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为获得中央财政救助,部分地方公务员或将裁员20%

2023-08-27 18:03:36

?——【·前言·】——?
考研、考公、考编,年轻人的三大人生使命。

什么饭都不如国家饭好吃;什么钱都不如国家发钱好使。

当疫情过后,部分地方的经济仍未实现复苏,不少地方政府债台高筑。


泥菩萨自身都难保,还怎么有能力养那么多铁饭碗呢?

这时候就要另辟蹊径:裁减公务员,申请中央财政救助。


一、财政补助代价谁来承受

在对内无法达到收支平衡的状态下,地方政府最渴望得到的便是由中央发钱来解决困境。

但一无自然灾害,二无重点扶贫项目,想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失业率及体制内缩编改革或已成为最容易得到关注的方式。

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大,搞不好甚至有可能导致体制内思想的滑坡及工作的散漫。

不过从目前传出的越来越多的消息中体现出,精简公务员的道路是可行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云南省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据先前该省审计部门公示的地方财政债务统计信息显示:

云南虽然已经在国家的帮助下实现了全面脱贫。

但其地方财政内核的显性与隐性债务合计金额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亿元。


越来越多的地区甚至已经无法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粉饰太平。

新债认可程度的降低也导致地方政府的压力直线上升。

在即将崩盘无法承受的情况下,中央开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伴随着央行的注资及20年低息贷款的项目,为解决云南省债务问题点燃了希望。

然而即使利用了融资平台,效果也如同杯水车薪。

中央财政救助才是唯一的上岸途径。

一切的努力过后,云南只能主动开创裁减20%公务员的方式提起救助。



代价很大,但也让中央财政看到了该省恢复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顺利的得到了救助。

二、各省份存在共性顾虑


其他省份此时都在观望,顺利度过难关后,云南并没有其他省份专家预计的体制内信任度下降,执法难度提升等问题。

在裁减政府人员过后,反而实现了高效政府,人才精炼,科学执法的好现象。

其他各省份看到结果,未来预计会出台裁减政策,以图效仿该省获得中央财政救助。

但由于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情况不尽相同,有不少省份依然在观望这项政策的可行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的顾虑。


首先是人才吸引问题,体制内对人才质量需求较高。

但待遇普遍并不高,尤其是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政府。

失去了稳定的保障这一核心竞争力,是否会产生人才流失的可能性是地方政府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其次社会稳定性的考虑,体制内的风吹草动都必须引起社会的激烈讨论与效仿。

如果在缩编的过程中处理不当,将会跟风产生各种民生问题:

比如大学生就业更加迷茫,社保断缴比例直线上升等。

为将来如何解决埋下了重大隐患。


最后便是个别基层岗位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编制自成立之初便讲究稳定,但不同的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工作强度。

就执法层面而言,个别岗位天然或进阶的存在着人手不足的情形。


裁员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旦缩减必然同比例进行,那必然导致本就压力过大的部门直接工作量爆炸。

产生执法人员的严重缺口,增补压力大,难以平衡舆论与实际效果。


三、概括性问题针对性解决

除以上共性问题外,各地裁员也都还存在着差异化难题。

推进势在必行,但进度难以把控,对此有不少专家给出了合理的针对性建议。


要保证将裁员的影响缩减至最小,利益扩大至最大,总体而言,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性把握。

首先,全面调研体制内岗位利用率及人员溢缺情况。

在裁员之前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用以精确调整各部门编制数量。


并在内部进行编制调整与适应性工作,保证编制结构合理,为顺利裁减做结构性准备工作。

其次把握被裁减人员的安置政策和措施。


将不确定因素的风险降至最低,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实现科学合理的人员精简后福利措施。

最后重点跟踪和关注民生态度,不断增进人民支持度,切忌关起门来做决定,注意收集民生意见及民众建议。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体制内裁员工作的进行,将负面的社会影响严格把控至最低程度,维持社会的稳定性。

以上几点全部走做到以后,共性的问题基本能够得到解决,具体的各个地方的个性化问题则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慎重分析。

总结:

改革发展之路势必伴随着困难与争议,但地方政府的道路也必须通过不断的自身改革来踏出。


中央会看到每一个政府的困难,也会体谅每一个地区的改变。

在资源有限的当下,谁能够实现自我突破,谁就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希望所有的地方齐头并进,实现深化改革发展的伟大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