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施琅叛清投靠郑成功,因家仇再度降清,如此反复为何还得清廷重用

2023-07-20 17:00:11

1646年施琅跟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降清,但很快便背叛大清投奔到郑成功的麾下,在台湾待了五年的时间施琅再次降清。不管是从大清方面还是郑氏集团方面,施琅都是一个叛徒,就这样一个人,不仅得到了清廷的重用,而且还帮康熙收复了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福建水师提督率领清军舰队出发,七月初五,延平郡王郑克塽(郑成功的次孙)等人答应“剃发、上岸、称臣”的条件,次月施琅率领清军顺利接管台湾;可以说施琅在康熙收台湾的大业上立下了首功。

那么问题来了:康熙为何会选择重用在大清与郑氏集团来回叛变的施琅呢?

施琅与郑氏的恩怨

施琅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其实施琅的祖父在时家境还是比较富裕的;只是到了施琅的父亲施大宣时家道中落,不过施大宣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乐善好施,所以在乡里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

施琅的脸面很大额头很宽,施大宣觉得儿子长了一个贵人相,将来必定能封侯拜相。所以很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不过施琅并不喜欢读书,所以便弃文从武,前去学习剑术。而且还跟随自己的老师学习兵法、战阵,再加上施琅从小便经常跟随父亲出海经商,非常熟悉沿海的水域、气候等的情况,称得上是有丰富的航海经验。

既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又懂得兵法战阵、精通武艺,可以说施琅是个做将军的好苗子。

施琅在十七岁的时候慕名投奔到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麾下,每次作战都是冲在最前面,多次立下功劳。

在1646年,也就是顺治三年,郑芝龙归顺于清廷。作为郑芝龙麾下的部将,施琅也跟随一起投靠清廷。

郑芝龙

施琅等人虽然投降了清廷,但因为李成栋给朝廷的奏疏中提到施琅等人:

脆弱不堪,无资战守

甚至想要将施琅等人所率领的部队解散。施琅等人可以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即便是有大才也无处施展,即便是立功也没有赏赐。

郑芝龙虽然降清,但是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坚持不肯投降,并且坚决地反清复明,与清军相对抗。施琅精通阵法,而且还擅长与海上作战,郑成功便让人前去邀约施琅,希望施琅能跟随自己一起反清复明。施琅恰好在清廷怀才不遇,便背叛清廷,投靠到了郑成功的麾下任左先锋一职。

施琅跟随郑成功五年的时间,郑成功有什么重要的决策都会跟施琅商量,施琅也参与了很多重要的战役,为郑成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之后慢慢地二人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开始出现分歧,关系便变得疏远了,二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施琅还曾想一度出家为僧,不再为郑成功效力。

1651年,也就是顺治八年,施琅与郑成功二人因“曾德事件”彻底地决裂:

曾德是施琅麾下的亲兵(有的说法是从将),因为犯了错误理应被处死。曾德为了活命花钱收买郑成功身边的亲随,然后藏了起来。但施琅很快便找到了曾德的藏身之处,并且将其抓了起来。郑成功得知以后,即刻派人手持令箭让施琅能放曾德一命。

没想到施琅就是不给面子,直接反驳:法令不是我施琅私有的,既然有人犯法就必须要严惩;若是藩主(郑成功)徇私枉法的话,一定会留有后患的。

于是施琅没有顾忌郑成功的面子,直接将曾德处死了。

郑成功派去的这个人恰好是曾德的好友,于是回去跟郑成功复命的时候添油加醋:说施琅不将藩主放在眼里,居然直接训斥藩主派去的人,违抗藩主的命令。

郑成功很是生气,再加上之前二人之间就已经矛盾重重,郑成功便将自己积攒已久的不满全都发泄出来,即刻下令将施琅、其父亲施大宣、其弟弟施显贵全部都抓起来,在一条战船上拘禁着。

在施琅被抓的当天晚上有一个人前来看施琅,告诉施琅藩主的杀意已决,让施琅早做打算。

施琅与家人一番商议后,便决定逃跑。

施琅假装与看守的吴芳将军畅饮,并且跟吴芳说:“我原本以为藩主是要杀我的,没想到是让我准备铠甲(按照郑氏的军法,只要是交纳铠甲便可以以罚代罪)。”

随后便让吴芳带自己前去见郑成功,吴芳看施琅的父亲还有弟弟还被关着,便没有多想答应了。到了一处偏僻的地方,施琅直接杀死了三位士兵,然后藏了起来。

郑成功得知施琅逃走的消息,很是生气,即刻便下令将施琅的父亲还有弟弟处死。然后下令搜查施琅的躲藏之处,施琅躲在山洞里好几日实在是饿得难受,而且心里也想着躲着真不是长久之计,需要逃走才可以。

一番思考以后,施琅便决定去找自己的好友副将苏贸。

趁着夜黑施琅偷偷地溜进苏贸的军营中,而此时的苏贸也已经接替施琅左先锋的职位;施琅担心好友会卖友求荣,便故意说:“听说藩主在悬赏重金抓我,我们兄弟二人情深义重,特来自献;省的让旁人抓了我前去邀功。”

不过苏贸并非是卖友求荣之人,先将施琅藏在密室内,好饭好菜的管着;然后在第二天天黑以后,便让自己的心腹将施琅送到一艘小船上,送到大陆上去。

此时的施琅从苏贸的口中得知,自己的父亲还有弟弟已经被郑成功杀死;本来施琅以为自己已经逃走,罪不及家人,郑成功会将自己的家人给放了;没想到父亲与弟弟居然死了,施琅非常恼怒,便再次投降了清军。
在清廷为官

施琅本就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海将,再加上熟悉郑氏集团内部的情况,再多次与郑军的作战中,表现得非常好,慢慢擢升为福建同安总兵官。

康熙继位后,在兵部尚书苏纳海的推荐下,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

在清军攻打金门、厦门的多次战役中,施琅采用“剿抚并用”的策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康熙三年,在清廷剿抚并用的策略下,郑经不得不慢慢地从东南沿海各地退出,退守到台湾。(此时郑成功已死,其子郑经继延平王之位)这年十一月,朝廷下旨,同一施琅等人攻打台湾的建议,并且将施琅授予靖海将军一职,并且让其他的郑氏降将做辅助,同施琅一同攻打台湾。

郑经得到清军即将攻打台湾的消息,即刻召集诸位将领一起商量对策,最终决定:必须要扼守住澎湖,如此台湾才能高枕无忧。郑经随即下令让颜望忠大将军率领一万多人前往澎湖,与澎湖的郑军一起坚守澎湖。

施琅在接到朝廷攻打台湾的旨意后,即刻开始准备攻台的事情。施琅的意思是:想要取台湾,必须要先攻下澎湖。十一月施琅第一次攻打澎湖,但是因为遇到大风,只好无功而返。

次年三月施琅再次率兵攻打澎湖,但是先后两次起航都没能成功,只好返回岸边,静待时机

四月十六,晴空万里,施琅觉得是一个出师的好时机,便即刻下令出发;但是清军在海上遇到了海上风暴,施琅虽不甘心就此返航,但是看到她的船队已经被大风刮得四分五裂,不得不下令放炮返航。

从康熙三年到康熙四年,施琅一共三次进军澎湖,但都没能成功;表面上看是天时风向的外在因素影响的,但主要还是内因:

首先康熙帝尚且年幼,只有十二岁左右,朝政是由鳌拜、索尼等四位辅政大臣把持。鳌拜非常有野心,排除异己,慢慢地在朝中独揽朝政。而西南与东南的三藩吴三桂等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尤其是福建与广东,是清廷对抗郑氏集团的最前线,但是三藩的势力把持着这些地方的军政财大权,使得清廷无法全力以赴攻打台澎。

其次,大清刚入关不过才十几年的时间,连年的征战让清廷的国库空虚,年年入不敷出;若是没有太多的银子来支持施琅,进行海战。

另外满清虽然已经入主中原,但是建立大清王朝主要靠的还是八旗骑兵还有绿营。相比郑氏集团而言,清廷的海战不仅缺乏经验,也没有信心。清廷要攻台的部队主要就是福建水师,而福建水师的骨干大部分原先是郑氏集团的人,清廷对这些人并不是完全信任,并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这些人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投诚过来的人,他们的家人亲属很多还都在台湾,攻台确实也有自己的顾虑,自然没办法奋勇向前。
隐忍十三年再度启用,领军攻台

因各种原因,清廷攻台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康熙七年,在清廷招抚郑经失败后,施琅在分析双方情况的前提下,提出“剿抚兼施”、从速出兵的策略。但在当时朝廷还是鳌拜把持朝政,鳌拜等人认为:海洋险远,实在不敢保证一定能攻台成功。

所以施琅的建议便被压了下来,并且将施琅水师提督之职裁掉,留在了京城任职。

而这一待,就是13年的时间。

对于一个熟悉海战而且担负家仇的人来说,一直闲居京城,确实也是一种折磨。不过对于清廷来说,最需要解决还是鳌拜与三藩之乱,之后才能考虑收台的事情。

在调任京城的13年间,施琅一家的日子过得极为清贫,还需要依靠妻子做女红裁缝来补贴家用;而施琅呢?一日都不敢忘自己的家仇,也一直在等待时机再度得到朝廷启用。

不过施琅并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密切关注福建沿海的动向,潜心研究风潮信候,希望再度被启用时,能够快速收台。

1676年福建总督郎廷相在与郑氏交战中,意识到大清必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水师才可以,便向朝廷上奏自己的想法:重新恢复裁撤的福建水师。次年,朝廷便恢复了福建水师的建制。

1678年新上任的福建总督姚启圣很明显的感觉到福建水师的薄弱,所以给朝廷上了一道奏折:郑氏集团之所以能长期割据台湾,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支作战经验丰富的水师部队;所以想要与郑氏作战,就需要意识到“水战要比陆战更重要”,所以朝廷必须要建立并且训练出一支强有力的水师才可以。

姚启圣最看重的福建提督的人选还是施琅,但是因为施琅的儿子施澄被郑军所抓,所以便有一些顾虑,不敢直接向朝廷推荐施琅任福建提督一职,只是在奏折中委婉地暗示康熙是否能让施琅出任水师提督一职。

次年清廷与郑氏集团的和谈再次失败,姚启圣便意识到:加强福建水师这件事已经刻不容缓,必须要尽快解决。便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明了福建水师提督一职的重要性,以及施琅才是最合适的福建水师提督人选。

不可否认的是朝廷之所以不肯重用施琅,确实跟施琅的儿子施澄有关系。

另外在1680年,因施琅的子侄施齐、施亥让家人私下里与姚启圣通信,密谋趁乱将郑经等人擒住。但此事被郑经身边的刘国轩得知,施齐、施亥及其家人73口全部被郑经处死,丢进了大海。

虽然姚启圣在奏折中为施琅辩解,希望能打消朝廷对施琅的顾虑,但最终朝廷还是没有重新启用施琅。

之后姚启圣又多次向朝廷举荐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一职,但都被否认。

在这一点上,康熙身边的心腹大臣、内阁学士李光地却要比姚启举荐施琅的方式要委婉的多。李光地也是福建人,跟施琅算是老乡,因同在京城为官,二人之间的交往还是比较多的,李光地慢慢地了解了施琅的才能与为人。

比如有一次李光地与施琅在礼部尚书朗富鸿家里遇到,谈到了顺治十六年郑军在南京之战时的优劣长短,施琅侃侃而谈、分析的头头是道,让李光地对施琅是刮目相看,这让李光地更加相信:施琅确实是一个人才,朝廷若想要收台,非施琅不可。

但是因李光地与施琅都是福建人,为避免有人说闲话,李光地并没有直接向康熙推荐施琅。

此时郑经(郑成功的儿子)在台湾病逝,郑经的岳父、被郑成功称为诸葛亮的陈永华也已经病逝,李光地认为攻台的时机已到。并且李光地支持的是武力攻台,而不是招安。

若想要武力攻台的话,就需要一位熟悉水战的人,满清八旗都不擅长水战,既然要用南兵的话就必须要用南将来统领。

就这样李光地自然而然地将话题转移到了福建水师提督一职上,不过李光地还是没有直接推荐施琅,而是告知康熙要思索几天。不得不承认李光地确实是一个非常懂得做官的人,几天以后,康熙派大学士明珠前去问李光地关于人选的意见,李光地认为时机已到,便推荐了施琅,并且为推荐施琅说出了四点理由:

第一、施琅全家被郑氏所杀,是仇敌

第二、施琅是最了解郑氏集团内部情况的

第三、施琅智勇双全

第四、郑氏集团害怕的只有施琅一人

之后康熙又当面问李光地,李光地的一句话彻底打消了康熙的疑虑。

“若论才略,实无其比。至于成功之后,在皇上善于处置耳。

康熙虽然在心里基本上认定了施琅是福建水师提督最合适的人选,但还是当面考了考施琅,施琅非常淡定从容的分析敌我态势,将自己的用兵方略讲出来。康熙对此十分满意,便下旨将施琅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

时隔13年的时间,施琅再次回到自己擅长的舞台上。

康熙二十年十月,施琅走马上任福建;但是一到福建,施琅便发现了主将不明确、指挥不统一的问题,随即便向朝廷请求“专征”大权,最终攻台统兵的将领只剩下姚启圣与施琅二人。

但施琅则认为:姚启圣是北方人,水性海务都不是他的长处,而且如此一来总督提督互相掣肘,所以施琅多次向朝廷要“专征”权。

姚启圣与施琅二人不仅在“专征”、“同征”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在出征时间以及进军路线、用兵上也是意见很不统一。如此一来,二人便延误了攻台。

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终于给了施琅“专征”权,让施琅全权负责收台之事。

施琅在争取“专征”权的同时,不断的派人前往台湾,利用郑氏集团内部的旧关系,进行劝降与情报工作;另外施琅还派出一支小部队,佯装攻打澎湖,为的就是想要弄清楚敌人的火力情况。

在充分得了解敌情以后,施琅制定了澎湖海战作战方案,认为渡海最好的时机便是夏季的六月。六月十四,施琅率领水师开始攻打澎湖,二十二日清军取得了澎湖之战的全胜。

施琅与郑氏集团有杀父杀弟之仇,全家十几口也命丧郑氏之手。没想到施琅能摒弃家仇恨,以国事为重。对冯锡范以及刘国轩(郑氏集团掌握实权者)说:“我是绝不会报仇的,当日杀我父亲杀我弟弟的人已经死了;只要是郑家肯投降,我都不会杀!”

郑克塽等人接受了清廷的谈判条件,决定归降于清廷。

八月份,施琅在郑氏集团官员的引导下,兵不血刃平定台湾。十八日,施琅主持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郑克塽等人往北而叩,叩谢朝廷的恩德。
结语

很多人将施琅跟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相对比,两个人都是怀着父兄被杀的血海深仇,两个人也都是因为家仇而背叛了自己的旧主,但是两个人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伍子胥为了报家仇,将平王墓掘开,将平王鞭尸。

伍子胥此举引起了楚人不满,让吴国谋划多年的灭楚大计功亏一篑。

而施琅并没有被家仇冲昏了头脑,而是以大局为重,完成了统一台湾的千古大业。其胸襟与气度,确实要比伍子胥要强。

正因为此,施琅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被康熙封为靖海侯,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