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88年,总统出访邻国,邻国却射来两枚导弹,击中专机

2023-11-21 17:05:03

惊险异常的飞行之旅

1988年8月6日,一枚导弹改变了正飞越博茨瓦纳与安哥拉国界线的客机轨迹,致使其不得不迫降。而这桩惊心动魄的“乌龙”事件,也投射出了当时国际时局的暗流涌动。

当天上午,博茨瓦纳时任总统马西雷正带领着11人的领导团体,准备前往邻国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参加一个非洲领导人峰会;

同时,介于彼时的安哥拉内战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所以马西雷的计划中也有对这个战火纷飞的邻居的国事访问。

马西雷的这场出访,特意乘坐了博茨瓦纳购入不久的BAe-125-800型商务飞机——该系列飞机由英国宇航公司研发生产,1984年正式投入使用,与其他商务飞机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体形上属于中小型。

马西雷

介于飞机发售时间并不长,再加上被博茨瓦纳购入后飞行时间仅为26小时就要承担搭载领导人团体这样的重任,英国宇航公司出于安全考虑,派出一位专业安全员。

博茨瓦纳方对安全亦有自己的考虑,本次飞机的驾驶员是国内最富经验的人之一。

1988年8月6日上午8时30分左右,这架飞机正式从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出发,一路上都飞行平稳,就在飞机进入安哥拉国境内,众人都稍稍放松下来时,变故也在此时发生。

进入安哥拉后不久,这架专机的飞行员就发现有一架米格-21战斗机好像是注意到了自己一行人,正在靠近。

由于马西雷的本次行程早已提前通报给安哥拉总统方面,所以当时飞机上的一行人还以为是安哥拉方面派来“护卫”的。

不过,还没等马西雷有夸赞安哥拉的“机会”,一枚R-73空空导弹就这样径直朝着他们飞去。

一阵巨响后,驾驶员惊慌地发现,飞机的一个发动机就这样直直地坠落——似乎下一个要从万米高空坠落的,就是马西雷一行人乘坐的这架飞机。

飞机内的众人彼时已经完全没有多余精力去思考这架米格-21战斗机的目的是什么,生死存亡的关头正摆在眼前。两位博茨瓦纳的飞行员和来自英国宇航公司的安全员,正在竭力稳住飞机,同时寻找着合适的迫降点。

由于机体受到导弹攻击被损毁,导致飞机内外压强极不稳定,而且诸如发动机之类的关键零部件随时有脱落的风险,这个关头的任何一个小变化,都会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R-73空空导弹

幸运的是,马西雷等人的情况虽然危急,却没有继续恶化。飞行员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操作,操作着飞机盘旋着下降高度继续飞行,在距离爆炸的6分30秒后,飞机成功迫降在了奎托河畔的比尔机场。

而飞机内最为重要的领导人马西雷,事后检查也只是背部受了些轻伤,整场迫降堪称飞行史上的奇迹之一。

据悉,这架飞机受到的导弹攻击有两次,在第一次破坏极大的攻击后,面对第二次发射而来的导弹,上天终于愿意给予这架飞机幸运——这枚导弹与当时摇摇欲坠的机翼正好相撞,没有对机舱本身造成太大的伤害。

在马西雷等人迫降后,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方面也终于得知了博茨瓦纳这架专机在进入安哥拉国境后的惊险遭遇。马西雷还未倒下,办公室内的多斯桑托斯就几乎要“晕倒”了。

马西雷

要知道,这起事件一个处理不好,就成了“袭击领导人”的国际新闻,会成为刚刚稳定不久的安哥拉政府的污点。

很快,那架米格-21战斗机的驾驶员就被审问。前文提到,马西雷一行人乘坐的飞机是英国宇航公司的新型商务飞机,在外形上比起传统的领导人专机,反而更像“战斗机”。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不仅马西雷等人起初猜测这架飞机是来为领导人访问护航的,就连这位战斗机驾驶员都是这么自我认为的:

他观察到这架外形像极了战斗机的飞机“无故”飞入国境内,判断很有可能给邻国领导人的访问造成危险,所以才决心击落它。

不过,这下这位驾驶员的“邀功”希望可就破灭了,不仅如此,他还在之后因为此事影响重大,登上了军事法庭。

米格-21战斗机

国内战火纷飞酿成的“乌龙”

当我们了解完这起事件后,相信有很多人已经发现了其中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安哥拉当时国内的情况究竟到了怎样的地步,才会让领导人访问需要专门报备、战斗机驾驶员这样“草木皆兵”。

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一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安哥拉的历史就经历了从被殖民走向解放的过程。

不过在此过程中略有特殊的一点是,安哥拉的独立过程中由于种族、地区和阶级的差异,国内主要出现了三股势力: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运动)、安解阵(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与安盟(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

在安哥拉获得独立之初,国内比较占上风的就是安人运,也正是这一方组成建立了安哥拉民主共和国。而经历了“一致对外”的独立战争后,安哥拉内部安人运与联手的安解阵和安盟对抗的“内战”很快爆发了。

安哥拉

在马西雷一行人的专机发生这起事故的1988年的档口,安哥拉国内正经历了从1月到3月的真枪实弹的战争,并且结果以付出惨重的两方皆没有取得明面上的胜利收尾。

结合这段安哥拉国内环境的背景来看,那架米格-21战斗机的飞行员会如此“草木皆兵”的原因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毕竟国内才经历过正儿八经的战争,在看到外形不像一般领导访问的商务飞机后,才会有匆忙间决定击落的“乌龙”;

同样的,安哥拉领导人多斯桑托斯在听说消息后也精神高度紧绷,第一反应是怀疑敌对的反政府势力想趁机作乱。

安哥拉

两方相争,亦是美苏“冷战”的时局投射

在这非洲一角上发生的种种,其实不过是当时美苏“冷战”的一处战场缩影。我们都知道,由于意识形态、发展道路的不同和国家实力上的相似,从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和苏联开展了这场“冷战”为主,“局部热战”为辅的斗争。

其中复杂的缘由和庞大的影响难以简单下结论,但也确实对诸如安哥拉这样的小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安人运推动安哥拉从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独立的过程中,苏联就已经助其一臂之力;时间来到安哥拉内战之初,有了苏联相助的安人运才能抢占上风,并且成立安哥拉民治共和国。

但这上风还没吹到一年,就换了个风向:安哥拉附近的南非政府公开加入战事,摆明了支持安解阵与安盟——南非彼时还在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用意可想而知。

苏联

此时,美苏“冷战”的另一个特点“拉帮结派,寻找盟友”的特征就显露出来了。

附近地区与苏联关系较好的古巴看到南非加入,迅速集结了一支5500名士兵的队伍加入安哥拉战局,又名“卡洛塔行动”。

原本只是一个非洲小国的安哥拉,此刻却像是非洲版本的“东西德国”一样,内战的主要势力背后,站着各自意识形态凝聚的更大阵营。

看似在内战中受到了种种军事或是经济上的援助,但身处大国博弈中,得了好处就不免在一些行动上身不由己。

马西雷

前文说到,安哥拉在博茨瓦纳总统马西雷出访的1988年8月正处于“休整”,正是因为这局部的“热战”后,古巴和南非都意识到继续“支持”下去,消耗的是自家的人力物力,也就先后退出了安哥拉境内。

再加上此时已经到了冷战的最后两年,无论是哪个阵营,都更倾向于暂时“收敛”的明哲保身;

尤其是美国,眼看1991年末苏联解体,更加遵循利益至上,逐步放弃对一些小国的援助控制。

于是在最后的一番交战僵持后,安哥拉国内的两方势力终于在2002年偃旗息鼓,双方坐上了谈判桌,安盟也在随后解散武装势力,安哥拉民主共和国基本稳定下来。

安哥拉

有惊无险,坦然以待的马西雷

此时再度回看1988年的这个小插曲,不由得发现,马西雷这架专机的遭遇,何尝不是当时两方僵持下人人自危、“一点就炸”的证明。

而对于马西雷个人来说,这段遭遇生命危险而又在最后关头化险为夷的经历也是十分特殊的,在飞机盘旋下降的6分30秒里,相信他对生命、对时局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也无怪乎在之后的许多场合中,马西雷都会风趣又不失后怕地谈起这特殊的“6分30秒”。

马西雷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马西雷作为博茨瓦纳的总统,在经济治理上负有盛名:其在任的18年间,博茨瓦纳从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跃升为中等收入国家,马西雷付出的心血、开展的政策可见一斑。

而一旦当时马西雷一行人的飞机如果真的被炸毁,非洲南部的局势想必又会因“蝴蝶效应”,掀起另一阵惊涛骇浪。


参考文献

[1]安哥拉内战及其对美苏关系的影响,王江林,吉林大学,2004

[2]《列国志:博茨瓦纳》,徐人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