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尚

如果雌雄同体有尽头,也就她了吧

2023-01-15 16:45:09

如果雌雄同体有尽头,也就她了吧

迷人的凯特·布兰切特又拿了奖。

都说圈内能掰弯直女的电影,有一半是她贡献的。这回又添一部《塔尔》。


粗浅翻了下各类影评,发现电影本身观众缘一般,但大家嘲归嘲,照样还是被大魔王的魅力折服。

导演无疑是懂凯特的美的,所以将她硬朗的五官、脆利的性格、自信而毫不拖沓的表达,原汁原味地搬进电影里。

开头有段音乐学院上课的戏,我反复看了好多遍。觉着像颗琥珀之眼,把大魔王雌雄同体的气息凝练到了极致。



这些年,向大魔王看齐的雌雄魅力的确是越来越兴了。明星圈子更是把“攻里攻气”当成某种圈粉潮流。

可凯特魔王的“攻”,真不是项能模仿来的技能。它是一种强而有力的精神力,没个几十年的人格沉淀,不可能随便降临在谁的基因里。

女王再怎么遍地开花,魔王还是只有一个。


凯特的魔性里头,没有卖弄的性质。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包括出道以来的种种转变。

早期的时候,凯特扮的好多深入人心的角色,都是女王的形象。英国女王、精灵女王、舞蹈女王……端庄、典雅自然是刻在骨子里的,但凯特从没把她们当作“花瓶”在演。


上图《伊丽莎白》,下图《魔戒》。

一个古早访谈,记者问她《伊丽莎白》开拍之前,都做了哪些人物功课。

那个时期的凯特,还没现在这么强烈的“攻气”,眉眼明媚,连声音也要柔软不少。讲起角色来,眼睛里放着光。

她侃侃而谈女王的政治、历史,但更难得的,她关心女王作为“人”的孤独感。在她眼中,女王不仅是优雅的、美丽的,同时也是饱满的、生动的,充满了情感与生命力。


说实在,演员是一个荣光和滤镜都很厚重的职业。但凯特并不是来名利圈玩票的。她的专注和认真,在每一次大小访谈中就能捕捉到。比如她谈话时饱满的能量,还有超乎想象的语言密度。

光是帮戏跑宣传这一点,凯特就已经魔性尽显。好些演员在回答角色问题的时候,更像走个过场,浑水摸鱼扯几句。可听大魔王聊天,是能得到实在的滋养的。

她会究极细腻地解构、剖析每一个角色,大到人物背景,小到服装妆造。本质上,这是对人的好奇。


这可能才是她后来有那么多丰富、多变的角色的原因。那是她对不同人所产生的好奇。

不免想到这阵子新上线的演技综艺,“女演员转型难”再次成为话题。我是觉得,行业风气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就演员本身而言,有没有突破戏路的决心,和对饰演不同角色的兴趣,同样是颇值得考究的事情。

大魔王靠着各种各样的角色,频摘影后的实力,就是她一次次自我突破来的。

记起来最初被凯特震慑到,是在《本杰明·巴顿奇事》里。


舞者黛西美得惊人,是优雅的白天鹅,也是炙烈的午夜玫瑰。那会儿,大家还更常用“闪亮”“晶莹剔透”来形容她。

但后来知道,反串鲍勃·迪伦也是那前后的事。这会儿大概就是大魔王魔性的开端了吧,你猜不到她的下一个角色,也想不出有什么角色是她演不来的。


于是往后的很多部电影,你都能见着她打破常规的痕迹:

《宣言》里头一人分饰十三角,从乖乖女到朋克风,乃至满脸络腮胡的流浪汉,没有哪个角色难得倒她;


到《蓝色茉莉》里,她又成了不敢重新面对生活的落魄贵妇,神经兮兮地穿街走巷,每条皱纹、每滴汗水都是戏;


《卡罗尔》就更不用说了,“女王攻”的雷达,就是这时候启动的。这部片也打破了好些雌雄莫辨的沉闷讨论:美艳、温柔,可一点都影响不了攻气十足。


一度觉着凯特是越老越“魔”的女人,但简单考个古就能发现,她打小就魅力四射。

学生时代起,她便开始喜欢摇滚乐,喜欢打领带、穿西装,甚至常常剃光头发。


剃头的姑娘家,放到性别可流动、可模糊的现在,还是有老一辈人觉着离经叛道,几十年前大概就是这样的氛围。但也明显,凯特并不惧独特个性。

听闻大学时入读名校不到一年,她就选择退学,周游世界。这对年少的人来讲,我觉得需要莫大的勇气。


但反倒就在那段时间里,她找到了戏剧的乐趣。从埃及旅行回来后,她转去学了表演。

实在是好清醒稳笃。所以她才能在后来的事业里,那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吧。出道二十几年,她越来越清晰女性的无限可能。

日渐浓厚的雌雄气息只是其中一点见证。更多表达还是在作品里。

就拿《卡罗尔》那场重场面戏来说,直到现在,也常有人喜欢拿出来聊上几句。


当时的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话题。不过凯特对此的态度一向都很敞亮:性是所有感情里都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不论发生在哪种性别之间。

还有2018年登上戛纳节评委座席时,她和先锋女士瓦尔达一起,领着82位女性电影工作者为业内性别失衡的问题发出了抗议。


无怪乎“大魔王”的名号越叫越响,我觉得其中不乏某种敬仰的成分。但前提,这也是她用相互的尊重与共情换来的。

说起来,“大魔王”的称号起初并不是称赞。

因为海拉死神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于是国外某个黑粉论坛直接给凯特送了个大花名“Diablo”,意思是“暗黑破坏神”。“大魔王”就是从这词音译过来的。


但我觉得除开角色不讲,大家会用这词儿来调侃一个女人,大概和女性想象的错位脱不了干系。

她的事业太成功,甚至按照传统审美来看,她的样貌算不上惊绝:五官偏男性化,不够媚、太硬朗,和“应当”阴柔的女性气质比起来,她太盛气傲人。

这些都不是人们对女性惯常的凝视想象。


可大魔王独一份的魅力就在于,她能生生把恶评扳成褒奖。

反差感也是大家爱她的原因之一。

看她一系列的领奖致辞和采访,完全不是个老艺术家端着的样子:信手拈来的幽默、放飞的表情管理、随时随地开车讲段子……她并不拘在女明星的虚壳里,而是开拓了一种新的风格想象——更多元的、真实的。


如今再说起“大魔王”这词,说的是凯特独有的魅力,是她的气质,她的修炼。

当真希望如今的明星圈子里,如凯特这般的大魔王,还能越来越多个。

她们可以是一种精神力的传递,不被哪种特定的文化所规训。

因为“大魔王”真正的魔力在于,她具有打破一切的可能性,不论性别的,年龄的,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