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第聂伯河上的“罗生门”,谁是卡霍夫卡大坝溃决事件的幕后黑手?

2024-03-07 17:05:03

俄乌冲突爆发两年来,在战场内外发生了诸多“罗生门”式的离奇事件,比如至今真相仍扑朔迷离的北溪管道被炸事件,还有最近发生的运送战俘的俄军运输机坠机事件,在涉事各方的相互攻讦猜疑和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被包裹在重重迷雾中,令人难辨真假。

■2023年6月6日凌晨,卡霍夫卡大坝发生溃坝,河水由缺口漫过坝体,涌向下游。

2023年6月6日凌晨,第聂伯河下游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突然溃决,一夜之间汹涌洪水席卷下游赫尔松地区的广大地区,众多城镇被淹没,数以千计的民众流离失所,引发一系列民生问题。在国际法上蓄意攻击破坏水利设施属于严重的战争暴行,俄罗斯和乌克兰在第一时间指责对方是溃坝事件的肇事者,但都没有支持己方说法的确凿证据,时至今日溃坝发生的真实原因依然是未解之谜。

洪水泛滥谁造孽

卡霍夫卡水电站是苏联时代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六座大型水利设施之一,也是位于最下游的水电站。卡霍夫卡水电站始建于1950年9月,竣工于1956年10月,坝体高约30米、长3273米,装有6组立式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达351兆瓦,年平均发电量达14.2亿千瓦/小时,坝顶建有连接两岸的公路和铁路。随卡霍夫卡水电站的修建而形成的卡霍夫卡水库面积达2155平方千米,是第聂伯河流域的第二大水库,最大蓄水容积达18.2立方千米。除发电、蓄水、防洪等功能外,卡霍夫卡水库还为扎波罗热核电站提供冷却水源,同时作为北克里米亚运河的起点为克里米亚半岛供应淡水。2014年俄吞并克里米亚后,乌克兰政府将北克里米亚运河的水源截断,让克里米亚民众饱受八年缺水之苦。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作为乌克兰南部地区重要的水利枢纽,卡霍夫卡水电站的安危关乎着无数人的生计。

俄乌冲突爆发次日,即2022年2月25日,来自俄南部军区的部队就占领了卡霍夫卡水电站,俄军工兵随即炸毁了封闭北克里米亚运河的拦水坝,恢复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供水。2022年秋季,乌军的赫尔松反攻迫使俄军从第聂伯河右岸撤退,两军此后隔河对峙,而卡霍夫卡水电站始终处在俄军控制下。在交战中,卡霍夫卡大坝作为沟通第聂伯河两岸的重要交通线多次受到攻击,在溃决前坝体已遭受一定的破坏,加上春季降水,水库水位高企,使得大坝本身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

■俄乌冲突爆发后,占领卡霍夫卡水电站的俄军士兵。

卡霍夫卡大坝发生溃决后,俄乌双方关于水坝被毁各执一词。俄罗斯声称,乌军使用美制多管火箭炮和英制“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对大坝实施攻击,从而造成溃坝。俄方的指控有前例可循,早在2022年10月乌军在反攻作战中曾动用“海马斯”火箭炮打击大坝附近的俄军防空阵地。然而,在溃坝当晚并无证据显示乌军曾对大坝进行火力打击,而且从技术层面上考察,少量火箭弹和导弹的威力不足以令大坝垮塌。乌克兰则针锋相对地指责是俄军工兵在水电站的要害部位安放炸药实施爆破,蓄意引发洪水,从而阻止乌军在赫尔松地区发动的反攻。由于卡霍夫卡水电站处在俄军控制下,更便于实施破坏行动,因此乌方的说法更具合理性,但同样缺乏俄军爆破的直接证据。

■6月6日溃坝事件后卡霍夫卡水电站的卫星图像,可见湍急水流向下游奔腾而去。

借水为兵阻反攻

值得注意的时,卡霍夫卡大坝溃决事件发生在乌军发动夏季大反攻之际。虽然乌军的主攻方向在扎波罗热一线,但赫尔松方向同样不能被俄军忽视,毕竟赫尔松距离乌军的终极反攻目标克里米亚最近,一旦乌军在赫尔松地区突破俄军在第聂伯河左岸的防线,可能直扑彼列科普地峡,切断克里米亚俄军与乌东俄军集团之间的陆上联系,战略意义不容忽视。为了防备乌军反攻,自从2022年秋季俄军退守第聂伯河左岸后,积极沿河岸构筑防线,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并埋设了地雷,并以炮火袭击对岸的乌军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如果俄军在察觉乌军反攻迹象后,提前炸坝放水,阻止乌军反攻就存在逻辑上的合理性。

■2023年乌军策划夏季反攻的几个潜在方向,其中赫尔松方向距离克里米亚最近。

在战争史上借水势影响军事行动不乏先例,比如国人熟知的三国关羽在樊城之战中水淹七军大败曹军,以及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制造黄泛区,阻止日军进攻。在二战期间,第聂伯河也曾两次发生人为的溃堤事件:一次是1941年8月,在德军兵临基辅城下之际,苏军奉命炸毁第聂伯河大坝,造成河水泛滥,阻挡德军的进攻锋芒;第二次是1943年,德军炸毁第聂伯河大坝,以阻止苏军的反攻步伐。卡霍夫卡大坝溃决是第聂伯河第三次发生战时溃坝,而且具有与前两次相似的军事价值。

■1941年8月,苏军在败退之际炸毁了第聂伯河水电站大坝,两年后德国人又炸了一次。

从战役战术考察,俄军炸坝可以获得明显的军事优势。溃坝引发的洪水在下游赫尔松地区制造了大面积的洪泛区,极大增加乌军渡河作战的难度。第聂伯河下游的主河道宽度在300米到1500米之间,对俄军而言是一道天然屏障,但从作战角度看这个宽度并不足以阻止乌军发动渡河作战。乌军可以通过架设浮桥或搭乘船只渡过河流。

■德军工兵部队使用M3型舟桥搭载渡桥,荷兰计划向乌克兰提供3套同型装备。

大坝垮塌后,洪泛区宽度少则十余千米,多则数十千米,已经大大超过了浮桥的长度,而且洪泛区水下地形地貌复杂,深浅不一,遍布浅滩和障碍物,使用船只渡河难以确定安全航线,容易搁浅触礁。即使洪水退去,河岸附近也会形成粘稠松软的泥沼地带,不利于坦克装甲车辆的行动,限制了乌军重装部队渡河作战。此外,溃坝引发的洪水使下游大批民众受灾,乌克兰应急部门必须展开救援行动,从而消耗乌克兰本不充裕的应急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乌军反攻的准备。

■赫尔松州紧急情况部门正在使用冲锋艇展开救援。

就客观效果而言,溃坝事件增加了乌军在赫尔松方向发动渡河反攻的难度,提高了俄军在该方向上的防御安全系数,从而使俄军能够将赫尔松正面的部队抽调到更急迫的防线上。在溃坝发生后,乌克兰方面就宣称,俄军已经将原部署在赫尔松方向的精锐部队调往扎波罗热和巴赫穆特方向,以抵御乌军的反攻,以此作为印证俄军蓄意炸坝的证据,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其他信源的确认。尽管缺乏切实证据表明溃坝是俄军故意为之,但从上述分析看俄军确实嫌疑最大。

福祸相依难预料

虽然溃坝放水让俄军暂时获得了防御上的优势,但是俄军同样会承受相当的负面影响,可谓是福祸相依。姑且不论一旦被证实是蓄意炸坝将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在道义上处于下风,就是在军事意义上俄军也将付出不小的代价。首先,洪水泛滥不仅加宽了下游河道,阻碍了乌军渡河,同时也冲毁了俄军此前沿河岸构筑的防御工事和雷区,并迫使俄军后撤5~15千米重新构筑防线;其次,洪水侵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岸地区的地形地貌,俄军事先布设的地雷和爆炸物也被洪水冲刷而四处散失,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俄军重新占领阵地;再次,俄军后撤使得第聂伯河右岸的部分村镇脱离了俄军火炮射程,从而成为乌军安全的集结地。

■溃坝事件发生后,赫尔松地区的大量房屋被洪水淹没,俄军沿河岸修建的防御工事也被冲毁。

除了军事上的负面影响,溃坝还在另外两个方面带来更大的麻烦。首先,溃坝导致卡霍夫卡水库水位大幅下降,从而影响上游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冷却水供应,增加核事故风险;其次,水库水位下降还将减少甚至断绝北克里米亚运河的水源,从而造成克里米亚半岛重新陷入供水紧张状况。由此看来,如果确实是俄军蓄意炸毁大坝,那么这一行为实在是急功近利的愚蠢举动。

■溃坝后卡霍夫卡水库大面积干涸,严重威胁到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冷却水供应。

从乌克兰的角度分析,溃坝事件在短期内阻碍了乌军在赫尔松方向发动渡河反攻,但从长远考虑反而会从这一悲剧事件中获利颇多。首先,在洪水退去后,横渡第聂伯河的难度反而降低了,特别是原来的水库区域水面宽度达5~20千米,大部队很难通过,但在蓄水大量流失后,大片河底裸露,在干燥后反而更利于地面部队通行,河道大幅收窄,部分河段甚至出现可供越野车辆泅渡的浅滩,便于乌军向左岸地区渗透。

■2022年6月与2023年6月卡霍夫卡水库卫星照片的对比,可见溃坝后水库基本干涸。

其次,俄军从河岸地区仓促后撤必然会留出不少防御漏洞,为乌军在左岸地区建立桥头堡创造了机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洪水消退,乌军从2023年7月起就持续出动小部队渡河,但左岸地区占据了多处桥头堡阵地,挫败了俄军的反扑并坚守至今。最后,随着卡霍夫卡大坝的崩溃,俄军失去了干预河流流量的能力,而乌军由于掌握上游其他五座水电站,可以根据需要控制下游水量,可减少流量利于乌军进攻,或开闸放水让俄军尝尝水淹七军的滋味。不过,基于这些利好,乌克兰也存在炸坝的嫌疑。

■第聂伯河上六座水电站的位置图,其中6号就是卡霍夫卡水电站。

从2023年7月开始,乌军就出动海军陆战队渡过第聂伯河,在左岸地区建立了一系列桥头堡,其中最主要的据点在赫尔松市上游36千米的克林基村,当地遍布泥沼,水网纵横,难以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加之俄军的炮火压制和反击,战场环境极为恶劣,防御战斗十分艰难,乌军基层官兵普遍反映渡河等同于自杀。然而,乌克兰政府认为在第聂伯河左岸保持存在有利于国际观瞻,以争取更多援助,也可以牵制部分俄军兵力,拒绝放弃克林基桥头堡,并持续投入部队,蒙受惨重伤亡,能否坚持下去尚未可知。在乌军全线转入防御的总体态势下,从左岸撤退以节约兵力才是合理选择。据法新社报道,俄军在2月20日宣布攻占克林基村,如果消息属实可能导致乌军从第聂伯河左岸的全面撤退。

■乌军部队乘坐橡皮艇渡过第聂伯河,增援左岸的克林基桥头堡,在数月时间里乌军已经在桥头堡战斗中损失了大量人员。

结语

无论卡霍夫卡大坝是被俄乌任何一方蓄意炸毁,还是由于坝体被炮火破坏而自行崩解,溃坝事件终归是这场战争造成的人为悲剧,而真正承受苦难的还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乌克兰人民。希望交战双方在随后的作战中能恪守最基本的道义底线,尽可能避免对此类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的破坏,为战后重建留下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