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如果三星堆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能接受吗?三星金沙文明与中华文明差异不小

2023-11-11 16:40:08


如果三星堆文明才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你能接受吗?



Original 细雨中的呼喊 细雨中的呼喊 Yesterday



2001年春,在成都市金沙村,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发现了大量白色的骨状物、人形石头、石器和一些铜器,他们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当地有关部门。


有关专家闻讯赶到后,很快从遗址中清理出上千余件珍贵文物。后来经测定这些文物属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还有部分属于春秋时期。



             太阳神鸟


金沙黄金面具




专家认为这些出土的文物风格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极其相似,推测金沙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金沙文化在考古年代比三星堆文化晚500年左右,从时间上看不排除金沙文化是人类在创造三星堆文化以后创造的。




那么什么是三星堆文化?(下面的图片均为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图片)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世界考古第九奇迹,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位于距四川省广汉市城西7公里的地方,在1929年首次被村民发现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形成了如今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三星堆遗址。

 

从上世纪30年代人类就开始了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研究,比较特别的是,其它地方的考古一般都能逐步揭开考察对象的秘密,而三星堆,随着考古研究越来越深入,被解决的问题很少,被发现的未解之谜却很多。

 

三星堆发现了很多青铜器,有些说法提到三星堆青铜器不含锌,而殷商青铜器都含锌的问题。笔者查了一些资料,并不认同。青铜大都是铜锡合金,锌并不是必然需要的成分。加入锡,熔点就只需要八百度。

否则铸造铜的熔点是一千零八十五度,古蜀国地区当时没有使用煤碳的痕迹,而靠烧木柴根本达不到这个温度,大约五千年前的三星堆人是如何制造出来这些青铜器的确实是个问题?我觉得三星堆青铜器应该还是铜锡或铜铅合金为主,才能解决熔点问题。


其次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多为祭祀用品,说明彼时已经有比较的完整的原始宗教了。

问题是三星堆的祭祀用品还带有异域文化特点,青铜器人像鼻子高大、眼睛微凸、宽嘴耳阔、还有耳洞,根本不像华夏人种。

 




现在比较主流的研究结论是:三星堆文明是土着文化和外来文化结合的一个文明,但这个外来文化是来自哪里?却没有人知道。


最有代表性的铜大立人像是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的一尊青铜制品。它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出土于一号祭祀坑,被称为世界铜像之王。神像比起华夏族来更像是古埃及人,仿佛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穆巴拉克。





三星堆还有一件物品也非常像古埃及的风格,被称作太阳轮。出土的文物中还有海贝、象牙这种不该存在于古蜀地的物品。要知道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后来的几千年里都以艰险闻名于世。古蜀国一直是闭塞的,难以想象四五千年前就有自由贸易。

 

三星堆的镇馆之宝,青铜神树一共有8颗,最高的接近4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高的青铜文物。树的工艺非常复杂,用到了焊接、链接、铆接、套接,当时的世界不可能有焊枪,所以他们是如何将小鸟和装饰固定的又是一个谜。青铜神树的细节非常精细,根本和后来沿用几千年的模子浇灌技术不是一个水平。



还有一个黄金权杖的来源也是三星堆千古之谜,金权杖上的神秘符号和图案找不到任何与之关联或相似的中国历史,反而与古埃及和玛雅文化非常接近,众多外国学者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彼时的中国根本不应该有那种制造工艺。

  

种种迹象表明:三星堆是外来文化,源自西亚或埃及。

 


不管假说怎么样,和几千年前同样辉煌又神秘消失的玛雅人一样,曾经如此辉煌的三星堆也神秘消失了。考古人员研究三星堆城墙前后建设距离有1500百年之久,那么可以知道其立国时间当在千年以上。

如此高度文明的族群在长达千年的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记载,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真的很神奇。




 

更神奇的是三星堆和古玛雅、古埃及一样,这些古老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北纬30度。

 

如果是外来文化,不管是古埃及人还是古西亚人,他们又是如何到达蜀地这个中原内陆板块的呢?,在5000年前这种举国迁徙,如何才能够在沿途不留下任何痕迹呢? 


经过文物的对比,成都金沙遗址文物和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既有继承,又有自身特有的,种种迹象表明,三星堆文明因为某种原因突然消失后,迁徙到了以金沙为政治中心的广阔地带,并将原有的三星堆文明代代延续,不断发展与革新。因此金沙文明呈现出与三星堆文明相比同中有异的结果。


目前,金沙文明是人类可以找到的与三星堆文明关联度最高的文明。

 


埃及的考古学家在离尼罗河不远的山上,曾经发现一座非常古老的谷仓,从谷仓里找到了一些小麦,经科学方法测定,这些小麦大约是六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这是用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14c测定小麦“年龄”后才知道的。碳-14c测量年代的上限是6000年,误差±50年。

 

由于华夏文明可考的历史只有3500年左右,而三星堆遗址的众多文物已经有5000年左右历史。

中国学术界有一部分人为了不颠覆华夏文明本土原创学说,在三星堆考古的问题上竟然放弃了起码的科学精神,力推什么三星堆外星人文化。

 



殷商青铜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尊、鼎、鬲、壶、爵、角、觯等青铜礼仪用器为代表,这些器物造型庄重、纹饰繁缛,具有威严、神秘之感,而以动物和人像为题材的造型则较少;尤其是独立人像的青铜制品,则几乎不见。三星堆青铜文明则大量出土人像、人头像、人面具以及神树造型的青铜制品。


明明一个碳-14c测年结果就可以说明无数问题的,偏偏迟迟不出官方结论。三星堆考古的进度也因种种因素被拖延。 说起来可笑,因为有人害怕出现一个“无法承受”和“无法面对”的研究结果。


有些专家面对三星堆出土的一大堆洋人嘴脸的青铜人像和面具,咬着牙说他们是东亚人种,甚至说三星堆比殷商文明晚......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事实上,三星堆文明至少比殷商文明早500-1000年!


问题是:

就算青铜技术是从三星堆传给殷商的,又有什么可丢人的?

就算是古伊朗人,古埃及人,古印度人是中华文明播种者,又能怎么样?

山海经里记载的那么多人物故事原本也不像华夏文明啊!

 

大量的出土文物说明,华夏文明是多元化的耦合而形成的,各方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方面的长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最后才出现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各自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文明。


三星堆的新发现或许会让一些人失望

--大宗师


说起三星堆,就要说到夏商周断代工程。据说江泽民当年访问埃及,参观金字塔,听有关人员介绍,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古埃及文明,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江很自然就应道我们中华文明也是上下五千年吗,有关专家回道其实中华文明有史可据、有考古发现支持的历史大约是三千年,再往上都是神话传说。江一听愣住了,回国之后就提出能不能确定中华文明到底有多少年历史这个问题,不久我的老老上级宋建就倡导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三星堆的发掘就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一部分。


我上次和太太、小女一起去成都游玩,曾去看过三星堆的姐妹考古发现- “金沙遗址”,看到了那款着名的面具,从当时的发现看,“金沙遗址”似乎是介乎于三星堆和已知殷商文明之间,至少当时的学者们是这么解释的,即便如此,人们都已经意识到三星-金沙文明似乎与我们已知道的中华文明差异不小,而最近的发现则更向前走了一步,三星堆文明似乎有些接近于两河、埃及古文明!老江、宋健等人原本想证明中华文明可考据的历史不比古埃及文明历史短,但其努力之成果居然有可能证明古埃及文明或许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那就太有讽刺意味了。国内有那么一批人,对中华文明高度自信,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居然大言不惭的宣称所有世界文明都来自于中国,连“英文出自于中国河南”等等这种疯话也敢在正式场合吹,太没有基本的常识了!这些人听到了三星堆的新发现,估计就要有些失望了。不过也难说,没准儿这些疯子更要穿凿附会说这是两河、埃及文明来自中国的铁证!所谓无知者无畏!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里,昆仑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昆仑山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神仙,着名的西王母就在昆仑山上居住,而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远离传统意义的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即中原地区,而较近于三星堆地区,目前在三星堆的发现似乎证明三星堆文明远早于中原地区的殷商文明,这就似乎从逻辑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拥有许多远离中原地区的诸如昆仑山等的内容。三星堆文明真是受到过两河、埃及古文明的影响吗?两河、埃及古文明真的在远古时期从西部越过昆仑山来到青藏、四川地区吗?现在下结论还太早,还有待进一步的发现和论证。不过,很久以来,历史学的外围,一直有着类似的声音,那就是中华文明在上古时期曾受过两河、埃及古文明的影响。那些都是从上古神话传说、民俗、上古文字变迁等中搜寻蛛丝马迹、一鳞片爪的微弱旁证,远不入史学主流的法眼,但三星堆最新的考古发现估计对这些外围的声音鼓舞巨大。

我个人看,中华文明历史或许不如两河、埃及古文明历史久远,但其主体的确是原创,两河、埃及古文明如果对中华文明曾有过影响的话,其影响和后来印度佛教、波斯火教,甚至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恐怕是类似的,中华文明完完全全吸收、改造了这些外来文化,去除了所有不适合的内容和形式,完全变成了原创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三星堆上新了!两个坑已震惊世界,六个坑还将有何重大发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3 days ago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宇轩报道 风格神秘的青铜面具、高大威严的青铜立人像、流光溢彩的金色权杖……在我国四川广汉有这样一个地方,一经出世便引起世界瞩目,这就是古蜀文明的标志——三星堆。继1986年我国在三星堆祭祀坑进行了第一次集中的考古工作后,2020年9月6日,三星堆考古发掘工作重新启动。今日,三星堆遗址将揭晓重大考古新发现,这一富于魅力的神秘宝藏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看新发现:“这次的考古工作,总收获肯定要超过以前”

  《山海经》里记载的能“通天通地”的青铜神树、风格独特的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系统性发掘,让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相较于35年前的一、二号坑,此次考古发掘会不会出土更有研究价值的文物?数量上能超越以前的发现吗?

  图为1986年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发掘现场,以及出土的铜大立人像和铜纵目面具。(来源:求是网)



  三星堆青铜神树(来源:新华社)


  据悉,三星堆遗址的核心区域大约3.5平方千米,包括城墙、建筑、祭祀坑、墓葬等一系列重要遗存。目前,三星堆已发现的8个祭祀坑中,1、2号坑于1986年被发掘出来,剩下的3-8号6个坑则是在本次发掘过程中被陆续发现,新发现的6个坑在同步开展发掘的过程当中。


  “这一次的考古工作,肯定总的收获要超过以前,这是毫无疑问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介绍,因为以前就只有两头的两个坑,现在是六个坑,六个坑出土的文物总量肯定会超过原先两个坑的文物总量。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此次考古或许可以发现新的铜立人、金杖或者其它文物,它们将会丰富我们对古蜀文明的认识,值得高度期待。


  看文字文明: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见证

  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三星堆文明则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并展示了巴蜀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一体的重要见证。



  三星堆遗址俯瞰图(来源:新华社)



  三星堆遗址平面图(来源:三星堆博物馆官网)


  考古专家认为,三星堆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不仅与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西北地区文明联系紧密,或许还与古代亚洲国家有着文明的交流与往来。“这次发掘开启了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研究新征程,其成果必然彰显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丰富多彩。”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雷兴山说。


  关于此次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大家最期待发掘出哪些文物?在微博相关话题中,提及频率最高的是“文字”。许多网友留言,期待出现带有文字的器物。


  在此前的考古发掘中,虽然出土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金器等,但都没有发现文字或文字的记载,即便某些器物上有一些符号,研究者们也普遍认为其不具有文字的性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表示,此次发掘最期待发现文字。“因为三星堆有太多未解之谜,希望有文字提供一些准确答案。”此前参与录制《国家宝藏3》节目时,谈及正在发掘的6个新祭祀坑时,雷雨坦言。


  看科技手段:“本次发掘过程中,科技考古的含量非常大”


  “中国是科技考古的沃土,尤其是三星堆,各种各样的科技考古手段都有用武之地。”王巍表示,近年来我国考古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手段,测试分析能力,文物保护能力都比此前有巨大飞跃,中国目前科技考古在国际上处于顶尖水平,这个时候发掘三星堆遗址恰逢其时。


  与1986年的田野考古不同,本次的三星堆发掘工作是集中在一个环境相对较好的考古大棚中进行,不用受到日晒雨淋的影响,这为整个考古发掘工作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此次考古还搭建了操作平台,使考古发掘能够在恒温恒湿环境中进行,有利于现场的保护。


  “本次发掘过程中,科技考古的含量非常大。”雷雨介绍,1986年的发掘基本只用了碳14测年技术,此次除了碳14测年、有机物保护之外,还在玉石器保护、铜器保护等领域采用多项科技手段。距离考古现场几公里处建成了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本次考古中新出土的文物将成为第一批客人,在这里进行保护处理和修复研究。据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此次考古发掘设置了专门的分析检测室,并配备了扫描电镜、激光共振拉曼光谱仪、X光衍射仪、三维扫描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可以对文物进行检测分析,为其修复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星堆考古发掘不仅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有力证明,也昭示了中华文明和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可能性


三星堆上新了!两个坑已震惊世界,六个坑还将有何重大发现?


齐鲁网 3 days ago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

三星堆遗址又有重要收获!

20日在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

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

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

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

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三星堆遗址平面图(来源:三星堆博物馆官网)

△三星堆祭祀区考古现场


新发现的五号坑中,

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黄金制品,

其中包括一张独特的金面具。

与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

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

显得格外厚重且与众不同。










↑三星堆遗址新出土的金面具(左)



一起来看看面具的真容↓

[iframe]"[/iframe]



据悉,三星堆遗址的核心区域大约3.5平方千米,包括城墙、建筑、祭祀坑、墓葬等一系列重要遗存。目前,三星堆已发现的8个祭祀坑中,1、2号坑于1986年被发掘出来,剩下的3-8号6个坑则是在本次发掘过程中被陆续发现,新发现的6个坑在同步开展发掘的过程当中。



据四川观察报道,目前3号坑和4号坑已经出土了超过120枚象牙,考古人员初步判定是三星堆文化末期距今3000多年前的遗物,至于所属的大象种属,最终结果还将在鉴定后才能完全确定。象牙的面世,或许将会成为揭开古蜀国祭祀谜题的“钥匙”。



“这一次的考古工作,肯定总的收获要超过以前,这是毫无疑问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介绍,因为以前就只有两头的两个坑,现在是六个坑,六个坑出土的文物总量肯定会超过原先两个坑的文物总量。

[iframe]"[/iframe]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此次考古或许可以发现新的铜立人、金杖或者其它文物,它们将会丰富我们对古蜀文明的认识,值得高度期待。

每次与三星堆遗址

出土的文物相对

很多人都会心生恍惚

面前的种种

究竟是我们自己的历历过往

还是另一颗星球投下的影子

的确

它们实在和我们太不一样了

青铜铸就的这些人像

有着突出的眼睛,薄薄的嘴唇

无论是圆顶、平顶还是佩戴金面

看起来都仿佛是 “外星人”





↑三星堆此前出土的金面罩铜人头像

它们的面目如此

身形又是什么样子?

高达2.62米的青铜大立人

给出了一种答案的可能



三星堆大立人

在这里

“大”从来不是一种想象

青铜面具宽可达1.38米

青铜神树更高达3.95米

↑三星堆青铜神树


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小”也能被处理得如此游刃有余

直径仅2.3厘米的金杖上

鸟飞鱼游,宛然在目





↑三星堆遗址此前出土的金杖

故事的开始很偶然

1929年

一个名叫燕道诚的农民去淘沟

锄头下去

却意外发现了一坑玉石器

 其后的发掘断断续续

1986年,酷热的夏天里

两大祭祀坑相继出土了

青铜面具、青铜立人、金杖等

国宝级文物

轰动了世界


三星堆遗址

NEWS MORE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三星堆博物馆

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门重新启动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1986年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1988年三星堆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三星堆遗址考古与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至今,指导四川省开展大规模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陆续发现三星堆古城、月亮湾小城、仓包包小城、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仁胜村墓地等重要遗迹,不断明确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结构布局。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成都平原、重庆涪陵长江沿岸、嘉陵江流域、涪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发现三星堆文化相关遗址,逐步廓清了三星堆文化分布范围,也揭示了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夏商文化的密切关系。此外,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现以宝墩遗址、郫县古城遗址、鱼凫村遗址、芒城遗址、双河遗址、紫竹遗址等8处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宝墩文化城址,以及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等成都平原商周时期重要城址,逐步探明三星堆文化源流。



“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持续支持四川省开展三星堆遗址考古调查、发掘。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19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留下众多谜团...三星堆还将发生什么?


大公馆2013 Yesterday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球知识局 Author 杔格


留园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作者:杔格

来源:地球知识局(diqiuzhishiju)


三星堆上新了



“出土神秘金面具”、“出土大量精美青铜器”、“出土3000多年前的丝绸遗痕”、“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发现象牙及象牙制品”,这是今日三星堆刚刚“上新”的出土文物。


三星堆博物馆

(图:dashiyiyuan图虫创意)▼


 

“三星堆”即遗址区中的三个土堆,这处位于四川广汉鸭子河流域的一处重要古代遗址,到底经历了什么?


广汉古称汉州

位于由镐入蓉的要冲之处▼

 
强大的商贸一座城市的力量海珠半壁航母,携第一地标而来

点入上图,前瞻这个城市的下一个十年!

意外发现



1929年春季的普通一日,广汉天旱,月亮湾(三星堆附近)当地一位名叫燕道诚的农民和他的儿子燕青保在疏通自己家田地附近的一条小溪。


发现三星堆玉器的燕道诚(左)和燕青保

(图:rongwp)▼



在疏通的过程中,父子俩突然挖到一个坚硬的石环,下面是一个土坑,其中装满了各种玉器。读过书的燕道诚自知不能声张,等到夜深人静之际出动全家将宝藏运回家中。之后一两年间,他又在家中附近“寻宝”,希望经典重现。


然而,也许是命中的安排,父子二人后续大病一场,差点死去。燕家人感觉这是触怒了上苍,于是停止挖掘,把所获宝物分送他人。由此,三星堆遗址免于继续破坏,但这里大量出土玉器的消息不胫而走。


燕道诚全家福

(图:rongwp)▼


1931年春,在广汉传教的英国圣公会传教士董笃宜(又译为董宜笃)牧师,知道了太平场地区(三星堆位于此)发现古代玉石器的小道消息。


与20世纪早期入华的外国探险家不同,他对这批新发现的文物没有非分之想,并与当时的华西地区政界交好,双方信任度十足。董氏当时是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成员,对广汉历史也颇有研究,意识到这批古物的历史价值,认为应该及时保护,不可任其散失。


上世纪30年代华西边疆研究协会成员合影

(图:四川大学博物馆)▼



他一边通过当地驻军旅长陶宗伯前去收集和保护挖掘出的玉石器,一边致函邀请当时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会长、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的戴谦和博士同往考察。


陶旅长得知事情的重要性后,立刻安排人马去查办,他将收集到的5件玉石器暂交董氏保存。拿到玉石器的董氏第二日即乘车返回成都,将其交予戴氏保管与研究。


华西协合大学的校址就是今日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图:君子裕图虫创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都觉得这批古物非同寻常。


当年夏天,董氏、戴氏、陶旅长及摄影师晋先生等人组成首支科学考察队,对太平场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测量、摄影及研究。


太平场遗址的研究逐步进入正轨,不久之后,陶旅长以及石器发现者燕氏也将之前和后来发掘到的部分石器赠给华大博物馆保存和研究。


存放在燕家大院土砖墙侧的大玉、石璧

(图:rongwp)▼


当年底,戴氏即撰写《四川古代石器》一文,发表在学会主办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上。戴氏除了对月亮湾出土的各种玉石器进行客观描述外,还讨论了玉石物的用途及其制造年代。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

(图:四川大学博物馆)▼



他指出“这些罕见玉石器很难判断其年代,根据石刀上刻制的精美艺术、石凿、锛,以及石斧等的工艺水平,一般可判定为公元前1000±300年的石器。石器工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而且金属器物也在该时期开始使用了。周代青铜器上呈现的艺术技巧,远远还没有达到这种艺术水平,因此上述文化,可能属于秦人来到成都平原之前的古蜀国,这些石器多数为礼器。当时,或许是重要的特殊人物的随葬品。石璧可能与宗教和祭天有联系,它们远远超过最近在华西发现的石器。”

 
真正的建筑融合圈层与文化高端血统以天际线致敬时代

点入上图,前瞻这个城市的下一个十年!
真正的建筑融合圈层与文化高端血统以天际线致敬时代
点入上图,前瞻这个城市的下一个十年!

初步发掘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秘书长、华大博物馆馆长葛维汉也意识到了这片遗址的重要性,他以广汉遗物之富于考古价值的因素,询问董氏目前发现的详细情况,并萌发了对此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念头,董氏也同意帮其联络相关人士,疏通关系。


葛维汉

(图:rongwp)▼


就在当年冬天,葛维汉获得了广汉县政府的批准以及四川省政府和四川教育厅的发掘护照。


次年三月,葛维汉接受了广汉县长罗雨苍的邀请,前去主持广汉遗址首次科学考古发掘。但当时的社会情况较为特殊,据学会的国人学者林明钧说:“以西人主持其事,在蜀尚属创举,恐引来不必要之误会与纠纷。”。


鉴于照顾当时国人民族情绪的因素,葛维汉与林明钧组成的华大博物馆科学考古队只负责挖掘工作,其它的统由罗县长出面主办,当时葛维汉也自诩“我们只是县长的科学指导者”。


葛维汉教授(右一)及部分协助发掘的当地乡绅合影

(图:rongwp)▼


1934年3月16日,科考队对广汉燕家住宅旁发现玉器的小溪与田坝进行了考古发掘。但由于当时社会治安不好,土匪出没现象严重,为防止发生不测之事,发掘10日便宣告结束。


这次发掘,出土的玉、石、陶器共有600余件,罗县长认为这些文物很有科学价值,就代表县政府捐赠给了华大博物馆收藏和研究。而这次对广汉遗址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也开启了“三星堆文化”的考古序幕。


葛维汉等当年在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图

(图:四川大学博物馆)▼



1935年,葛维汉在《学会杂志》第6卷上发表《汉州发掘简报》,为三星堆文化早期研究的代表作,也是早期研究广汉遗址遗物的集大成者。


这份简报在当时而言可谓异常完备,其将董氏发现广汉遗物经过的过程、戴氏对广汉出土玉石器的研究都详细记录;同时还将近现代考古分析手段对于三星堆遗址的应用也做了充分记录:华西协合大学化学家科利尔博士对广汉出土陶片进行的化学分析,成都加拿大学校校长兼美术家的黄思礼运用《勃雷德莱标准色素图》对广汉出土的文物进行色彩鉴定;甚至就连郭沫若1934年7月给林明钧的信,也有所收录。


相关人士运用具有现代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广汉遗物进行开拓性研究,对后来的学者启迪很大,郭沫若称他们是“华西科学考古工作的开拓者”。此后,国人也陆续发表了一些三星堆研究的成果作品。

 

两个祭祀坑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环境大为改观,“资阳人”、“巫山人”、成都金沙遗址等巴蜀地区躲避过战乱时期的“幸运儿”陆续被发现,至于三星堆也有过多次发掘工作。


金沙博物馆的屋顶是太阳神鸟的标志

(图:向上的离心力图虫创意)▼



1986年7月18日,一个偶然的发现再次让三星堆轰动世界。当时砖厂职工在三星堆遗址第二发掘区取土时,在距地表深约两米之处挖开一号祭祀坑东侧底部的一角。出土石器十余件,当时在场的农民工立即报告了考古工作者。


文物工作者得知这一惊天消息后,立即投入了工作状态。至九月,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相继发现了两个商代同时期的大型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的金、铜、石、陶、骨、贝等珍贵文物约一千余件。


三星堆遗址

(图:琉璃似梦图虫创意)▼


这就是今天游客们在三星堆博物馆内所能看到的诸多知名文物(经全面修复后)。


有青铜立人像,戴有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有眼球突出的青铜面具等。


(图:陈观宇图虫创意)▼


(图:dashiyiyuan图虫创意)▼


还有硕果累累、枝叶茂盛、飞禽走兽聚集其上具有神话传说的青铜神树,属国内商代同时期考古中的首次发现。


(图:樊小喆图虫创意)▼


毕竟历史久远,坑内除少数保持完整的器物外,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且扭曲变形。造成损坏的原因据考古人员现场分析:入坑前被当事人们进行某种活动时所损毁;进行“燎祭”时被人为的敲坏烧毁;入坑填土时经层层夯实被挤压所致。


而坑内有的铜器的一端或一侧被火烧变形或呈半熔化状,同一器物的残片散落在坑内不同的位置,都为日后的修复工作增添了不少困难。


在修复完整的青铜立人像、青铜纵目大面具至今都还保持被人为敲击的痕迹,敲击力度之大,不是一般。


青铜纵目大面具

(图:北大西洋1型虎鲸图虫创意)▼



三星堆所留下的众多谜团,也亟待进一步解决。


30多年后的2019年12月,考古人员在二号坑旁进行勘探,在挖出来的探沟中,露出来了一平方米左右的灰坑,紧接着工作人员们对此进行解剖。


随着解剖的进展,考古人员在距地表1米深左右,发现了青铜大口尊。此后,考古人员勘探发现,这是一个长5.2米、宽2.3米,非常方整的一个长方形坑,方向、大小、出土器物的深度都和二号坑一模一样。


由此,正式确定了三星堆三号坑的存在,而这只不过是本阶段考古发掘的一角。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的这段时间内,四川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区域内,一共新发现了6个“祭祀坑”。


2+6

(图:天地图)▼


去年9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对三星堆新6坑的考古发掘活动,并于十月正式展开。


如今,新一阶段考古成果已经出炉,未来的三星堆还会发生什么呢?


参考文献:

[1]周蜀蓉.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与三星堆文化的早期研究[J].四川文物,2012,5:62-64.


[2]李思达.两个祭祀坑足以撑起一个博物馆当古蜀文明脱去神秘的面纱[J].国家人文历史,2019,13:42-47.

[3]陈显丹.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发掘日记[J].四川文物,2006,3:85-90.

[4]陈德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1998,13(2):57-63.

[5]周真林.简要评介“三星堆文化”遗址[J].成都师专学报,1993,1:38-41.

[6]三星堆博物馆 四川考古 文博山西 国家文物局 央视新闻 等


再现黄金面具!打开三星堆“鉴赏手册”


国家文物局 2 days ago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华视点 Author 新华社记者



新华视点

重大新闻,权威发布



题记:如果说35年前“一醒惊天下”是命运馈赠,那么如今的重要收获,更像是国家与民族前行的水到渠成。



6个“祭祀坑”,“正在进行时”的考古发掘。



这些规模从3.5平方米至19平方米不等的“祭祀坑”,仿佛是承载着古蜀先民精神信仰的“时空胶囊”,以极小的空间,将一种本就瑰丽到极致的文明浓缩、凝固、埋藏,在3000年后绽放于考古工作者的双手中。




此次发现的金面具残片
这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绽放速度——用于新闻发布的文物数据每一天都在更新,短短几天之内不断攀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没有人会怀疑,三星堆遗址将以辉煌灿烂的考古发现再次刷新人们对它的认知。
此次发现的青铜器
编号从3号至8号,这些“祭祀坑”诉说的,不仅仅是一段文明传奇。
离它们不远处,便是1986年“一醒惊天下”的1、2号“祭祀坑”。35年岁月流逝,几步之遥的“祭祀坑”,折射出令人回味的宏大历史。回望此处进行的两次发掘历程,我们会看到许多许多“挖宝”之外的故事。
1986年发现的1、2号“祭祀坑”(四川省文物局提供)
“发掘舱”现身考古工地
我们印象里的考古发掘现场,是考古队员拿着小铲子挖呀挖,就像这样——
1986年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学家陈德安提供)
“几分钟后,大卡车停在了发掘现场,从车上跳下来三十几名武警战士,很快把我们的发掘现场包围起来,这时我才大大地松了口气,心情感到轻松了。”考古学家陈显丹这样回忆1号“祭祀坑”发掘时的经历。
1986年,考古队挖到“宝”的消息不胫而走,数小时内引来看热闹的人达到几千人之多,而当时的考古队只能求助于武警、公安。大雨倾盆、烈日暴晒、文物安全……方方面面的因素,当年考古工作者都需要考虑,以至于日夜赶工进行发掘。
今天,我们置身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则会有穿越时空的错觉——
考古队员在“考古舱”内工作
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里面数个通透的玻璃房子将6个“祭祀坑”罩住,这个可以控制温、湿度,装满各类设备的“考古舱”里,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进行工作。实验室已经“前移”到考古现场,必要的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出土文物可在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和研究。
这样的设备,并不是为了“炫”。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告诉我们,在这样的“考古舱”里开展发掘工作,不仅能控制发掘现场的温、湿度,还能减少工作人员带入现代信息,为科学研究遗存创造条件。
“豪华阵容”缘何来到三星堆?
35年间,提升的不仅是硬件设备。
在“祭祀坑”的黑色灰烬中,提取到了肉眼不可见的丝绸制品残留物。“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说明古蜀是中国古代丝绸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唐飞说。

精美绝伦的文物会吸引眼球,但这种“看不见”的成果,更加来之不易。
它们的发现,不仅得益于各种“黑科技”的应用,更在于本次考古发掘打破了过去以地域为单位开展考古研究的局限,罕有地集中了国内顶尖考古研究机构力量,形成了多学科合作开放平台。
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人忙碌于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这是一个包括文物保护技术、体质人类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学、冶金学、地质学、化学、材料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团队。
堪称“豪华”的阵容,为的是挖出更多的“宝”——肉眼可见的珍贵文物,和肉眼不可见的历史信息。在专业人员眼中,后者的分量绝不亚于前者。
因为只有这二者合一,才有可能更加生动地复原一种文明的全貌,感知数千年前在此上演的悲欢离合,助力解答“我们从哪里来”这一问题。
“照这样挖下去,你们只有赔本的”
陈显丹曾回忆,1986年7月,在发掘工作初始阶段,当地农民看到他们挖出的东西几乎都是一些不成形的“破陶片”和一些“没有用的石头”,便对考古队员说:“照这样挖下去,你们只有赔本的。挖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一句玩笑话,但质疑和不理解的心态十分明显。更为强硬的质疑,陈显丹也有过记录——在重量级文物接连出土的情况下,考古队在当地“农民要吃饭,不能因为你们要考古,就不要农民吃饭”的要求下,不得已允许农民在“祭祀坑”附近恢复取土烧砖。
在致力于解决温饱、奔向富裕的年代,这些质疑并不奇怪。这些压力转化成动力,促使陈显丹和同事们以“抢救”的节奏去工作。
此次发现的文物
今天的考古,不再是“抢救”,而是一次得到各方支持的科学行动——本次考古发掘前,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邀请全国各领域专家召开了多次论证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0余家国内科研机构联合编制了三星堆祭祀考古发掘方案等各项方案。
今天的你我,也不会再去用是否“赔本”来衡量考古。人们已经知晓,文明的根脉对自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温饱不再是普遍难题的当下,一个矢志复兴的民族,必然将关注的目光从他人转向自身,从外部转向内心,从物质转向精神。

金面具刷屏,三星堆又“上新”!是什么让考古专家直呼“太土豪了”?


川观新闻 时史文化 Yesterday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又有重要收获!
20日在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新发现的五号坑中,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黄金制品,其中包括一张独特的金面具。与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显得格外厚重且与众不同。


三星堆是什么堆?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过程,颇具故事性。1929年,四川一位农民干活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堆精美的玉石器。从此,“沉睡”数千年的三星堆遗址露出冰山一角,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渐渐揭开。1934年,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葛维汉组织考古队在已发现疑似玉石器“窖藏”的附近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发掘,共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600多件文物。三星堆两大祭祀坑的发掘,始于1986年。砖厂工人干活时,挖出了“玉刀”,经过研究,被砖厂工人称作“刀”的东西原来是玉戈、玉璋等物。
▎1986年祭祀坑发掘现场。三星堆博物馆供图很快,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发掘迅速展开,“一号坑”里陆续发现金杖、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玉石器等文物,一共出土了铜器、金器、玉器等珍贵器物420件。当一号祭祀坑发掘渐渐进入尾声,二号祭祀坑也被发现了,一座更大的宝库就此打开。1986年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古遗址也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还有哪些未解之谜?虽然今天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成果已更为丰富,但仍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三星堆遗址的具体年代为何?虽然考古人员大致确定了遗址年代为夏商时期,但具体时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据发掘成果显示,三星堆古城几千件宝器被砸毁焚烧,并有规则地埋于地下。这是如何发生的?这些宝器又为何被埋?
▎五号坑象牙雕刻残片。来源: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此外,虽然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了诸多精美的文物,但至今并未发现文字或文字记载。那么,三星堆究竟有没有文字?此次发掘还出土大量象牙,那么这些象牙是从哪来的?当初四川是否有这么多大象?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这些未解之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金面具,100多根象牙及丝绸制品据了解,在这次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黄金制品,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一张独特的金面具,此外,还集中发现了100多根象牙和圆口方体铜尊等,由于保护的需要,它们的外表均用保鲜膜全覆盖,然后在裹上一根根湿毛巾,因此只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