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黄河调沙流鱼严重,下游村民捡到大鱼比板车长,黄河鲤却很少见

2024-02-21 17:05:03

要说黄河小浪底调沙,那不仅是视觉盛宴,同样的,下游当地村民更是欢乐的很。

为啥呢?

因为小浪底调沙结束后,就将是一波天大的福利啊,年年如此,年年大丰收,而且还非常轻松,唯一要做的就是带好足够装鱼的装备。

?黄河小浪底调沙,流鱼现象明显!

小浪底水库库区总面积达到了272.3平方公里,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最高水位275米。自?建成?以后?,小浪底?水库?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鱼类?的?天然?庇护所?。

确实,黄河小浪底在建成以后,还真的成为了黄河的一处鱼类天堂,各种各样的大鱼也在库区频频出现,其状态一点也不输三峡大坝。

然而,建坝造库虽然有优势,同样劣势也凸显了出来,那就是黄河的泥沙含量过高,每年黄河小浪底水库上下游几座大坝,也会因此进行放水调沙,也正是因为调沙,下游“流鱼”现象也凸显了出来!

每年6月黄河小浪底水库会进行一次调沙工程,大量泥沙因泄洪而被混入水里,即而冲入下游。因为水中泥沙含量过高,所以,导致水里含氧量过低,鱼儿开始出现了缺氧状态,也就造成了大量鱼儿缺氧翻白。

成片的大鱼也伴随着水流冲入下游,由于缺氧翻白,下游就出现了大量鱼儿漂浮的景观。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次黄河调沙,下游村民乐翻天。因为鱼都呛晕,许多村民捡鱼捡的那叫一个欢乐。

抄网、簸箕全部都用了上来,而一些比较专业的,穿着下水衣,拎着撒网。那是一抓一大堆。

欢乐的捡鱼村民表示:鱼太多了,捡都捡不完,而且全都是大鱼。

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捡鱼盛会以后,带来了的小件根本不够放,于是,有人便回去开三轮、开小车,想象一下,几千上万人捡鱼,而且每位都是满载而归。

因一次调沙,得有多少鱼因此流失。

鲤鱼、大花鲢、大白鲢、大鲶鱼,还有鲫鱼、翘嘴等等,一些运气较好的村民,更是捡到了三轮后斗那么长的大鱼,据他自己说,这鱼少说都有个七八十斤。

有心人也做过粗略统计,在调沙期间光村民的平均捡鱼量,都可能达到人均上百斤,而下游沿岸这么多村民总计来回都能达到上万人次。这里我们就粗略算一下,人均一百斤,人次一万,那这一核算,光能捡到的鱼就能多达百万斤。而如果算上捡不到的,和那些小的没人要的鱼,那更是无法想象。

所以,调沙“流鱼”也成为了黄河的一个弊端,想要因此有所改变,如今也确实没有特别完好的方案。
黄河调沙流鱼?这么多,为何却没有黄河鲤!

我国淡水鱼类有很多,但是,真正能被公认称之为名鱼的,却少之又少。而恰恰黄河鲤就是,它与松江鲈、兴凯湖鲌、松花江鳜,共??称?为?我国?淡水鱼?里?的?“四大?名?鱼?”。

黄河鲤也是鲤鱼,为何它却能如初出众?

黄河鲤,体延长呈纺锤形,侧扁,头宽吻圆钝,背部隆起,口位于尖端,成鱼须2对,后须较长,下咽齿3行,体被圆鳞,鳞片较大具金属光泽,侧线完全垂直,贯穿尾部中央。背鳍、臀鳍各有一硬刺,硬刺后缘呈锯齿状,胸鳍圆,雄性胸鳍硬刺前缘有锯齿。背部为黄褐色,腹部为淡黄色,尾鳍显红色。

分布在中国宁夏中卫、青铜峡、吴忠、永宁、银川、平罗、贺兰、石嘴山等地黄河主河道里。

黄河鲤肉质肥厚、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代?起?,黄河鲤?就?被?誉为?舞之?上品?,同时?更有?很多?古?语?对它?的?赞许?,比如?:“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更是?当时?当?地?拿来?上贡皇帝??之贡品??。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黄河鲤却越来越少,已然有消失的兆头。据黄河沿岸的老渔民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每次进黄河打鱼,几乎都会捕的到,有时甚至能捕到很多。可是,近些年来,黄河里的黄河鲤却越来越少,甚至整年下来也鲜有捕获。

黄河鲤为何会有如今的处境。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时,黄河鲤的年捕捞量还是非常可观的,仅河南段的年捕捞量就能达到15万斤,但是,到了80年代后,年捕捞量就下降到了1万斤。

黄河鲤之所以会越来越少,存在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水质污染,滥捕、毒鱼、炸鱼,隔离天然繁殖场地以及黄河断流,都?使得天然水域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而如今对黄河鲤影响最大的,就属80年代后的鲤鱼引种杂交养殖,最后造成大量人工繁殖鲤鱼混入黄河,而这些流入的鲤鱼开始大量与黄河鲤串交,导致黄河鲤品种被杂交化。

如今市面上虽有黄河鲤出售,可大多数的所谓黄河鲤,在形态上,品质上,都与真正的黄河鲤相差甚远。

黄河调沙本是利于黄河,但是,同样对于河中的鱼类来说,一次调沙也是一次沉重打击。不过,好在我们对于生态的重视,在清淤的同时,每年的不同时间,我国各地的渔业部门也会进行不定量的增殖放流,与禁渔政策。现今的我们,虽然曾为了发展而对黄河有所破坏,但是,同样的,在发展过后,我们也在反哺自然,这也许就是一个变相的和谐共存吧。

好了,对于黄河流鱼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