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名画赏析| 让·弗朗索瓦·米勒作品欣赏

2024-02-02 17:05:02

画作名称:《晚钟》

创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

作品尺寸:55.6cmx66cm

材质:布面油画

作者介绍: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法国近代画家。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后来到巴黎从师特拉罗虚学习。1849年后,定居于巴比松村,在此米勒结识了柯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且一住就是27年之久。其代表作品有《晚钟》 《拾穗者》《播种者》《死神与樵夫》等。

艺术鉴赏:

《晚钟》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9年创作完成的一幅布面油画作品,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该画描绘了法国北部深秋寒冷的一个黄昏,一对年轻的农民夫妇站在空旷的原野上,他们衣着朴素,没有华贵的服装和饰品。天空的背景呈现为金黄色,远方飞翔着盘旋的雀鸟,田野的远处耸立着一座朦胧的教堂。夕阳下晚祷的钟声被远方敲响了,这对年轻的农民夫妇停下正在劳作的活计。男人正面低头望着脚下的土地和草,他身边的一把铁叉竖在泥土里。女的头像侧身朝夕阳站立着,双手紧紧抱在胸前,她脚前的提篮中盛放着一些土豆。她闭着眼睛正在虔诚的向上帝祷告,期盼着上帝的赐福和召唤。

形象:

画家着重于在画作中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的虔诚。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天劳动的恩惠,并祈求保佑。形象在画上是显得那样孤立无援,他们体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

画面中主人公面目不清晰,没有细节的塑造;但这模糊不清的面庞,却透着永恒的安详与平和。农妇放在胸前的双手,没有过多的修饰,粗糙而厚实,告诉人们这是一双农民的手,只有每日在地头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才会有这样一双透着沧桑与苦难的手。她的双手没有贵妇光滑白皙的触感,没有宫女纤细精致的外形,也没有任何华美而贵重的首饰装点修饰。她的双手骨骼宽大,皮肤粗糙,甚至布满了茧子与伤口。

当教堂的钟声响起,农妇粗糙的双手合十,是那样的虔诚与平和,似乎这双紧紧合在一起的手中孕育着希望的种子,这种子随着钟声的蔓延播撒在广阔的大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她虔诚地向上帝祷告,艰苦的生活并没有使她的灵魂变得污浊粗糙,也没有泯灭她对幸福的渴望、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渴望。这样的一双手带给人们震撼的同时更多的是心灵的压抑,这是苦难的岁月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

同时,简陋的生产工具,左侧一把挖马铃薯的铁杈,两人中间一只盛物的破篮子,日落亦给大地蒙上一层萧瑟的氛围,画家在这里倾注全部心血去刻画这种萧瑟氛围,让它来笼罩这对可亲可怜的劳动夫妇的形象。他着重描绘了农夫妇的虔诚和质朴,寄托了他对农民生活境遇的无限同情。

构图:

从画面整体上来看,《晚钟》采用的横式构图,在画面中画出图像的黄金分割线,会发现在视觉中心的两个人物形象正好处于黄金分割线上,人物位置的相对平衡,让整幅画面不偏不倚,和谐而统一。天与地的结合,地平线的抬高,使大地面积看上去一望无垠。铁耙、男主人公以及后面的小推车,形成一个三角形,女主人公、铁耙、竹篮又形成了另外一个三角形,双重三角形的叠加在画面中,更加重了画面的稳实感。两个人物形象地伫立于地平线又形成了双十字的构图,与背景中隐隐约约可见的教堂形成呼应,更体现了 《晚钟》 的意蕴表达。

色彩:

在色彩上,《晚钟》的画面整体采用暖灰色调,在黄昏夕阳的映衬下,彩霞交织着蓝天的紫灰色调,加上远处的远山、钟楼的少许蓝紫色调,大片在夕阳照耀下如金子般金黄的大地,欢快而明朗,即使黑夜来临前的黄昏,也不失一种别样的美丽。画面三分之一大地的暗部,在与大面积的亮部形成鲜明的对比,由近到远、由上到下逐渐变亮,使画面有了更强的空间感。远处的夕阳从左往右由红灰色调逐渐变为冷色调,按地理学解释,夕阳正在西南方往西北方滑落,夜幕即将来临。

名家点评:

当代作家聂作平《文人看画:画布上的声音》:“我既感动于那层秋日的暮色,更感动于农夫夫妇那平静中的宽厚、善良、虔诚。画上的农夫当然不是米勒。不过,从潜意识里,我觉得农夫的品格正是米勒灵魂的复制品,他和这位农夫并没有什么两样。在巴比松破旧的画室,在巴比松辽阔的田野,他不就是一个既生产土豆也生产艺术的天才农人吗?农夫妻子的脸部和上身被画家涂上了温暖的红色,那是来自夕阳的光芒,它象征着即便在如此不公平的环境里,在最底层的芸芸众生身上,也有一种超越了基本生存的信念安慰着受伤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