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吃喝

这就是山西气吞万里的方式

2020-08-18 10:00:5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平型关长城

搭个帐篷席地而睡,

农家院里凑合几宿。

历时两个多月,

本文作者穿越大半个山西,

跨越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

杀虎口、偏关遍览长城,

历史的浓墨重彩在画面中显现,

宛如一篇现代版“出塞”。

撰文:鹿永国、杨东

摄影:杨东

娘子关

娘子关是中国万里长城着名关隘,素有 三晋门户、京畿藩屏、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存关城建于明朝,匾额题为“ 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古为检阅兵士和了望敌情之用。相传唐代平阳公主在此驻防时所建,因平阳公主部队人称“ 娘子军”,故得今名。

娘子关夜色: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

平型关

明代定都北京后,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掠,扼守京畿的第二道防线“ 内长城”诞生。内长城利用太行山、恒山等高峻的山岭,沿山筑险,虎踞于平型岭南麓之上的 平型关是内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两山之间是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

1937年9月25日,日本精锐部队在此遭八路军伏击,平型关大捷成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


平型关: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平型关长城墙体构折


平型关军堡俯瞰:当年用于驻扎守关将士的关隘,如今变迁成为守村护寨的天然屏障。


平型关下的牧羊人

雁门关

威名显赫的 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着称,被誉为“ 中华第一关”,有“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其位于代县县城以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据史料记载,此山东西陡峭,高耸入云,连南北来往的大雁都飞不过去,只能从狭窄的关隘通过,因而取名“雁门关”。所谓“ 万夫莫开,酒塞之尊”。


雁门关:“万”字状,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


雁门关百草口长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山阴县和忻州代县交界处,附近有烽火台、兵营暖屋等古建筑。此段长城的位置,历史上称陉岭,是区分内外、捍卫中原的门户。


雁门关广武城军堡


古今交汇


孤立的烽火台:因为有生命,所以不曾孤独。


灯火阑珊处,星光依旧。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皇家雕凿的佛窟巨像,与万里长城并无直接联系。但从云冈石窟上方俯瞰,一座历经沧桑的黄土城墙堡垒,与举世闻名的北魏造像融为一体,令人称奇。


云冈石窟概貌

(滑动下图,欣赏云冈石窟全貌)



长城乡

长城乡,位于山西大同阳高县,原名 二十六村,其意为距阳高县城26华里。长城乡境内沟壑纵横,鸟瞰之下千皱万褶。据考证这里无险可守,从实战出发的角度看,独立敌楼与长城互为犄角之势,籍此也形成了该段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


长城乡夕照


长城乡脚下


长城乡碧野千顷

镇川口长城

山西大同镇川口长城,沿线地势平坦,无山河之险可凭借,明朝蒙古兵曾由此两次大举毁城深入侵扰边民。此段长城修建时就地取材,为黄土夯筑,较为坚固。


山西大同镇川口长城


镇川口长城:金石为开

摩天岭长城

摩天岭长城位于山西大同左云县,地处我国历史上农耕与游牧文明之冲突部,属地险要,加之边塞古朴雄浑,颇有地老天荒之感,是大同境内一处极具代表性的古迹。


摩天岭长城·裂变


长城窟,多马骨

杀虎口

杀虎口关,古称“ 杀胡口”,明朝为抵御蒙古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得名。清朝时,改名为“ 杀虎口”。杀虎口长城修建较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是历代古长城的雄关要隘。清朝时,这里成了 “走西口”的必经之路。


山西朔州杀虎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杀虎口星空

(滑动下图,欣赏杀虎口星空全景)




三十二长城

三十二长城,坐落山西朔州右玉县,因其边上的三十二村得名,三十二村又源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第三十二个敌楼。此处交通闭塞,人烟稀少。


三十二长城:托遗响于悲风

偏关

偏关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北依长城西临黄河,属忻州市下辖县。 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是明代长城外 三关之首,被称为“ 三晋之屏藩”、“ 晋北之锁钥”。


偏关县城概貌:青山长河,世代绵延

(滑动下图,欣赏偏关县城全貌)





偏头关关城:人间烟火

老牛湾

老牛湾位于晋蒙交界之处,以黄河为界,是长城与黄河相汇之地,也是自然与人文结合之地。


老牛湾:母亲黄河与万里长城与在此相拥


老牛湾军堡戏中人


老牛湾军堡看戏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喜看稻菽千重浪


天针


千年以后

历史是时代最生动的教科书。

长城,

从来都不是一堵孤零零的长墙,

它是严密的防御体系,

甚至是一个庞大的“军事生态系统”,

更是人类智慧与大地的最美交响。

昔时明月今时关,

长城静静地记录着时代的更替兴衰,

更深刻地见证着

历史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