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品味不淡的台北淡水

2023-08-15 16:33:54

                                                       
                        品味不淡的台北淡水                                    

         世界上许多名城中都有一条河逶迤流过,哺育着岸上的住民。台北也不例外,有条川唤作淡水河,穿城而行,在它拥抱大海的那地儿也叫淡水[镇],距离台北市中心搭乘捷运火车仅仅三四十分钟。生活在大都会心脏里憋屈的现代人,若是想解闷纾压的话,可以随时御驾这里,面对壮观的海景山色,瑰丽的落日余辉,一吐胸中的郁懑,蕩涤心灵的蒙尘。远不止于此的还有,淡水镇是近代北台湾发祥的起埠,若是想了解西方列强殖民统治台岛的历史,到此来寻能最爲集中地一目了然。

         我是在游完了北市内的政治文化景点以 后、沿着蛇行的淡水河专程奔来这里的。首先跃上葱茏去看大名鼎鼎的红毛城。这是西班牙人在17世纪初,从其亚洲的殖民基地菲律宾啓程进犯宝岛的滩头阵地与桥头堡,闯入者在这山势险峻之处构筑了充满南欧风格的要塞,起名“圣多明哥”。之后海上新霸荷兰人长征远东,先自台湾南部登陆,逐步向北推进,最终击溃了西班牙人,也在这一带重新扩建新的御城,改名为“安东尼堡”。由于洋佬中多红捲髮的“赤面鬼”,当地老百姓称呼他们为“红毛番”,其驻兵营地便叫“红毛城”,不乏对侵略者的贬意,几百年来便一直这麽传称下来。

         明朝末年,郑成功渡海收复了台湾,红毛城也就废弃了。到了清代,辫子军于此再筑防御工事、镇守台湾的北大门,以保护往来大陆的航通贸易。19世纪末,打败了清廷的英帝强行租借了这块风水寳地作爲不列颠在台的领事馆址,并且在红毛城旁加盖了庞大的领事官邸,把这里变成了外交沙龙和管理英侨、海关税务等的重要场所。没多久台湾被赔地割让与日帝,又开始打上了东瀛的烙印,直至抗战胜利后才重归国人。

         登临这满载着累累屈辱、史迹深重的赭红色城防高地,见堡垒内圆外方,墻厚石坚;在面对着淡水河口方向的角楼,露台、女墻、垛口等,均设计供架炮支枪、迎击犯敌之用,固若金汤。纵目远望,河海尽收眼底,感觉气吞江天。近处桅杆帆船林立,渡船头和渔人码头历历在目,老街道崎岖弯弯,东西洋式和中式古宅荟萃;远处观音山障立,恰为良港的一道天然屏蔽;奔泻千里的大川在此汇入辽阔的东海,那在水一方不能穷目之端,就是福建的袤原,一衣带水相隔仅130公里。“西綫无战事”了,人们黄昏来此观日坠洋最爲称道,故以“戍台夕阳”荣膺台湾八景之一、更是淡水的八景之首。

        堡旁的领事馆则是典型英式楼宇,赤砖红瓦,转圈券拱式迴廊,内里客厅、餐厅、书房等直对花园草坪,二楼上的卧室更是隔窗视山海,如融于大自然丽景中。舘内处处装璜得如绅士淑女般的典雅古朴,文质彬彬的悠闲与毗邻碉楼的腾腾杀气对照鲜明,无形中建出刻画了一幅刀枪入库、放马南山的绝佳意境。

         观毕这西、荷、英式三朝老城,我们又转去不远处把玩加拿大的古风:由枫叶国安大略省传教士马偕博士在百多年前所创立的宗教、科学文化遗迹。一所当初起名为牛津学堂的书院,现今已发展成爲了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 真理大学。

         将近一个半世纪前,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的神学士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志愿到中国传扬基督从而踏上了台湾的地土。他在淡水镇登陆,几十年间先后建起了20多个教会,创立了台湾第一间理学堂大书院[牛津学堂],除了教神学课程之外,也传授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并建了台湾北部的第一所西医医院,治病救人。他后来娶了台湾原住民姑娘为妻,所生的儿女也都献给福音事业。最后终老于淡水、也葬在这里。

我流连在现今看起来挺小的学堂前,凝视着这中外建筑艺术的合璧,深思着它的深厚内涵,对不远万里来华传教、播散现代科技的西人满了敬意,毕竟在靠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奴役华人的鬼佬之外,还有这麽一小群着力为苦难落后的神州改变物质和精神状况的番夷。又徜徉在同样融合着东西风格的新校址巍峨的主楼前,更感这无远弗届的博爱之不灭与延伸,至今仍在发扬光大、薪火续传,先人的在天之灵定会欣慰这些种子所结出的籽粒和硕果。

在其旁的淡江中学,係由马偕的儿子所创办,校园环境极爲幽雅恬静,半土半洋的教学楼别具一格,亦不乏英国领事馆影子,特别是那座高高的八角形的红砖塔更是神形兼备、引人注目,成爲游客必拍照摄像的地标。这所最初的教会学校,后来在日据时期也是培养台湾本土孩子受教育的园地,毕业生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有政治家李登辉、着名武侠小説家古龙、当今红歌星周杰伦等。

马偕的墓园就在校园的一隅,相形他的贡献实在逊色,忒普通而简单,甚至有些破旧。但是丝毫不减对游人的吸引,来凭吊的络绎不绝,足以见其影响不衰、仍然活在后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