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杨玉环的尸骨去哪里了?

2022-09-02 17:05:05

文/何以解忧

杨贵妃剧照

01

先来段正史——

开元盛世,承平日久,唐玄宗李隆基厌倦了朝政,深居后宫与酒色歌舞为伴。

然而后宫佳丽三千,却无一人称心。

每年十月深秋,是唐皇前往骊山华清宫度假的日子。

宫内宫外所有的朝廷命妇都会穿上华服扈从前往。

按规矩,这些贵妇将被恩赐沐浴。

其中一个少女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她容光焕发,肌肤润泽,举止妩媚动人,身材玲珑有致......

一问才知,这是自己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杨玉环。

在高力士的运作下,玄宗强行占有了儿媳,很快封为贵妃。

从此,二人出则同车,卧则同塌,至于后宫其他女子,味同嚼蜡。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安禄山的叛军以讨伐杨氏一门为借口,直取长安。

潼关失守,唐玄宗只好带着后宫妃嫔、太子等人逃离。

途经马嵬驿歇脚,禁军哗变罢工。

愤怒的士兵乱刀砍死杨国忠,又威胁皇帝必须处死贵妃。

唐玄宗见局面失控,只得痛下杀手。

最终,三尺白绫,香消玉殒。

02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岁末,34岁的白居易与太常博士陈鸿、隐士王质夫,结伴到仙游寺旅游。

据说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弄玉与乐师萧史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三个文艺青年便联想到了五十年前有关唐玄宗与杨贵妃宫闱逸闻。

就“爱情”主题展开辩论。

白居易欣然提笔,完成长篇大作《长恨歌》﹐陈鸿也应景完成同题材的短篇小说《长恨传》。

后面发生的事,大家都清楚。

《长恨歌》成为白居易毕生佳作,韵律、主题、语言、人物形象都得到了殿堂级认证。

也随之而来衍生出一段公案:杨玉环死亡迷案。

03

正史之外,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传》开启联想闸门,联手刻画了一个“杨玉环死里逃生,仙居海上仙山”的“贵妃后传”。

还引出道士前往拜谒,为有情人传信,约定来生再会的“神仙剧本”。

那么,杨贵妃究竟有没有在马嵬驿被杀?

那个仙山上的“女子”又是何人?

现代文学理论大家俞平伯先生写过一篇《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

一上来就明确表示:

《长恨歌》是一部充满曲笔的作品,所写故事是一件宫廷逸闻,由于各种原因,正史不敢记载,舆论不敢宣传,可民间流传很广,以至于成了爆款口头文学。

理由很简单:不然,王质夫这样的隐士怎么会知道?他又为何断言白居易能让这个故事流传千古?

纯粹臆造的段子,不足以产生如此大的规模化效应,因为时间会碾压一切。

然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做到了。

这说明《长恨歌》的内容,并非全部虚构。

04

且来看一下“曲笔”的痕迹: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长恨传》也有类似关于杨贵妃之死的细节刻画,大体上一致。

最大的悬案在于:杨贵妃尸体去了哪儿。

唐传奇《杨太真外传》记载:

贵妃死亡之日,马嵬驿附近的一个老太婆捡到了一只锦缎织就的袜子,如获至宝,以后每当有游客到这里游玩,便拿出这双“贵妃原味袜”作为打卡纪念品,拍照一次收一百钱,赚大发了。

诡异吧?

若此说是真,那么无疑是在对应《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的细节——

处死杨贵妃这件事,是在匆忙之间进行的,死亡现场根本来不及打理,最多简单掩埋了尸首。

若此说是假,那么唐玄宗一定是在见到杨贵妃的后事全部完成后,方才离去,那些所谓的“首饰”“袜子”都是虚假信息。

而正史的记录是:

“……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

显然,陈玄礼是这场兵变的发起人之一(幕后推手是太子李亨,关于这一段不在本文讲述之列)。

可他也得遵循最基本的君臣礼法,面对一个被剥得精光的前贵妃娘娘,他是不可能前往验尸的。

所以,当天,陈玄礼就算亲自查验,他能看到的,也只能是一具衣衫完好的女尸。

至于是不是杨玉环,很难讲。

有可能是用了某种闭气之法。

别忘了,当初杨玉环进宫是托了修道之名,多少学过一点道家法术。气功,可是道家养身的基本套路哟。

既然死的不是杨玉环,“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又是谁?

毫无疑问,是一位倒霉无辜的宫女。

史上没有留下她的姓名,白居易也只以“蛾眉”代指。

05

一年后,长安光复,唐玄宗以太上皇之尊由四川返回长安,途经马嵬坡,将贵妃改葬。

“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初瘗[yì]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旧唐书·杨贵妃传》

似乎是说马嵬坡已是物是人非,原先埋葬的尸身早已毁坏。

这个“坏”究竟是被破坏还是皮毛不存?语焉不详。

白居易则直接推翻了史实: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哇塞,尸解?还是诈尸?

如果是被鸟兽虫蚁吞噬,为何一点痕迹没有?

唯一的可能就是:贵妃假死或者有人替死,本尊早就远走高飞。

不然,回到宫中睹物思人的李隆基不会感叹: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人死了,是可以托梦的;

显然,杨玉环没死!

既然人还在,那一定就隐藏在哪里。

这才引出“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这里的因果关系有些颠倒。

临邛道士的绝艺是“招魂之术”——效仿汉武帝时的方士李少君,设一帐篷,能将思念之人的魂灵召唤而来,但活人只能坐在远处观看。

既然贵妃从来不梦里出现,按道家的某些理论,魂魄一定是受困在某处,需要施法解救。

经过几番周折,道士终于在海外仙山,打听到这么一位仙子,不知道名字,只晓得字号是“太真”,那模样与贵妃极为相似。

早年杨玉环曾出家,法号就叫太真。

谜底即将打开。

不得不说,白居易的艺术想象力着实惊人,他用了一大段歌行来描写道士寻访杨贵妃,曲折蜿蜒,娓娓道来。

06

问题随之而来,从阅读角度来说,这些都是出自道士转述,唐玄宗并没有亲眼所见仙山楼阁里的杨玉环。

巧就巧在,道士带回来几样东西:花钿和金钗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这些确是贵妃生前佩戴之物。

当初马嵬血案,杨玉环被带走时,稀里哗啦撒了一地,为啥现在又出现了呢?

如果是有人设局蒙骗唐玄宗,故意拾掇了首饰,好在多年以后再度拿出,未免也太巧合了。

何况,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单纯邀功?理由不充分!

只能说明:抛弃这些东西,是当初策划营救贵妃的那个人(或者团体),设的一个局,故意制造假象,骗过耳目。

为的是让不知情者死心。

现如今,唐玄宗旧情不忘,打动了杨玉环,为表真心,她改变原来的想法。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这也是一种暗喻:情比坚金,昔日重来。

可惜的是,这段原本可以完满的姻缘,最终只能化作绵绵恨意,永世难消。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表面看是杨玉环放了鸽子,只是放出话让唐玄宗安心。

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杨玉环“有家难回”。

07

这里说说杨贵妃脱难之后居住的地方——海外仙山。

在哪里?

一般说法是:东海外的某座岛屿或近海某处。

白居易在诗中用了一种隐喻“山在虚无缥缈间”,更显扑朔迷离。

就这个问题,专家们各持己见。

其中有一个观点,在今天看来,很有些道理。

现代古文专家孙次舟发表过《读长恨歌与长恨歌传》一文,力挺俞平伯的观点,同时作出进一步分析: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自欺欺人”——

在马嵬坡带头闹事的陈玄礼其实充当了“暗桩”的角色,他与高力士联手,利用地点和时间上的优势(马嵬驿里人烟稀少的佛堂/黄昏之后),用一位宫女李代桃僵,真正的贵妃则扔掉首饰,换掉衣衫,乘黑夜混入难民队伍,一路南下,最后落脚在东海之滨某城市(我猜测是扬州),充当了妓女!

对,你没听错,在唐代,有不少妓女是假借女道士之名的。

根据年龄来看,当时杨玉环已经三十七八,哪里还有资本接客?

没关系,她一路逃难,身边定然带着金银之物,再加上杨家把持朝政这么多年,朝野上下关系多多,或许早就在富庶的江淮一带置办了财产。

这都不叫事儿。

当不了花魁,做个老鸨,绰绰有余,她又能歌善舞,借着表演为名,开个高级会所,日子一样很滋润。

安史之乱平,玄宗使人寻访到杨妃。

此时的杨玉环,已然看破富贵,加之李隆基此刻成了太上皇,不再有当初的权力,所以,委婉地拒绝了他。

为了不让老情人伤心,这才留下信物给予安慰。

08

流传更多的说法是:

杨玉环逃离马嵬坡后,一路辗转,漂洋过海去了日本。

原因有二:

1、

当时中日两国邦交频繁,日本遣唐使多次来华,涌现出像晁衡(阿倍仲麻吕)这样的杰出人物。

他们吃着唐廷的俸禄,名正言顺地学习中土先进的文化艺术。

这其中,社交人情是不可或缺的功课。

史载,安史之乱爆发之际,晁衡就是唐玄宗逃难入蜀的扈从之一,请他运用强大的资源帮助杨贵妃脱难,并不是问题。

2、

众所周知,杀杨家,是太子李亨当时为了尽快上位的一个手段。

就在马嵬坡之变后不久,李亨北上灵武称帝。

为了灭口,他是断然不会允许杨家余孽存在的。

杨玉环就算隐姓埋名,目标依然大,难脱干系。

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远涉海外。

日本,成了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当然,反对“贵妃东渡日本说”也大有人在。

无非是:路途遥远,风浪太大,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方才登临彼岸,杨玉环区区女子,怎么经受得住?

还是那句话,若提不出直接证据证明杨玉环无法渡海,都是扯淡。

日本国内似乎并不受“东渡难题”的影响,他们很乐于接受“杨贵妃逃难到日本”这一事实。

在今天日本山口县大津郡久津村二尊院,保留着一座佛家的五轮塔。

据说就是杨贵妃真人墓,边上供奉着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两尊立像,传闻是唐玄宗为安慰爱人而专程送过来的。

出生在久津村的日本老牌影星山口百惠也一直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人。

日本大众对这件事很在意。

学者南宫博写下《杨贵妃外传》,渡边龙策写下《杨贵妃复活秘史》,都念念不忘给杨玉环找一个美好的归宿。

从这个意义上说,白居易在文化传播这件事上担任的角色,很关键。

正是由于他在《长恨歌》里的丰富创造力,才让唐文化以一种奇妙的姿态跨越重洋,辐射邻邦。

他一度在日本被奉为神一样的存在。

包括《长恨歌》在内,他的诗歌在日本地位很高,很多诗人都以能仿写白诗而自豪。

平安朝时代(相当于中唐-南宋),嵯峨天皇把白居易的诗集搁在枕头底下日日诵读。

知名学者菅原道真擅写汉诗,被人评价“得乐天诗文之风骨”,高兴得不得了,特意记下来,引以为荣。

在洛阳龙门白园,有一块石碑,落款为:

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

碑文以中日双语书写,其中写道:

“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满满的好莱坞星光大道既视感……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旧唐书·杨贵妃传》(后晋/赵莹 等编修)

《杨太真外传》(《唐宋传奇集》鲁迅校录)

《长恨传》(唐/陈鸿 撰)

《<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俞平伯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