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59年志愿军战士放弃中国国籍,只为追求朝鲜姑娘,晚年过得如何?

2023-06-07 17:02:18

“玉实,组织已经批准了,我们终于能在一起了!”

1958年3月,朝鲜石岭。在红旗飘展的街头,这名叫作王兴复的男子激动地和自己的爱人相拥。初春的石岭,气候逐渐回暖,抹消了冬日的肃杀之气。

第二天,王兴复和即将回国的战友们一一告别,转身走向了自己在朝鲜的新家。为了追求爱情,他历尽辛苦,终于修成正果。

一、相逢相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决定派遣志愿军支援朝鲜,对帝国主义势力嚣张的气焰予以回击。

就在开战这一年的5月份,王兴复刚刚19岁,他曾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毅然响应号召加入志愿军。

来到朝鲜之后,上级领导对王兴复说:“王兴复同志,组织上决定安排你去第四兵站。”

在兵站的相关工作属于后勤岗位,主要职责是保障物资和通讯。领导知道王兴复有文化,对他很看好,故而安排了这个重要的岗位。

王兴复不负期望,在工作上十分用心,因此被提拔到了参谋部工作。这里位于朝鲜的石岭,是一个战略要地。正是在这个地方,王兴复和吴玉实相遇相知。

1953年,朝鲜停战。王兴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不在最初的几批回国名单上,而是被安排帮助附近的朝鲜村民重建家乡。

后勤部门,往往都是最后完成收尾工作,所以王兴复在朝鲜继续待了下去,等待领导指示。王兴复深知自己责任重大,经常穿梭在石岭的各户村民家中,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于1953年的秋天认识了吴玉实。

中国援朝志愿军都受过党性的熏陶,素质过硬,觉悟极高。不可一世的美军站在敌人的立场上,也只能对志愿军战士们不吝赞赏之词。王兴复也是如此,举手投足间利落潇洒,仪态端正,这让当时情窦初开的吴玉实不禁迷上了他。

吴家这一辈男丁不少,但是,等到1953年战争结束时,家里已经只剩女人。失去哥哥弟弟的吴玉实,已经成长得十分坚强。可她家里受到的战争创伤十分巨大,她想起逝去亲人的音容笑貌,经常暗自流泪。

或许是出于同情,王兴复对吴玉实很是照顾,二人之间的感情也在迅速升温。王兴复心里明白,他已经喜欢上这个坚强温柔的女孩了,为了保证纯洁性,保持优良的作风,志愿军按规定是不能与朝鲜女性通婚的。王兴复深知这一点,所以并没有把心意告知吴玉实,只按长辈的姿态帮助她、保护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58年初。

二、终成眷属

1958年2月,周总理访问朝鲜并做出决定:在年底以前,将朝鲜境内的志愿军全部撤出。

这个消息,给众多远在他乡的志愿军战士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大伙都在盼望着回国,和许久未见的朋友亲人重逢相聚。

可是,得到消息的王兴复,心中却五味杂陈。他知道,如果回了国,就和吴玉实从此诀别了,从此再难相见。

王兴复家中本无牵挂,二位高堂早已过世,也没有别的亲戚,此时唯有吴玉实在他心中占了一片地。他在林荫小道上反复踱着步思考,最终决定向上级请示。

王兴复请示的上级,正是他这几年的老领导张山。张山在参谋处看到他的来信,不免皱了皱眉。

按规定,绝对不能与朝鲜女子结婚,到了期限就应该服从命令回国。王兴复在信里说,他想留在朝鲜,跟一个叫吴玉实的女孩过日子,这怎么能行?

张山深知,王兴复这小伙子工作能力很强,回国肯定能大有作为,待在朝鲜,岂不是耽误了前途?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工作经验丰富的张山也吃了一惊。警卫员跑来报告,说有一个朝鲜方面的女子,正哭着跪在大门前面!女孩用着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要见领导。

张山急忙跑出办公室去迎那女孩,她正是吴玉实。原来,吴玉实这几天看到周围不少的志愿军战士们正在打包行李,这才知道要到他们回国的日子。

这下吴玉实心里不由得一紧,她只怕王兴复到时候不声不响地就离她而去,这才偷偷来到参谋所向领导求情。

了解了前因后果,张山也长叹了一口气。敏锐的政治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非同小可,牵动着中朝人民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于是,他立即将情况上报。

高层认为,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这确实能作为中朝双方的友谊见证,可以特事特办。

没过几天,中朝双方高层的决议下发了,同意批准王兴复就地复员的请求。自此,王兴复脱下了军装,被安排在朝鲜平壤工作,开始在朝鲜安家立业。

1959年,王兴复加入朝鲜国籍,与妻子吴玉实相伴偕老。

三、落叶归根

和妻子在朝鲜生活一段时间以后,王兴复渐渐地想家了。他携妻子和儿女于1967年恢复中国国籍,1981年回到中国定居,终于找到了归宿。



夫妻两人的故事也被传颂至今,作为中朝友谊的象征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