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伦敦受得了”:德军大轰炸阴霾下的英伦社会

2020-10-11 17:05:03

“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就它的规模和对全人类的生活和未来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来说,都远远不是过去那些勇敢的日子所能比拟的。”

——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9月11日

虽然德国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要到1940年的下半年才落到自己的土地上,但英国人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为不知何时到来的战争做起了准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伊始,英国政府就按照战争期间面临危险的可能性,开始组织大城市的人口疏散。光是在1939年9月初的3天里,就有125万人撤离首都伦敦。其中包括73.5万无人监护的孩子。组织规模如此之大的撤离行动自然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一位女士就记录了她的一次经历:“(星期六下午五点)我们到达一个溜冰场,一些四五岁孩子被挑选出来,可怜的他们直到星期天下午还待在那里。”另外,“许多孩子到达时已是营养不良、衣衫褴褛、患有各种皮肤病”。这是因为那些家居宽敞的伦敦中产阶级大多不太愿意接受撤离的命运,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那些愿意撤离的是真正的穷人”。

但预期中的轰炸并没有立刻发生,“英国宣了战……没有炸弹落下来,也没有毒气或大火从天而降。由于灯火管制,街道黑暗,有些人摔跤骨折了。如此而已”,许多人就回家了。到1940年1月时,差不多有100万人回到了自己家中——虽然这只是暂时的。

在城市疏散之后接踵而来的是物资的严格配给制度。二战之前的英国本土拥有4800万人口,其食物的2/3需要从海外进口。这对“日不落帝国”而言本来不是什么问题——“英国有两千条船,什么弄不来!南方的水果、北极的海豹皮。不然,要个帝国干嘛使!”可惜开战之后,随着德国潜艇日趋活跃,英国的海上航运也变得越来越不安全。经过多次讨论,英国政府决定从1940年1月8日起,在全国实行食物配给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是定量供给手册。手册根据身份不同被分成为一般成年人、重体力工作者、未成年人或孕妇用,上面标明了持有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一系列的“食物票”。孕妇和小孩可以获得额外的牛奶票,青少年则有橙子吃,以补充足够他们长个儿的维生素。第一批纳入配给的食物有牛肉、腌肉、火腿(各每周4盎司,相当于113克)与砂糖(每周12盎司)。在平日,这点分量的肉类恐怕只够“大胃王”们一天所需,而战时却得吃一个礼拜。为了得到数量有限的配给食物,排队迅速成为英国战时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部分,定额配给很快超过天气成为谈话中最流行的话题。假如鲜鱼这种非定量配给的货物到达时,便会形成了一种罕见的奇观:“甚至空袭警报也不能改变排队购物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