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南宋书法家郑望之《向过帖》行笔劲爽时露锋芒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2023-11-20 17:05:04

中国书法是美学的灵魂。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家辈出,灿若群星,流传于世的佳作,浩如瀚海,各种字体齐配,各种风格共存。今天我们让这些墨宝走进普通百姓中间,供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作为研究、临习和欣赏之用。

书法、绘画和诗词一并成为中国最具代表的文化精粹。写书法能够修身养性,静观欣赏好的书法作品,也会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尤其是观看名家的书法真迹,潇洒和飘逸间,足可以陶冶情操、聊慰心怀,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在中国书法史上,南宋的书艺成就并不算十分显着,但在高宗赵构的示范作用下,南宋士子的书法热情颇为高涨,名家辈出,留存于世的书帖亦颇为丰富。了解南宋书法的整体状况,有助于书法史的贯通,亦有助于了解有元以后书法的发展。

南宋时代从帝王到文士,均保持着极高的书法热情。这种书法热情是当时社会文化热情的集中表征之一。甚至可以说,南宋朝野对待书法文化的热情,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北宋。

南宋的书法文化,主要表现在以收藏与鉴赏为核心的书法活动与学术活动上。这其中,内府与士人的法书收藏与鉴赏、金石学与方舆学着作对历代石刻的研究与重视、历代法书与法帖的辑摹与翻刻、以《兰亭序》历代刻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兰亭学”的形成,均是值得后世重视的几个方面。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南宋时期书法家郑望之经典书法作品。

郑望之(1078—1161)字顾道,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仅子。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历开封府仪、工、户曹。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汴京,假尚书工部侍郎为军前计议使,因主和议,罢提举毫州明道宫。高宗建炎元年(1127)。责海州团练副使、连州居住。后起为户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论事忤旨,再奉祠。起知宣州,逾年,以言事罢。绍兴中,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三十一年,卒,年八十四。《宋史》卷三七三有传。

南宋着名书法家郑望之《向过帖》赏析

南宋着名书法家郑望之《向过帖》又称《婺源帖》又称《向过婺源帖》,行书.纸本,纵34 3厘米横4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向过帖》又称《婺源帖》。“宏父”为曾宏父。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郑氏官台州府事,致仕还家后与曾宏父“日夕往来,杯酒流行”(宋代王明清《挥尘后录》),此帖应即书于此时。行笔劲爽,时露锋芒,是其晚年佳作。

鉴藏印记:“许子仙鉴定印”(朱文)、“季修波古”(朱文)、“受青”(朱文)。

释文:

1、望之顿首再拜。向过婺源,

2、山川草木,大胜饶信间。明

3、日越芙蓉岭,到新安,江山

4、气象,反不如属县。

5、老兄前守霅川,而来莅此邦,

6、想更觉寂寞,及得

7、来书,山罅中作一遨头,亦

8、足自乐,乃知

9、贤者安于所遇,无往不乐。适宏

10、父在坐,同为绝倒,然竚闻

11、召节入辅

12、中兴,岂久遨于山罅者邪。

13、望之再拜

尽管郑望之书史无名,但这件作品的技巧水准还是非常高的,行笔劲秀,流畅,锋芒时现,不失为一件佳作。 

此帖是郑望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札。从内容及语气等可推断,此札当是其晚年致仕后所写。观此作,我们不难发现郑望之的书法受苏、米书风的影响很大。北宋书法崇尚意趣,至南宋“尚意”余绪犹存,特别是苏、黄、米三家对南宋书坛的影响巨大。郑望之此作以苏轼书风为主调,字势变化丰富,挥运自如的感觉又借鉴了米芾的书风。从整体来看,此作比较厚重但不滞不闷,笔法娴熟流畅。可见,郑望之在书写时应是心态放松的。不以书求名者往往在书作中流露出自然率性的特点,郑望之也是如此。

字帖开头写到:“向过婺源,山川草木,大胜饶信间。明日越芙蓉岭,到新安,江山气象,反不如属县。”上饶市古称饶州和信州(即文中的饶信),新安就是古时的徽州,芙蓉岭位于现在的婺源县溪头乡。虽已过去八百多年,但从字里行间仍旧可以感受到那时候婺源山川草木的引人入胜。

《向过婺源帖》纸本收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瞻仰。但这幅被视为珍宝的墨迹,却是作者在醉酒之后草草挥就,所写的内容也是无意之间信手拈来,像极了我们平日里随手编辑的一条祝福短信或问候微信。

正如《向过婺源帖》中写到的:“老兄前守霅川,而来莅此邦,想更觉寂寞,及得来书,山罅中作一遨头,亦足自乐,乃知贤者安于所遇,无往不乐。”这句话的大意是:要是觉得寂寞了,就把自己当成是山坳里的土太守吧,要知道人生就是随遇而安啊,没什么不可以快乐的呀!

鉴藏印记:“许子仙鉴定印”(朱文)、“季修波古”(朱文)、“受青”(朱文)。

在临摹中,我们比较关注局部用笔的准确、结字的到位等;但在创作中就应该从整体着眼了,学会处理整体关系。可以参照此帖中的一些处理方式,如第一行前六个字用笔较重,后四个字较轻;第二行前七个字用笔较重,尤其是第五、六个字最重,而后三个字较轻;前三行下半部的字用笔都不同程度地轻,而第五、六行下部的字则重一些。

当然这样分析显得过于机械,且实际操作也没这么简单,但至少我们要明白创作就是既要制造矛盾又要解决矛盾,矛盾性越大,处理手段越多样化,作品就会越成功、越经典。

也许这就是中国书法的魅力,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到蔡襄的《暑热帖》,从颜真卿的《寒食帖》到苏轼的《啜茶帖》,那些流传千古的字帖里,多半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碎碎念,反而穿越时空,让现代人感受到他们骨子里的风度、直爽和可爱。

总之,南宋的书法文化表现出两大时代特征:一是加紧对前代书法资料的整理,二是重视当代遗存的着录。

南宋的理学家对书法本身的艺术性同样不甚关心,他们对于书法的态度完全围绕着理学展开,书法成为他们阐述自己理学观念的一个工具,这必然会使在书院学习的生徒对书法的认识产生影响。当时的人们对书法崇拜的标准也由书法本身转移到了对书写者的学问、地位的崇拜上,这实际上也是变相的“趋时贵书”。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名家留下的无以计数的墨宝犹如一颗颗珍珠点缀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画卷中,熠熠生辉,光照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