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明代早期着名画家杜琼二十幅构图巧妙深远静谧绘画作品赏析

2024-02-23 17:05:03

明代前期,这一时期是以仿“两宋院体”为主。花鸟画方面,继承了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的画风;山水画方面,有的宗法郭熙,而大多数人物山水画,则完全效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虽师法古人,还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面貌,形成了明代院体的特有风格。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形象精确,法度严谨,色彩艳丽。明画与宋画的区别主要是宋代院体画下笔凝重稳健,比较工整谨严,风格朴厚,而明代院体画,早期画风还比较严谨细密,多用水墨稍带写意,下笔轻快。

前期有院体画派林良,“秋林聚禽“,吕纪“残荷鹰鹭”吴伟“鱼乐图”戴进“风雨归舟”。

这里介绍明朝早期着名画家杜琼绘画作品。

杜琼(1396-1474年),字用嘉,号东原,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朝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和史学家,被誉为东原先生。他出身富裕,自幼聪颖勤奋,师从陈继并继承其学问。杜琼的才华得到朝廷赏识,参与修撰多部史志,备受尊敬。然而,他淡泊名利,更倾心于隐居生活,专注于诗词和绘画研究。其山水画风格独特,师承董源、巨然,又融汇元四家,自成一格。传世画作包括《南村别墅图》、《为吴宽作山水图》和《友松图卷》等,展示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杜琼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在明朝时期达到巅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明代大画家杜琼《友松图》赏析

明代大画家杜琼《友松图》是明代的杰出画作,纵28.8厘米,横92.5厘米,纸本设色。

此图由杜琼创作,以赠予他的姊丈魏友松。作品描绘了“东原斋”内的情景,展示了文人间的深厚情谊。画中,魏友松和杜琼相对而坐,还有两名书童侍茶。画卷中段呈现了园内两组文人活动:一为伏案作画,一为赏景漫游。卷尾则是错落有致的假山和延绿亭。此图继承元代黄公望、王蒙的传统,设色秀润雅致,笔法严谨缜密中见苍健劲逸,展现了杜琼温文尔雅的风范。

此图被清张丑的《清河书画舫》收录,足见其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它是明代文人画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代画家杜琼《仿王蒙太白山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仿王蒙太白山图》是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珍藏之一。

此卷以浙江太白山为背景,据杜琼在卷尾的长篇跋文中所述,他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揣摩和细心对临,完成了对元代王蒙《太白山图》的临摹。然而,与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王蒙原作相比,两者并不相似,甚至有可能是王蒙的另一同名画作。尽管此卷是仿王蒙的作品,但画中的山峦布局和笔墨点染更接近黄公望的风格,显示了杜琼深受“董、巨”影响的特点。吴宽的题跋也指出,杜琼的绘画风格既有董源、巨然的传统,又融合了荆浩、关仝的风格。

此卷用笔讲究,钤印与其名下其他画作不同,跋文也提供了探究其绘画理论的线索。然而,此卷是否应归入杜琼名下仍存在争议。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竹主居)册页,纸本,水墨设色画,每幅纵33.8厘米,横51厘米,是中国明代画家杜琼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画,此画为册页(十幅),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图册为明初画家杜琼依据陶宗仪自撰《南村别墅十景咏》而谱写的十幅图。图册的艺术表现手法朴素自然,景物单纯而集中。杜琼在笔墨技法上,以皴染缜密松秀、墨色滋润蕴藉见长。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蕉园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来青轩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鄢杨楼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佛镜亭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罗姑洞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梦花庵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鹤台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鱼隐图

明代画家杜琼《南村别墅图》赢室

此图册为明初画家杜琼十幅图系列是根据陶宗仪的《南村别墅十景咏》而创作,共计十幅画作。这十幅图分别描绘了竹主居、蕉园、来青轩等十个景点,其中第三、第六和第九幅图为水墨画,其余均为水墨设色。画册珍贵,册前有明周鼎的篆书题名,册后则有作者补景、陶宗仪的十景诗和多位名家的题识与观款,如吴宽、杨循吉、文璧等。此系列的创作背景与陶宗仪密切相关,作为陶宗仪的从学弟子,杜琼为了表达对这位老师的敬仰与纪念,依据陶宗仪所撰写的《南村别墅十景咏》绘制了这十幅画,以此志不忘。此系列图册不仅展现了杜琼高超的绘画技艺,更体现了文人间的深厚情谊。

明代画家杜琼《南湖草堂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南湖草堂图》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杜琼的杰出作品。画中展现的山水之美,给人清新舒适之感。此画为纪念杜琼访问老友周伯器的南湖别业而作。画中的山水精细,展现了杜琼的高超绘画技巧。他描述自己的园子虽简陋,却远离世俗,承载丰盈的精神世界。这里,他组织文社、修筑园林、饮酒作诗,享受简朴生活。作为画家,杜琼常被友人所求画,虽有困扰,但他乐此不疲地满足友人。在他眼中,与丘壑林泉往来最自由畅快。此画不仅是山水之美,更是杜琼心境的写照,展现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与友人的雅债情谊。这幅画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明代画家杜琼《山水合卷》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沈周、刘珏《山水合卷》是一幅纸本水墨全图,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画包括《脱屣名区》、《芳园独乐》、《颐养天和》、《放歌林屋》、《游心物表》五幅图,创作于成化二年(1466年),是刘珏、沈周、杜琼为贺好友徐有贞60寿诞的精心之作。

这五幅图中,刘珏的《颐养天和》和《放歌林屋》表现出山水间的幽静与宁谧,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杜琼的《脱屣名区》和《游心物表》则描绘了徐有贞的隐居之所,表现出他对山水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沈周的《芳园独乐》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徐有贞在园中悠然自得的情景。

整幅画作所绘景物,或为徐有贞的幽居所在,或为其游历之地,生动地展现了这位退隐老人耕读山林、怡然自得的志趣。这不仅是一幅表现山水之美的画作,更是一幅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珍贵艺术品。

明代画家杜琼《山水图轴》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山水图轴》是一幅纸本设色画,尺寸为纵122.4厘米横38.9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画描绘了一方隐居山水胜境,林壑幽深,山静日长,笔墨清正,润色秀发。尽管它学习了王蒙的画风,但却去繁就简,使得观者能够摒弃尘俗之虑。

这幅画没有后世题跋和收藏印,仿佛刚刚由杜琼完成,等待着人们去清赏。作者的六枚印钤得匠心独具,三阴三阳,包括“古心”、“东原耕者”、“陶情写意”、“杜氏用嘉”、“持敬观理”和“旌节名门”。

在画幅的右上角,有杜琼的自题跋文。这段跋文描述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感受。他曾经认为这幅画很有趣,并得到了陈孟贤和郑德辉两位朋友的赞赏。陈孟贤甚至建议郑德辉应该收藏这幅画,但郑德辉却表现得相当淡泊,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渴望。

明代画家杜琼《行楷书荣登帖》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行楷书荣登帖》是明代书法家杜琼写给吴宽的书信,纵24.2厘米,横48.6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封书信中,杜琼向吴宽请教有关重建私家园林延绿亭的问题,并请吴宽为此亭作记。此帖写于“壬辰中秋”,即成化八年(1472),那一年杜琼已经77岁,身体多病。

该书法作品以行楷书写,结字瘦长,点划细润工丽,精劲俊峭,充满了文人的气质。整篇书法作品给人一种精炼、俊逸的感觉,是杜琼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明代画家杜琼《梦萱草堂图卷》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梦萱草堂图卷》是一幅珍贵的绘画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作展现了杜琼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观。沈周在所编的《杜东原先生年谱》中自称为杜琼的“门人”,这表明他视杜琼为老师。杜琼作为沈周艺术生涯中的重要导师,对沈周的绘画风格和创作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作品是杜琼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构图巧妙,笔墨运用得当,展现出宁静、雅致的氛围。画中景物描绘精细,线条流畅,墨色淡雅,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这幅画作不仅体现了杜琼高超的绘画技巧,更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明代画家杜琼《为吴宽作山水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为吴宽作山水图》此作品是一幅纵108.2厘米,横38.2厘米的绘画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作以深山幽谷、溪桥流水、林木草屋为题材,展现出森藐悠远的景色。画面的构图饱满繁密,用笔秀润苍健,画风慎密清逸,格调高远古朴,给人以深邃澹然的感受。

画面的景象与杜琼所着的《杜东原杂着》所述的延缘亭情形颇为相似,很可能是描绘该亭的景色。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着名书法家吴宽曾为杜琼作《重建延缘亭记》,因此这幅画作很可能是杜琼为了赠予吴宽而绘制的。

画作的款署表明这幅画是在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中秋完成的,那时杜琼已经77岁高龄。他在画上题款时自称为“杜琼”,并钤有“杜用嘉印”、“鹿冠老人”和“敕□美人”三方印章。

明代画家杜琼《山水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山水图》此图立轴是一幅非常精美的山水画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山石用圆润细密的披麻皴,浓墨点苔,呈现出一种古朴高雅的艺术风格。此幅作品是杜琼仿元代画家王蒙风格而出新意的代表作之一,展现出他对山水的深刻理解和卓越的绘画技巧。

在画面中,弯曲的河流将画面中下部的山峰隔为两段,右下山谷林木间有山庄草亭,一文士正在草亭中读书。桥上有一拄杖文士携童子向山庄走来,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整个画面构图巧妙,笔墨运用得当,展现出杜琼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明代画家杜琼《临倪瓒山水画》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临倪瓒山水画》是一幅非常精美的山水画作品,画面以河流为间隔分为两岸,采用了元代画家倪瓒经典的两段式构图。这幅作品充分展现了杜琼对元代山水画技法的传承和发扬。

相较于倪瓒的原作,杜琼的临摹作品在笔墨表现上更加丰富。他通过细腻的线条勾勒和笔墨描绘,赋予画面更多平和、淡然、空灵之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这种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在之后的吴门画派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体现。

杜琼在画作上的题识也充满了诗意,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他通过描绘新酒、鹅黄、春风、破柳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同时,他也表现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也展现出杜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明代画家杜琼《竹溪高逸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竹溪高逸图》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作品,画面以墨色为主,设色淡雅,呈现出清幽、宁静的意境。画作的尺寸为纵90.5厘米,横24.5厘米,采用纸本设色的方式,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画面构图简洁,主要元素包括溪水、竹林和山石,共同营造出一种隐逸、高逸的氛围。溪水清澈见底,山石陡峭峻拔,竹林青翠茂密,三者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

杜琼运用细腻的笔墨和丰富的层次感来表现山水和竹林的美。他运用淡墨勾勒山石轮廓,再用浓墨和淡墨相间的笔触刻画山石的纹理和质感。同时,通过不同深浅的墨色表现出溪水的流动感,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在构图上,杜琼运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法则,将画面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近处是茂密的竹林和清澈的溪水,中景是陡峭的山石和飘渺的云雾,远景则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淡淡的天空。这种构图方式使画面既有深度感又具有层次感,呈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明代画家杜琼《秋山行旅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秋山行旅图》是一幅非常精美的山水画作品,画面以秋景为主题,设色雅致,展现出一种宁静、高远的意境。此画纵124.5厘米,横63.5厘米,创作于1463年,纸本设色,非常珍贵。

画面构图宏大,以高山、古树、行旅和云雾为主要元素,展现出一幅秋天的山林景象。高山峻岭在画面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山势连绵起伏,峰峦叠嶂,给人以壮美之感。古树挺拔苍劲,枝叶繁茂,与山石相映成趣。行旅人物点缀其间,或攀登高峰,或驻足观景,形态各异,生动传神。云雾缭绕在山间,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诗意。

在画面构图上,杜琼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法则,将画面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近处是清晰的山石、古树和行旅人物,中景是云雾缭绕的山峦和隐约可见的建筑,远景则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淡淡的天空。这种构图方式使得画面更加开阔、深远,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明代画家杜琼《秋山访友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秋山访友图》创作于明成化二年,当时他已七十岁。这幅水墨画以深秋时节的水岸小村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老叟访友的情景。画面以高远法构图,山势连绵起伏,峰峦叠嶂,给人以壮美之感。山间林木茂密,飞瀑流泉,景色秀美。老叟策杖行走在山间小径上,形象生动,神态自然。整幅作品以水墨渲染,笔墨苍润,气韵生动,意境深远。

此画在技法、构图等方面与元代王蒙的浅绛山水《秋山草堂》迥然不同,但在气韵上却有相通之处。两幅作品都通过疏密结合达到淡泊旷达的意气,显示了杜琼对王蒙绘画风格的领悟和继承。画中的山间飞瀑汇聚成溪流,溪流再汇聚成宽阔的水面,仿佛在画中添加了灵动的音符,在幽静的山林中演奏出舒缓的乐曲。

杜琼的绘画风格独特,笔墨运用得当,画面构图巧妙,意境深远。

明代画家杜琼《临董元万木奇峰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临董元万木奇峰图》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作品,创作于1437年,尺寸为纵73厘米横37厘米,采用纸本水墨。这幅画是杜琼对董元《万木奇峰图》的临摹,虽然尺寸较小,但画面信息丰富、细腻。在临摹中,杜琼充分展现了董元的绘画技巧,特别是树木与山石的描绘,呈现出更加随意变化的意境。这幅临摹本的特殊价值在于,它展示了董元绘画技巧中神奇的“宛有返照之色”。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了董源的画作特点,远观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在杜琼的临摹作品中,我们可以从画面中部的山背面看到这种“宛有返照之色”的艺术效果,这是艺术史中第一次有图像与沈括的记载相印证。通过临摹董元的作品,杜琼学习了更加照顾“全局化”的绘画技巧。这种技巧使得他的山水画看似简单,实则丰富、含蓄、有味道。与沈周的作品相比,杜琼的作品技巧更加复杂、微妙。

明代画家杜琼《疏林秋烟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疏林秋烟图》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作品,纸本设色,纵62厘米,横22.5厘米。这幅画作充满了自然的美感和人文的意蕴,展现出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

从画作的构图和技法上看,杜琼运用了精湛的笔墨技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天的景色。画面中的树木疏落有致,枝叶在秋天的氛围中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渐变的色彩。山石则以淡墨勾勒,再用深浅不一的墨色渲染,营造出山石的质感和立体感。这种点苔皴染的绘画技法对沈周等后辈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画作的主题和意境上看,《疏林秋烟图》表现了秋天山林间的宁静与深远。秋天的树木在淡淡的烟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这种意境的营造与杜琼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密切相关,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画的一种典型风格。

明代画家杜琼《听泉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听泉图》是一幅结构缜密、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杰作,纵102.9厘米,横39.7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描绘了群山高耸、树木丛生的景色,以及数间茅舍阁亭和一位悠闲听泉的长者形象。

画中的山势起落圆浑,间以坡石,山石的“矾头”和简笔丛林相互交织,展现出溪山深秀之美。长者听泉的场景与远处的山景相呼应,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笔触凝重、墨色醇厚,整个画面充满了神采。

这幅画的艺术形式通过密中透空、委婉深远的表达,将景物的灵秀和人物的悠闲完美结合,达到了文人画所追求的物我合一境界,产生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画上有多位名家的题跋,其中徐庸、王应等人的诗文书法亦佳,不仅为画作增色,也起到了补空、平衡的作用。

此外,这幅画还具有很高的鉴藏价值,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等,这些都是皇家内府集藏的见证。

明代画家杜琼《师林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师林图》是一幅纸本水墨设色画,纵88.8厘米,横27.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画被乾隆皇帝赞誉为“师林图”,并题跋道:“杜琼跋谓拟徐贲《狮林十二》,改作小帧,而布景笔法全似云林,又不言贲为临瓒,或贲曾见倪卷窃其意,以分段见奇,究不能掩其夺胎之迹,琼复合而为一,仍不离本来面目,即谓杜临倪亦无不可,因再识之。”

这段题跋揭示了杜琼创作《师林图》的灵感来源和过程。杜琼借鉴了徐贲的《狮林十二》和倪瓒的画风,通过重新组合和创作,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狮子林”画面。虽然他借鉴了徐贲和倪瓒的元素,但他的创作并未掩盖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反而更加凸显了他的艺术才华和创新能力。

从画面上看,《师林图》构图简洁明快,笔墨清新自然。画面中的山石、树木、建筑等元素都经过精心安排和刻画,展现出杜琼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入理解。同时,画面中的水墨设色也运用得恰到好处,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

明代画家杜琼《明初杜孝子山水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明初杜孝子山水图》是一幅充满诗意和艺术韵味的山水画,创作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时年59岁的杜琼正处于艺术创作的成熟期。

这幅画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山峰耸峙,层峦迭嶂,展示出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画面中的河流将山峰隔为两段,形成了“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景象。在画面右下部分,山谷林木间有一座山庄草亭,一文士正在草亭中读书,似乎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桥上则有一拄杖文士携童子向山庄走来,他们或许是远道而来的访客,亦或是归乡的游子。

这幅画的山石用圆润细密的披麻皴技法,再以浓墨点苔,这无疑是仿元王蒙的风格,但又在其中融入了杜琼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新。他将王蒙的画风运用得出神入化,又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明代画家杜琼《报德英华图》赏析

明代画家杜琼《报德英华图》成化五年(1469年)作。

是他在成化五年(1469年)创作的一幅精心之作。这幅画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巧,更融入了他对人生、道德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画作以山水为背景,山峰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仿佛人间仙境。水面宁静如镜,映照出山的轮廓和树的姿态,令人陶醉其中。在这自然的美景中,隐约可见几处茅屋和亭台,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杜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石的纹理、树木的枝叶,以及人物的神态。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显得生动而真实。他巧妙地运用墨色,使画面层次丰富,既有浓墨重彩之处,也有轻描淡写之处,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杜琼作为明代着名的文人画家,其绘画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杜琼善于将诗歌的意境融入画面之中,使得画作富有诗意。他常常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笔墨描绘出景色的诗意和画意,使得观者能够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感受到诗歌的美妙。

杜琼的笔墨运用极为精湛,他善于运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画面中的不同元素。无论是山石的质感、树木的形态还是流水的动态,他都能够通过笔墨的运用生动地表现出来。

杜琼的构图往往别具一格,他善于运用画面中的点、线、面等元素来构成优美的画面。他的构图常常能够突破传统的规范,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表达,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

杜琼的绘画追求意境的表达,他善于通过画面表现出一种深远、静谧的意境。他的画作往往能够引人深思,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象的美感和情感。

杜琼在绘画中既继承了传统的绘画技法,又不断地尝试创新。他既能够熟练地运用传统的笔墨技巧,又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创作出具有新意的画作。

杜琼的绘画特点是以诗意入画、笔墨精湛、构图巧妙、追求意境以及融合传统与创新。他的画作充满了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岛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方面以及在画法方面等都出现了独特的新面貌。另外,民间绘画,尤其是版画,至明末呈现繁盛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