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报税有多难?明朝税务员集体崩溃

2024-03-29 17:05:15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明初四大案”之一,空印案。


这里的“印”,是官府的大印,“空印”,就是在空白纸上盖了大印。为什么要在空白纸上盖个大印呢?这又能惹出什么大事来呢?


这事儿,跟纳税有关。



明朝时期,国家颁布的行政法《明会典》,就规定了大明王朝各个税种,有房地税、当税、牛驴马猪羊税、花布烟包税、酒税、田产税契、牙贴税、海税、抽印木植银、河利银、砖料银、学租、麻银、棒栗折色银……



如果说明朝税收增多是折腾百姓,那收税方式就是折腾官府自己。交税最简单就是交钱,过去是交银子,咱们现在是每个月直接从工资里扣,这叫“货币税”。货币税也很有年头,南宋时,农民交税就开始直接交银子。



可是朱元璋不。大明王朝交税,不要银子,要实物,这种缴税方式叫“实物税”。种大米的你给我缴大米,种小麦的你给我缴小麦,哪怕你是搞蘑菇养殖的,那也得缴一筐蘑菇来。





每到交税的时候,老百姓就手提肩扛,什么竹篮、布袋、独轮车,全村老幼都出动,哼哧哼哧送货,场面相当壮观。



接着还得称重、查水分,查质量,农民得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作物,喊着跪着求官老爷收下吧。看尽脸色,受尽刁难。



明朝的税收人员也很恼火。面对大型农贸市场七七八八的农产品,人家要一个个地先称重,验收合格,再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打包,然后负责运往南京。



这就是明朝初年的税收情况,也是“空印案”的根源所在。





1.明朝纳税,繁琐的申报过程



明朝的税务人员也挺不容易,又要下乡征税,又要打包,又要把这些七七八八的东西运到南京去,收个税简直如同收快递。



收完快递之后,他们就将遇到一个难缠的甲方国库,以及六亲不认的户部领导。


比如说,某县按照赋税政策,征收了1万斤小麦。接下来,县长大人要一边派人把小麦运到南京,一边给户部打报告,说我县征收了1万斤小麦,计划某日由某某送到国库。



然后,负责押送的公务员把小麦送到国库、经国库验收无误之后,才能算正式入库。


但现实情况,古代交通工具不方便,这些征收的实物在运输途中会有损耗。就比方说1万斤小麦吧,遇上阴雨天,会发霉吧?老鼠偷了、麻雀啄了等等。



分量不足情有可原,可是,国库的验收官们只认数字不认人,申报单上写的是多少,就得交多少。写的是一万斤,上秤一称,9999斤,分量不够,拒收;如果是1万1千斤,分量超标,同样拒收!


也就是说,你既不能多,又不能少,否则人家就拒收。这可把办差的基层人员折腾惨了。



最后,你只能提前称重,一两不差,然后要在风和日丽、湿度适宜的日子运过去,一路上撵老鼠,赶麻雀,确保不出一点点问题,然后,才能搞定国库那些严苛的验收官。






搞定验收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国库会开一个接收单,办差人员拿着这个接收单去户部核对,核对无误,才算完成这次的纳税任务。



但是,这一关,比国库还要难过,首先,户部都是京官,他们人忙事多;



第二呢,户部的审核更严,按程序,户部官员要拿原始单据,也就是州县最早报告的数据,和国库的接收单一一比对,只有两张单据完全相符,才能最终通过。


这么一对照,问题就来了。问题有大有小,大的呢,有的地方官没搞清楚,把小麦写成了大麦。



还有没算好时间的,比如说是8月1日送到京城,结果8月3日才到。小的问题呢,什么格式不对、错别字、忘了签名、章盖错了位置,等等。



只要有问题,都是一个结果:打回去修改,什么时候改好,什么时候通过。


出了错,那就得本人回去,把消息带回地方,州县官员重新写好报告,再盖好章,再送到南京。



要是南京边上的,这一套程序下来,最快也得好几天。那要是云南的呢?广西的呢?四川的呢?甘肃的呢?辽东的呢?那还不得折腾死?哪怕再快,一趟也得小半年!


除了路上奔波,还有个大问题。你能不能保证修改一次,就全都改好了?要是你改的哪个地方又出了点纰漏,你又得跑回去一趟。这样一来一回,谁受得了?谁耗得起?


然而,不管你受不受得了、耗不耗的起,反正按照程序,不搞定户部这一关,你的税收任务就等于没完成。



税收没完成,那不止是你一个小小税务官了,整个县上下各级官员,甚至包括省级的领导都得倒霉,轻则贬官,重则坐牢。所以,每年的税收任务,就是地方上的头等大事。





2.空印的由来



户部报税单出不得错,出错了就得打回原点重新走一趟流程,于是,有人就琢磨出了应对办法。



申报单,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张纸的事情。国库的申报单哪怕再麻烦,也都是人写的。既然是人写的,那就完全可以改。


要改的话,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个是申报单上必须要有州县长官的亲笔签名。这个不难,人的签名是很容易模仿的。



但印章就有点麻烦了,申报单上必须要加盖州县衙门的印章,否则就是废纸一张。这跟现在的公文落款是一样的,署名、日期、公章,一个都不能少。






有人就想了个办法,提前准备好几张空白的公文纸,提前盖好官印。



然后揣着这些白纸到南京去,甭管县长是怎么填单子的,你只要按照粮食的实际数量、种类、到达时间,当场填写,重新上报,这样就保证了入库粮食和上报数据完全一致。



即便户部审核发现还有差错,也不用怕。哪里有错,现场重新改就是了,如此一来,大家都省事了,这就是“空印”。


这条潜规则,朝廷的上上下下都很清楚。哪怕是特别苛刻的户部官员,也都知道下面办差人员的难处。



毕竟大家都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都干过“空印”的事儿,所以对于下级公务员的这种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实事求是地说,“空印”虽然是违规操作,但也是基层人员的迫不得已。



说到底,还是朝廷制订的规矩太苛刻,毛病太多,bug一堆,逼得人搞出的应对之策。



除此之外,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国库还是户部,大家都希望尽早完成征税工作,让人家跑来跑去,到头来谁也完不成任务,何必呢?


因此,官场上下都默认此了空印,久而久之就成了官场习惯。那么,为什么它又会演变成“空印案”呢?





3.朱元璋彻查“空印案”



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这些谁也没当回事儿的空印文书,被朱元璋发现了。



朱元璋当场大发雷霆,便叫来了户部尚书,下令严查此事。



在官员们看来,“空印”固然有违章程,但无非就是图个办事方便,既没损害百姓利益,又没侵吞朝廷资产,简化流程、节省人力开支。






可是,朱元璋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之所以要地方提前上报,就是为了防止官员们徇私舞弊、侵吞税粮。



如今使用空印文书,岂不是可以想填多少就填多少,想侵吞多少就侵吞多少?这不就是贪污腐败吗?这还了得?



震怒的朱元璋命锦衣卫去彻查此事。特务们接到皇帝指令后,迅速四面出击,很快就查了个水落石出。



从给空白文书加盖官印的州县官员、基层公务员,到各级主管部门,包括督查不力、消极配合的户部尚书,全部落入了嫌疑人名录。


锦衣卫递上的这个嫌疑人名单太长、人数太多,送上去审理的时候,直接把司法机构的官员给吓坏了。这么多人要是都惩处了那还了得,整个朝廷就没法运转了。






他们便请示朱元璋:人太多了,要不就给个严肃批评,下不为例吧?朱元璋没有手软,一个都别放过,该杀的杀,该罚的罚。


于是命令一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官员,不管贪官、清官,只要和赋税沾边,只要盖了空印的,统统都倒了霉。



最终,有几百上千名官员被卷入空印案,掌管印章的主管级别官员统统被处死。副职、基层公务员等则重打一百大板,然后发配充军。



这么一清剿,全国主要地方官员几乎是一扫而空。



“空印案”到底死了多少人,几百年来众说纷纭。根据明史大家吴晗的估算,“空印案”杀了三四万人,清朝张廷玉编写的《明史》,则认为是死了几百号人。





4.动的不是官印,是帝王的权威



朱元璋杀人太多,惹的天下是议论纷纷,当时有个叫郑士利的人就很不满意,写了一封奏疏向朱元璋解释“空印”的由来。



郑士利说,之所以搞出空印的事情,不是官员们存心舞弊,而是现有的制度不合理,反复折腾让人来回跑。



官员们要想顺利完成交税任务,就只能使用空印本,因此怪不得这些官员。



但是,看完奏疏的朱元璋并没有饶了那些人。



什么是空印?赋税是怎么缴纳的?公务员有多辛苦?这些东西,朱元璋在乎吗?不,他不在乎,一个帝王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权力。

那么官印又是什么?官府权力的象征。






在专制统治的大明王朝,官印就等同于皇帝赐予的权力,比官员的身家性命还要重要。



所以问题就来了,朱元璋心想,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们居然敢随便在白纸上盖章,还堂而皇之的拿到京城,就在国库门口、户部衙门里当场填写,这不是赤裸裸的蔑视皇权么?


朱元璋他最缺少的是文化,最提防就是文化人。在他看来,这起“空印案”充分暴露了官员们对他的蔑视,把他赐予的权力不当回事。



今天敢发空印,说不准明天就敢把他朱元璋给卖了。这样的官员,就算是清官,留他又有何用?


因此,甭管别人怎么解释,朱元璋就是要杀这些人,而且一个都不能留。一句话,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抬手又是成百上千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