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上海的崛起:取代广州的坎坷之路

2020-07-30 18:00:47


外滩是包括笔者在内所有上海人的骄傲。作为旧上海的印记,其并没有失去价值,在新时代依旧泽泽生辉。许多来到上海的西方游客也对外滩评价颇高,其中非常满意占比58.63%,满意占比33.34%。不少环游世界的华侨归国后表示:就算是在英国本土也见不到外滩这样连绵成片的哥特式建筑,欧洲本土也极为少见,只有在艺术细胞发达的俄罗斯有能匹敌上海外滩的建筑群。

作为原本的“租界”地带,外滩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甚至上海其他地区,其蚀刻着中国近代的发展史,或许也预示着未来的一些事情。现在让笔者带您走进旧上海,看看解放前的上海究竟是什幺样的存在。

英国人的新据点

今天在上海的建筑群大部分为哥特风格。这与19-20世纪英国的影响力,以及英国在远东的殖民主义息息相关。而英国在远东殖民的起源,尚需要追溯到《南京条约》。


【当然那些积极抵抗的人依旧值得被尊敬】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当局签署《南京条约》,允许英国商人和移民在中国居留,并同意他们犯罪后可以自行审判。

在条约刚签署的一段时间内,英国人更中意广州。因为,广州自汉代以后就是重要的对外窗口。清代的广州更是垄断83%的中英贸易,广州十三行也曾是清朝最善于和洋人打交道的群体。按理来说,广州有着其他四个口岸无法企及的优势,也确实一度被英国人给予厚望。可是,英国人忽略了清朝特有的贸易政策对普通居民的影响。一般的广府人根本没有十三行那样了解洋人。至今粤语中依旧把西方人称之为“鬼佬”,倒退100年“高鼻深目”的英国人更是地地道道的“鬼”。


【英国人一时不查就有性命之忧】

当地官府也不希望洋人大量入驻广州,导致当地人与西方人冲突,从而增加治安、外交上的麻烦。于是,官府带头,当地宗族牵线,用悬赏洋人首级的方式鼓舞当地广府人袭杀入住的英国人。根据一些英国人的回忆,经常有当地人鬼鬼祟祟地跟着他们。如果出门的时候没有带枪,或者出门时没有成群结队,就有可能遭到袭击。一位牧师仅仅因为愣神走在队伍后方,就被绑走并砍下首级领赏。

虽然也有不少英国人通过携带便携短枪的方式,反杀不少试图领赏的当地人。但这样一来成本就高的惊人,也没有人会想要在一个危险的地方生活、经商。再加上珠江三角洲相比长江三角洲,无论市场规模,还是居民消费能力,都要差上不少。所以,英国人逐渐将重心北移,转而将上海当做英国在华利益的中心。


“居留地”的起源

在不少人心中,上海的租界与其他被割让的领土一样,都是列强用刺刀顶住腐朽的满清政府的咽喉,逼迫他们割让的结果。事实上,真实历史完全不是这回事。在开放之初,上海依旧是华洋杂居的社会环境。上海人相对于广州人,无疑要柔和的多,极少有组团猎杀落单洋人的事情。可是,面对迥异于东亚人的“高鼻深目”,许多当地的吴越居民依旧有着本能的畏惧、厌恶。

更重要的是,上海不同于岭南“化外之地”,其背靠"天下之赋,半在江南"的江南。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本身也并非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而是一个地道的县城。大量洋人入住上海,导致上海县的道台宫慕久十分紧张,深怕朝廷的心腹之地被洋人染指。


【上海也曾是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场】

为此当英国领事图就英国领事馆的选址、建造问题商讨时找到宫慕久时。他立刻提出上海乃是远近闻名的“小苏州”,希望洋人能在远离城区的地方建造自己的领事馆。英国人便从一位中国商人手中以1500文/月的价格租下一间有52间房子的老宅。

1843年,上海正式宣布开埠,11座洋行和大量的水手、商人、冒险家纷纷前往上海经商、定居。久而久之难免与当地的中国人发生摩擦。一次一位基督徒因犯事被拘捕,英国领事巴富尔立刻以清政府违反“治外条例”为由,让军舰进入长江流域,逼迫道台宫慕久放人、道歉。在道义上,清朝确实无权逮捕《治外条例》保护下的英国人;在实力上,上海曾为鸦片战争主战场之一,深知双方的实力差距。无奈之下,清政府只能宣布释放这位基督徒,并向他和英国领事馆道歉。这件事也坚定了宫慕久要“远离”洋人的决心。


【当法理、实力双重不占优时,强硬便成为笑柄】

随着英国移民的日益增多,巴富尔再次找到宫慕久。他说双方之间的不愉快皆因文化、思维的隔阂,若英国人可以在清朝保有一份独属于英国人的“居留地”,那幺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宫慕久听后欣喜若狂,表示按照大清律令,不到万不得已领土不可割让,但可以以“租借”的形式给英国人一块土地。1845年11月29日,宫慕久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23款。这个被视为上海租界“根本大法”的章程划定了租界界址:南至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至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东至黄浦江,西至界路(今河南中路,1846年确定),面积约830亩,每亩年租金1500文。章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租界———英租界的出现。

今天不少人可能会认为“租界”是一个耻辱的名词,但事实上,按英文直译,租界的真正翻译应当是“居留地”。本意为英国人在上海滩租借下,给本国公民居住的地方。在初始阶段,双方完全你情我愿,一个希望避免再与洋人发生摩擦,另一个则希望本国移民有一块落脚地。


【上海租界的诞生本身并非不平等条约】

难民潮与华洋分居的破灭

租界创立的初始目的,乃是为隔绝当地的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交流。根据协议,在英租界不得有华人定居,只允许做生意、打工。华人只允许在白天停留在英租界经商,每到傍晚就必须回到华界,不允许滞留。在英租界给英国人打工的华裔佣人、厨师、杂役也必须在夜间离开,不得与主人同居。如果违反隔离政策,就会遭到清朝和英国的双重惩罚。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在上海发生的小刀会起义终结了这一局面。1853年9月5日,周立春﹑徐耀等在青浦首举义旗攻占嘉定。7日,刘丽川和原小刀会福建帮首领陈阿林等在上海起义,占领县城。

小刀会众深知自己势单力孤,不可能敌得过清军,便宣布与南方的太平天国取得联系。一时间整个江南风起云涌,大量饱受战乱之苦的富户、商人、士绅纷纷举家迁徙上海,以躲避随之而来的战乱。据统计,短短两年内,就有折合650万银元的资本涌入上海市。


【造成一亿人死亡的太平天国运动,对东亚局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历经17个月的小刀会起义被镇压,上海周边地区的城镇基本毁于战火,唯有上海得以幸免。大量人口的涌入,直接导致华洋杂居的状态被打破。梅朋和傅立德在 《上海法租界史》 中说 :“洋泾浜北边的中国居民,在县城被占领前,只有五百人左右,这时,据第一届董事会的道路委员会提出的正式报告,已经剧增到两万以上。” 鉴于大量涌入的华人对租界开发的作用,租界于1854 年7月8日,正式宣布三国公使共同签字的新土地章程———《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新章程取消了原先规定的 “华洋分居” 政策。自此上海滩的租界格局正式形成。

结语

上海靠着不排外,获得了英国人的青睐,并迅速取代广州成为外贸中心。虽然在清末,上海尚未到达巅峰时期,可随着种族隔离制度的正式废除与江南财富的汇集,它终将成为那个“东方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