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51年,志愿军首次用出喀秋莎炮击美军,李奇微大惊:苏联参战了?

2024-01-14 17:05:03

前言

1951年9月1日,火箭炮兵21师203团,打响了入朝以来的第一战。

上级要求203团配合支援79师235团作战,以尽快消灭进占我后洞里阵地的美军两个营。

当天深夜,团长孙纪纲率军快速进入阵地,前方观察所也在此时掌握了敌军的动向。

待做好准备,203团24门火箭炮同时向敌军齐射,霎时间,美军阵地燃起了冲天火海。

此战,共取得了歼敌700多人的战果,喀秋莎火箭炮的入朝首秀,迎来了开门红。

许多见识了喀秋莎火箭炮威力的美军士兵,居然觉得我军使用了原子炮。

而李奇微闻讯后也顿时大惊,还以为苏联参战了。

那么,喀秋莎火箭炮入朝以来都取得了哪些战果?苏联又是如何将它研制出来的呢?


1.什么是喀秋莎火箭炮?

其实俄国人早在1914年就提出了火箭炮的概念。

此时飞机才刚刚诞生不久,各种设计指标还存在不小的缺陷,在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及时完成战斗任务。

所以,俄国人急于开发一款新式武器,以弥补在一线战场火力不足的局面。

1921年,苏联对火箭炮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由第二中央特别设计局独立自主,先后研制出了两款使用固体燃料的火箭炮。

一款稳定飞行距离约在400米,另一款射程达1300米。

之后,苏联一直在改进这款大杀器,直到它在1939年第一次问世,其名为BM-13型火箭炮。


1941年7月中旬,德军向苏联战略要地奥沙尔地区发起了进攻,由于事发突然,苏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奥沙尔地区是连接苏联各个战区和德军占领区的枢纽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甚至可以这样说,一旦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东线战场。

所以,苏联军队稍作整顿,又重新向这里发起了反攻。

就在德军开始用这里的列车运输物资时,天空中突然飞来了一阵密集的炮火,德军瞬间被通天的大火所覆盖,几乎全军覆没。

因为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新式武器,德军曾一度称呼它为“魔鬼火炮”。


直到后来打响了莫斯科战斗,德军俘获了一个火箭炮发射器,才见识到了它的真正面目。

喀秋莎火箭炮的优势十分明显:

一是威力强,杀伤面积大,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敌进行火力覆盖;

二是,灵活性强,一般是用汽车运载,进行完一轮齐射就能很快离开现场;

三是射程也超越了一般的火炮, 如苏联在1943年改良的增程型M-13DD火箭炮,最大射程可达11千米。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中的苏德战场,喀秋莎火箭炮配合陆军部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多次给敌人予以重创。

也正因为如此,一众苏联士兵开始用自己国家女孩常用的名字“喀秋莎”,来称呼这款火箭炮。

因为喀秋莎火箭炮在研制时被苏联列为了绝对机密,甚至许多工程师都不知道它的名字。

在后续的苏德战争中,喀秋莎火箭炮成为了苏联的王牌武器,而他们也找到了多种使用办法。

如和德军炮兵对轰,还有“洗地”战法,那些坚固的军事堡垒,在喀秋莎覆盖下直接变成一片废墟。

当然,如此厉害的武器,也曾在抗美援朝中大放异彩。

2.抗美援朝,大放异彩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也组建了自己的火箭炮部队,即火箭炮兵第21师,共下辖五个团,每团两营六连制。

但是,此时21师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不得不去面对。

由于战士们缺乏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本不会使用这种武器,21师想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非常困难。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火箭炮团通常要进行一年以上的训练时间。

所以,考虑到部队的实际状况,师党委和苏联专家制定了“先技术、后战术”“急用先学,学以致用”的训练办法。

1951年2月20日,21师全体官兵开始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突击训练。

同志们很是努力,截止到3月19日,已基本完成了训练目标,喀秋莎火箭炮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战术也都熟练掌握。

同年4月,21师先后分批秘密来到朝鲜战场。

彭德怀看到喀秋莎火箭炮后激动地说道:

“这样先进的喀秋莎火箭炮,美军还没有,我们要好好利用这款武器的优势,大量消灭敌人。”

很快,火箭炮兵21师就打响了入朝第一战,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首战即胜,可谓大大提升了战士们的士气,而他们也很快迎来了入朝的第二战。

同年10月,美骑兵一师凭借坚固的工事,在添目洞、正洞等阵地牢牢据守。

而且这伙敌人还根据我军的战斗特点,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战术。

如我炮兵部队开火时,敌人就在工事中躲避;当我陆军部队开始进攻时,敌人就离开工事进行反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21师下辖202团接到了消灭这伙敌人的任务。

202团团长张福龙,以战法多变而闻名于军中,他根据敌人的战术安排,制定了“诱敌出巢,尔后齐放”的战术,大致安排如下:

火炮部队先对敌人进行炮火覆盖,稍后步兵部队开始佯攻,将敌人从工事中吸引出来,最后202团向敌人突然齐射喀秋莎火箭炮,此战共歼敌800余人。

11月,21师下辖201团向敌人占据的马良山、高旺山等地,先后进行五轮齐射,配合我第64军完成歼敌700人的战果。

不过,真正让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鲜大展神威的战斗,还要当属于上甘岭战役。

3.上甘岭战役

克劳塞维茨所着的《战争论》曾提到: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而美军所发动的上甘岭战役,其背后的政治意义就远远高于战争意义。

自从1950年10月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以来,双方已交手多次,深知彼此的实力。

因此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抗美援朝战争也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此后双方之间爆发的局部战斗,也是为了打破僵局,进而占据主动。

与此同时美国正逢总统大选,无论是杜鲁门还是艾森豪威尔,都想在此战中为自己争取政治资本。

其次,美国想通过此战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

所以,范弗里特制定了摊牌行动。

最后,美军还想通过此战获取更多的地利,就比如说上甘岭所在的五圣山。

五圣山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这样说,一旦占据这里,就等于控制了金化、平康等地。

就比如说我志愿军之所以能将战线维持在38线上,五圣山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美军占领了五圣山,就相当于在志愿军防线中撕开了一个口子,届时将会对我军产生巨大的威胁。

因而为占据地利,美军向五圣山发起了进攻。

不过想要占领五圣山,就必须占领五圣山前面的两个小山头,五圣山南麓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

那么,志愿军是如何挫败敌人的进攻的呢?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

为确保获取此战最后的胜利,美军集结了庞大的兵力,以及数百门火炮和一百多辆坦克,俨然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为挫败美军的进攻,我军也投入了4万多人的兵力,以及上百门火炮。

为缓解我军在正面战场的压力,志司特地将209团调赴至前线,以支援我军作战。

10月19日,209团正式赶赴前线,在秦基伟的命令下,当天下午4时30分,209团向敌阵地发射了数百枚火箭炮。

通天大火很快就覆盖住了敌军,上甘岭也被染得一片鲜红。

一段时间后,209团进行了第二轮齐射,摧毁了敌军大部分工事。

15军趁着夜色于19日正式对敌发起了反攻,用时不到一夜的功夫,就收复了所有阵地。

11月5日,我第12军也投入了战斗,上甘岭战役来到第二阶段,为获取战场的局部优势,209团被调入炮兵第七师。

此时我军各种大炮的数量已达114门,喀秋莎20多门,能够为我军提供更有效的火力支援。

其中209团专门打击敌人步兵的集结地,极大地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11月11日,我军又集结24门火箭炮以及其他近百门大炮,重新向537.7高地发起了反攻,并歼灭敌全部守军。

次日,敌人向我军发起了反扑,209团火箭炮一轮齐射,又再次杀伤大量敌人。

209团与步兵部队有劲一块儿使,只要我军提起炮火支援,209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就向敌人一起“招呼”,有利支援了步兵部队的作战。

在战斗中,我军各个兵种之间的完美配合,多次对敌予以重创,敌人多支部队在战后基本失去了进攻能力。

据相关资料统计,此战双方一共集结了10万人的部队,在这块面积仅为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进行了长达43天的反复拉锯战。

最后我军的英勇与顽强,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共毙敌伤敌超过2.5万人,炮兵杀敌占据了七成以上,其中喀秋莎火箭炮也占据了相当比例。

美国各大媒体这样评价上甘岭战役:

“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

4.金城反击战

1953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后一战,金城战役由此打响。

火箭炮兵21师化整为零,配合前线作战的六个军,在多地对敌人先后进了69次齐射,与步兵部队协同共歼敌9万多人。

其中21师207团,在金城等地对敌人先后进行了42轮齐射,摧毁了敌人大量工事。

金城战役第二阶段,21师下辖205团和207团,为配合60军和67军的作战,向金城等地的敌人发起多轮齐射,摧毁了敌人大量物资。

还有208团,集中24门火箭炮,消灭了大量据守在桂湖洞东北山和196.9高地的敌人。

7月13日,为歼灭据守在500.0高地和552.8高地的敌人,201团进行了一番巧妙布置:

二营在敌前沿约两千米的阵地开火,消灭敌炮兵阵地;一营在距敌五千米的后方开火,配合步兵的进攻。

201团如此布置起到了极好的效果,还活捉了敌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

火箭炮兵第21师自从入朝后历经战斗30多次,不仅歼灭敌人十多万,还击落了敌军飞机多达24架。

21师在朝鲜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受军中战士的好评,大家称呼他们为“炮兵之王!”

其中也涌现出了多达2322名革命功臣,其中一等功臣3人,二等功臣66人。

参考资料:

上甘岭战役中的“喀秋莎” 人民网

战绩辉煌,知者寥寥: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师 太行英雄网

喀秋莎火箭炮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