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敦煌神秘而美丽的鸣沙山,为何能奏出“天地奇响,自然妙章”呢?

2024-02-17 16:40:13

在甘肃省,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它就是鸣沙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河西走廊的大漠之中,又似一条波涛凝固的沙河流淌在敦煌之南。

汽车一路疾驰在前往鸣沙山的路上,心已经飞了起来,喜多郎《丝绸之路》营造的气氛渐渐围了上来,闭目静听,心中充满渴望,前面是怎样一片天地呢?

下午六点多到了鸣沙山,太阳灿灿,这个时候相当于我们上海的正午时分吧。放眼望去,峰峦高低起伏,犹如硕大的绸缎,滑腻柔软;近看,那无边无际的沙子如耀眼的黄金,纯净坚挺;细细端详,好像披上了一簇簇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的沙粒,交融而绚烂。

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市南约6公里处,是一座高耸于沙漠之中的沙山,“山龄”已有三千多年,以沙动有声而得名“鸣沙山”。山体东西绵延40多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00多米。

鸣沙山,汉朝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一直延续至今。

东汉《辛氏三秦记》中载:“河西有沙角山,峰锷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

唐代《沙州图经》中盛赞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

《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隋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

从古代历史记载中我惊讶的发现,人爬到鸣沙山上,然后从山顶滑落,沙随人一起落到山脚下,奇怪的是,第二天的时候,沙居然又悄然无声地回到了山顶之上,充满了神奇色彩。

我仍然不明白,鸣沙山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自我复原功能。有人说是因为风,是风将沙子吹回了原来的位置。可是为什么其他地方的风就没有这般神力呢?有人说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流造成,形成了一个气旋,每到夜间就会把沙山上的伤痕抹去,恢复如初。

五代的《敦煌录》记载:“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起。此山神异,峰如削成。”

从古到今,鸣沙山在河西走廊地带中,均是神一般存在,因其奇妙的沙鸣,唐朝诗人朱凤翔用“惊风吹沙沙作雨,古潭老鱼立波舞。掀簸山谷轰喧阗,游人忽欲凌飞仙”来描述这种沙鸣车响的情景。

进入景区大门到鸣沙山下,还有很远的路,路旁有景区小客车,也可以选择步行,我们这次选择了骑骆驼。

当我骑上高大的骆驼,对鸣沙山更添了一份敬畏感,此时,我就像一位东汉时期的威武大将军,带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汉军(游客)开始向鸣沙山上进发。那满山的沙子纯净而柔软,此时我们听到沙鸣,听到的是此起彼伏的驼铃声,叮咚作响,仿佛回到了数千年前的一幕幕,在浩瀚无边的大漠之中重新上演,瞬间便将人的思绪拽回到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我骑在骆驼背上远望,一支支骆驼队沿着茫茫沙坡缓缓向上,既像是射向沙洲的一只只箭簇,又像是泛舟金海的一艘艘船只,灵动、威武,富有生机!游客们鲜艳的服饰,骆驼背上五颜六色的鞍鞯,与金黄的沙山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反差,既富有饱满的诗意,又令人开阔胸怀。

骆驼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在一座差不多百米高的沙山下止步,有绳梯从山顶抛下,在黄沙中若隐若现,恍如通往天界。有人选择继续坐骆驼到山顶,而我选择徒步爬上山顶,想体验一下古人翻越沙海的足迹。

我系紧防沙靴,裹上头巾,迈出第一步,刚踩实,稍一着力,脚就向斜下方滑去,沙子立即淹没了防沙靴。用力拔出,另一脚又深陷沙里,走两步,退一步,步履艰难,不借助工具丝毫爬不上去。只好借助绳梯,脚踩在梯子上,加上两手攀着绳索,手脚共同发力往上爬,像一匹负重的骆驼,直爬的我面红耳赤,气喘吁吁。

登上沙山顶,是一个大而平坦的沙塬,大家心中充满兴奋和喜悦,张开双臂,奔向柔软的沙丘!此时,目之所及,手之所触,脚之所踏,心中所念,皆是耀眼的黄沙,峰峦如聚,金浪翻滚,气势磅礴,汹涌澎湃,形态各异。

有人在沙丘上打滚,让身体与沙海融为一体;有人在黄沙上盘坐,感天物地,希望在沙海中悟出人生哲理;有人像扬起水花一样撩起细沙,看细沙在空中散成网状或形成一个美丽的抛物线……大家与沙山、与苍穹、与太阳,融为了一体!

诗人将鸣沙山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

打滚也打了,盘坐也坐了,扬沙也扬了,接下来便是滑沙了。驼队准备了滑板,可是大家都不愿坐,一个个纵身跃下,从山巅顺着陡立的沙坡下滑,连滚带爬地往下出溜,瞬间滑下,犹如金色群龙飞腾,印下一道道明显的沙痕。

就在滑下的一刹那,耳畔似乎听到沙子呜呜作响的声音,难道这就是沙鸣吗?初如丝竹管弦,再听好像犹如雷鸣般地嘶吼,远听如悠悠天籁之音缥缈,再细听又似波涛汹涌,战场嘶鸣一般,让人听得惊心动魄,又怡然自得。

声音持续着,围绕着我的头顶和耳畔,那种空鸣声又好像来自遥远的古代,我似乎听见了鸣沙的碎步自远方步步走近,如清雪和细雨落在树叶上,滴滴答答,若有若无,像清代诗人苏履吉的诗句所描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

正想要细细辨识,自己却已溜到了沙山脚下。 那个声音突然消失了,就像一个乐章末尾骤然中止的休止符,连震荡的余音都没有。静谧的山谷中,只有我们的欢呼雀跃声,那声音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这真的是一种奇迹,如果不是亲自体验,亲自聆听,我都不敢想象身下的这些沙子竟然会奏出如此的天籁之音。

古代典籍中,对鸣沙山的这一奇异自然景观曾做过详细的写实。魏晋《西河旧事》中就曾记述:“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人乘沙流,有鼓角之声,轻若丝竹,重若雷鸣。”这种鸣沙现象,即是古代敦煌二十景中的“沙岭晴鸣”。

沙子为何能奏出如此的“天地奇响,自然妙章”呢?

关于这天籁之音,有着一段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他奉命西征,兵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就消灭了来犯之敌,不久,凯旋而归,兵人阳关,在水草丰美的鸣沙山一带安营扎寨。

可惜将军居功自傲,下令马卸鞍辔,人解衣甲,饮酒吃肉,好不快活。结果被一群歹人偷袭,众将士奋勇作战但因毫无戒备,因此伤亡惨重,全军覆没。大将军也悔恨自刎而去。

歹人准备再次纠集人马进攻沙州城,突然黑风四起,天昏地暗,沙子铺天盖地,像暴雨一样倾泻下来,不管死的活的,把人全部埋在了下面。从此,沙山每到刮风时,就轰隆隆地鸣响着。仔细一听,好似金鼓齐鸣,又像刀剑撞击。风大时,还像千军万马在厮杀。所以,当地人说沙鸣来自他们的拼杀之声。

不过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三种“鸣沙学说”。

一为静电发声,认为鸣沙山的沙粒中含有云母,流泻时相互摩擦产生了静电,而发出的声响,汇集起来,也就声大如雷了。

二为摩擦发声,认为当地干燥的气候所形成,沙粒稍有摩擦,即可发出爆裂声,众声汇合一起便响彻如雷。

三为共鸣放大,认为整个鸣沙山之间的壑谷犹如一个传声筒,流沙下泻发出的声响先经过传声筒无限放大,然后产生巨大的回声。

没有古道西风瘦马,更没有小桥流水人,只有柔软、娴静、高耸的沙丘,静伏于蓝天之下,任千百年的风吹雨打、霜冻雪压,却始终不改其容、不变其姿。

站在鸣沙山,只感到天地之雄浑悲壮,又震撼得让人荡气回肠、神志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