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秘书却背着他要鱼要肉,气得他大发雷霆

2022-11-24 17:05:07

1955年3月,唐子安率兵凯旋回国。

在外征战二十多年,漂泊异乡的日日夜夜,想家想得夜不能寐。

现在终于回来了,唐子安归心似箭,立马向上级申请了探亲假,带着随从人员风尘仆仆地往家赶。

从村口沿着泥巴小路往里走,路边的房屋建筑,两旁的花花草草都是那么的熟悉,让他不禁眼泛泪花。

走到家门口,用手拉开门把,看到院子里摆放着一筐筐的猪肉,大米等,唐子安的脸唰地沉了下来,怒声质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多的肉和米。我也没多少钱,吃不起。”

这时秘书悄悄凑到他耳边说:“首长,根据规定你这种级别的领导,回乡探亲是可以向乡里申请一些肉和米的,这是我提前跟乡里的干部申请的。”

唐子安却不买账,一向好脾气的他当场质问秘书:“谁让你这么干的,我有吩咐过你去申请吗?”

众人见状纷纷低下头,秘书更是吞吞吐吐地说不出一个字来。

那么唐子安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发火?后面又发生了什么?

他为什么会发火?

1952年,唐子安奉命率兵奔赴朝鲜前线抗战。

中朝军队配合作战,双管齐下,加上唐子安灵活作战,把马良山一带的美军打得连连败退,取得了多场战争的胜利。

但是长期的征战生涯,使得唐子安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那时抗美援朝的战事也接近了尾声,于是中央便派他回国疗养。

回来以后,因唐子安在朝鲜战场上屡屡立功,中央就把他升为沈阳解放军区副参谋长。

荣耀加身,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但让唐子安最为牵挂的还是故乡,思乡心切的他向中央告假探亲,带上秘书,警卫员和司机轻装简从地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一下车,唐子安便四处打量着,绿油油的田野,人家四处分布。

空气中混杂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仿佛是故土对游子归来的欢迎,让这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将军,不禁红了眼眶。

刚走到村口,就看到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那里,定睛一看,这不就是多年未见的父母吗!

唐子安甩下手中的行李,急忙跑上前去,“啪”的一声跪倒在地,哭得撕心裂肺,说:“儿子不孝,这么多年没回来看你们。”

父母赶紧把他拉起来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随后几人抱作一团,都哭成了泪人。

隔着二十五年的岁月,再次团聚,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父母带着他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一路上不停地有乡亲父老问候,唐子安也亲切地跟他们打招呼,还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有没有什么困难。

等回到老屋时,推开门时,唐子安瞬间傻眼了,满院子都是米和肉。

当时新中国才成立不久,国内经济条件简陋,粮食有限,很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

看到自己家院子里满是肉和米,怎能不生气,心里的怒火一下子就燃起来了,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原来,秘书在得知了唐子安要回家探亲的事情后,就发公函给了当地政府。

按照当时的规定来说,像唐子安这种级别的官员回乡探亲,是可以向当地的政府申请供应一些米和肉。

但公函发出去了好几天,迟迟没有回应,秘书就急了,觉得当地政府是在怠慢国家功臣,于是便以军队的名义,把当地干部叫过来,骂了一顿。

当地政府这才反应过来,回去以后赶忙找到与唐子安有过交情的韩迪泉前去说好话,才抬了几箩筐的米和肉放到唐子安家的院子里。

这么多的米和肉,都够一村子的人吃一顿很好的宴席了。

自己回乡探亲本来就是私事,本不想让乡里大费周章地招待自己。

哪知秘书却背着自己跟乡里要米要肉,所以才当场发火质问秘书。

在搞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后,他先是严厉地呵斥了秘书说:“这就是你按照规定办的事吗?我悄悄回乡探亲就是不想让乡里面有负担,你为什么要特地去跟乡里要米要肉?你不要仗着自己是我身边的人就吆五喝六的,就今天这个事而言,你以后都不配跟在我身边了。”

秘书当场就被吓哭了,他哪里知道事情会变成如今的样子,不停地向唐子安道歉。

当地干部见状劝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不用这样子。”

唐子安却严肃地说道:“之前的国民党就是这样腐败,在老百姓面前横行霸道。如果我们解放军队也学得这些恶习,路也走不长远。”

然后满含歉意地对乡亲们说:“大家把肉和米全部抬回去吧,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件事情是我的失误,如果有损失我来承担,跟大家说声对不起了。”

他自己掏钱买了一些米和肉,做了几个菜,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一聚,剩下的粮食则全部被抬了回去。

虽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但是也没有扰乱欢聚一堂的氛围,唐子安和大家就着那么几个菜吃得很是尽兴,饭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唐子安到底是谁?

唐子安于1912年11月24日,出生在株洲县的坝塘村。

家里排行第四,是兄弟姐妹中长得最高,也是最聪明的一个。

读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爱好打抱不平,经常为被欺负的同学出头。

后来高小毕业以后,家里人觉得读书无用,还不如早点回家种地,于是唐子安就被叫回家看牛挖土。

但他并没有就此停止学习的步伐,不能上学,那就自学。

他经常去找同学借书,然后在山上一边放牛一边看书。

民国十六年,农民运动在各地开展得如火朝天,唐子安也响应号召,一股脑地扎了进去,天天跟着纠察队在街上游行宣传。

结果领头的许克祥反叛了,农民革命也彻底“凉”了,他只得回家。

虽然这次革命失败了,但是反抗压迫的信念,却在唐子安年幼的内心深深扎根。

后来他听说,有个叫共产党的组织是专门带领穷人翻身做主人的,心里对于革命更加地向往。1928年7月,唐子安听说一个叫郭志威的人在三门镇招兵,便瞒着家里人偷偷跑去报名。

没承想这居然是国民党的军队,待了三四天他就待不下去了,于是便找人写信给家里人,父亲知道后赶紧跑去三门镇,花了三十块大洋才把他赎出来。

回来以后,家里人都劝他不要瞎跑了,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种地,唐子安不回答也不反驳,家里人都当他听进去了,也没怎么管他。

结果第二年,唐子安又偷偷跑出去了,家里人四处打听都找不到他的踪迹。

还是后来听说茶园铺有军队在招兵,家里人去找,终于在梅林桥上找到了他。

才一阵子不见,唐子安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衣衫褴褛,十分狼狈。

看到亲人来了,唐子安才忍不住哭诉了起来,原来他偷跑到这边来参军,但是这个军队也不是共产党,领头的军官又凶又抠,让他们顿顿吃白粥。

有一次他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暖水壶就被扇了一巴掌,实在受不了了,只好偷偷逃跑。

军队知道他跑了以后,就派出了几个士兵,到处抓捕他。

为了救他,父亲只好又花了三十块大洋给军队,破财消灾,让他又逃过了一劫。

为了掐断唐子安当兵的念头,父亲回去以后就分了家,划给了他几亩地,让他自力更生。

但是他一心搞革命,哪里愿意挖泥巴砣,种了一年的田,然后又把收获的粮食拿去卖了八块大洋。

1930年4月30日,唐子安又瞒着家里人,再一次出逃。

家里人到处打听,料想他应该是跑去了井冈山,就没有再找了。

1930年10月,唐子安顺利在井冈山落了脚,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

于是便写信给家里人报平安,信中说道:我现在是一名共产党战士了,要跟着党一起闹革命,不搞好革命事业不回去。

少年志气长,一心向革命。

在党的指引下,他最终成为了一代抗战英雄。

1933年,唐子安在福建连城,蒋乐,顺昌等地参与了七次战争,次次都冲锋陷阵,勇猛杀敌,因为在战场上表现卓越被任命为排长。

1934年的时候,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行动时,不幸被敌人击中负伤,只得卧床休养。

九月份的时候,红军吸取了反“围剿”战争的教训,决定长征转移阵地,唐子安则被任命为红三军团的连长。

1936年4月,走到大金川一带的时候,和四川军阀邓锡侯的军队狭路相逢,一场激战由此展开。

而唐子安在这次战斗中伤到了脚,大家都劝他留在原地养伤,但他还是坚持继续长征。

在走过草地的时候,他脚上的伤口都被磨裂开了,血把绷带都染红了,但他还是一声不吭地继续走,同时还要收容军团,负责照顾落伍的战士。

越过草地以后,地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血迹,斑驳地印在绿油油的地上,显得格外触目惊

8月份,走到渭水的时候,红军正要渡黄河西进时,突然国民党的军队冒了出来对红军进行围堵。

唐子安连忙带领侦察兵掩护部队撤退,却不幸被国民党俘获,被关进了兰州北大庙的集中营。敌人为了撬开唐子安的嘴,动用酷刑审问他。

他脑子活,不停地跟敌人斗智斗勇,始终没有透露一个有关红军的字。

敌人无法断定他是红军,只好把他放了。

西安事变以后,他又并入了红一团,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地打鬼子,机智果敢地带着军队与日军作斗争,立下战功无数。

还组建了第一支野战军队,担任其中的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带着七个团的兵力,在清风店与国民党军队奋战数日,最后一举歼灭了敌军的二十个团和一个军部。

后面又参与了石家庄,太原,宁夏等战役,成功解放了多地,战绩卓着,被升任副军长。

1952年,美军侵略朝鲜,直逼鸭绿江。

为了保卫祖国边疆,唐子安带领第六十四军,奔赴朝鲜作战。

唐子安久经沙场,战略战术早就被锻炼得炉火纯青,加上朝鲜军队的配合,成功打下了马良山等地。

1955年,唐子安率兵凯旋,先是被升为沈阳军区的参谋长,后来又被任命为副司令。

同年九月份的时候中央还授予他少将的军衔。

后面又发生了什么?

虽说秘书犯了错,让唐子安大为恼火。

但毕竟秘书也跟随自己多年,唐子安也不忍心亲手毁了他的仕途,加上这件事情也被顺利解决了。

回去以后,他先是让秘书写了一份检讨书,又降了职,以做惩戒,也就没有再追究了。

后来唐子安的父亲去世,当时他又百事缠身,实在抽不出时间去参加葬礼。

于是专门写了封信寄给家里,叫家里人办丧事要一切从简,并附上了料理丧事的用钱。

但家里人没有听,大办了几十桌的宴席。

这还是后面他送母亲回家才知道的,当即就火冒三丈,把家里的兄弟姐妹全部叫齐,狠狠地骂了他们一顿说:“国家现在是什么情况?毛主席连肉都舍不得吃,你们居然还办几十桌的宴席,这不是在糟蹋钱吗!

你们这样做对得起谁?我当初闹革命就是为了让人民当家做主,而不是变成吆五喝六的官老爷。”

家里人都很羞愧,自此以后便没有大操大办过酒席。

1979年的时候,老朋友韩迪泉到沈阳出差的时候特地去看望他,还顺便带上了他的侄子。

唐子安听闻韩迪泉要来,早早就站在军区大门口等他。

那天的雪特别大,韩迪泉一路走来帽子都被浸湿了,唐子安见状连忙摘下自己的帽子给他戴上,还开玩笑说“戴着多神气啊!就像个将军。”

两人相视而笑,其乐融融。

唐子安撇过头,这才注意到韩迪泉身后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侄子。

他立马垮下脸,质问道:“你带他来干嘛?”

韩迪泉解释道:“这可是你侄子啊,顺道过来看看你。”

唐子安听了并没有开心,反而严肃叫侄子回去以后自己把路费钱补上,不要蹭公家的钱。

唐子安将军,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家事上都颇具风采,有着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品质,犹如熠熠生辉的太阳,给共产党增添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