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72年张玉凤怀孕后满面愁容,毛主席高兴地问:你怀的是二胎吧?

2023-07-01 17:01:08

前言

自1970年至1976年,从列车的服务员到毛主席的最后一任机要秘书,张玉凤六年的人生与毛主席有着不解之缘。

在被选为最后一任机要秘书前的1972年,张玉凤又一次怀孕了。

毛主席在察觉出她的异样后,出于关切同志的心理,高兴的问道:“你这怀的是二胎吧?”

听到毛主席关切的话语后,张玉凤的表情却很凝重。

不知何故的毛主席旋即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

待张玉凤说出原因,毛主席哈哈一笑,说过一席话后,张玉凤面容上的凝重便一扫而空。

张玉凤到底是谁?她为什么会因为怀孕而满面愁容?

且听我细细道来。

出生寒微的列车员

1944年,在中国东北的边陲,坐落着一座小城——牡丹江。

一位中年男人穿着四处漏风的袄子,正冒着风雪,急匆匆的向城郊的家赶去。

今天他方才拿到微薄的薪水,换取些米面吃食,好让自己这八口之家能度过这个冬天。

这个中年男人,便是张玉凤的父亲。

张玉凤童年的家庭,非常贫困,以至于需要她在年幼时,去垃圾堆中寻找煤渣用来过冬。

但她的父亲,仍然供她读完了小学。

后来,深知家中已经无力出资供自己继续读书的张玉凤,便打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考了那时正在招工的铁路局。

幸运的是,她成功了,她顺利的成为了铁路上的一位客运列车员。

并且更幸运的是,在同一年,北京与牡丹江之间的铁路开通了,从东北的牡丹江可以乘坐火车直达北京。

这让从小在偏僻城镇长大的张玉凤高兴坏了,她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够在火车上工作,甚至可以坐火车去遥远的北京增长见识。

而令她更想不到的是,从这一刻起,张玉凤与北京的缘分便被悄悄的连接在一起。

在客运列车上担任列车员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1960年的一个冬天。

像往常一样,张玉凤冒着东北堆积到小腿周围的大雪,登上列车,换好工作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可碰巧那天铁道部来人登上他们这列火车,来挑选毛主席专列的服务人员。

可以说张玉凤比较幸运,被选中的她拥有了前往北京工作的机会,这可比坐火车一窥北京要好得太多了。

况且,张玉凤能去的是毛主席的专列,这也就代表着她可以见到毛主席。

初到专列的张玉凤非常紧张,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她不时会感到自卑。

但很快在同事的帮助下,她适应了专列上的工作,可以非常熟练的为其他领导或外宾服务了。

并且由于她出色的工作能力,组织上特意把她从普通车厢换至毛主席专用车厢,给她一个新的平台能够继续发光发热。

同时,因为专列时常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行驶,这也使得张玉凤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张玉凤与未来丈夫刘爱民的第一次相识,是在1967年。

两人都是铁道部的职工,加之又是东北老乡,在他乡相见,更是分外亲热。

久而久之,两人接触愈深,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就更近,最后他们结婚了,借住在一间非常狭小的屋子中,当做新房。

那时的张玉凤一个月仅有32元的工资,每天上下班需要骑两小时自行车,可是她却毫无怨言。

结婚的第二年,夫妻俩便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下了一个小姑娘。

但是由于张玉凤常常忙于专列工作,恰逢1969年前后毛主席在全国南北进行大视察。

因此张玉凤出勤一次就是三个月的时间,常常没有办法回家,于是照顾孩子的重担便落在丈夫刘爱民身上。

张玉凤也曾坦诚的说:“他又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真够难为他的。”

最后一个机要秘书

1970年的一天,张玉凤像往常一样正在打扫着列车的卫生。

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列车内回荡开来,她循声望去,发觉是列车长向她快步走来。

并对她说,中南海那边要她去一趟。

张玉凤听后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这个小小的专列服务员去中南海干什么?

但是看着列车长凝重的神情不像撒谎,她便于当天的十一点,战战兢兢的动身去往中南海。

在中南海接见张玉凤的是警卫团长张耀祠与护士长吴旭君。

看着如坐针毡的张玉凤,二人问她能不能接受到中南海来当服务员,照料毛主席的生活起居。

听到这话的张玉凤压根没有一丝犹豫,“愿意”二字直接脱口而出。

于是,年轻的张玉凤便获得了在中南海工作的机会,这一变动使得她更需要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还好,丈夫刘爱民依旧无私的支持着她,此时的他们还居住在借来的仅有八平米的小屋中,而张玉凤的工资则是涨到了37块。

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了一段时日后,张玉凤基本上熟悉了毛主席的脾气与习惯,以及他工作上的压力。

可她毕竟还比较年轻,于是在1971年,张玉凤突然与毛主席发生了一次争吵。

那一日,毛主席与客人有事会面,但作为服务人员的张玉凤却在待客之道方面,表现得有所不足。

于是乎便遭到了毛主席的批评教育,可张玉凤没有第一时间接受批评,反而张口为自己辩解。

这一下便使得本就在气头上的毛主席更是恼火,有些激动的毛主席便大喊道:

“你要是不高兴,就给我滚!”

年轻气盛的张玉凤,听在耳里,伤在心里,听罢便回到宿舍中收拾行李回家去了,而且这一回就是20天。

期间张耀祠叫她反省写检讨,张玉凤也是没有理会。

一段日子过后,冷静下来的张玉凤慢慢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她认为自己没办法再回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了。

但是与吴旭君的一通电话,改变了她的想法。

吴旭君告诉她:“你在家等着吧!马上有车来接你。”

这也就代表着,是毛主席原谅她了,要她继续回去工作。

而后,重新见到张玉凤的毛主席笑称:“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

还对她说,你可是二进宫,以后要注意啊!

重新回到中南海工作后的第二年,张玉凤又怀了身孕。

得知这一情况的毛主席,出于对同志的关切,高兴的的问道:“你这怀的是二胎吧?”

但没成想,听到毛主席这话的张玉凤却没有回应,而是愁眉苦脸的。

毛主席一见她这个样子,便追问她若是有困难,就要说出来。

听到此话,张玉凤便对毛主席表达了自己心中所想。

因为毛主席近两年来的身体素质逐渐下滑,加上又有病痛缠身,她若将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的私事上,便会耽误照顾毛主席的工作。

哪知毛主席一听,笑着将大手一摆,叫她不要担心,毕竟还有其他同志会照顾好自己的。

经过毛主席的宽慰,张玉凤的内心也释然了。

但是她却从未在工作上放松一丝一毫,她怀着身孕,一直坚持到1973年的建军节前夕。

那时,许多军人干部都早早地下班了,可张玉凤却坚持要将当天的工作全部完成,完全不顾自己身体的不适。

毛主席见她如此劳累,便劝她留下吃过饭了再走也不迟。

但是没想到张玉凤即将临盆,当时情况万分紧急,于是毛主席便叫人开车将她送至医院。

第二天,张玉凤的第二个孩子顺利出生了,毛主席听闻后,差人送了一篮桃子过去,恭喜她又得一女。

第三天,诞下第二个女儿的张玉凤产生了想要专注于家庭,不回中南海工作的想法。

一开始毛主席同意了,但到了同年的九月,毛主席派江青去看望她,又提出希望她能继续回去照顾毛主席。

经过短暂的内心斗争,张玉凤最终选择继续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顾好这位为国为民操劳了一生的老人。

时间来到1974年的下旬,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徐业夫因病去世,接任的秘书高碧岑因事被调离毛主席身边。

在这种情形下,坚韧不拔、办事认真的张玉凤就成了机要秘书的第一人选。

起初,张玉凤还曾推脱,认为自己很难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而毛主席则是宽慰她:

“其实做我的秘书难也不难。不难的是,只管收收发发;难的是,要守纪律。”

得到毛主席的宽慰后,张玉凤便答应了下来,她也成为了毛主席身边的最后一任机要秘书。

由机要秘书回归常人

1975年,毛主席因为深受白内障的困扰,导致视力下降,看书的能力大不如前。但是读书读诗是毛主席的爱好之一,于是他想要找一位能够为他读书的人。

在毛主席的亲自挑选下,最终选定了芦荻。

芦荻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而毛主席则是通过她参与《历代文选》的编辑工作,为其中的几篇文章加注释才知道这个人的。

于是,在1975年的5月芦荻见到了毛主席,但是二人的交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因为毛主席是湖南人,日常讲话全用湖南方言,由此,便需要张玉凤来充当翻译,翻译给芦荻听。

通过张玉凤的翻译,两人的交谈变得顺畅起来,毛主席也非常满意芦荻的态度和学识。

此后,芦荻时常为毛主席读书读诗。

而担任机要秘书的张玉凤,也不光是充当他们的翻译,还负责手记、传达毛主席的话语。

比如在芦荻与毛主席讨论《水浒传》的问题时,毛主席对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的做法很是不满,建议将《水浒传》全本出版。

于是身为机要秘书的张玉凤便先询问毛主席:“主席,要不要通知出版社,把百回本的《水浒传》印出来?”

在得到毛主席首肯后,张玉凤又接着问道,是否将鲁迅对《水浒传》的评语印在书籍中等等,而后她便通过手书记录,再向下传达。

1976年的春节,此时的毛主席身体情况不是很好。

按照张玉凤回忆,彼时的毛主席吃饭是需要别人一勺勺喂的,并且他的咀嚼与吞咽也是非常的吃力。

同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与很多人一样,张玉凤一时间难以接受毛主席去世这个事实。

悲痛万分的她离开了工作几年的中南海,被调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进行工作。

在这之后,张玉凤曾在回忆中表示:

毛主席那时虽然身体情况不容乐观,但依旧是头脑聪颖、反应机敏,不时还会开几句玩笑,小小的幽默一下。

虽然毛主席身居高位,但是他也会经常与其他同志讨论艺术、历史或者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等等,非常的亲和,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

就是在这种工作环境中,毛主席与张玉凤的关系一向很好,张玉凤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毛主席的饮食起居。

以至于在毛主席去世以后,只要听见咳嗽与吐痰声,张玉凤便会想起毛主席患病时的痛苦神情,她的心中不免涌起一阵酸楚。

她曾陪伴毛主席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春节,那一刻的情景,在张玉凤的回忆中是那样的冷清、寂寥。

往后每一年的春节,张玉凤都会无数次的想起那个场景,也会无数次的潸然泪下。

版主:wwwyu于2023_06_18 5:13:54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