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济源与《山海经》

2020-09-28 16:40:06

山海经》是一部奇书。没有作者,没有成书年代,没有写作背景,甚至连它究竟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都难以定论。但它内容广博而深邃,小至虫鱼鸟兽、奇闻轶事、民风民俗,大到天文地理、国家历史、神话传说,融现实与想象为一体,真切朴实与荒诞不经并存,具有一种神秘而永恒的魅力,吸引了也难倒了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学者。

济源有幸。因为一部新书的出现,使《山海经》与济源结缘了。

2011年湖南湘西凤凰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晓东,出版了《<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一书,书中第五章第二节题目为"从山川分布与神话传说确定《大荒经》之观象台在河南济源

(阳台古建 王屋山天坛顶正南)

《山海经》观象台在济源的主要考据

综观《阳台古建
王屋山天坛顶正南)山海经》18卷的卷目和内容,便可以很快发现,《五藏山经》和两部《海经》都是以一个观测点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展开叙述的,并且,在同一方向上描述的景物有颇多相同或相关之处,这说明这一部《山经》和两部《海经》是站在同一观测点上进行观察、描述并展开想象的。

因而,这个观测点根据观测的需要,应符合以下几个特征:

应该是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并且相对于四周地势较高,能看到远远近近的许多山头。

并且,根据《山海经》里对四周的描述,这个观察点所处的地方,应该是西北高西南低的地势。

王屋山主峰天坛顶就很符合这些要求。当然,仅有这点是远远不够的,关键的应是要根据《山海经》里对四周景物的描述找到观测的中心点。

根据吴晓东先生在书中的描述分析,笔者结合本人的考查、判断,整理出散见于该书中关于《山海经》描述观测点的实地考据如下:

实地考据之一:

《大荒经》所记"禹所积石之山"就是山西阳城横河镇锁泉泉岭;锁泉岭就是济水上游"河水""潜流"入水处。


1、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蓬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大荒北经》)

2、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海外北经》)

3、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海内西经》)

4、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河水所潜也??(《西次三经》)

积石山在《大荒经》描述的西北方向,距观象台不远处;而积石山的位置又与一条河紧密相连,那就是济水

因为积石山相传就是大禹治水时,为了把洪水导入下潜的济水而堆起的山。

济水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条神秘的河流,济水的上游"河水"同现今尚存并且名称仍在的

西洋河(《海内西经》里称洋水)、

东洋河(逢石河上游,《海内西经》里称赤水)和

青河(逢石河下游,《海内西经》里称青水,赤水汇入银洞河、铁山河后河变青,故称青河)

同是发源于邵原西北方向的"昆仑之虚"(应是今山西省阳城县析城山一带,属王屋山脉),但唯有这条河特别怪异,从"昆仑之虚"的东北角发源后,一路西北,到不周山潜入地下,又西行三百里,从积石山下冒出,然后,又下潜。所以,从古至今关于这条河才盛传伏流之说,这才又有禹利用其伏流特性积石导水之说。

《尚书·禹贡》云:"(禹)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明代贤相张居正对这段话作如此解释:"济水性既沈下,而力又劲疾,常从地中穿穴而行,故其出入无常,伏见不一。禹顺其性而导之,其发源在垣曲县王屋山顶崖下,叫做沇水。这是初见的时节,由是伏流地中,东至济源县,涌出二泉,

合而为一,叫做济水。"

(济渎庙 隋开皇二年建 祭祀济水和北海 北海或为渤海或贝加尔湖)

看来,"河水"和"沇水"都是"济水"的"前身"或上游,它们都是大禹治水时移

山(其实就是造山)导水时,导入济水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入水口,就是位于山西省横河镇锁泉岭的"禹所积石之山"。

综上所述,我们便可以确认前面所引的四条《山海经》记载中,1条中的"河"与2、3、4条中的"河水",是同一条河,但绝不是黄河,而是发源于济源市邵原镇西北方,并向西北方向流的一条河流,因为它有伏流现象,被怀疑是济水上游;

它潜入的地方,被传说为大禹治水的积石山,并在《大禹治水》的传说里被认定为山西阳城县横河镇锁泉岭。引文1里的"河济所入"的"济",应理解为"入"的方式",-渡过"(穿过),"河济所入"应翻译为"河水穿越潜行入水的地方"。济水的得名,盖由此而来。

大禹积石导水终归传说,济水是否真的是由《山海经》里记载的"河水"伏流而成,也难以做出科学定论,但《山海经》里关于"河水"、"赤水"、"洋水"、"黑水"、"青水"、"济水"和"积石山"的记载,及其他典籍、传说与现实地名、河流名称的高度契合,却锁定了《山海经》观象台的位置,就在距"禹所积石之山"即山西阳城县横河镇东南方向不远的地方,这应当是没有很大疑义的。

实地考据之二:

《山海经》观象台就在王屋山主峰天坛顶

山西阳城横河镇东南方向不远处的山头很多,但只有一个具有最大的可能性,那就是王屋山主峰"天坛顶"。天坛顶海拔1715米,可向西北方向俯视群山,而东南方向已是丘陵平地,是最适合向四方观察的制高点。

王屋山天坛顶

况且,就"天坛顶"这名称本身就标明了这里与"天"的关系。相传是黄帝祭天的地方,当然也就成了众多巫师、术士祭祀、占星的圣地。

据该书作者考证,《五藏山经》成书于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45年之间,《大荒经》与《海内经》成书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379年(即周朝)这段时间内。

也就是说,《山海经》最早成书于周朝,距离黄帝祭天的传说已相当遥远,在这漫长的历史行程中,有无数的巫师术士在这里进行祭祀占星活动,《山海经》作为他们祭祀和占星的重要工具,被他们一代代口口相传,不断地修改、补充,进行集体创作,直到周朝,才由他们中的佼佼者用文字固定下来,成就了这部旷世奇书。

(济渎庙内古观星台 司马承祯所谓道教第一洞天)

《山海经》观象台确定在王屋山主峰天坛顶,一些山峰的名称便能与构拟的《大荒经》叙事场景相吻合,相关的神活传说也能得到印证。主要有:

1、天坛顶东面有日精峰,西面有月华峰,正如《大荒东经》有七座"日月所出之山",《大荒西经》有七座"日月所入之山",暗示了这里在古代是观测日月星辰之所。

2、不周山在天坛顶的西北面,《大荒经》里的不周山也在观象台的西北面。并且,《大荒西经》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至今有当地群众反映,不周山上有冷热水,就是山的阳面有两条泉水汇成的小沟,上面那条长年是热水,下面那条长年是凉水,说可能是下面那条照不到阳光,其实不是,是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

3.《大荒西经》记载了不周山之后紧接着下一条就是:"有禹攻共工国山。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在这里,女娲造人、补天等伟大业绩并没有叙述,可能直到《山海经》成书的年代,女娲神话尚未广为流传,但从所叙述的地理位置和传说人物看,为后世在这一地区产生的包括女娲在内的伟大神话,奠定了基础,却是不言而喻的。

《论衡.谈天篇》云:"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淮南子》则除了记补天而外,又添了两大功绩:"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而这两大功绩,除济源以外,其他地方未见流传。

《大荒西经》里的龙山在观象台西北,黑龙山也在天坛顶的西北。银洞河谷的五彩石,小沟背一带的鳌背山、娃娃崖、芦渣坡,都成了女娲神话产生的见证,也成为天坛顶作为《山海经》观象台的见证。

4.《大荒西经》记载的西北方向,有灵山和西王母之山,在天坛顶的西北面,灵山山脚下正好有一西王母洞。相传,当年黄帝与蚩尤交战,开始屡战屡败,于是到天坛顶祭天求助,得到王母娘娘帮助,终于打败蚩尤,在砍头山(即灵山)将蚩尤的头颅砍下。砍头山西北的待落岭上,有一座叫做尤颅寨的山峰,像颗人头,当地人说是蚩尤的头。

5、《海内南经》记载:"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海内经》也有类似记载:"南方有赣巨人(赣,通戆gang,傻,椤),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之。"

这里记载的是一种狒狒类的怪兽,《海内南经》称其为人,并称其活动区域为枭阳国。《海内经》称其为赣巨人,可见其体格庞大,傻傻的样子,笑起来上唇可以盖住整个脸面,脚后跟朝前。整体形象颇似现在争论不休的神农架野人

《海内南经》和《海内经》的记述范围都在距观象台不甚远的范围内,所以,如果天坛顶是观象台,那么,在《山海经》成书之前的年代,邵原西南部地区应有这种动物存在。

事实上邵原西部地区古时也真的有这种怪兽存在,证据就是在邵原东洋河上游,"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有一个村就叫枭上村,顾名思义,上述的那种怪兽(即"枭")曾经上到过这地方,这一地区整个是北高南低,因此叫上。

所以,在济源市邵原镇,甚至克井镇勋掌村一带,在老辈人中,关于"笑哈哈"的故事广为流传,毫无疑问说的就是这个"枭"。传说中,这种怪兽的主要特征就是"见人笑亦笑",以致笑得昏死过去,但抓你的手却也不丢。所以老人们告诫年轻人,进深山的时候,要带几个竹筒,若见到"笑哈哈"就先把竹筒套在手腕上,等它笑昏过去后趁机抽出手逃走。这些传说与上面《山海经》中的记载完全契合。

《山海经》、《诗经》和《易经》号称国学三大经。

《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源头,《易经》是古典哲学的源头,至今还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而《山海经》则堪称一部远古的"百科全书",由从夏初至汉代的许多人所草创、成文,修改、补充,融入了地理历史、天文历法、风物民俗、奇闻轶事,无所不包。成为博大精深的文史知识和文学素材宝库。

然而,时至今日,不但不知道它的作者,甚至连书中描绘的地域都不能确定。《山海经》研究史上就有"两河流域圈"、"亚洲圈"、"中国圈"、"云南圈"诸说。

济源有幸,吴晓东先生《<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一书的出版,又为《山海经》研究提供了一个"济源圈"。从此,素有"神话之乡"美誉的济源西北地区又成为《山海经》的摇篮。

作为一个济源人,我自然感到无比自豪。

但我并不仅仅作为一个济源人去感激吴晓东先生。

我更作为一个《山海经》爱好者感激吴晓东先生。

因为他的"济源圈"为我探索《山海经》的秘密打开了一扇窗口,并且我深信这个窗口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山海经》的观测视野是整个"天下",那么你说按常理站在什么位置最方便?当然是站在中心地带而且居高临下。

天坛顶东向俯瞰 日精峰

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天地之中,必是中国,中国之中,必在中部。《淮南子》称昆仑山"天地之中也",在"海内昆仑之虚"王屋山的主峰天坛顶上仰观天象,眺望四方,乃是最自然最合理的事情。

吴晓东先生的"《大荒经》观象台在河南济源"的论断不但为《山海经》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也为研究夏以前史前文明提供了一扇窗口,帮助我们从远古先民们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和刻在石头上的简单壁画中穿越历史隧洞,窥见远古时代的历史光影,撷取真实的历史碎片。

据此,才有了我这本历史门外汉所写的"历史研究"性小书。

所以,我要加倍地感谢吴晓东先生。

先夏历史研究与评论 山海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