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清代诗人、书法家王维珍的诗与墨

2023-10-22 17:05:06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大运河通州城市段的通航,“一枝塔影认通州”,这句形容通州的着名诗句,已变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作者王维珍似乎也因此成了通州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其实,除了诗文传世,王维珍还是一位着名的清代书法家。


通州燃灯塔

宦海沉浮

王维珍(1827-1884),字颖初,一字席卿,号莲西、莲溪,又号大井逸人。他是直隶天津府葛沽镇人,该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北宋时为葛沽砦,是宋军屯兵驻防之所,为华北“八大古镇”之一,地处海河之尾,宛若江南水乡。王维珍在他的《沽上》一诗中云:

夕阳红到篱根,树影绕墙有痕。

渔家炊烟直上,一湾流水柴门。

荻花三亩五亩,清溪一湾半湾。

七十二沽风景,惜无点缀青山。

幼年聪颖的王维珍,在这片土地上,饱读诗书,以期科举入仕,经世济民。道光二十九年(1849)成为贡生,咸丰元年(1851)又考中举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军统帅僧格林沁设大帐于葛沽,并取得大沽口保卫战的胜利。次年,即咸丰十年(1860)四月二十一日,咸丰皇帝,开庚申万寿恩科榜取仕,王维珍在隆隆炮声中告别家乡,赴京参加考试,中第二甲进士。当年任礼部主事,自此跻身仕林,开始其宦海沉浮的政治生涯。

同治元年(1862)二月,王维珍奉两宫皇太后懿旨,以京察一等,“着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同治三年(1864),任内阁侍读学士。同治五年(1866)前后,任太常寺少卿。是年十二月,他作为太常寺少卿,奉命与理藩院右侍郎魁龄、通政使司通政使于凌辰、鸿胪寺少卿文硕等人一起,“前往西山查探水源”。

同治六年(1867)五月,时任大理寺少卿的王维珍赴福建担任乡试正考官。或许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性情使然吧,特选杜甫诗作为考题。后来他官至通政使司副使,掌接各省题本与臣民建言、陈情、申诉等文书,是朝廷了解和体察社情、民意的桥梁及窗口,近乎于现在的信访办。

王维珍性格耿介,忠于职守,故忤逆于慈禧太后,于同治十一年(1874年),被议处。《清史稿》载,“己卯,通政司副使王维珍疏陈先意承志,孝思维则。予严议,寻褫职。”所谓议处,即所犯过错不涉及律条,难于审判,故交朝臣商议从严处理。其结果为免职。

作为一名负责“信访”的朝廷官员,他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包括自己的家乡。他在《津门大水》一诗中云:

水挟风云气,奔流迹莫寻。

势摇沙岸坼,力啮戍台沉。

倒撼星辰落,低涵天地深。

田庐泣老稚,谁抱楫川心。

该诗表现社会现实,真切描述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直隶及天津大水灾的悲惨情景。


《通州志(光绪)》书影

情系通州

王维珍与通州实有着不解之缘。其家乡葛沽是漕运码头,可以就地登舟直抵京师。他在《通州志》序言中回忆:

“珍津人也,髫年以赴京兆试,道出潞河,曾见夫樯竿苇簇,波流明练,炊烟云糊,估旅鹜集,其汗雨而声雷者,曳纤支篙,欸乃相答,舟既停则又一呼,万夫悉脱犊鼻,囊米扛肩,筹竹构掌,不啻蚁之戴粒寻穴,蠕蠕然绠相属也……”

在文中,他以亲身的体验,生动地描述了大运河漕运的繁忙场景——其场面是何等的令人震撼!而船工、纤夫、脚夫蝼蚁般艰苦劳作又是那样的令人同情。

不论进京科考,还是在京为官,王维珍须往返京津两地,经过北京门户通州。潞河即北运河,这条水路王维珍走了无数次。其情其景,感触良多。这才能写出那首为通州燃灯佛舍利塔所题绝句《文昌阁十二景·古塔凌云》:

云光水色潞河秋,

满径槐花感旧游。

无恙蒲帆新雨后,

一枝塔影认通州。

燃灯古塔,位于京东通州城北垣之内。塔内原有一尊燃灯佛石像,故名燃灯佛舍利塔,为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密檐式塔。燃灯塔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故有“先有通州塔,后有通州城”之誉。该诗的“一枝塔影认通州”句,堪称诗眼。除优美的诗句外,该诗还为后人传达了诸多信息:燃灯古塔是通州的地标建筑;清代北运河行驶的舟船有用蒲草编制而成的船帆。如若编辑《清诗选》的话,该诗实堪入选。

王维珍工诗文,为后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着有《莲西诗赋集》。《通州志(光绪)》收入王维珍创作的《通州八景》、《漷县八景》、《文昌阁十二景》共28首诗作,《古塔凌云》只是《文昌阁十二景》之一。

通州京杭运河文化广场的浮雕诗词中有王维珍《文昌阁十二景·柳岸渔舟》:

雨晴两岸柳依依,晒网渔舟傍钓矶。

醉卧船头弄横笛,夕阳飞絮满蓑衣。

王维珍还常与海内外文人雅士赋诗唱和。朝鲜贡使曹荷江曾寄诗与王维珍曰:

竹窗藤架惬幽期,中有一人野鹤姿。

缟带纻衣开府句,比邻海内子安诗。

诗中盛赞王维珍之文采风流,可比清新的庾信、雄奇华丽之王勃。

王维珍有《答朝鲜某》一诗:

可怜热血尚盈腔,击楫雄心付大江。

高卧自惭闭北牖,虚名何幸播东邦。

读书事业来前席,坐话秋宵冷壁缸。

京洛才游忆壮岁,当年国士愧无双。

光绪五年(1879),通州知州高建勋主持纂修的十卷《通州志(光绪)》付梓刊行,英良、高建勋修,王维珍纂。

英良,字萼田,正蓝旗满洲人,布政使衔,前直隶通永兵备道。

高建勋,字星槎,山左朝阳(山东章丘)人,时任通州知州,且连任该州知州十余年。鉴于《通州志》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志后,不曾续补,高建勋奏请续修。由于史料奇缺,特延请王维珍担任总纂。高建勋在后来付梓的序中云:“延津门王莲西通判秉笔以总其成,本州文学之士十余人分司其事,广加采访,遍征案牍,分条续纂于旧志……”此时,王维珍已经去职在家赋闲,但凭着他对通州的深厚感情,一拍即合,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并圆满地完成了编纂工作。

《通州志(光绪)》是《通州志(乾隆)》的续补着作,增加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之后至光绪五年(1879)之间近百年的一些新的地方史料,可谓弥足珍贵。

翰墨春秋

王维珍的官职不大,但其书法在京津一带久负盛名。清末刊行的《津门闻见录》赞云:“王莲溪,字体绝佳。”《清朝书画家笔录》称其书法唐代欧阳询,参以宋代的米芾和明代的董其昌。他专精欧体楷书,小楷尤为出色,遒劲隽逸,有“铁钩王”之称。其行书流动飘逸,纵横恣肆,淋漓痛快。咸丰年间,与刘道原、刘乃堂、郭象山并称“葛沽四大书家”。


清 王维珍 行书七言联

北京有不少王维珍题写的题匾,如琉璃厂的古玩店“荣陛堂”、“笔彩斋”等。说起“笔彩斋”,还有段故事:

同治初年,“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郑亲王来琉璃厂逛古玩店,见克勤郡王给“德宝斋”题的匾额后,也开了家古玩店,起名叫“笔彩斋”。“经理”请郑亲王题匾额。王爷自知论字,不敌克勤郡王,但也不能示弱,于是点名让当时的书法名家王维珍题写。果然该匾成为琉璃厂的名匾之一。

嘉道年间,天津大丰路一座澡堂开张,这可能算天津最早的澡堂了。东家姓于,排行老六,人称于六。澡堂生意兴隆,誉满津门,而名气最大的还数大门那副别致的对联。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下联:盗者休来道者来;横批:寄怀兰契。

对联词意贴切、诙谐,格式、声韵整齐严谨,而书法劲挺洒脱,极吸引人们的眼珠,不少人前来欣赏品味,顺便入池沐浴——实在是一个高明且成功的广告。这对联也是于六老板专请王维珍撰文并书写的。

王维珍的书法作品或在民间流传,或藏于博物馆。拍卖会曾上拍王维珍《录旧作秋日早行二首》行书轴。通篇的行书中,兼参草法,流动飘逸,笔意自然,点画肥瘦适宜,轻重有致。有董香光的疏宕秀逸,却少董其昌的秀媚,确有欧阳询的劲利和米襄阳的俊迈,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令人心爽神怡。

诗作之一:

荻花一带绕长桥,东出都门去路遥。

落叶满村流水细,征车又听响萧萧。

诗作之二:

茆担早起客襄催,沙软长堤过两才。

晓日城楼红一角,两三人语趁墟来。

其实仅吟诵这优美的诗句已足以醉人了。《莲西诗赋集》中还多有王维珍对书法的感悟之作,如:

《醉后草书》:

醉草原知规矩难,纵横挥洒地天宽。

竹根半截松枝瘦,抹上长笺作字看。

志气消疏不着尘,天然翰墨自无论。

国初诸老称仙笔,不信而今少替人。

又《作大字》:

掷笔拍案狂笑,着指松烟起棱。

字大高人数尺,瓦盆倒墨三升。

前文提到的朝鲜贡使曹荷江不仅崇拜王维珍的文采,而且十分欣赏王维珍的书法艺术,曾赠诗云:

世世王家传八法,笼鹅风味即吾师。

诗中诚心恳意地恭称王维珍为书圣王羲之的血脉和传承,乃至甘为其弟子。

乡党辛家彦则称王维珍“铁画银钩,足为后人模范,真有王、欧之遗意焉。”辛家彦,字蔗田,同治甲戌年翰林,同治皇帝的老师。

清代另有王维珍者,字嵋谷,汉军八旗镶蓝旗。康熙九年庚戌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浙江巡抚。谥敏悫,葬于今北京丰台区朱家坟。墓有遗碑:起首“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一级谥敏悫王维珍碑文”。拍卖会上也曾出现此公的书法作品,论其名头、成就、书法水准皆不亚于莲西先生。喜好书画的朋友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