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十三幅烟波浩渺空山遥远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2024-02-17 17:05:02

陈汝言(1331-1371年),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字惟允,号秋水,先世系本蜀阆州(今四川阆中市)人,后居江西南康,父陈征流寓吴中,遂为吴县人。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

陈汝言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陈汝言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陈汝言传世绘画作品有:《雪景山水》《寒山柴门图》《荆溪图》《罗浮山樵图》《百丈泉图》《寒林归帆图》《仙山楼阁图》《碧水青峰图》《山水图》《元陈惟允诗意图》《早春图》《乔木山庄图》等。《溪山垂钓图》《溪山清爽图》《汾湖隐居图》等三幅无图。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雪景山水》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雪景山水》 私人收藏。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寒山柴门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寒山柴门图》立轴,纸本水墨,纵31厘米横30.5厘米,1370年作,私人收藏。款识:洪武庚戌八月秋水陈汝言制。

钤印:秋水(朱文)、肖形印(朱文)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荆溪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荆溪图》轴,绢本,墨笔,纵129厘米,横52.7厘米,上有倪瓒长记和周砥、郑元佑、虞堪、王蒙、张经、王光大、陈植、张田、荆南樵人、陆大本、张监等诗题。

此图应当地望族王氏后人王允同请求而画,倪瓒、王蒙为之题。采一河两岸图式及五代董源、巨然风格传统。近景屋舍纵横错落,左下四合院大宅,或为王氏老家。图中大桥即传说中晋朝周处除三害“桥下斩蛟”之地。全幅藉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意涵结合表现。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罗浮山樵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罗浮山樵图》轴,1366年作,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此图所绘罗浮山,位于广东增城县东,为东晋葛洪得道之处,画面峰峦层叠,一瀑飞溅,负担士子蹒跚而行,情思高旷,正如十砚斋主人诗题所日: 芙蓉历乱插天半,一帘瀑布拖长虹;浓矾淡碧宛转露垠鳄,跳珠溅玉仿佛鸣丁东。 石发蒙茸樵径滑,林衣亏蔽仙窟穷;中有负担者不俗,珊珊风格惊凡聋。”作品画法宗董巨,如山石的长披麻皴、山顶的矾头、水边的蒲草等,同时用笔又较繁细劲利,呈现出自身的追求。 陈汝言等一批元末“吴门”画家,承绪宋元文人画传统,虽未取得重大突破,却为“吴派”的诞生起了先导作用。

本幅左上自识:“至正二十六年(1366)正月望后庐山汝言为思齐断事写罗浮山樵图。”

在《罗浮山樵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陈汝言对自然景观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以及他对文人画的传统技法和主题的掌握。他将情感和思想融入画中,通过画中的元素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理解。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百丈泉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百丈泉图》1360年作。纸本,墨笔,纵115.2厘米,横46.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图左上有小字自题:“至正庚子(1360)正月二日,庐山陈汝言写”。上有张经、赵质等5人诗题。描绘庐山风景。墨笔画高山远景,山峰重叠,林木森严,山下屋宇楼阁,地势幽僻。山势陡峭,瀑布飞泉,奔流而下,直追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全画结构谨严,皴擦茂密,画法出自董、巨,而近乎王蒙。

图绘群山层叠,一峰高耸,两山之接合处有山泉从高处喷涌而下。坡岸上树木林立,枝叶茂密,有茅屋、楼阁错落其间。山谷中村落隐现。溪水潆洄,汇成大河,远处对岸,峰峦犹现。山势圆匀,作长披麻皴,是董、巨法,但时断时续,却有些王蒙的解索皴的意味。

碎石堆叠,形似“矾头”,近树枝干挺直,粗笔点叶,略依循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及巨然《层岩丛树图》的衣钵。其时已是元末,山水画总的在趋向简率、写意。如陆广、赵原、方从义等画家,无论构图、笔墨,都渐现简练、率意,而王蒙虽然构图上依然繁、密,但在笔意上日益苍莽、抽象。陈汝言则用笔虽见粗阔,但勾、皴依然缜密、清润,可以看出王蒙对他的影响。

此画并不如实的记录当时周南游览的细节,只是轻描淡写地用弧形的墨线,描绘平缓稳定的山势,树木和房舍的形状也很简朴,谦虚的点缀在山丘与山脚下。诗中作为主角的流泉飞瀑,隐藏在山谷深处,并不引人注意。整幅画与诗中所要表达的意境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陈汝言是元末明初,活动于江苏苏州的诗人画家,明初曾经在山东济南任官。善画山水,笔墨清润,沿袭元季文人画平淡天然的特色。

《荆溪图》《百丈泉图》均图录于《故宫书画集》。着有《秋水轩稿》。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寒林归帆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寒林归帆图》绢本,水墨,纵151厘米,横47厘米。此图一改宋代前辈大师的浓笔重墨的手法,在构图上借鉴元代大师倪赞的构图方式,一幅天水分三段,近中远景通过留白的手法分隔开来,笔不着墨,尽显水波飘渺。“平远、高远、深远”在《寒林归帆》中,空间拉伸极致,烟波浩渺,空山遥远展示的淋漓尽致。展示了元代文人画对画面表现出的思想意境的追求与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究。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仙山楼阁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仙山楼阁图》也称《仙山图》,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102.9厘米。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该图右上角有倪瓒题写的字样:“仙山图,陈君作也,所画秀润清远,深得赵荣禄笔意。……辛亥十二月二日,倪瓒题。”由此可知,陈汝言的这幅画作与于明洪武四年辛亥(1374)。

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眼望去,那水、那山、那松、那楼在统一协调的淡绿调子里,或妩媚变幻、或变形夸张,均有一种自在悠然的气势。富有装饰意味的画面,呈现着疏朗、清远的气韵,给人以秀润、清爽之感,使观者不由自主地随着画中之人走进这可游可居的美妙仙境。

此图绘仙山、楼阁、古松,从造型及用笔用墨乃至用色均与赵孟頫的《幼舆丘壑图》相似。画中对群山造型的描绘,没有用习常的以皴为主的表现手法,而先是用简练、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山的形式、结构、走向,不着皴笔,后又填以颜色。这单纯简约的处理,赋予仙山之灵气。

对树的造型设计也别有用心,其体态古拙、变形夸张,用线细润;丛树的主干也采用了空勾填色法,松枝开张如伞状,可见作者有意追求一种较强的装饰趣味。这使松树的形象在与群山互为映衬的对比中呈现出优雅的姿态。

画中还有瀑布、流水、小桥,左右两边邻水的岸上也有人物在活动。最有趣的是右边的那组人物场景,只见丛林间的空地上,有一童子伸开双臂似在跳舞,引得对面两只仙鹤也展翅起舞;旁边一高士斜卧于地,好似在悠闲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全图追求晋唐人的古法,显示出对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之主张的崇尚。诸多细腻地刻画、精心地设计,均体现出陈汝言对仙山佳境的向往,这也许就是古代文人理想中的家园。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碧水青峰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碧水青峰图》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山水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山水图》,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元陈惟允诗意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元陈惟允诗意图》纸本墨笔,纵36.6厘米,横33.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为陈汝言画唐人诗意,倪云林为书原诗,款落“至正乙巳( 1365年)九月”。 时年倪云林65岁,小字已写得炉火纯青,行笔斩截,纤细的笔画也写得人木三分。陈画亦极古雅, 以白描式的运笔精心勾画出每一个细节,严谨而生动,着墨不多,清逸不减云林。字画相配,可谓珠联璧合。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元陈惟允诗意图》倪瓒题词。上方有倪瓒(1301-1374)至正乙巳(西元1365年)录孟郊《游子吟)诗题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将寸草心,报答三春晖。”出自唐孟郊家喻户晓的歌咏母爱的诗句,也正是本幅图意之所出。款署“……陈维允画,倪元镇书。至正乙巳九月”。至正乙巳为至正二十五(1365)年。这虽是一幅故事图说类型的作品,但没有一点俗说,陈汝言以白描写意,稍做晕染,加上倪云林的题识,整个作品温雅俊秀,文思与书画结合,十分耐看。《慈母手中线》小幅,简直就是一幅地道的主题创作,以如此奇人作如此奇画,可称元代画坛一绝。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早春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早春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西山兰若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西山兰若图》立轴,纸本水墨。画芯79×34cm;题跋26×34cm。款识:溪山兰若。庚戌七月望日,秋水陈汝言写。钤印:惟允(朱文)。鉴藏印:刘恕审定(朱文)、蓉峰珍秘图书(朱文)、寒碧庄(朱文)、子涵珍赏(朱文)、穉臣鉴赏(朱文)、丁丑兵燹后得(朱文)、溍印(白文)、子涵(朱文)。题签:陈惟允溪山兰若图真迹神品。戊寅夏日,泉唐胡氏重装。诗堂:烟水寒不波,云峰淡欲暝。古寺晚萧萧,凉风起萝径。道光三年小春月望后二日观陈惟允溪水兰若图真迹于寒碧山庄漫笔题端。景文严可均。钤印:严可均(白文)。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乔木山庄图》赏析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乔木山庄图》卷,纸本,水墨,纵24.3厘米横65.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卷绘青山雾霭,茅舍静谧,溪潭如镜。与传世陈汝言青绿复古画法不同,此卷画法更接近高克恭。钤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溪山垂钓图》赏析

无图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溪山垂钓图》轴(1341年作),刘海粟美术馆藏。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溪山清爽图》赏析

无图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溪山清爽图》轴,又名《碧水青峰图》轴,纸本,水墨,纵42.7厘米横25.1厘米,日本山本悌二郎一藏。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汾湖隐居图》赏析

无图

元代着名画家陈汝言《汾湖隐居图》轴,又名《隐居山林图》,纸本,水墨,纵91.5厘米横48.5厘米,美国芝加哥美术馆藏。

陈汝言的画法宗法董源、巨然,运用长披麻皴描绘山石,矾头、水边的蒲草等细节则体现了他的细腻和精致。同时,他的用笔又较为繁细劲利,展现出他自身的艺术追求。

陈汝言等一批元末"吴门"画家,继承了宋元文人画的传统,虽然未能在艺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但他们的努力却为"吴派"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陈汝言的绘画技巧繁而不糙,精细而有力,展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

元朝是个短命王朝,从入主中原到顺帝被逐,不足百年。它穷兵黩武,一味地马上征战,宫廷内权位争夺不断,充满刀光血影。汉人及知识分子被歧视和排斥,文化发展受到滞碍。因此,元代文物流传至今的较为稀少,字画、古籍、陶瓷、货币都有较好的市场价位。作为完整保存下来且有明确纪年的端砚,它的珍罕性是可以想见的。

元代在绘画创作思想上继承北宋末年文同、苏轼、米芾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上,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与宋代院体画的刻意求工、注重形似大相径庭,形成鲜明的时代风貌,也有力地推动了后世文人画的蓬勃发展。在元代短短90余年内,画坛名家辈出,其中以号称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最负盛名。除了元四家之外,画坛山水高手就属陈汝言了。你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