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周涛、何炅配音,却让国画当主角,纪录片《中国3》潮度爆表

2023-11-05 17:05:03



在各大社交平台,曾有一群80后突然开始怀念童年时期的《九色鹿》,纯手工动画片成为经典记忆。


42年后,手工绘画再度越上荧屏,却在CG动效的加持下有了全新的模样。

10月1日,纪录片《中国》第三季开播,从《创世》、《山海》到《五帝》,一口气三天上线三集,就迅速登顶了各社交平台的焦点。


这部用了八年时间孵化的纪录片在最终季直接颠覆了形式,不再沿用曾经的真人演绎式,而是由一群平均年龄27岁的画家们用纯手工绘画来呈现上古神话与远古时代中的场景。

穿梭在水墨、工笔、重彩、壁画等不同形式的国画风格里,再辅以CG技术,激活画作,让平面上的场景和元素都开始鲜活灵动。

从盘古说到女娲、后羿……这些缥缈的古代神话故事在荧屏之中变得真切,极致美学中也映射出古人在传说中地理、天文、秩序、生死观的建立。

从内而外,东方意境变得丰满。
国画遇见神话,美到炸裂

用了8年时间孵化纪录片《中国》,作为湖南广电近年来的精品之作,从2020年开播就迅速成为现象级作品。

精致的画面,让何炅、汪涵等当家主持纷纷出镜饰演,将历史人物还原成平常人,用平视的角度将历史洪流的更迭展露于荧屏,这样的表达方式让很多观众都直呼新颖。


到了第三季,也作为这部系列纪录片的终章,剧组则突然变了画风,将视角瞄准古代神话,从开篇的《创世》到已经播出的《山海》、《五帝》,讲述的主角从盘古、伏羲、女王到了神农氏、后羿和炎帝、黄帝等,从神话一路带入历史。

在神话故事构建的天、地、人之中,背后却映射出“人”的思考,是古人对于地理、天文、历法、秩序、生死的探索,也映射出中华文明的萌芽和发展历程。


绘画+CG的影像形式,使得《中国》第三季的呈现也颠覆了过往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让古代传说变得缥缈而真切。

谁能想到,在一片青绿融合之中,通过一只水墨勾勒出的眼而画出在混沌之中苏醒的盘古,在一片生机之中开启了古人对于人类起源的追寻;



不同于西方神话中的亚当和夏娃,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首蛇身的女娲和伏羲则是孕育了人类的繁衍。


在《中国》第三季中,画卷上的伏羲和女娲的蓝色蛇尾上缀满了象形文字,东方美学的细腻表达中也道出了古代人对于“人”本身的探索和发展。


用工笔画勾勒出的西王母形象身披金灿灿的麦穗长袍,这是古代人对于丰收的向往,但在传说中被视为生死的象征,西王母的另一面则被代表了死亡。

丰收也是一个重生的新开始,古代人对于生死的探寻都在神话故事中,而在纪录片中,西王母裙子背后的散落的麦穗则是另一个重生,中国古代的生死观建立也都在神话里有了具象的体现。


国风画卷碰撞当代影像科技,让古雅的画作变得瞬息万变。

于是马王堆里的马车变成了日神羲和的马车、在画里融入了古代传说;


神话中,燧人族的神木因为鸟喙撞击而迸射出金色的火焰,这样的描述通过绘画展示而更有了具象的体现,绝美的画面背后则道出古人们对于取火知识的认知与传递。


让东方美感当桥,然后通过古代神话呈现出中国文明的发展。

《中国》第三季的东方美学并不止表皮的绚烂,用全新影像呈现神话的绮丽固然独具风格,但思想性的彰显,才更为重要;以影像梳理神话背后的中华文明发展,从远古文明到渔猎时代、农耕时代,将其变迁娓娓道来。


没有刻板的讲述,一张张极具东方意蕴的画面流转变化,青绿、绛红、赤金这些传统色彩的交叠下有了如梦似真的奇幻感。


这些画家和后期团队无疑都在提笔前足够了解这些古代神话背后的哲学思想,也用了具象和写意交织的方式,将神话背后的中国古代早期哲学思想表现于画卷之中,再让画卷中的元素在荧屏上灵动,这完全超出了外界对于神话传说的表现认知。


用中国式审美来还原中国的神话故事,从神话到历史,上溯尧舜禹,时跨夏商周,以当代视角与中西视野剖析“何以中国”,从点到面窥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积淀和不断发展,这是绝美背后更让人叫绝的原因。
芒果又开启了纪录片的新领域

从《中国》第一季开始,剧组在题材的把控上并不追求宏伟感,而是致力将历史故事在精致画面里变得亲近易懂,是这个系列纪录片迅速突围的亮点。

谁也没有料到,经过8年孵化的《中国》系列纪录片最终会用绘画和CG技术结合的形式作为整个系列的终章。


为了呈现这些古人们想象出来的神话,平均年龄仅27岁的画家团队执笔完成画作,用当下年轻人的思维去理解并表达神话背后关于古人们对于地理、天文、秩序感、生死观、世界观等多个层面的探索。


这次创作也是一次冥冥之中的巧合,2023年,湖南卫视曾打造过一档名叫《绘画少年的天空》的综艺,为不少年轻画家们建立一个舞台。这个极其小众的节目一度被认为市场度过于单一,画家们如何出圈也备受关注。然而,也正是这样一档节目,或许为《中国》第三季的诞生埋下伏笔。

你会如何想象神的形象?如何去还原数千年流传下来的神灵形象?为了呈现这一点,剧组大胆启用一众青年画家执笔,构想出一个《中国》。


神话中的伏羲观察日升月落而察觉出时间,月神常羲的故事背后则推敲出四季节气和计时历法,神话背后的这些隐藏元素最终都通过绘画的形式展演。


为了能够刻画出传统积淀的美感,183位画家用了超过3000个小时完成了全季原画。

对于这次的主题画作,单集画风自成一格,但整体又要和谐一致,将工笔画、壁画这些看起来迥异的国画风格交融而不突兀,让神话和国画的美感互相交融。


为了追求神话中的灿烂感,画家们还将重彩设色、吹色、贴箔、烧箔甚至是喷釉等陶瓷艺术的手段都融入其中,汇聚在一张画面。

最终呈现出东方美术和传统配色融合的视觉冲击。


为了保障让画家们能够自由创作,《中国》第三季的动效CG团队在前期坚持不给创作提意见,因为他们担心会影响创意的发挥。


看到画作的底稿时,团队也开始犯难,要让二维的画作变成三维的影视作品,这是从未有过的一次尝试。

细心将每张画作的每个元素都精心区分后,CG团队在繁杂的区分设计后,让这些画都动了起来,那些色彩也开始交融交织,彻底打破了二维和三维之间的壁垒。


为了给这部纪录片配音,周涛、何炅也忍不住对着镜头感慨这次工作并不简单。不同于主持时要能点燃全场热情,他们极力保持纪录片该有的理性,同时又要符合神话故事该有的叙说感和情感饱和,这让他们都直呼不易又过瘾。



当国画艺术在CG加持下变得交迭变化,再加上足够契合的配音表达,这些神话故事变得生动而真切,而故事背后蕴藏的探索也显出立体,完成了一个创作闭环。


在电视创新方面,芒果这一次又成了吃螃蟹的人,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再次刷新,也给国画的展示增加了新的可能。从传统纪录片的模式里,《中国》的片中讲述了中国历史文明的积淀,而在展现形式上也在展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全新可能性,这也算是电视工业的一次进步。
当现代的潮遇见了古代的潮

2020年,纪录片《中国》亮相荧屏,引爆了短视频平台,口碑分最高抵达8.9。


三年后颠覆形式,《中国》第三季的展示形式如今被众多年轻人认定为潮度爆表,用东方意蕴和当代动效技术结合展露祖先们的智慧,是现代电视人对于古代潮人的一种致敬。



在第二集《山海》中,何炅配音的文案中讲述到这些神话传说或是来源于一次远古时期篝火边的口口相传,最终变成代代传递。其中,何尝不能看到古代中国人的思想维度,在神话故事中引入的是思想者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

这些神话伴随一代代人长大,也藏着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溯源。

不仅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也是当时绝对前卫的文明创造。


如果说曾经的传说是篝火边的口口相传,其中夹杂着文明的探索,如今在纪录片中讲述这些传说,则是用当下年轻人的视角和热衷的方式来诠释这些故事背后的文化变迁,让这些凝结而成的智慧焕发新姿。


在画面呈现上,披着稻穗披风的神农,《山海经》里描述的各种自然之神,这些画面也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为保证叙事文本在信息及论断上的准确性,《中国》第三季特邀请王子今、许宏、沙武田、阮明套等一众历史学家及考古专家作为学术顾问。剧组也查阅大量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力求以精准的文字、当代的视角、中西的视野,梳理呈现出中华人文精神的源头,在传说背后梳理出中国人的世界观、生死观和秩序观。


用强烈的中国美学和内核的中国意境相辅相成,《中国》第三季从神话传说中逐渐引入历史,用中国意蕴来阐述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智慧,探讨出中国文化从古至今都对于“人”的重视,从盘古开天辟地,再到《山海经》中的山精志怪,故事最终都落到了对于“人”的探索。


人从何处来,又归去何处;人如何认知自然,又该如何敬畏自然;在偌大浩瀚的世界里,人又该如何自处以及寻找到自洽点和平衡点。

从古代传说逐步引入历史进程,便会发现,故事背后探讨的课题如今依然在继续,这就是专属于中国的文化传承,随着时间在发展,但一直都在持续。


当创意和严谨结合,让东方美学作为桥梁来展示传说背后蕴藏的中华文明的繁衍,这让《中国》第三季的审美从骨子里透出东方意蕴。这是真的潮,也真的很酷。

接下来,《中国》第三季将从神话传说讲入古代历史,关于祖先们积淀而出的中国文明变迁也会一点一点继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