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历史竟如此开玩笑?30年前,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而美国起初还想阻止他

2023-11-05 17:05:11


1991年的苏联解体究竟意味着什么?

普京曾言:“对于大多数俄罗斯公民而言,苏联解体是一场悲剧,这意味着国家失去了40%的领土和同样占比的生产力,经过千年历史才建立起来的东西,也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

这场社会主义阵营的悲剧,原本对苏联头号对手美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甚至在苏联的最后一段时间,美国也试图阻止苏联的解体,这究竟是为何?

美苏争霸,“巨人”倒塌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高领导戈尔巴乔夫正式向全世界宣布退去苏联总统的职务,意味着苏联这个国家不复存在。

作为一个能够和美国抗衡的世界大国,苏联是为何在一夕之间忽然倒塌的呢?

大多数人将责任归咎于戈尔巴乔夫的错误统治,可是在时隔多年后的今天,也有人认为苏联内部早已经千疮百孔,戈尔巴乔夫只是选择了错误的补救方式,导致了苏联解体的加速。

那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斯大林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大力发展国家的经济,身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的领导人,他很清楚,必须要将物质基础先建立起来,才能够带领国家去追求并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

在那段时间中,苏联几乎将全部的发展重心都放在了经济上,在卫国战争前期,他们的经济水平终于追赶上了美国等西方国家。

而这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冷战”政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开始实施了。

苏联的军事水平在这几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和德国的战斗中,虽然苏联损失惨重,但是凭借着深厚的家底,他们在战后恢复迅速,国家的生产很快就开始回血。

可在苏联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一个很致命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大多数将工作重心都放在了重工业上,轻工业的发展几乎是一塌糊涂。

虽然还不至于到无法制作衣服和粮食的程度,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斯大林的继承人安德罗烈夫推行的农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个弊端。

他推行农业集体和家庭承包制,将土地“还”给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在他离开之后,下一任总统契尔年科继承了他的政策。

总体来说,安德罗烈夫和契尔年科这两位领导人在职期间,苏联整体还是在向前走,无论是贪污腐败,还是国内生产,亦或是外交政策,都得到了严格的把控。

可是戈尔巴乔夫和他们的想法不同,他更看好西方国家的制度。

他推崇的民主自由,不仅没有改善苏联内部出现的问题,反而成了拖垮苏联的累赘。

一向视苏联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西方国家趁这个时候迅速“入侵苏联”,占据了舆论的主导,影响苏联民众和政府的判断。

同时戈尔巴乔夫推行的经济改革,也对苏联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他原本沿用的是斯大林留下的经济体制,可是在社会矛盾越发尖锐之时,戈尔巴乔夫不得不重新制定了经济发展计划。

而这次他依旧将发展的中心放在了重工业发展上,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提高劳动产率,刺激经济,这是他的构想。

但是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他不得不再次考虑向市场经济过渡。

结果在内部商议过程中,众人产生分歧,戈尔巴乔夫没有解决内部矛盾的能力。

最后那段时间,苏联经济几乎是在自动运行的情况下土崩瓦解的。

除去经济方面,苏联内部的贪污腐败,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贪污腐败主要出现在官僚阶层,人性在欲望面前几乎经不起任何考验,因此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这样的问题就已经存在了。

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这样的情况在后期的苏联政府中,几乎是屡见不鲜。

斯大林颁布的苏联干部特权更是让这群人为所欲为,尽管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批判和严格的调查,但是蛀虫往往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这只能短暂的改善苏联的腐败状况。

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接手,腐败的情况几乎已经存在在国家的所有角落了,戈尔巴乔夫实行的改革更像是在一个即将倒下的大楼下,安插一个钉子。

总体而言,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错误并不只在戈尔巴乔夫一个人。

可不能否认的一点是,苏联的解体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原本以苏联为首,站在了美国的对立面,如今苏联倒塌,这些国家群龙无首,不正好给了美国一一击破的机会吗?

要问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胜利者是谁,恐怕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美国。

那苏联解体之时,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在做什么呢?是不是在欢呼庆祝呢?
美国阻止苏联解体?

事实上,苏联解体的速度是连美国也始料未及的,美国当时的计划是遏制苏联的经济发展,还没有想过让苏联解体。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还试图阻止苏联的解体。

当时美苏冷战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双方的局势一直都是你来我往,偶尔美国略胜一筹,偶尔苏联发展的更好。

而这次美国抑制苏联经济发展的计划也才刚刚完成,他们还在思考下一步的走向,就忽然得到了这样的消息。

至于美国为何要阻止苏联解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推行的政策较为贴近西方,这种做法无疑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好感,双方的关系因此有了些缓和。

双方决定结束冷战的政策,基本上让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和。

戈尔巴乔夫做出的放弃对美国强硬态度的决定,也让美国看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美国并不希望苏联在这个时候解体。

其次,苏联的军事实力一直以来都是不落后于美国的,有些技术是连美国都没有的,美国一直希望能够从苏联手中获取这些独有的技术。

如果苏联发生了解体,那么这些技术可能会分散到各个国家,而这些国家又无法确定是否愿意和美国合作,这也是美国头疼的一个地方。

另一方面来说,就算这些国家愿意和美国开展合作,那么美国可能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样的结果是美国不愿意看到也不能接受的。

维持一个无力对抗美国的苏联,比和十几个国家运营总是要轻松一些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面临着分崩瓦解的苏联正是美国“想要”的苏联,因为这样美国就能够保持一家独大的局面,让苏联也对自己的“俯首称臣”。

换而言之,美国和苏联对抗,并不是想要苏联覆灭,而是想要一个听话的苏联,要一个一切以美国的发展和利益为中心的苏联。

苏联一旦覆灭,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就不得不调整对苏联各个国家的态度,这将会是一项大工程。

为了阻止苏联的覆灭,美国甚至还为此做了些尝试。

1990年之时,戈尔巴乔夫和老布什还在美国进行过一次会面。

当时老布什曾经给戈尔巴乔夫施加压力,想让他进行更多改革,同时减少军备布置。

结果可想而知,背负着巨大压力的戈尔巴乔夫拒绝了这样的要求,两人也因此不欢而散。

不久之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脱离苏联,恢复独立的。

面对他们的“一意孤行”,戈尔巴乔夫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毕竟它们可是连苏联组织的公投都拒绝参加的,可见想要恢复独立的想法由来已久。

而面对这样的局面,德国、英国等国家都十分欣喜,毕竟这意味着他们的发展不再受到苏联的牵制,从此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但相比之下,美国总统对于三国宣布独立这件事表现的就没有那么高兴了,老布什认为这对于美国的利益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在未来给美国带来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也未可知。

在这次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后,美国领导人也访问过苏联,和苏联高层就这些问题进行过沟通交流。

只是面对大势所趋,一向和苏联相交不多的美国也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苏联宣布解体。

尽管后来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表示这是独属于美国的胜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局面下,美国确实是有组织苏联解体的意图的,。

只可惜,苏联的局面已经是积重难返,神仙难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