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89年,曾国藩墓被炸开,考古队探查后,为什么又下令永久封闭?

2022-09-16 17:05:03



“他凭借一已之力,力挽将要崩溃的清朝于不倒。——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

1811年,他出生在长沙,从小聪颖的他一直坚信“笨鸟”先飞,所以在读书方面极度用功。

二十七岁的那一年,他第一次赶考就高中进士。由此展开了他的仕途之路。


彼时的清朝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物产丰饶、国力鼎盛时期了,由于官员的腐朽,整个大清陷入了停滞不前甚至不断落后的地步。

面对洋人的炮弹侵略,他们选择委屈求和,在清政府看来,只要能保住王族阶级的利益和生死,那么牺牲百姓的性命又何尝不可呢?

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八旗军连普通的农民军都打不过,又怎么能够和对方的现代化武器相持?接二连三的战败之后,在国难当头之际,曾国藩站了出来。


他看到如今的八旗军已经溃不成军,加之没有专业的训练和武器装备,他们已经没有军人的士气,变得一团散沙。而要想赢回朝廷的尊严,挽救濒临灭绝的大清,必须要夯实军队的战斗力。

于是,二话没说他便回到了老家,在这里建立营地,操练湘军。而正是他训练的这支队伍打败了之后盘踞南京多年的太平军。

此外,他积极地开展洋务运动,提倡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虽然在很多方面“治标不治本”,没有起到真正的决定性作用,但至少是他的力量助推了清朝向第一次现代化进程的迈进。


同时,他的这种“西化”思想一定程度上也促成很多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清政府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

当时朝廷中的一半的大臣都是他的门生,当然也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李鸿章,也是他的学生,而且还是他最得意的门生。

功过参半,那些过错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主观选择,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更与何人说?对于这样的一位前辈,他留给后世太多的财富。


又比如,他在儒学上的伟大成就,被誉为“一代完人”。在他人生的最后尽头,1872年,他还是把自己的儒学着作和精神理论化为文字,留存下来,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虽然他仅仅活了61岁,但这样的年纪在那个年代已经能算得上“寿终正寝”,而一生颇有规划的他,在自己生病后就曾先后立过3次遗嘱,为自己的后事作出明确指示。

第一次是在1854年,当时他带兵作战,在靖港区被太平军围攻;第二次是在1861年,也是因为战事被困于祁门县;而第三次就是1870年的5月,他前往天津督查教案时,说到自己以后一定要落叶归根。


果然,在他辞世之后,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其灵枢运回了湖南长沙,即使天气炎热、路途遥远,也一定要按照老爷子的遗嘱所书做到。

只是当时各种条件确实不适宜耽误太久的时间找墓地,再加上古人讲究人死之后要尽快“入土为安”,所以他们只能仓皇的选择了一处当地风水先生所指的“宝地”进行安葬。

后来,他的墓地一直派有佣人看护和管理,至少在曾家财力鼎盛时期一直是这样的。

相传,他的墓地其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只是为了保证它的安全才对外宣称当年是随便找了一块墓地的,而且从外观来看,确实建造的很隐蔽,在一座山的半山腰,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


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掩人耳目,墓地的旁边就是一座寺庙,墓地入口处有一个石像生的文臣,象征着他“太傅”的地位,由于墓地遭受过破坏,目前就只剩一个文臣石像。

有人说,他曾在家乡训练乡勇时,结识了伏龙山的高人法师,两人很是投缘,法师还给他指出了一块“四灵”包围的极佳风水宝地,说他百年之后将此地作为自己安息的地方。

但是与他交好的曾国藩多次恳求将宝地转让给他,都被拒绝,最后一次商量的结果便是谁先辞世谁就来占用这块风水宝地。而最后,还是曾公主永久地居住在了这里。

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他的其他后代千里寻祖才发现,祖先的坟墓早已经受到了千疮百孔的破坏,地上的建筑物,还被村民挖回家里建造自己房子。


在特殊年间,他的坟墓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因为地宫十分坚固,无论拿什么器械还是无法打开,所以那些陪葬品以及棺木才所幸没有被挖掘出来。

在他去世后的100多年后,也就是在1989年的某个冬日凌晨,他的墓地被盗墓贼用炸药炸开。

冬天的夜显得更加静谧,在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附近的村民就赶紧穿上衣服往外跑,前来查看才得知是曾公主的墓被盗了。

报警之后,警察以及考古专家都来到了这里,想要对洞里的情况进行进一步勘查,但是无奈洞口太窄小,只能由一个人拉着绳索下去洞里。


但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在业务不熟练的情况下,这名工作人员在往洞里走的过程中几度与地面失联。

数次尝试后才又把他拉了上来,队友吓得惊慌失措,没敢再次尝试这种方式,不过也就是这次简单的实验,让他们知道曾公的墓里大有玄机,首先洞特别的深,得采用特有的设备才能进入。

当时科技发展也有限,一时间没有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让大家对其进一步勘察,最后考古学家给出的结果是墓地没有被盗,里面很大程度没有被损坏,可以继续保存。


但是此后,他的墓就被永久地封存,没有再度打开,至于详细原因官方也没有发布。

一个被追封为“太傅”的一代功臣,也被后人称为与孔子、王阳明平起平坐的“圣人”,就足以说明他在立德修身、治家立业等多方面都有建树。

对于这样的一位近代功臣、文武双全之人,我们更多地应该去钻研他的着作,学习他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的思想和善于学习他人的进步理念,不要过多的去干扰和打听死者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