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却被人误解了一千年

2024-03-23 17:05:04

转发自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注定是大宋不平凡的一天,在位二十一年的宋太宗病逝于万岁殿,按照宋太宗此前的想法,众臣应该拥立太子赵恒为帝,但宋太宗的心腹太监王继恩和李皇后却意图谋立疯疯癫癫的太宗长子赵元佐,意图继续把控朝政。

说起来,这已经不是王继恩第一次干这事了,王继恩最早跟随的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因能力不错深受赵匡胤的赏识,但没想到王继恩在赵匡胤兄弟争权期间选择了赵光义。

宋真宗赵恒

也是他,在烛影斧声的当晚出宫违背宋皇后的命令私下拜见赵光义,让赵光义得以赶在秦王赵德芳之前入宫,顺利登基,是为宋太宗。

对于王继恩,宋太宗也投桃报李,让他做天雄军军的监军,让他参与平定四川的叛乱,可以说王继恩成为宋太宗一朝势力最大的太监。

如今宋太宗驾崩,为了能够在新朝继续维持自己的地位,他和抚养赵元佐的李皇后联合,甚至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

但他们似乎忘了一个人,这就是宰相吕端。

在宋太宗驾崩前夕,吕端就入宫问疾,看到服侍宋太宗身边的只有王继恩和李皇后,而储君赵恒却不见踪影,顿时觉得事情有点不太对劲,暗中在笏板上写上“大渐”二字,派亲信送给赵恒,让他快点入宫。

果然宋太宗刚驾崩,王继恩就来找吕端商量拥立赵元佐之事,吕端先谎称宋太宗有传位诏书,自己去取的时候命人扣押了王继恩,然后独自寻找李皇后。

吕端,咱大事不糊涂

李皇后一看王继恩没有一起来就知道自己谋立赵元佐的计划失败了,就这样,年仅二十八岁的赵恒成功登基,是为宋真宗。

说实话,赵恒这些年一直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

虽然是天潢贵胄,但自幼却被伯父赵匡胤养在宫内,相当于人质一样夹在父亲和伯父的斗争之中。

随后伯父赵匡胤暴卒,父亲登基后为了稳定自己的权势,将皇位留在自家手上,先后害死了三叔赵廷美和伯父家的几个儿子,大哥赵元佐在这些激烈的斗争中被吓成了疯病,二哥赵元佑在酒宴上被自己老婆毒死,身为老三的赵恒就这样进入了宋太宗的眼里。

但宋太宗本身就是一个多疑的人,直到去世的一年前才立赵恒为太子,但宋太宗小心眼,看到百姓拥护赵恒后生了闷气,觉得百姓但知有太子,而不知有朕,迁怒于拥立赵恒为太子的寇准,好在寇准一番劝解吓才消了气。

宋太宗小心眼一辈子

但赵恒也知道,自己父亲多疑的毛病,因而在太子期间,处处小心谨慎,深怕引起父亲的反感,直到登基。

赵恒登基后定下自己的年号为“咸平”,寓意天下太平,可他现在接受的可不是一个不怎么太平的江山。

自五代乱世以来,南北大战无数,尤其是父亲的两次北伐葬送了大量的精锐和财富,国库极为空虚,除此之外,父亲对外征战失败,党项人和契丹人在大宋边境虎视眈眈,而且五代拥立之风犹在,内忧外患下,赵恒的皇帝位置并不是那么稳固。

在内部如此不稳的情况下,对外征战显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因而宋真宗登基后首要任务就是稳定人心,至少让百姓们能安稳一点。

吕端帮他成功坐上皇位,赵恒自然投桃报李,加上吕端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果敢稳重镇定的人,宰辅的位置非他莫属,虽然吕端年纪很大了,当了宰相第二年就致仕了。

而接替吕端的就是潜邸旧臣李沆和二度拜相的张齐贤,其中李沆担任宰相的时间最久,他经常拿着地方饥荒灾祸的奏报给赵恒,让赵恒知道四方艰难,不要留恋声色犬马,而赵恒忧心忡忡下,他前期施政的主要方向就是安抚百姓,至于手段就是减免赋税和鼓励开垦。

从咸平元年(998年)开始,赵恒就下令减免百姓拖欠几十年的田赋共计一千万贯,当然减免田赋只是减轻百姓身上负担而已,真正让百姓吃饱饭还得提高粮食产量入手。

推广占城稻

首先就是改良稻种,水稻对水、温度和土地的要求较高,只适合南方平原地区种植。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种植水稻的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粮食欠收,忧心忡忡的赵恒得知当时的福建地区种植了一种来自占城地区的水稻,这种水稻不仅耐旱而且生长周期短,对土地的要求也没那么高,甚至在丘陵地区都可以种植,简直就是良种。

赵恒立即命人从福建调来三万斛稻种分拨下去,为了推广稻种,赵恒还让人将稻种种植的过程制作成《耕织图》印刷,张贴所有可以种植的地方,为了表达自己推广的决心,赵恒还在皇宫内亲自督种水稻,看种植效果,也让原先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华北地区也能种上水稻了。

除了推广良种,赵恒还亲自下令改进农具和水利,一大批改进的农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让赵恒时期的水稻亩产量迅速攀升。

唐朝时期,太湖地区的水稻亩产为276斤,而到了北宋时期,已经增加到了450斤。

粮食充裕的情况下,人口自然滋生。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刚继位的时候北宋户口为308万户,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去世的时候人口为451万户,但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去世的时候,北宋户口为867万7千户,二十五年的时间,户口发展了416万多。

如此注重民生的皇帝自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咸平四年(1001年),赵恒出巡的时候,沿途百姓主动呼喊万岁,四十多年难得的和平时光,对于经过五代乱世的百姓来说自然会得到他们由衷的感谢,赵恒彻底获得了民心。

除了狠抓农业,赵恒对于商业也是大力支持,是少有的注重商业的皇帝,先后在南方开通了十二个对外通商的港口,商业的繁荣自然促进了税收的增加。

繁忙的港口

天禧五年(1021年),当时两税之收入超过白银八千三百万两以上,要知道宋代的两税收入仅占宋代总税收的一部分,仅占当时税收的一半左右(根据汪圣铎《两宋财政史》数据统计)。

如此一来,加上商税,这一年,北宋的总岁入,理应超过白银一亿六千万两以上。

经济好了,百姓富足了,民心也就归附了,但赵恒还要面对另一个问题,就是权贵阶层。

唐末五代以来,底层百姓的出路就是靠当兵,然后一步一步走上实权实现裂土分王的梦想。

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草根阶层出身,而他们的成功也激励了一批又一批想要实现阶层飞跃的士卒们,也因此,以下犯上成为五代的主流。

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为了避免北宋成为六代,推崇文抑武的政策,暂时解决了上层将领拥兵自重的风险,但也堵住了底层士兵的升迁途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为了压制他们,宋太宗选择扩充科举,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一方面压制武将,一方面压制这群底层人的反抗。

但焉知这群吃着赵家人饭碗的官员们会不会和武将联合,再来一次黄袍加身?

士大夫是自己的基本盘,只能拉拢不能压制,至于拉拢手段,无非是给这群士大夫名声和良好的待遇。

首先就是继续扩充科举人数,努力扩大自己的基本盘,为了科举公平,赵恒首创糊名制和誊录制,避免有人私下交易,而这两种制度至今我们还在用。

而当官之后,赵恒也给予了官员们最好的待遇,比如隔三差五宴请一下,比如找些由头给这些官员们放假,顺便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有钱有闲,皇帝还如此客气,士大夫一时间成为天下人向往的阶层。

有了读书升迁的途径,谁还冒着杀头的风险作乱?一时间人人都在读书,也因此,赵恒给自己儿子留下了一大批名臣,比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三苏等等,他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赵恒大力推广科举制度。

内部是稳定了,但赵恒一直没有忘记幽燕地区,虽然咸平之治百姓富足,但赵恒却遥望着北方:“朕以边事未宁,劳民供馈,盖不获已也,苟能选将练兵,驱攘戎寇,使不敢侵掠,则近边之民亦获安泰矣。”

燕云十六州

可以说赵恒一直没有忘记幽燕地区,而且从即位开始一直放在心上。

早在即位初年,吕端和何承矩接连劝谏赵恒和辽国和谈,但都被赵恒拒绝:

朕以为诚未交通,不可强致。又念自古獯鬻为中原强敌,非怀之以至德,威之以大兵,则犷悍之性,岂能柔服。此奏虽至,要未可信也

对于赵恒来说,和平是打出来的,只有在战场上打赢对方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此前辽国和北宋大战不断,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伤,但北宋始终无法解决辽国长期侵扰的威胁。

更要命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宋辽两国实力其实都差不多,除非不顾一切打灭国之战,否则很难决出胜负,即便一方胜利后也得面临自己政权崩溃的危险,因此长期频繁的不能获利的交战,不管是对北宋还是辽国都不利,停止征战最好的办法。

为了迫使辽国言和,必须打痛他们,而打痛他们,自己上前线是必然的选择。

咸平二年(999年),辽人大举入侵,枢密都承旨王继英劝赵恒亲征劝慰将士,得到了赵恒的应允,随后京使柳开又上书进言赵恒主张立即亲征,不久赵恒起程亲征。

赵恒这次亲征,虽击退辽国,但并没有达到宋真宗的目的,毕竟这次征战辽国主力没有到,且双方并没有爆发大战,也未能实现赵恒痛击契丹人的策略。

咸平六年(1003年)望都之战,王继忠被俘,不过王继忠不仅没被杀,反而被辽国重用,甚至派人带了他的弓箭去找到石普,这是为何呢?因为辽国也被打烦了,想要和谈。

景德元年(1004年)秋,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想要利用战果抓住和谈的主动权,至于赵恒则意识到这是痛击辽人的时机。

丁酉,上谓辅臣曰:累得边奏,契丹已谋南侵。国家重兵多在河北,敌不可狃,朕当亲征决胜,卿等共议,何时可以进发?-《续资治通鉴长编》

可以说澶渊之盟前,赵恒就打算立即亲征了,至于《宋史·真宗本纪》也记载了这么一句话:“丁酉,召宰相议亲征。”

宋真宗一开始就打算亲征

可以说赵恒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样慌乱要逃跑,只是和大臣因发兵时间上出现分歧,毕竟辽军还未到,不过赵恒已经着手准备一系列军事部署了,比如遣使赏赐北面诸军,比如下诏河北吏民有集强壮杀契丹者,大赏等等,可以说做足了准备。

果然,辽人一开始并没有落到什么好处,前期失利后选择攻打瀛州,这是辽国旧疆重镇之一,为了方便日后和谈里占据有利地位,辽圣宗和萧太后亲自击鼓督战,但死伤数万下依旧未能攻克。

下了血本而无所得,萧太后决定孤注一掷,冒险深入,直奔澶州而来,也是这里,留下了后世赵恒怯弱的形象,说实话,如果从当时记载来看,赵恒并没有打算出逃:

景德初,契丹入寇。是时,寇准、毕士安为相,士安以疾留京师,准从车驾幸澶渊。王钦若阴言于上,请幸金陵,以避其锐;陈尧叟请幸蜀。上以问准,时钦若、尧叟在旁,准心知二人所为,阳为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斩也。今虏势凭陵,陛下当率励众心,进前御敌,以卫社稷,奈何欲委弃宗庙、远之楚、蜀邪?且以今日之势,銮舆回轸一步,则四方瓦解,万众云散,虏乘其势,楚、蜀可得至邪?

这句话来自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辽国侵犯澶州后,王钦若和陈尧叟要求赵恒迁都避其锋芒,赵恒就拿这件事询问了寇准的意见,毕竟赵恒本人就喜欢听取不同人的意见,但也没看出赵恒要逃跑的迹象。

而在《宋史·陈尧叟传》中又记载真宗幸澶渊,命乘传先赴北砦、按视戎事,许以便宜,可以说此前劝赵恒逃跑的王钦若与陈尧叟早已被安排前往前线了,也证明赵恒从未想过要逃亡。

而且按照当时的情况,辽国一开始就抱着和谈的心思来的,毕竟耶律休哥在雍熙之战后打算和北宋以黄河为界,但辽国决策层却拒绝,一是避免不了血战,二是不想真正和北宋结怨。

后耶律休哥也明白了,还下令侵扰的时候说出“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的话,所以辽人每次侵袭都不敢过于深入,也从未敢渡过黄河和宋决战,而这次大军入侵,就是为了占据主动优势好和谈。

澶渊之盟

结果赵恒还没到前线,辽军主帅萧挞被射伤,后不治而亡,辽国服软,主动和谈,至此澶渊之盟得以签订。

当然宋军既然射杀了辽军主帅萧挞为何不主动出击呢?这是因为当时大家根本不知道敌军大将已经死了,辽军士气低迷,不然肯定继续进攻。

另外赵恒还发现了五代被压制以下犯上的传统隐隐约约有抬头的迹象,这个人就是定州守将王超。

在赵恒和辽军对峙的时候,居然指挥不动拥兵十万的王超,也导致合围辽军的计划失败,王超按兵不动,赵恒不由地联想起后晋的杜重威,当初石重贵也是遇到这样的情况,结果被杜重威摆了一道,辽国趁机进攻。

随后称帝的就是打跑辽人的刘知远,而刘知远后面的事情,赵恒更是门清,现在王超按兵不动,而此前辽军孤军南下,一路冲到澶州,要知道手握十万大军的王超就在后面,辽人就不担心被包饺子?或许他们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万一学王超杜重威怎么办?所以赵恒见好就收。

再说一句王超,这个人是宋太宗的亲信旧将,自然保留五代的习气,大战前后,不仅对朝廷多次发送的诏书不为所动,就连赵恒的命令也不听,突出一个桀骜不顺,而战后,赵恒也没追究他的责任,只是调职处理,死了还封他为鲁国公。

而澶渊之盟后,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声,赵恒也意识到自己还得想想办法巩固皇权,既然人都靠不住,只能靠神仙了。

宋真宗时期祥瑞超过其他朝代

先利用王钦若提倡经学、加强君主集权,后利用天书降世神化赵宋皇室,比如玉皇大帝就是赵玄朗,财神叫赵公明,百家姓开头为赵等等,大获成功。

虽然赵恒晚年大搞祥瑞被人诟病,但谁能知道赵恒就是利用祥瑞来神话赵宋皇室,彻底断绝五代草头天子之说。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赵恒病重,此前在身体不好的情况下选择了刘娥作为自己的继承者, 让赵宋平稳度过了此后幼主临朝的动荡期,事实上,刘娥也成功做到了。

可以说赵恒绝对是历史上最为优秀的守成之君之一,而他的权术和手腕都被完美掩盖在懦弱和仁厚的外表下,几乎完成了自己所有想做的文治上的事情,至于武功方面虽然不怎么样,但至少为北宋制造出了和平的外部环境,避免了北宋继续走上小厮掌军权、文官靠恩荫的危险路线上。

澶渊之盟虽然被人诟病,但实际上是缓兵之计,汉高祖和汉文帝都这么干过,关键得看继任者如何,能不能在国力强盛之后填上这个坑,可惜宋仁宗未能填上这个大坑。

当然,赵恒也并不是那么完美,自己躲在背后的一系列操作虽然成功完成了北宋的集权,但也彻底让文官系统做大,刘娥专权也让宋代的党争开始出现了苗头,也造成宋仁宗彻底被文官牢牢控制。

至于封禅泰山,更是被嘲笑了一千年,毕竟赵恒之后,谁还去封禅泰山?

宋真宗

但你想想,赵恒继位的时候正处于唐末五代帝国重建的时期,内部不稳外部还面临北攻南守的局面,宋太宗两次北伐无功而返更是让大宋雪上加霜。

赵恒继位不仅要重新盘活帝国的财政,更要处理中枢派系和地方派系的动态平衡,偏偏他之前还是一个闲散王爷,并非科班出身,更要命的是自己子嗣空虚,但赵恒成功度过了这些困难,甚至能寿终正寝完成了王朝稳定的传承,这本身就一件不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