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廖静文:徐悲鸿英俊潇洒,是天才!蒋碧薇:明明阴郁小气,还偏执

2023-10-12 17:05:03

 

人有千面,万事皆不能以偏概全。人对人的评价大抵是无法公正的,主观的情感会影响准确的判断。

廖静文和蒋碧薇作为徐悲鸿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对徐悲鸿的评价却是截然不同的。在廖静文看来,徐悲鸿英俊潇洒、才识不俗,堪称天才;但在蒋碧薇眼中,徐悲鸿却是一个阴郁、斤斤计较的偏执狂魔。


当然,蒋、廖二人对徐悲鸿的评价皆不可全信,毕竟是掺杂了太多的主观情感,很难去评判谁对谁错,又亦或是二者均没有对错之分,她们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言罢了。

一、蒋碧薇和徐悲鸿:跨越了阶级,却跨不过命中注定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书善文、自习绘画,受其影响,徐悲鸿自幼就展示出了他对绘画的极大兴趣和天赋。

徐悲鸿自九岁其正式跟从父亲一起学画,十三岁就开始和父亲终日辗转到各乡镇卖画为生。生活条件虽然艰苦,同时也丰富了他的见识。可以说,徐悲鸿可以有后来的成就,离不开他父亲的栽培与支持。

17岁时,徐悲鸿只身前往当时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学画,以卖画为生,因此结识了当时的老师蒋梅笙的女儿蒋碧薇。

蒋碧薇是名门千金,徐悲鸿对她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但当时蒋碧薇已由父母做主,与苏州查家的公子立下婚约。

徐悲鸿只知心中痴迷蒋碧薇,常到她家做客,往来甚密,蒋碧薇便察觉出了他的心思。


本就不满父母之命婚约的蒋碧薇,听从了徐悲鸿的安排,不顾家人反对随他私奔到了法国。

在法国的日子,正是二人最恩爱的日子,虽然经济窘迫,却快乐甜蜜。

为了蒋碧薇看上却舍不得买的一件风衣,徐悲鸿刻苦学习、辛勤作画,拿到卖画的钱便立马前往商场买下来送给她;蒋碧薇也愿意放下小姐身段,甘为女工,只为购买徐悲鸿中意的一块怀表。

那些囊中羞涩却用力温暖彼此的日子,却成为了日后二人渐行渐远的唏嘘岁月!


二、与蒋碧薇离异,牵手二十岁的廖静文

回国后,徐悲鸿的生活就是上课、交际、绘画,对蒋碧薇的关注自然就少了。

深陷爱情里的女人总是会对自己的男人缩小了度量,她认为徐悲鸿爱画远多于她,这使她逐渐沉迷交际。加之二人对艺术的态度和世界观难以融合,心也就渐行渐远了。

在徐悲鸿与蒋碧薇的生活困难之际,廖静文出现了。当时,徐悲鸿在为中国美术学院招聘管理员,录用了不到二十岁的廖静文。


为了避免与蒋碧薇的正面冲突,徐悲鸿常常到图书馆来工作,与廖静文的朝夕相处使他越发厌倦蒋碧薇的强势与蛮横。

两人走到一起实属不易,徐悲鸿大廖静文整整二十七岁,廖父的极力反对、蒋碧薇的闹腾纠缠,使徐悲鸿下定了离婚的决心。二人不顾一切走到了一起。

婚后生活还算美满,廖静文知性温婉,二人常常在茶余饭后携手到嘉陵江边散步。奈何从年龄上就注定了结尾。


成婚八年后,徐悲鸿积劳成疾撒手人寰,留下了仅三十岁的廖静文,往后的人生,她只活了三个字,那就是“徐悲鸿”。

廖静文在徐悲鸿死后,为了了却他的遗志,踏遍千山万水普及艺术,将千幅徐悲鸿的画作、藏画无偿全部捐献给国家,贯彻亡夫的爱国情怀。

三、评价二三,不过都是戏说

无论是蒋碧薇还是廖静文,她们都将自己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徐悲鸿。


于蒋碧薇而言,徐悲鸿则是爱有多深、恨有多深。

在她眼中,徐悲鸿不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父亲。她笔下的徐悲鸿,全然是一个锱铢必较、阴郁偏执的小人。

这位绘画大师在危险面前不顾妻儿只顾自己安危;买火车票时自己是二等座却给孩子买了三等座;筹办画展时会与买画人讨价还价,没有半点大师风范!

可正是她眼中如此不堪的“小人”,她惦念了一生,临终前床头还放着他送的画作。


因此,蒋碧薇对徐悲鸿的评价真实性是不可能断然定论的,一个任性的名门闺秀和一个出身贫寒的艺术天才,这种跨越阶级的结合,本就难安与世。加之她的笔下讥讽、刻薄的描述,不像是公正的评判。

廖静文可以说是将一生都献给了徐悲鸿。在她的自传里,徐悲鸿是一个献身艺术的天才、心念民间疾苦的仁者、桃李满天下的伟大教育家,毫无保留地流露出了对徐悲鸿纯真的崇拜之情。这样的描述,恐怕也完美的让人无法认同。

评价有二三,不过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