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中国正研发跨介质超音速鱼雷?港媒:能飞还能游

2022-09-14 18:10:27

最近香港南华早报的一篇报道引起了国外不少网站的注意,南华早报在其一篇报道中表示,目前中国科学家正在以“硼”作为动力开发全新的跨介质超音速反舰鱼雷。其整体实力相当强悍,在巡航阶段能够在民航客机常用的10000米高度上以2.5倍音速进行超音速巡航。随后进行20公里的超低空掠海突防飞行,等到距离目标仅有10公里的时候,导弹会切换成反舰鱼雷模式,在水底以200节,也就是100米/秒的速度对目标展开攻击。



实际上,目前包括中国、美国在内都已经装备了概念接近的产品。比如中国的“鱼-8”型反潜助推鱼雷,实际上也属于一款“超音速鱼雷”。只不过“鱼-8”的主要攻击对象是潜艇,无法执行反舰作战任务,并且射程也没有达到200多公里的水平。所以,此次介绍的跨介质超音速反舰鱼雷也可以算是一款全新的装备。


外贸版的ET-80反潜助推鱼雷
考虑到目前世界主要海军强国已经开始陆续给自己的战舰装备各种反鱼雷作战系统,因此,除了依靠200节的高速进行水下突防外,中国科学家研发的这款跨介质超音速反舰鱼雷还可以在切换到鱼雷模式后,根据实际情况随意切换航向或者航行深度,以进一步提升突防成功率。而这款跨介质超音速反舰鱼雷之所以能够在水下还能够拥有如此之高的攻击速度,一方面是使用了超空泡技术,另一方面则是使用“硼”作为推进剂。


硼粉末
“硼”是一种轻量化的元素,暴露在水中或者空气中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可以用来驱动发动机进行高速运转。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鹏飞和他的团队已经设计出了相应的发动机蓝图,并在《固体火箭技术杂志》上进行了公开展示。

现有的战舰导弹防御系统基本上主要针对的是单介质内的来袭目标,比如鱼雷拦截系统就是专门拦截水中的来袭目标,舰载防空导弹和近防炮则专门拦截从空中来袭的各种目标。但如果将两种介质内的攻击方式进行混合,那么舰载防空导弹/近防炮和鱼雷拦截系统的整体拦截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鱼雷拦截系统
实际上将“硼”作为推进剂的时间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空军曾经希望能够用“硼”来提升超音速轰炸机的飞行速度。但是因为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美国很难控制好“硼”的燃烧效率。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年高超音速武器得到的重视越来越大,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均重新对“硼”的应用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例如,根据公开可用的信息,中国已经使用含有硼纳米颗粒的固体燃料制造了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以将导弹加速到五倍音速的水平,而美国也有研制类似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计划。

李鹏飞和他的团队所研制的发动机最大的亮点在于可以实现在空气和水两种不同介质之间的无缝切换,这对于发动机的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临时切换相应的介质并改变推进方式很容易造成发动机停火或者导弹解体。美国NASA的一项研究发现,使用氮化硼制成的纳米管可以为时速超过4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导弹提供动力,只不过这种推进剂只能够在空气中使用,无法在水中使用。


氮化硼
根据李鹏飞和他的团队公开发行的论文,他们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使用了一些独特的组件,例如可调节的进气口和排气喷嘴,以保持硼在不同环境中的燃烧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推进效率,还使用了全新的硼燃料棒。

除了表示能够控制硼燃料棒的燃烧效率外,李鹏飞及其研究团队在这篇论文中还表示:“跨介质冲压发动机使用富含燃料的固体推进剂,它与进入冲压机的外部空气或海水一起燃烧,产生高温气体并通过喷嘴产生推力。同时,它具有高比冲和简单的结构,是跨媒体反舰导弹的理想动力源。”

这段话普通人看了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对现代军用固体燃料技术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和液体燃料发动机相比,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更加难以控制。特别是在超音速、高超音速飞行状态下,固体燃料将会以颗粒形式或者流体形式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要对其燃烧效率进行控制,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平。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美国目前仍然没有能够有效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手段,但是美国正在这方面不断努力。为了继续维持对美军的远程打击优势,中国需要更先进的远程打击手段。而此次的“跨介质超音速鱼雷”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使是到现在,对于一艘现代战舰来说,要拦截一个能够以200节速度来袭,并且不断变换航向和航深的水中目标,难度并不比拦截一枚高超音速导弹来得低。而且,在战斗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鱼雷对战舰的杀伤力远超过导弹,一枚就足以让目前大部分的水面作战舰艇彻底失去战斗力。

最重要的是,这种“跨介质超音速鱼雷”还拥有相当不错的技术发展上限。随着中国在吸气式高超音速发动机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这种“跨介质超音速鱼雷”未来甚至有可能发展为“跨介质高超音速鱼雷”,整体的拦截难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