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南宋的一首冷门诗,无一高级字,却写出了最美的春光,令人心醉

2023-05-14 17:03:28


东风轻描春意,细雨泼墨年华。

走过冰雪琉璃的世界,迎来万紫千红的季节。

在渐暖的时光里,看翩翩新燕,低飞绿岸,乱入红楼;看青青杨柳,映水含烟,袅娜生姿。

南宋江湖派诗人赵汝鐩有诗云,“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字字温柔唯美,惊艳了整个春天。
《途中》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赵汝鐩这个诗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他出身赵宋宗室,是宋太宗的八世孙。

赵氏宗室传了八九代,子孙不知凡几,除了皇帝直系亲属那一脉,多少宗室子都不过是徒有虚名。

赵汝鐩这一支还算显赫,祖父曾任少师(一品),父亲是户部尚书。

家世显赫,又聪颖好学,而立之年便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

有段时间,他曾在辛弃疾帐下效命,耿直敢言,多有规劝。

根据历史记载,他留下了将近三百首诗。

比起陆游、杨万里这些大佬,赵汝鐩只能算是二三流小诗人,但其实他在当时的诗坛上还是颇负盛名的。

他的诗歌多写民生、风俗,以及羁旅,善用口语化语言,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脱胎于他的一首《古别离》,“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这首《途中》便是他的代表作,语言清新,画面灵动,历来备受称赏。

“雨中奔走十来程”,诗歌开头便点题,推出了一幅风雨途中奔走的画面。

古时的交通与现在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不说没有汽车,动车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便是道路也是崎岖难行。

更何况又是雨天,本就坎坷的道路,又多了几分泥泞,可以想象当时冒雨赶路的诗人该是有多艰难狼狈。

然而,接着一句,笔锋一转,“风卷云开陡顿晴”,阵风陡起,雨消云散,天气放晴,画面一下子便豁然开朗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晴”的不仅是天气,还有诗人的心情。

“陡”、“顿”,二字既突出了天气变幻之快,同时也将诗人那种喜出望外的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原本在雨中匆忙赶路的诗人,自是无心留意沿途的景色。

而现在风吹云散,潇潇雨歇,诗人的烦闷心情一扫而光,于是便开始欣赏周围的风景。

那么他看到了什么呢?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几只羽翼未丰的小燕子,在双亲的引导下学习飞翔,在花丛中上下翻飞,时起时落;高大的树枝上,一只鸠鸟正不停地鸣叫着,仿佛在呼唤伴侣。

乳燕习飞本是春日常见的景象,但诗人此处从双燕角度入笔,着一“引”字和“教”字,多了几分人情味,读来倍感亲切。

“鸠”也是一种鸟类,根据《埤雅》记载,“天欲雨,鸠逐妇;既雨,鸠呼妇”。

啥意思?

就是说在下雨的时候,雄鸠将雌鸠逐出巢穴,雨停了又开始呼叫伴侣归来。

虽然看起来有点像人类中不能共风雨的“渣男”,但这是动物的一种天性,我们也不好妄加评价。

“燕子引雏”、“鸣鸠唤妇”,原本都是春日中司空见惯的景象,但诗人又赋予了它们以人的情态,所以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鲜活有趣。

诗人的愉悦心境由此可见。


再来看颈联两句,“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视觉和听觉双管齐下,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宁静的画面。

广阔的江面上,烟雾缭绕,远远望去,隐约可见几只帆影;耳边也时不时传来几声“札札”的机杼声。

前一句突出了雨后朦胧的特点,而后一句则侧重于渲染宁静的氛围。

同时也进一步烘托了诗人那种悠闲自在的情态。

为何这么说呢?

帆影是朦胧的,机杼声也是微不可闻的,但诗人还是捕捉到了,说明当时的他应该是相当放松,并且充分调动了自己的五感。

可见诗人听风赏景,乐在其中。

最后尾联“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将诗人沉醉山水的情态推到了顶峰。

最喜爱的还属那水边的杨柳,一片浓绿,翠带飘扬,几只黄鹂穿梭跳跃,婉转歌唱,时隐时现。

这一联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将灿烂明媚的春光描绘得宛在目前,读来令人心醉。


整首诗来看,诗歌开头从雨后天晴写起,通过几个镜头的突转突接,远景、近景,视觉、听觉,多方位,多层次,着尽了春光之色,写尽了春天之美,抒发了乐观开朗,悠闲自得的情感。

物与人合,情与境会,虽无一高级字,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