的这门240毫米要塞炮与之相比,则完全是新一代产品(猜猜看,老萨从哪里拍的这张照片?)

它采用后膛装填,射击效率提高很多。

炮口内有来复线(几乎是后膛炮的专利),这可以使炮弹打得更准、更远。

陈列时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完全复原它的战斗状态,以至于直观上它与前膛炮们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而军博中展出的另一门同时代要塞炮的形象,才是它服役时期的真容。

复杂的装弹机和滑轨,高低机使它可以依靠机械的力量准确而凶猛地把炮弹射向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敌军。

另外,它的炮弹也不再只是一个铁球,而是下面的这种开花弹,威力大为增加。

这发中国当时从国外购买的240毫米要塞炮开花弹,至今仍保存在日本清年神社的门前。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觉出不对来了——这种中国海防重炮的炮弹,怎么出现在了日本的神社门前?

原来,中国向德国订造的240毫米要塞炮不是一门,而是多批,到货后被分别安装在威海、旅顺、虎门等海防重镇,用于抵挡外敌入侵。然而,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清王朝的陆海军接连失利,1895年2月,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没,日军便把威海卫炮台上的这枚240毫米炮弹掠到了日本,展览至今。

购买了这枚先进火炮的清军,怎么会惨败于日军手中呢?这门240毫米要塞炮也许可以告诉大家一部分原因。

首先,清朝政府的洋务运动十分有限,和工业化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这些相对先进的武器,包括火炮和炮弹,大多需要从国外购买,不能自己生产。

1894年9月17日的大东沟海战中,日军根本无法击沉北洋水师两艘装甲舰镇远和定远,而这两艘战舰的305毫米重炮每次击中日舰都会使其重伤退出战场。然而两舰的炮弹却十分有限,在海战后半段几乎无法构成有效的威胁。

德国制造的定远和镇远装甲舰,其305毫米主炮与这门240毫米要塞炮属于同一时代的产物,技术特征比较接近。

买来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其次,这种火炮到甲午战争时已经落后了。日军使用的火炮与之相比,被称为“速射炮”。二者的区别,从专业角度讲,可称为“架退式火炮”与“管退式火炮”的对比——这种要塞炮为代表的架退式火炮发射一弹后复位要花较多时间,而管退式火炮利用液压系统消减火炮的后坐力,依靠机械的力量轻松复位。在甲午海战中,日军火炮的射击速度是清军的6倍。

甲午战争中,日军使用这种类型的速射炮,射击时只有炮管会伸缩。

清王朝统治者以为只要买了军舰大炮,就可以高枕无忧,翁同龢执掌户部之后竟然迂腐地不再给海军填一舰一炮,而日本这时全国勒紧裤腰带,追逐购买世界最先进的军舰和火炮。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防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中国在甲午战场上吃了大亏。当威海卫的战斗打响,这种清王朝花费重金购买的240毫米要塞炮不但无力阻止日军的攻击,而且连炮弹都被对方带走当了展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难怪有人会到福州船政局的旧址放上一张福建舰的照片了。

那么,这门在军博展出的要塞炮,是否就是在威海曾经与日军力战失利的大炮呢?

大炮的尾部有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品”的身份证名牌,还可以看到此炮为1889年为中国生产的,编号29

经过考证,这门带有“29”编号的大炮,并不是威海卫保卫战中使用过的火炮,它的身份其实更令人唏嘘——这门29号克虏伯240毫米要塞炮在甲午战争时,被安放在旅顺炮台上,那里幸存下来的火炮中,还有一门240毫米要塞炮,如今依然放置在旅顺,而这一门则被送到了北京,在军博展出。

应该说,这门大炮的历史中不乏闪光之处,由于有它和其他海岸重炮的威胁,日军始终不能从海上突破清军的阻击。但是它对那场战争的记忆,更多的是惨痛。日军攻不下旅顺,于是从辽东半岛向南部的旅顺大连猛攻。旅顺外围金州、复州的清军一触即溃,日军从背后打开了旅顺军港。

随后,日军对旅顺的被俘清军和和平居民发动了大屠杀,1.3万人最后只有36人幸存——日军是要靠他们为同胞挖掘墓地才留下他们的性命。

这是日军在中国进行的第一次万人以上的大屠杀。这门240毫米要塞大炮,应该是这次惨案的目击者。

这一切,顿时就不一样了。

再念一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