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李自成就是一个“贼”,不是盗贼,是流贼

2019-12-07 04:03:43

李自成就是一个“贼”,不是盗贼,是流贼

        以前我一直崇拜李自成,因为他是一个起义的英雄,打下了北京,灭亡了明朝。
        但随着对大顺历史的了解,他虽然是一个起义的英雄,却到处流窜,每打下一地,虽然对生活贫苦的小民开仓放赈,顺应人心,剿兵安民,提出三年免征的号召,让他的大军所到之处,远近响应,各处明军开门迎降;但过不了几天,他就从不管这些小民的生死,把洗劫一空的城市丢弃,让无处逃避的小民再度遭到当地的豪坤或大明军士的清算,这种清算,对这些小民来说,几乎是一种空前的劫难,而这种劫难就是他李自成造成的。他每攻下一处,又流窜到另一个地方,再攻下另一处,再流窜到一个新的地方,从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多久,他之所以花大力气打下一个地方,就是他的队伍要粮要银,要他起义队伍的军费开支,这些东西到手了,他就随即撤退;这就和一个打家劫舍的强盗差不多,虽然拿了一少部分赈济那些灾民,但那是他收买民心,对,是收买民心、收买民意,那绝对的不是养民、育民,如果他真的爱民,就会留下来养民,建立他自己的根据地,并顺应人心,让每个民众安居乐业,耕作农桑。
        李自成进入河南时,因河南遍地饥民,其灾难程度已到“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这几乎就是人间地狱。他手下仅有一千左右的将士,势单力薄,在这种遍地饥民的环境下,他每攻下一个地方,就拿出部分粮食赈济饥民,几个月以来,那些人相食的饥民,为了生存,可以说是勇跃参加了他的农民军,一时让他的农民军迅猛发展到数万人,从而一举攻占宜阳、永宁、偃师、灵宝、宝丰等地,杀掉明朝宗室万安王以及各县官员数百人。
        这时候,李自成的农民军势力大了,便把目标转向洛阳的福王朱常洵,因福王朱常洵是崇祯皇帝的亲叔父,富可立国,李自成便投入全部精力攻下了洛阳,把福王朱常洵投入锅中成为将士们的甘旨晚餐。然后他拿出了部分粮食赈济一些灾民,随即转移福王家中的一切财宝和粮食,数千队伍人拉车载,数日不停。他花那幺大的精力攻下的洛阳,居然在几天之后,就放弃洛阳,全军转移别处,至于洛阳饥民的苦难,他才没有心思去顾。
        这就是他露骨的流窜性质,流窜来流窜去,他的目标是不分散兵力,集中精力与明军对着干,却完全忽略了那些曾拥护他、帮助他的灾民的命运,置他们将陷入新的灾难而不顾。他对灾民的赈济,完完全全是收买民心,收买民意,根本就不是养民、利民,而是利用饥民的饥饿之心来拥护他的义军。他打出的“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几乎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空字招牌,所有的饥民除了得到他的可怜的少量赈济外,因他打一处放弃一处,“闯王来了不纳粮”的福利,这些饥民根本就没有享受到。
        在他三打开封失败后到攻下西安,他拥有几十万的大军,他仍然不注重分兵据守的军事战略,而忽略占领地的经营。他占领北京后,除了西安外,所打下的河南和山西,几乎成了军事的真空地带,有些地方设了官的则无兵,即使驻兵也很少。在他占领北京城之前,他攻下的城市,除了西安是他想要建立的帝城留有一定的驻兵之外,其它绝大部分的城市都曾一概抛弃。像河南汝南这个重要的地方,复又被劣绅地痞占据,最早被他派兵攻破的并委派了地方官的郊县城,他一走重又落入明朝的地方官绅之手。另外,依靠他的声威,不靠兵力,差人传牌到豫东和山东各地,各处百姓驱走了原有官吏,打开城门迎降。可是最终因各地没有驻军而无兵弹压,绅民不服,谣言蜂起,派去的州、县官无力理事,朝不保夕;连大顺军攻占燕京,蓟州、密云何等重要的两州县,都不驻防一兵,连州县官也没有委派,对北方虎视眈眈的清兵,他无暇顾及,也不设一兵防守长城,他所顾及的只是到北京去做皇上,使得各地不暇治理,疮痍满目,人民未享复苏之乐,饥民虽有土地而未得民心,各地土匪横行却又无兵弹压,派去的州、县官无力理事,致使所占领的地方朝不保夕,所以,一旦有警,各地无人禀报,宛如如瞽如聋,致使李自成这个皇上高高在上,而下面则无拥护他、爱戴他的臣民。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打下北京做他春秋的皇帝大梦。
        所以,李自成自从攻破洛阳以后,不断打仗,在各地不肯设官理民,不肯奖励农桑,不肯爱养百姓,不肯抚辑流亡,从而没有使当地的百姓稍过温饱日子。而地方上人心望治,然而人心望治而终未获治。由于他没有顺应人心,辜负了百姓殷望,不能让士民亲附,更不能军民一心,大顺朝进入北京之后,虽然占有数省之地,然而各地不暇治理,疮痍满目,人民未享复苏之乐,故虽有土地而未得民心,所以李自民这个皇上直裸裸的就是‘高而无民’。
        所以,大顺军一旦受挫,便处处不稳,令士民大失所望,这就是他流窜贼性所带来的严重隐患,自古有这样建国立业的幺?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并没有立即废除明朝的各种苛政,也没有宣布“与民更始”的重要新政,更令人不解的是竟没有像进入河南一样,对生活贫苦的小民及时开仓放赈,他的意思可能是要等他登上皇位后才颁布这些收买人心的新政,要让那些市民记住他这个皇上的“爱民”之心,但这些措施一切都太迟了,到他登上皇位仓皇逃出北京的时候,他连颁布这项惠民政策的时间都没有了;而更令人发指的是,他没有赈济灾民不说,刘宗敏反而在北京城大势勒索高官与富商,把酷刑追赃高达七千万两的白银,不日不夜地运往西安;更令人不可理喻的是全军上下,都认为打下了天下,到了应该享乐的时候,所有高级将领都在纵容那些的进城士兵,在北京城内到处奸淫妇女,拷掠官绅索饷以肥私囊,让整个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他以前赈济饥民用以收买民心的战略方针,致此根本就忘了个干干净净,以至民心丧尽,弄得天怒人怨。
        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李自成还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天下大定,一心只管做着他的帝王梦,完全忽略了北方雄狮般的清兵。他所执行的拷掠追赃政策虽然看起来只是严厉打击明朝在京城的六品以上官僚、皇亲国戚、公侯贵族,却使大顺政权在广大中小官吏、士人、商人和下层贫民等所有人的心中,也就普遍失去人心,自古得天下者,都是时时处处抚恤庶民百姓,千方百计招降文官武将。可是李自成进北京之后,却将六品以上官员抓起来,拷掠追赃,就不是收揽人心的结果;更何况那些进城的士兵为了中饱私囊,哪管你六品上下,凡北京城的大小官员,贫富市民,在这一灾难中,几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劫掠,整个北京城就是一人间地狱。在这种下,一旦有警,他哪有不措手不及的呢?
        这时候,偏偏吴三桂不降,清兵侵犯在即,真是局势突变,若一旦战争失利,他便要节节受挫,无地可守,无民可恃,几成处处瓦解之势,不可挽回。
        特别是李自成占领西安后,他以皇上自居,变得特别多疑,管你是不是忠言谏议,他都持怀疑的态度,难以采纳,并且动不动杀害大臣,连跟随在身边多年的忠心谋臣副军师兼大将李岩,无半点过错,仅仅疑他有私心造反,便加杀害,连大权在握的宰相牛金星在李自成的淫威下,都不敢施救,并还不得不充当了杀害李岩的刽子手。
        而他进京的军队,仅几万人,山海关一经大败,他便无人可用,无兵可调,兵败如山倒,一路如摧枯拉朽,急急如丧家之犬 。一路从山海关逃到北京,他仓仓皇皇地举行了梦想中的登极大典,随即逃往太原,再逃往西安,最后连西安也不保,再逃往河南,至湖北,每遇清兵,一触即溃,一溃即逃,真的是战无不败,他南征北战了十七年,因他从没有好好经营占领的地方,没有一片稳固的领土,竟然没有了一片立脚之地,最后落得个连身边的一个亲兵也没有,终被遇害而亡。
        他之亡,一是他完全自始至终就忽略了清兵的存在,二就是亡于他自己的流窜贼性,这一贼性自他起义时起,到他遇害时止,自始致终一直在伴随着他。到他明白这一点,才知道错杀了要他“设官理民,抚辑流亡,恢复农桑,对占领地好生经营,让民众安居乐业”的李治,但这时,他已是孤家寡人,为时已晚了。他之所以能打下明朝,是因为北方有虎视眈眈的清兵,连年侵略明朝,在山海关拖住了明朝几十万的精兵锐将,若没有虎视眈眈的清兵,他李自成的本事再大,早就被崇祯帝灭了个干干净净。即使没有清兵,哪怕他当上了皇帝,像他这样不顾民生的皇帝,恐怕他也守不住多久的天下。
        贼毕竟是贼,流贼也一样,原是饥饿所迫,聚众劫掠,本无忠义可言,哪怕是流贼中渠魁,一旦受挫,终因缺少民心,只能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