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游哉忧哉家乡的名人故居

2023-08-21 16:33:35

                                                                                                       游哉忧哉家乡的名人故居            

 旅游胜境,除了天然与市貌的美轮美奂,倘再有些人文亮点可内视,地灵与人杰璧合,便锦上添花了。我徜徉海内外大城小镇,总不忘觅蹤名人遗痕汲取灵气,福地有了贤达的雪泥鸿爪,似能更紧地跟历史弥合。怪不得联合国近年搞“世界文化遗产”海选,令全球纷纷不遗余力翻箱底儿来“申遗”。

 也是在近年才晓得,市龄很短的俺故园亦显摆出一批名人故居,有点意外。以前只知疗养区的别墅被高官们住过而生辉,寡闻市井街里也有名堂。猜想许是爲了观光业之需而“挖地三尺”牵强附会,毕竟青岛乃新兴移民城,没得土着古迹可祭。现亮出这牌甚至号称“文化名人一条街”,须实事求是、物有所值纔行。

 于是省亲时我抽空前往探究。那一带倒是遍布着老房子,属于岛城“万国建筑博览会”风景綫,也久违了,及至置身其中,恍悟那些景点全是“恰同学少年”厮混的快活林!早年的寒舍距此不远,少小同窗的家皆散布在这爿,名居有的竟是伙伴们住的家院邻舍。挂牌的名士虽未达及国际影响,但足以让国人瞩目倾慕趋之,确为素来夷味过之、古风不足的滨海洋城泼了浓墨一笔。

 重蹈旧辙基本绕行老山东大学校园,我深嗅着故都的魂灵味儿,饱览着老街的熟悉影儿,拾遗着孩时的纯真神儿。那蜿蜒幽静的石径,两边的矮墻倩楼,蔓籐绿荫,把人带回到上个世纪初,时光仿佛在此凝固。原係德军俾斯麦兵营的校苑,跟不远处的总督府、宫邸、医院、教堂等构成了典型的日耳曼建筑群,1930年高校初建时,衆多名流冲着这海市琼境前来应聘任教,还有不少大腕暑期来消夏,一时间青岛文人荟萃,声名鹊起,成爲与京沪等同的三大都市文化中心。

 名人们其时多栖身学府附近,留下了这些痕迹至今。盖因解放后长期不讲名利和突出个人,加之有的“逃台”“投美”、或遭贬劳改,故无渲染这些身外之物的来历,俺们徒长了恁多年懵然不知内情。如今时过境迁,讲求名人效应,方有考证发表出这城南旧事,既缅怀先贤又招揽游客。   

 老舍的故居位于市博馆北的静谧小巷里,独门小院二层楼。他时任中文係教授三年,代表作《骆驼祥子》即在此诞生。其时楼上还住着另一家子名人: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等兄妹。老舍在文革中横受批斗,不堪其辱,投湖自尽,时年67嵗。今朝电视剧《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久演不衰,让人每念及这位作者惋惜不已。

 相隔不远即我初中同学家,那时我们常在这胡同踢球。他爹是北舰的高官,家有勤务兵给洗衣做饭,让我头一囘于现实生活中见过了如此被伺候的家庭,瞧着小少爷喝斥卫士的态度,惊异之余领教了高干子弟的颐指气使。后来其父调至刘少奇专案组工作,名字常上《人民日报》,四人帮倒台后跟着栽了。同学毕业内招当小兵去了,我们从此失联。

     梁实秋的宅邸在舘南坡上、去浴场游泳的必经之途,这栋两层的小楼并不华丽洋气,现更頽废髒旧。语言大师当了外语係主任兼图书馆长四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出版《文艺批评》等,自认为係一生中最惬意的几载。这位哈佛英文係博士因与鲁迅的观点相左,被定性“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受到大陆舆论界的常年贬抑。在台湾他任编译馆长、师大文学院长,始终怀念琴岛,“我曾梦想,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安然退休,总要找一个比较舒适安逸的地点去居住……我是北平人,从不以北平为理想的地方。北平从繁华而破落,从高雅而庸俗,而恶劣,几经沧桑,早已不复旧观。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其女梁文茜曾特将汇泉湾的海砂装瓶捎与父亲,梁实秋把它置于案首,时有凝视,情动之时不觉泪潸,84嵗的他1987年仙逝。

 挨着它的是我另位小友的家,当时他蜗居地下室,屋窄而潮湿。心高气盛的“大才子”常对着我们发鸿鹄之志,每使俺念及“苟富贵、莫相忘”古事,就差“三结义”了。后来恢复高考时他壮志未酬,当了工人后搬走了,再无音讯。

 坡东面的康有爲故第,是德式三层砖瓦房,前廊镶着红条木栏,大而气派、整葺得亦好,是故居群中最爲称道的。它初是督府洋大人的官邸,后被康氏购得直住到去世。这位戊戌变法的始作俑者一生颠簸起伏,曾流亡海外众国,甚至还来过安大略、在千岛与侨商创立保皇会。最后选中岛城作爲归宿,他有一段自述“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后自成了故城的文标。然传奇人物强弩之末,外秀内空,有六房妻妾、浮华风流的他1927年归西时捉襟见肘,入土郊外崂山的殡葬费还是狗肉将军张宗昌掏的。

 我也有团长之子同窗住在附近,此花园洋房“眷村”非高雄左营的彼眷村。康府那时则是平民大杂院,俺们常穿行它的空场,不屑一顾这古迹。现今则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

 再上行不远,是沈从文的雅轩,大师任文学院讲师踞此两年。依山面海的美境让他灵感如泉涌,先后写出《八骏图》《从文自传》等20多部名篇,是平生出产最丰之季。他不少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还两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1988年以86嵗高龄辞世。比邻的老斋,是着名戏剧家洪深的府第,老“海归”的他接替梁实秋做係主任,在此创作了《劫后桃花》等,由影后胡蝶主演,名噪一时。这位左联出身、发表华夏首个电影剧本的编导,解放后官拜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惜早逝于1955年。名居门前的这条僻街,曾是我们去中山公园玩的捷径,当时每囘路过都沾染了点文气而浑然不觉。

 “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的故居,位于梁实秋家斜对面,与生物学家童第周等的在一个院落。这位物理家可能有人不太稔熟,他游学欧美,在相对论方面颇有建树;桀骜铮骨使遇政治运动便连番遭难而难能继业,人才多年淹没。1977年我考入青医时他尚在校教物理,係因诺奖得主李政道回国访问、谈及其蒙师,“中国不乏解决人才断层的教师,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先生”,他这才在周恩来的关注下得以平反、归队回城。这位早年与后来的“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共过事齐名的学者,晚年调任国家海洋局研究员,1983年病故。俺作爲同间院校的先后师生,睹物别有一番思情。

 此外,尚有大诗人闻一多,着名作家王统照、萧红,海洋学家毛汉礼的故居等,不下廿余处,可谓群楼星光闪烁,筑成了岛城的另道璀璨的人文风景綫。美中不足的是,故居里仍满住着市民,房态老旧、墙皮脱落,包起来的晾台颇难看,惨不忍睹;有的小院中还搭建着小屋棚房,烂摊堪忧。这等臃肿不雅的环境若是搁在当年,必影响墨客的情致而生不出佳作来。而且盘踞的住民们对于探头探脑的外来客不甚耐烦,想必是频频打搅了人家的日常生活。倘若有朝一日“人去楼空”,修缮开放,就名副其实、两厢咸宜了。

 漫步这里眼观耳闻,心驰神往旧嵗,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是当时。顽伴不知何处去,甭说“国师”们了。涛声依旧,故事流传,却非原先客船;景物似是而非,不具当初的神传。我感慨世间没有一成不变,永恒原应天上有;又相信人一生的经历,定实录善存在某隅,将来在新天新地另个世界里会一睹它从头重映,回顾寄篱地球人间这一大故居,届时才真成全了世人皆怀的念旧之心和永葆青春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