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杨成武80岁大寿时,妻子打开56年前情书,杨成武看后当场落泪

2022-01-07 17:05:04

杨成武作为毛主席麾下的名将,以忠诚、勇敢、智慧闻名,是以一名敌我皆知的惯打头阵、独挡一面的战将。

他用兵不凡,爱情经历也十分浪漫,靠一纸情真意切地求爱信“初战告捷”,经过自由恋爱最终与赵志珍结为百年伉俪。

图丨革命时期的杨成武

两人一起在战火中携手并进,南征北战,共赴风雨,比翼双飞60载,成为众人倾慕的佳侣。

杨成武与赵志珍相识于1938年,当时杨成武带领着八路军独立一师的热血男儿们为抗击日寇来到易水河畔,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本身就意味着对他的无限期望和无比信赖。

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会坐在一分区司令部的里间屋里,一盏玻璃罩煤油灯摆在议桌前,双手摆弄着一支日本自来水笔,面前铺着几张日军公文笺,炕桌旁放着两支白皙皙的洋蜡,显然也是从日军那里缴获来的。

他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这夜深人静时刻,静静坐在小炕桌前产生的。然而此时此刻,杨师长聚精会神要起草的,却不是一份作战方案,而是一封向心上人倾诉美好感情的信。

他已经端坐了半个时辰,愈发感觉下笔之难: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信,而且对一个人而言,这也许就是一生中惟一仅有的一次。

红军到达陕北以后,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师职以上的干部,可以结婚,配偶政治面目须是中共党员。

图丨赵志珍

杨成武在红军大学学习一年,1936 年末毕业后,任红一师师长。老战友开始向他提起婚姻问题。那时候,他刚过22岁,自认还年轻,而且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政局严峻,日寇气焰嚣张,他根本无心考虑个人问题。

最近半年,部队中女同志增加不少,老战友们又加紧向他“提亲”。此事不了结,大有难以应付之势。

已经有好几个战友,提到几位年轻女同志的名字,杨成武都无动于衷。只有罗元发、方国华同志的一个提名,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向他们详细了解了这位女同志的情况。

得知她各方面都很出色。为什么这一提名,能引起杨师长的兴趣?其实,是因为杨师长想到了她给自己留下的好感。

一年前,易县工作队长来司令部汇报情况,杨成武提出许多问题,主要是想掌握一系列数字:多少村子,多少人口,多少民兵,多少枪支,多少抗日救国会已建立,多少捐款等等。

图丨红军在长征途中

一开始队长只报出几个数字,就开始查阅工作记录。一同前来的一位年轻女同志,见队长忙乱不堪,索性张口报数,替队长解了围。

再往下,一遇数字,女同志便随口道来,对答如流,准确无误,甚至连每一项小活动的日期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

杨师长眼界大开,想不到八路军女同志中,竟有这么了不起的“活数据库”!

之后,杨师长多次巡回视察地方政权建设工作,在易县地区又遇到过那位“活数据库”,还看她演过话剧,听她唱过救亡歌曲,颇感她是个多才多艺的姑娘。

后来,那姑娘来过司令部几次,向杨师长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其他书籍。姑娘爱看书,杨师长确信无疑,只是她怎么知道那里有这些书呢?

杨师长感到来者不善,不是个莽撞的姑娘。他曾打听过这姑娘的名字,据说叫“赵子珍”。

图丨战士们在强渡乌江

经证实,她还是中共党员。烽火硝烟,刀光剑影,共同战斗在抗日前线,杨师长无须再调查什么,考察什么,“赵子珍”这个名字,已经深深烙印在他心里

当时,战斗生活十分紧张,通行的择偶方式,是委托组织介绍,或自己看好多方后,委托组织沟通。

杨成武是政治、文化素质较高的指挥员,虽然年纪轻,但做事认真周密。他希望自己这样一个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婚姻问题上也体现出新思想和新风尚,要尊重女方的意愿。

他终于鼓起勇气,提笔写下一封不平常的信:“子珍同志:我在很久前就想和你谈一段私话.....”这封不到500字的信,他一直写到午夜12点。

第二天,11月21日一大早,杨司令员的警卫员,悄悄把赵志珍叫出宿舍,当面交给她一封信。

“子珍同志”,当时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战士们,把“志珍”说成“子珍”的,大有人在。

她继续往下读,心血一阵阵冲上脑袋,胸中砰砰砰地跳个不停。

图丨赵志珍

那一天,她把这篇珍贵的文字,读了十几遍。她从茫然到恐慌,又到激动、担忧、兴奋、平静。

一天后,她以平静的心态找到杨师长,当面表明了自己与对方相同的态度。两颗战士的心相通了,八路军中一曲革命爱情的序曲已经奏鸣。

几天后,晋察冀军区聂荣臻批准了杨成武、赵志珍的结婚报告。

11月28日,杨成武像平时一样忙碌,批阅报告,处理党政军务,签发各项命令。

下午,他召集师团干部开会,商讨冬季整训工作。大家看到,司令员穿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旧军装,唯一不同的是换了一双新布鞋。

四五点钟,会议结束。这时候,只见司令员脸上红光一闪,发出一道奇怪的命令:“同志们不要走,今晚到我那里喝喜酒!”

十几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顿时像顽童一样炸开了窝。忽然,纪亭榭团长兴冲冲赶到司令部,向司令员报告,刚刚打了个小小的漂亮仗,收拾了一股日寇。


这是一份贺礼,一份军人最独特的贺礼,杨成武心情格外舒畅。

在朋友们的起哄喝彩下,杨成武与赵志珍向马列朱毛三鞠躬,向代表双方父母的易县方向和福建方向三鞠躬,最后夫妻互敬三鞠躬。

这场简朴而热烈的喜事在进行了一个小时后宣告结束。

赵自珍结婚了,但她仍无法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一切都服从于战争。

八路军有规定:婚假三天。可是,杨师长只和自己的妻子度过了一天的婚姻,第二天就回司令部去了,他不能在私生活里消磨时光。

每一分钟里, 都发生着非要他亲自处理不可的重要问题。八路军还有规定:成家的干部,每星期六可以和妻子团聚,星期一清晨前务必赶回工作岗位。

赵志珍是分区最高负责人的妻子,要求自己更严,往往星期六团聚后,星期天就赶回自己的机关。

当时,杨成武住在司令部,那里既是他的工作场所,又是他和赵志珍的家。这种星期六回家的制度十分严格地遵守着,从赵志珍的机关到司令部的“家”,最多只有一里地,但她平日里是绝不回家的。

图丨抗战时期的杨成武与赵志珍

就这样,从1938年结婚到1949年全国解放,赵志珍身为杨司令员的妻子,她总是在最基层工作,与人民群众保持着紧密联系。

群众爱戴她,但并不知道她是杨成武的夫人,而是因为她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1949年10月1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的荣誉代表,赵志珍站在天安门西侧观礼台上。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人民建立的国家,将在这里举行开国大典。下午3时,扩音器传出毛泽东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赵志珍的脸上挂着悲喜交加的泪花:那么多为今天而英勇斗争的战友,都牺牲了,没有看到今天,想起来不禁令人悲伤;然而不管付出了多大牺牲,革命终于成功了。

赵志珍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她有了稳定的住所,全家人的家;战争年代的气味闻不到了,没有炮火,硝烟和喊杀声;她自己也生下了三个小宝宝,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

图丨杨成武将军

1951年,组织上决定赵志珍转到地方工作,担任天津国棉六厂的人事科长。

工作占去了她大部分的时间,吃住在工厂,累的一天比一天消瘦,但他却永远都是那样的亢奋,像是上了发条的钟表。

因为本职工作的突出表现,她连续三年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954年,她的先进事迹,在《天津日报》上登了好几次。

就在这一年,杨成武调京任职,赵志珍和家人一起离开了天津,离开了新中国建立后她所投身的第一条建设战线——纺织工业。

这之后,她长年从事政治、人事工作,无论走到哪里,都创造一流的工作,都是最关心群众的干部,都争做模范共产党员。

图|杨成武将军和赵志珍

生活中,除了要照顾孩子外,赵志珍还孝敬着两位老人:杨成武的父亲和母亲。

解放后,杨成武立即把二老接到天津,让他们过一过新中国的好日子。

当年杨成武参加红军,白匪四处追拿杨父杨母问罪,两口子躲进深山老林,过了好几年原始生活。赵志珍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精心照顾老人,安排好他们晚年的一切。

战争年代,她时常记起古人说过的一句话:“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她为自己的丈夫纵横疆场,视死如归而感到自豪,但这自豪中也每每藏有一丝祈愿:“但愿别真的来个‘马革裹尸还’.......”

现在解放了,战死沙场的危险几乎没有了,但为丈夫操心的事又无穷无尽。

杨成武肩负着重要军职,赵志珍总在努力减轻他的负担,分担他的部分辛苦。

图丨杨成武与家人

战争年代那种保管资料、安排孩子时的辛苦,已经远远不够了,她要支持、配合保卫人员、公务人员和秘书同志的工作,她要统一管理孩子、生活和一些接待事务。

赵志珍还是赵志珍,为了保障杨成武能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从事党的重要工作,宁肯自己付出再多的心血和辛劳。

久而久之,她无形中练就了一套“家政总管”的本事。1964年,组织把她调到军委办公厅工作;1966年起,继而出任杨成武代总长办公室主任,兢兢业业地为军队领导服务。

杨成武也是变化的:级别越来越高,职务越来越重要。解放以后,他历任天津警备司令、防空军司令、北京军区司令、副总参谋长等等一系列重要军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先后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成为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然而,杨成武的正直和纯洁没有变,他的党性没有变。

人们对赵志珍的尊称,也有些微妙的变化,解放初期常称她“老八路”,若干年后称她“老革命”的多了,再过若干年称她“老党员”,以及又习惯称之为“老干部”。

这些称呼,显示着一个个时期人们观念的某种变化。然而有一个称呼,从战争年代就叫起来了,而且叫的人越来越多,那就是“杨成武夫人”。

一般人眼里,杨成武将军德高望重,以“杨成武夫人”相称,是对赵志珍的尊重。而且,他们认为,赵志珍身为将军夫人,廉洁奉公,不谋特权,“杨成武夫人” 恰恰包含着赵志珍的崇高品质。

“杨成武夫人”是一个只求工作、不求高位,只做公仆、不做老爷的共产党员。

从“从留守处政委”到“保卫处处长”,职务二十年没有高于“行政处级”,是因为赵志珍不够资格吗?

绝非如此,恰恰是因为“杨成武夫人”的缘故。杨成武跟随毛主席几十年,一贯模范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其中当然包括“不要搞裙带关系”。

图|杨成武赵志珍和女儿杨易生

正是因此,后来赵志珍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杨成武夫人’就一定要职务高?”

就这样,“杨成武夫人”成了对赵志珍的一种真正的尊敬,而不仅仅是一个尊称。

“将军夫人”这称号,经受了抗日烽火的考验,解放战争的考验,革命成功的考验。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赵志珍与杨成武始终携手并进,正如杨成武将军自己作诗抒怀那样:“风风雨雨几十年,海枯石烂意志坚。”

图|杨成武等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1987年,杨成武辞卸了一切公务,离职休息了。

赵志珍的军旅奔波生涯,随即宣告结束。二位老革命,问心无愧地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退休之后的两人,他们愈发感到共同生活的珍贵,他们同一时间起床,同一张桌上吃饭,讨论同一个话题,并一起进行某项活动。

1973年重阳节这天,是杨成武的生日。他命儿子挑起一幅亲笔书写的中堂,28个苍劲墨字,表达了此生对夫人的真诚爱心。

风风雨雨几十年,

海枯石烂意志坚。

居家操劳人人赞,

辅佐大事吾内贤。

1994年重阳节,是杨成武将军80岁大寿,这天,赵志珍早早的就起来了,梳理得整整齐齐,穿上一件红色的毛衣。最后,从柜子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个信封。

将军走进来,夫人拉住他,给他穿好生日礼服,并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说着把信封递到杨成武手中。

杨成武打开信封,是两页黄旧的信纸,上面写满钢笔字。他仔细一看,这不是自己56年前写给妻子赵志珍的信吗?

将军重温着自己当年的情操和美好心灵:

子珍同志:

我在很久的时候就想和你谈一段私话,因为环境及其他种种的原因,总未找着一个好机会,结果直到今天仍然未达到我的欲望,把这件重要事情拖长到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惜的事。

现在为达到我那长久的欲望,我写这个简单的信来与你作第一次的谈话吧?

..........

我今天向你提出一个提议:我们亲密的拉起手来结成一个异性的朋友,好吗?盼你给我一个答复。

............

图|晚年的杨成武和赵志珍

看完这封信,杨成武抬头看向妻子,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妻子从风雨中坚贞不渝地伴自己走过的漫长足迹......

他眼含泪水的说:你好,我是杨成武,你是56年前那位北城子村里的八路军新娘吗?

此时此刻,赵志珍早已泪流满面,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心中的有太多的话想要向彼此倾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