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中国美术馆建馆日丨经典馆藏作品的时代意义

2023-07-29 16:59:46

5月23日,是中国美术馆建馆日。六十年砥砺奋进的中国美术馆,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情,以经典力作丰富国家艺术宝藏,以大美丹青展示时代华章。本期特邀中国美术馆的历任馆长推荐其心中堪称高峰之作的经典馆藏作品,讲述作品蕴含的时代意义。人们都期待中国美术馆入藏更多经过时代和时间陶冶的高峰之作。

《父亲》的模样

冯 远


▲ 父亲(布面油彩) 215×150厘米 1980年 罗中立 中国美术馆藏

经历了六十年历史过往的积累,中国美术馆的馆藏日益丰厚,精品佳作入库的数量逐年快速增长。有过在那座美术殿堂恭职经历的我,能够说出一大串好作品的名字,不同的主题内容、不同的风格样式、不同的技巧语言、不同的色彩调性……罗中立的《父亲》是我最为推崇的经典作品之一。

作者以扎实的写实塑造技能和浓重的色彩,深入刻画表现了一位收获时节在晒谷场上小憩喝茶的中年农民,黝黑的肤色,额头挂着汗珠。作品取景设计并定格在老农喝水时与观众对视、劳作疲惫中舒心一刻的瞬间表情。硕大的肖像占据了画面约3/5的空间,扑面而来的是人物形象凝重、纯朴的震慑之感。

不是每一种艺术都能为所有人所喜爱。那些轻松悦目的、才华横溢的神来之笔,那些情调曼妙、色彩新颖的、适用于豪华居室场所陈设布置、观念形式令人惊异的精美之作,也许更容易吸引人的关注。但是有一种、有一类,是那种色彩不那么好看明艳、主题沉重至令人心悸、物象令人触目,甚至近乎“丑陋”的作品,那些穿越历史的主题,记录时代,定格特定时期、特定国人形象的作品,让人过目不忘。

作者的技艺在上世纪80年代也许算不上娴熟老道,但我相信作者在当时一定经过比较、精心设计,并动用了他认为最合适《父亲》作品的手法和绘画技巧,尽最大努力追求并达到了(至少在我看来)最佳最理想的艺术效果。《父亲》的实践过程,超越了一切所谓的现代艺术观念、炫目的理论阐述和创新意念形式,而显得朴实无华。作者精准地再现了老农耳上的圆珠笔和手指上的胶布等细节,赋予并指证了一个历史时代的标志。

厚重的主题内容得之于偶然、取材和形式的创意全凭灵感乍现吗?不是。没有作者生活经历的积累,没有作者对历史、对普通人的那份情感,没有那种寻寻觅觅、踏破铁鞋无觅处、如获至宝的惊喜和触发想象,无数个父亲都将与之擦肩而过,但唯独这个“父亲”的眉眼脸庞激起了作者的创作冲动,而一切的好作品的最初缘起都有着相类似的产生过程。

是太过概念说教、红光亮高大上了吗?没有。但作品的内涵远远超越了任何一种宣传,其人物形象足以打动一代代今天的我们、你们和未来的他们。中国曾就是也许还是一个农民农业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就是经历了一代代人的辛苦努力、创造奋斗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无数个父亲养育造就了这个国家。

是套用了欧美现代超级具象主义艺术形式吗?也许是,但不一定完全是。中国父亲确实具有超级具象意味,数十倍放大的人物头像将令所有驻足作品前面的观众产生震颤、心理不安的效应。照相手法的翻版吗?是,也不是,但父亲脸上、手上的皮肤纹理再现之真实,甚至汗毛孔也清晰可辨,这是任何一种简单的机械功能所能呈现和替代的吗?不能!作品的背后真切地浸透了作者的情感和所能调动的全部技艺语言。

历史终将远逝,时尚必然更易,色彩可以老旧,影像亦将模糊。但有些作品能够跨越历史、穿透烟尘,呈现一代人的生存状态、心灵诉求,以及一个时代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峰。多少年以后,当我们都成为历史中有故事的一分子之时,回望当代美术历史,在众多的“经典珠玉”之中,《父亲》必将卓然矗立。那通过技艺表达、升华了的老农低垂的目光和脸上纵横的沟壑,将超越任何一幅老照片,比文字和语言更为直观地进入历史,《父亲》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和砥柱脊梁意义,将唤起不同时代人的记忆。

(作者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丹青映照时代潮

范迪安


▲ 潮(布面油画) 177×196厘米 1984年 詹建俊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艺术殿堂和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承担着收藏保存以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精品力作为主的文化使命。建馆伊始,中国美术馆就明确了国家艺术收藏的主要目标,凡六十年朝乾夕惕,积沙成塔,蔚为大观,形成了全国美术馆界藏品总量最大、品类最多、水平最高的收藏系列,为国家和民族积累了文化的瑰宝,也通过藏品研究、展示推广、公共教育、国际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提高社会审美水平、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功能,为增强文化认知、增进文化自信作出积极的贡献。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因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和心灵共情,在中国美术馆的众多藏品中,詹建俊先生的《潮》便是一个时代的图像印记和视觉标志。《潮》在1984年全国美展中独领金牌,就在于詹建俊先生敏锐地感受到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涌起的澎湃的春潮,农村的变革在于亿万中国农民激扬起蓬勃的生产力,神州大地成了希望的田野。詹建俊先生以涌动着绿浪的大地为背景,以全身像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充满憧憬和自信的青年农民。人物形象在画中几乎“顶天立地”,成为画面主角,他既是大地上的劳动者、家园里的建设者,更是改革开放时代拥有理想的“新农民”、能够在新的社会变革大潮中施展才华、改变命运的“主人翁”。正是由于作品极为强烈的时代性,此幅作品也被誉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缩影”。作品成为馆藏后,在许多展览中成为不断展示的经典,也被收入《美术鉴赏》课本。画家所描绘的不仅是一个中国农民的肖像,也是一个时代的肖像。

在艺术上,《潮》也代表了中国油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语言探索。詹建俊先生是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起来的一代油画家代表,他在研习中国油画的具象语言时,就注重融入中国写意绘画的精髓,有意识地探索象征性、表现性和写意性油画语言的内在结合,从他的成名作《起家》到《狼牙山五壮士》再到《高原的歌》,都体现了他探索并积极倡导“中国油画”这一学术命题的坚定信念。在《潮》中,他以激荡的杨柳和蜿蜒的阡陌形成动与静、线与面的强烈对比,画面结构充满潮涌潮动的整体气势,人物的身影与背景有机交融,绿色调子贯穿全局,构成人与自然的交响,充满豪迈雄强的时代旋律,彰显出油画的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发展历程是源远流长的中国美术历史薪火传续的重要篇章,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经典构成了一部可视、可感的中国美术史现代篇与当代篇,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图谱,描绘和记录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沧桑变化,书写和讴歌了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形象表征和视觉史诗。像《潮》这样的藏品,具备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三位一体”的意义,在美术进程的坐标中独显风采,所发挥的作用便是永恒的。随着中国美术馆的藏品不断丰满丰厚,既能构成上承古典、通往未来的中国美术主流,又能形成丰富多彩的专题展览,让人民群众在美的巡礼中获得高品质的审美体验。

(作者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2005年12月至2014年9月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粒粒皆辛苦

吴为山


▲ 粒粒皆辛苦(中国画) 105×65.2厘米 1955年 方增先 中国美术馆藏

《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美术馆13万余件珍藏中我喜爱并乐意为大家推介的精品之一,这件作品由方增先先生于1955年创作,表现的是一个赶驴车的老农,停下来把掉在地上的麦穗一粒一粒捡起来的场面。老农身着青灰色的土布衣服,头戴白巾,长满胡须,体现了一个劳动者的沧桑。画面集中在他伸出右臂全神贯注捡麦穗的一瞬间,在人物的眼神与麦穗之间形成情感的呼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细节,地上的麦穗边有几粒散落的麦子,这几粒麦子扣题“粒粒皆辛苦”。

顺着这位老农的身后看,那是一缕驴车的足迹车痕,在驴车上面有满载着的麦穗、麦秸。健壮的驴子站在那里,等待着主人拿着麦穗再回头赶车。通过画面形象,我们可以联想到连环绘画般的故事情节。

方增先先生功底扎实,这功底不仅体现在他的笔墨上,还体现在他的造型能力上。先生用精妙的表现手法呈现出一位老农形象,从他的人物塑造中还可以看到中国笔墨神韵,他是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一座高峰。

《粒粒皆辛苦》表现了人们对庄稼和粮食的热爱,也强调了节约勤俭的美德。这件作品完全可以跟米勒的《拾穗者》媲美。油画与中国画各有自己的表现方式,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创造,但其中的思想之美、艺术之美、技巧之美是可以进行对话的。优秀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艺术家的情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作者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4年9月至今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2023年5月23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