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粟裕被称为“常胜将军”,却未授得元帅军衔,当年真相到底如何?

2023-04-11 17:05:02

在1955年9月的授衔仪式上,屡立战功的粟裕并不在十大元帅之列,而是被授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中的将首之衔。

国家领导人的这一决定让外界都备受惊讶,纷纷发出质疑的声音。更有人传闻,粟裕还因为授军衔的事和主席发过牢骚,不料受到了主席的批评,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1955年9月27日14时30分,周恩来总理将第一份大将军军衔的命令颁发给粟裕

其实,确切的事实是什么呢?

在电视剧《共和国大将粟裕》即将拍摄之前,节目组人员专门访问过毛主席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同志,所以根据李银桥同志的口述,简单来说就是毛主席原本就是打算要给粟裕大元帅的军衔的,只是粟裕接到通知之后,就一口回绝了。

并称其大将军衔就已经够高了,还要什么元帅,最后他还特别严肃的指出,以后不要再讨论这种低级的问题了,确实没啥意思。

从粟裕的话中就能够明显的看出他的为人,所以他又怎么会因为这些事情和主席计较呢。

不过,说句实在话,粟裕不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是相当厉害的,毛主席对他的赞赏也绝不缺乏溢美之词,因此他的战争经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


粟裕

由青年书生走向革命战士

粟裕生于1907年,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是他的家乡。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开始疯狂的杀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粟裕和自己的同学滕忠久辗转来到武昌,报考了叶挺的革命军教导队(中共党组织),开始了极为严格的军事化训练。

在这种风云变化的大革命、大变革时期,他们必须加快速度,锻炼出一支富有军事素质的共产党员。

1927年7月20日,革命教导队正式改编为第24师第72团,并在叶挺的带领下经九江、沿南浔铁路到达赣江之滨,接着由赣江大桥进入南昌市区,之后,贺龙的第20军,周恩来、恽代英、李立三、高语罕等共产党人都先后赶来南昌,筹划准备发起武装起义。


粟裕和滕忠久

而粟裕所在的中队则是负责警卫工作,在警卫工作里再调出10来人组成内勤警卫班,由粟裕任班长。

1927年8月6日,南昌起义仅仅过去几天,部队就已经开始从南昌撤离,就是在撤离的途中,粟裕遇到了大名鼎鼎的陈毅,陈毅看见粟裕口袋里露出来的半截口琴,决定让他吹一首,振奋一下士气,随即一首《少年先锋队歌》回荡在部队中。

8月25日,我军收到情报,说是敌军已经在瑞金、会昌一线,想要阻止我军前进,于是,由贺龙指挥的左路纵队决定不等叶挺的右路军,先敌人发起进攻,果不其然,贺龙的突袭令敌人惊慌失措,敌方溃不成军,我军也就迅速占领了瑞金。贺龙打的这场战役使粟裕大开眼界,他明白行军打仗要的就是趁其不备,出其不意。


1928年4月,朱德带领部队终于实现和毛主席的会合,这次井冈山会合,粟裕也很是感慨,自武昌加入革命队伍以来,跟随叶挺师长参加南昌起义,终于在这会看到了希望,两支革命队伍正式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陈毅是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


1978年,粟裕重返井冈山的留影

在革命武装部队整编完成之后,他们决定大干一场,因为反动势力早就开始集结兵力,决定对井冈山实施会剿。在此次战役中,粟裕所在的28团,在老七溪岭一线担任阻击,此时身为班长的粟裕,带领自己的一个班,抓获了100多个俘虏,从班长晋升为三连连长。

粟裕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迅速累积作战经验,担任连长之后,又不断的成为营长、大队长、64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逆境磨炼心智,他的军事素养就是在这一时期得到提升的。


镇日读经,何堪国事,终日面壁,愧作须眉

1934年7月,先遣部队出发北上抗日之时,周恩来同志专门赶来送行,他握着粟裕的手时,看着这个已经脱了稚气的年轻人,哽咽了,想起之前南昌战役时,他还只是个19岁的警卫员,现如今,已经成熟的让人有些认不得了。

7月6日,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一路进攻大田城、攻克樟湖坂,在7月30日前完成了抢占闽江的任务。连战告捷之后,中央发出指令,要求进攻福州,但依照现在的形势进攻福州很是凶险。


9月24日,红军受到敌人的两面夹击,粟裕右臂中弹,子弹嵌在肉里,到解放战争之后才被取了出来。粟裕部队全力突围之后,继续马不停蹄的向皖赣边区跃进。

10月底,先遣部队到达重溪地区,红七军团、闵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和一部分地方游击队合编为红十军团,粟裕被调任为闵浙赣军区参谋长。

1935年8月,粟裕基本上完成组建挺进师的任务,地方武装势力和主力军基本上都达到了1000多人,可以说是终于在浙江一带站稳了脚跟。

蒋介石眼见着红军势力发展壮大,决定调遣精锐部队对挺近师进行"围剿",委任十八军军长罗卓英对前线部队进行统一指挥,十八军是个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的国民党部队,并且他们有将近7万余人,而我方的挺进军也就只有两千余人,粟裕对这场战斗忧心忡忡,先不说战斗力,就单从人数上看,就已经深感困难了。


他一直在考虑这场战役到底该如何进行,他想起毛泽东,想起朱德、叶挺,想起和毛泽东同志一起讨论辩证法、学习他在战争中的指挥艺术,之后,他有了一些对策,第一,他认为必须要采用游击战的方式,不与敌人硬碰硬;第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能贪图胜利,积累小的胜利,最后形成大的胜利。最后,必须要注意的是,要采用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来调动敌人。


9月下旬,粟裕率领大部分的主力军偷渡蛤蟆湖、龙泉河,进入浙闽边区,奸诈狡猾的罗卓英很快就收到粟裕突出重围的消息,他不能率领7万余人对阵两千人,这无异于"拳头打跳蚤",所以他采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对浙西南根据地的村庄挨家挨户的进行搜查,甚至血洗,血洗时间长达8个月,直到1936年6月份,粟裕才率领军队突出重围,但一直遭受到敌军的围追堵截,所以他必须重新想办法。


他决定采用隐蔽的的地下斗争与敌人展开周旋,他先是成立"突袭队",由刘英亲自率领,再成立"牵制队",由他亲自带领,突袭队以小规模战斗为主,发动群众的力量,从歼灭敌人的小股力量开始,必须要让根据地的人民感受到挺进师还在。而"牵制队"则是大范围的展开作战,目的是吸引牵制住敌人。


经过半年时间,在我军的基本区的周围,终于有了一些零星的根据地

抗日战争中的"常胜将军"

从1927年粟裕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一直到1937年,这十年间,足以让粟裕磨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家、政治家。

到了1938年4月,新四军第一、二、三支部队在岩寺地区进行会师,粟裕前去看望自己的启蒙老师叶挺,俩人都十分激动,感慨万千。

1938年4月28日,刚到皖南的没多久的新四军,收到毛泽东同志的命令,专门指派粟裕率领先遣部队全体指战员准备进入苏南敌后,牵制住敌军,并且任命粟裕为先遣部队的司令员兼政委,陈毅作为即将跟进部队的最高首长,会跟在粟裕的先遣部队之后。


先遣部队虽然只有400来人,但都是从各支队中抽出来的精兵干将,侦察连也都是武器装备较好的部队,但就算是这样,还是令粟裕十分紧张。

5月19日,先遣部队终于正式到达了苏南敌后战场,但当地的反战情绪特别高涨。6月8日,陈毅率领的一支队和粟裕的先遣部队在溧水会师,6月11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向新四军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在3天内赶到京沪铁路,目的是破坏敌人的交通,谁知道半路电台的灯泡被烧坏了,当时的电台对于行军打仗太重要了,所以他只能派一个连将电台护送回去,1938年6月15日凌晨,急行3个雨夜,先遣部队终于赶到了蜀镇公路以东的徐家边。


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他们知道了破坏铁路的方法,光使用铁棍是不行的,最好去掉上面的钢钉,铁轨的位置就能移动,知道诀窍的队员们,经过四个小时的忙活,40米的铁路被成功破坏,任务成功完成。

1938年6月16日上午8点,从上海开来的火车出轨,日军派了7卡车的士兵才将其修复。虽然破坏铁路有一定的成效,但日军修复的很快,粟裕觉得这就像玩过家家一样,他一直都想痛痛快快的打一仗,改变一下军中低落的士气。


他花费力气,对周边的地形侦查了一番,并从侦查员那了解到,镇江到句容的公路上,每天日军的车辆来往十分频繁,车辆最多的时候是在上午8点到9点中间,而且在下午4点左右也是车辆来往高峰期。

了解完这些之后,他又重新仔细的观察了这里的地形,百米高的连绵山冈,虽然树木稀疏,但有很多小山丘,适合隐藏埋伏,所以在韦岗伏击日军军队,是个绝佳的机会,并且还能够打开江南抗战的局面,所以,何乐而不为?


打定主意之后,他便开始部署韦岗伏击战,但有一个问题就是连日来的下雨,导致士兵们已经有点疲惫,生病的人数也在增加,所以他决定重新整编部队,挑选出精兵强将,用这支精兵来伏击日军,一定能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入夜,凌晨两点,部队开始出发,到达作战地点时天已经亮了,粟裕随即命令大家展开队形,等待日军汽车的到来,因为之前没有伏击过汽车,所以他们遇到了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比如:要打汽车哪里,才能够一击致命,这样也不浪费子弹。

但是尽管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他们还是在进攻时出现了很多意外情况,中弹的日军躲进水沟里,就等着我方人员下去查看情况时,发起进攻。关键是日军的射击技术也非常的精准,我们不一定能打招人家,人家能一枪打中我们。


韦岗战役的战利品

到了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候,粟裕命令一名机枪手到路口的制高点上对日军进行扫射,这才打的日军匆忙而逃。

此次韦岗伏击日军战役,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四辆汽车,10余支三八式步枪,食物和棉服只拿走了一部分,其余的全都焚烧。处理完现场的尸体之后,部队很快撤离,因为日军很快就会得到消息赶来现场。

就在日军四下搜寻我军先遣部队踪迹时,粟裕已经率领我军转移至宝埝,宝埝人民听说缴获了武器,欢欣鼓舞的出来迎接。


这场战役是先遣部队进入苏南地区以来的第一次胜仗,也是自南京失陷之后,第一支像样的中国军队,童炎生说,这样热闹的场面一下就将新四军的形象在当地树立了起来。

1939年年初的时候,粟裕又成功展开了白刃战、河川战和街市战,1月18日,粟裕的第二支队第三团离开根据地,准备发起官陡门之战,他在这场战役中,运用到的两个字就是"奇"和"快","奇"就是要趁其不备,摸黑发起进攻,而"快"就是动作要快,因为行进路上有很多阻碍,所以士兵们务必要尽量动作快一点,趁天亮之前到达官陡门据点。


这场战争结束之后,部队总共歼敌200余人,活捉57人,缴获到很多的机步枪、手榴弹、子弹,扩充了我军的武器装备。管陡门之战,虽然只是一场小战役,却可以称的上是经典范例,大蛇专打七寸,粟裕这次就是用的这个点。

连打胜仗的粟裕在三战区的名声越来越大,所以干脆开始组织讲授游击战的课程,听的人连连称赞,觉得共产党的军队太厉害了。

1939年8月,新四军决定组建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也就是从这之后,粟裕就成为了陈毅身边得力干将。


左粟裕右陈毅

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将风采"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到7月中旬的时候,他将50万大军全都对准华中野战军发起进攻,粟裕和谭震林指挥的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迎接战斗。

打到苏中战役的第五战的时候,华中野战军总共歼灭了交通警察总队5个大队,还缴获了最新式的卡宾枪,因此蒋介石也就有了"运输大队长"的称号。

在苏中战役之后,粟裕又先后指挥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以及孟良崮战役,

之后又发起了豫东战役,与敌军激战了五天五夜,共歼灭国民党7个军,可以说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一场战役。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启动,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兵分三路,向南行进,此时的敌军将领黄百韬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他估计华东野战军有30多万兵力,而自己只有10多万,必输无疑。

1948年11月7日,黄百韬带领部队开始向西撤离,但是他们的主力兵团必须要渡过运河才能够撤回到徐州,只有一条铁路桥就限制了他们的行进速度,大车、小轿车包括非战斗人员就有10万多人,想要在我军赶到之前渡河,无疑是不可能的。

在黄百韬如此危难之时,南京国防部发给你粟裕一项秘密部署,声称在国民党的内部,第三绥靖区的副司令长官何基沣、张克侠是我们的秘密党员,所以,一切都无需担心,只要提前策划好,黄百韬此次定然逃不出去了。


1948年11月8日,粟裕致电中央,给出的建议是在歼灭黄兵团之后,向徐州方向进攻,到长江以北去战斗。在第二天的深夜,中央作出回复,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并表示会对淮海战役做出最大的后勤支援,必要时可以集合华东、华中、中原三大解放区的力量。自此,"小淮海"战役转变成了"大淮海"战役。

有了国民党内部的策应,便是打开了徐州之门,他们一路向南向北行进,路上探听到敌军的情报,说是黄兵团正在向运河铁桥前进,粟裕立即改变作战方向,决定也向运河铁桥方向前进,拦截他们,大战在即。


黄兵团却已经开始丧失兵力,骨干部队已经损失了将近一半的兵马。无奈,黄百韬只能把大家都召集在一块,商议到底是进攻还是防守,所有人都想着逃跑,部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我军叶飞纵队突袭了敌军,大战了两天两夜,终于将敌军的63军全部歼灭。而此时的黄百韬对援军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他说,就算是只相隔5公里,他们也不会来救我们。

1948年11月15日,中原野战军从南线(宿州)发起总攻,夺取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在这种情况下,以宿县为界,仍然以徐州为中心,南线的国民党军被阻隔,北线的国民党也是按照"徐蚌会战"的计划,呈十字架散状分布。大局已定,国民党必败无疑,但是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每天还有80万张嘴等着吃饭。


粟裕为淮海战役作词

11月16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成立,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5人统一指挥这场空前的淮海战役,只要在这场战争取得胜利,那长江以北的大局就基本上是稳定了。

1948年11月17日,我军对碾庄发起进攻,以强对弱,碾庄内的电话线全部都被切断,黄百韬心里清楚,必须要有得力的援军,要不只能是自己苦战到底。

经过10多天的血战,华中野战军终于将黄百韬的部队全部歼灭在碾庄。这场血战终于落下帷幕,而华中野战军在这场碾庄战役中伤亡人数就达到了5万多人,各级干部连称,伤亡太大了,不能再打了。

只要是参加过碾庄战役的华野士兵,都说这绝对是淮海战役之最,太惨烈了。


结语

一代传奇武将粟裕堪称是我国战争史上的奇迹,在他领导的各种战役之中,他将自己的足智多谋发挥的淋漓尽致,毛泽东同志在淮海战役之后,更是称赞粟裕是立了大功了。

再说说陈毅和粟裕俩人,陈毅可以说是相当的喜爱粟裕,他知道粟裕是个打仗奇才,所以他几乎不阻碍粟裕下达的命令,甚至直接发布命令说,粟裕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尽管执行就是。


最后我想说,这些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各个都是英雄,他们为我们国家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在战争中所立的战功便是对自己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