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643年的大明王朝,到底有多艰难?看崇祯帝做的这两件事就明白了

2024-03-20 17:05:09

前言

大明王朝的末年,究竟有多艰难?当政治腐败、财政枯竭、军备废弛、外敌虎视眈眈之时,一个盛世王朝的根基,又怎能不动摇?在这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崇祯皇帝为挽救颓势,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他是否看清了时局的险恶,是否找到了扭转乾坤的良方?面对重重困境,他的改革之路,又是否迎来了曙光?

一、兵变平息,军饷告急

二、公元1643年,大明已到了风雨飘摇的末世。这一年,巡抚都御史王楫遭遇了一场兵变,成为了动荡时局下的牺牲品。王楫因军饷短缺,无力发放士兵的俸银,激起了士兵的愤慨和不满。一场哗变在所难免,愤怒的士兵将矛头指向了王楫,将他残忍杀害。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动。兵备副使丁启睿临危受命,率兵平息叛乱。经过一番激战,叛乱终于被平定,为首的叛兵被斩首示众。丁启睿在平乱之后,立即上奏朝廷,恳请拨款军饷。他在奏疏中语重心长地写道:"倘若军饷问题得不到解决,恐怕京营和各地驻军都将面临哗变的危机。

到那时,叛乱蔓延,大明江山将危在旦夕啊!" 崇祯皇帝虽然喜于叛乱被平定,但军饷短缺的问题却如鲠在喉,令他倍感忧心忡忡。国库空虚,赋税已然加重,筹款谈何容易?他一筹莫展,夜不能寐,却又无可奈何。君臣之间,笼罩着一层愁云惨雾,大明的前途,似乎也陷入了迷茫和黑暗之中。

二、山阳武举陈启新进京上书

就在崇祯为军饷发愁之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阳武举陈启新,却怀着一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不远千里进京上书。这个出身寒微的青年,虽然只是一介武夫,却有着远见卓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陈启新来到了帝都,怀揣着他的奏疏,先后辗转于各个衙门,却处处碰壁,无人理睬。

怀着一股孤勇和执着,他来到了正阳门前,在那里一跪就是三天三夜。他的额头磕在青石板上,沾染了一地的鲜血,衣衫单薄的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始终不肯起身。围观的百姓们看在眼里,都为这个年轻人的执着而动容。 机缘巧合之下,小太监小毛子外出采买,偶遇了陈启新。小毛子见他如此悲壮,便上前询问缘由。

得知他是为上书请愿,小毛子不禁为之动容。凭着一股少年人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小毛子决定助陈启新一臂之力,设法将他引荐给皇上。 就这样,一个寒微武生和一个小小太监的相遇,在历史的际会下,上演了一段佳话。造化弄人,天意难测,这一切似乎都冥冥中自有定数。

三、崇祯破格提拔,激起朝臣不满

小毛子不负所托,将陈启新的奏疏呈上了御案。崇祯展读之下,不禁为这奏疏的内容所震撼。陈启新直言不讳,对时弊进行了一针见血的剖析。他指出,当今科举制度的流弊,让许多不学无术之徒混迹官场;而在官场中,论资排辈、逢迎阿谀之风横行,贤能之士反而受到排挤和打压。

这些话,句句击中崇祯心中所想,与他平日的见解不谋而合。崇祯龙颜大悦,当即召见了这个敢言直谏的勇士。陈启新被带到了皇帝面前,他战战兢兢,拜伏在地,感激涕零。崇祯亲自将他扶起,赐座而谈,赞赏他的见识和勇气。 在那一刻,君臣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崇祯当即做出决断,破格提拔陈启新为吏科给事中。

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在朝堂上犹如一颗炸弹,引起了朝臣们的极度不满。他们觉得,这是对整个士大夫阶层的莫大羞辱,是对科举制度的公然挑衅。 以钱士升为首的大臣,暗中聚集商议对策,准备联手"修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陈启新。

他们或撰文抨击,或散布流言,试图从舆论上抹黑陈启新,逼其主动请辞。同时,他们也变着法子向崇祯进谗言,意图撼动圣上的决心。 君臣之间的暗流涌动,各怀心思。

崇祯虽然欣赏陈启新,但在重重压力之下,也不得不有所顾忌。他屡次召见陈启新,苦口婆心地劝他谨言慎行,以免树敌太多。陈启新虽然心存感激,但为理想,他宁可得罪权贵,也要言利害、陈时弊,绝不退缩。

四、征富济贫,遭遇众矢之的

与陈启新类似,不久之后,又有一名武生员李进也入京上书。他的奏疏更加激进,竟提出让朝廷搜刮权贵私产,以充军饷的建议。这一疏言,在朝野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们群情激愤,纷纷扬言要弹劾李进,逼其回籍。 三日大朝之上,文武百官云集,争相发言,场面极为火爆。

礼部尚书怒斥李进狂妄,要将他绳之以法;户部侍郎讥讽李进痴人说梦,如何劫富济贫?言官更是群起而攻,言辞犀利,辞锋如剑。李进被逼得抱头鼠窜,颜面扫地。唯有陈启新挺身而出,为他仗义执言,力陈李进建议的可行之处。 崇祯在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眉头紧锁。李进的计策,的确切中了他的下怀。

国库告罄,搜刮民脂民膏,原本就是帝王家惯用的手段。如今天灾不断,边境告急,若能搜刮豪富,聊以度日,此计诚可一试。 然而,当群臣的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崇祯终究还是心生顾虑。大明已是风雨飘摇,若再逼得文武群臣同仇敌忾,朝廷恐怕更加难以为继。况且,这些达官贵人,哪一个不是富可敌国?

若真的搜刮起来,只怕他们及先反了过来,那就是更大的祸患。 思虑再三,崇祯最终还是选择了退让。他当众驳斥了李进的建议,责令他闭门思过,再不得妄言。但与此同时,崇祯赏赐李进白金五十两,以示抚慰,也算是给足了这个莽撞青年一些面子。李进跪地痛哭,感念皇恩,唯有陈启新在一旁冷眼旁观,为崇祯的优柔寡断而扼腕叹息。

结语

大明末年,内忧外患,危机重重。在军饷、赋税、吏治等问题的重重困扰下,崇祯皇帝虽然心有改革之意,却终究无力回天。陈启新、李进虽然身份低微,却以己之力呐喊,试图为时局开出一剂良方,这正是大明覆亡前最后的回光返照。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王朝更替,似乎是一种必然。

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一代华美的帝国,终难逃没落衰亡的宿命。而陈启新、李进这样的仁人志士,虽然慷慨激昂,终究还是孤掌难鸣,无力挽狂澜于既倒。 读史令人唏嘘,或许每一个王朝的殒落,都早有预兆,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643这个动荡的年头,便是大明江山日下的缩影,昭示着一个王朝走向终结的历史必然。而崇祯皇帝,这个悲情的君主,注定要在乱世中挣扎,在无奈中走向灭亡。 天运变迁,盛衰无常。那些爱国者的呐喊,终究还是被岁月淹没,但他们的气节和勇气,却永远值得后人缅怀。

陈启新,李进,这两个名字,注定要被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点点星光,照耀后世。而大明,这个辉煌了两百多年的帝国,也终将在历史的烟尘中湮灭,只留下无尽的叹息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