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59年傅抱石万般无奈,写信向周恩来“求援”:请总理特批一些好酒

2023-05-06 17:03:50

前言

1959年7月上旬,应湖北人民出版社的请求,傅抱石赴湖南长沙、韶山写生。正是创作兴致浓郁的时候,傅抱石接到一封江苏省国画院的电报:

“抱石同志,中央来电,请你火速进京“

傅抱石接到电报后,立刻返回家中,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是周总理和陈毅联名请他出山作画,鉴于事情非同小可,傅抱石也不及任何准备,立刻赶赴北京,抵达北京前门东方饭店后,才得知了自己的具体任务。

和关山月一起,为人民大会堂画一幅画。
“江山如此多娇”

1956年,中国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们开始酝酿,在北京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万人礼堂,除此以外,还决定要修建历史、军事、农业、艺术展览馆、民族文化宫等等建筑,并要求在1959年十周年国庆前完成建设。

尤其是最重要的万人大礼堂,几乎可以说是凝聚了当时全国建筑行业无数人的心血。


图|关山月

从1958年10月26日开始,前后耗时280天,完成了万人大礼堂的主体工程建造,为了完成这项工程,施工现场人最多时有将近1.5万人左右。

1959年9月3日,赶在国庆前夕,人民大会堂正式竣工。

为体现中国特色,人民大会堂作为规模宏大的建筑,广泛邀请了全国各地的画家来根据建筑风格进行作画。

在原本的计划中,傅抱石和关山月需要各自创作一幅国画。

当时迎宾厅一面巨大的墙上,原是考虑布置巨型浮雕的,可由于时间上来不及,因此这一方案作废,傅抱石与关山月临时接到任务,需要创作一幅大型的国画,挂在这面墙上。

由于人民大会堂从北门拾阶而上,前往宴会厅时必经迎宾厅,位置上极为重要,因此这幅国画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装饰作用。


图|傅抱石与郭沫若、朱洁夫、郭平英在北京

事关重大,这幅巨型国画,从一开始选题就十分引人注目,当时就有人提议,有关这幅巨型的山水画选题完全不必舍近求远,就从毛主席的诗词里面选即可,郭沫若与吴晗建议:

“以毛泽东作的“沁园春”(咏雪)的词意为题材,主题是“江山如此多娇”。”

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周总理的首肯,还专门下达指示:

“要在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北门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悬挂巨幅国画。画面以表现祖国锦绣河山的雄伟气魄为内容,已敦请傅抱石和关山月两位老画家承担了绘制这幅巨画的任务。”

傅抱石、关山月都是国画艺术界的大师,早在40年代时便已经成名,一幅国画作品,需要两位大师的配合,这本身就已经是难能可贵。

接受任务以后,傅抱石和关山月潜心研究,画出了样稿。按照周总理的指示,画作中一定要表现出伟大祖国的风貌: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


图|周总理与陈毅

关山月的女儿关怡女士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

“两位先生接受巨幅国画的创作任务之后,心理压力很大。因为人民大会堂是国家领导人经常接见外宾和国际友人的所在地,如果画得不好,将有失国家的声誉与尊严。”

几天以后,陈毅一行人前往东方饭店,观看两人绘画进度,两人把样稿拿出来供大伙点评。

面对陈毅元帅,傅抱石、关山月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他们两人一致认为:“题材实在太大,不好把握。”

对于毛主席的诗词,陈毅是有很深的体会的,陈毅看了草图后,也知道两位大师的不容易,不过却也给出了关键性的建议。

“绘画跟作诗一样,首先便是要立意。”陈毅娓娓道来:“江山如此多娇,画面上必须要突出一个娇字。”

“既要概括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又要体现四季变化的春夏秋冬。只有在‘多’的气势中,才能体现出‘娇’来。”
傅抱石求援:请总理特批一些好酒

傅抱石、关山月的绘画功力,自然是不用多说,不过相比于关山月,傅抱石作画少不了一物加持。

那就是酒。


图|傅抱石、关山月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现场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莫不爱酒,在艺术的创作道路上,傅抱石也和这些前辈类似,好酒到几乎是离不开的地步。

据说为了解决傅抱石买酒困难的问题,他在南京的一个学生,特别向江苏省人民政府打了报告,以便于解决老师买酒困难的问题,当时副省长管文蔚在报告上做了特别批示,要求商业部门必须保证每天供应傅抱石半斤酒。

傅抱石的女儿傅艺璇就曾如此评价父亲:一睁开眼就要喝酒。

“我曾多次见到父亲将高粱酒瓶藏在中式长衫的宽大袖筒里,悄悄地带到楼上画室。当然,我们之间那‘不要告诉妈妈’的小小默契,我是颇心领神会的。直到父亲晚年,母亲在多年‘抗争’不果之后,终于全面败下阵来。虽然仍是忧心忡忡,却也会捧着一杯酒爬上二楼送到父亲手上。”

傅抱石爱酒几乎是文艺界人所共知的事儿,也几乎是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可傅抱石饮酒,却与那些酒后乱撒酒疯的人不同,傅抱石饮酒,是为了追寻饮酒之后那种不受外界束缚,纵笔挥洒的灵感。


图|关山月在海南岛写生

傅抱石有一枚印十分出名,叫“往往醉后”。

据说只有在最得意的作品上,傅抱石才会在画面的一角重重的印上。

每画必饮酒,成为傅抱石人生的真实写照。

可应邀到北京创作《江山如此多娇》时,正值困难时期,尤其是离开家以后,无人照顾傅抱石这样一个小爱好,这对于一个喜好饮酒的人来说,还是有些过于难熬。

眼看创作的限期越来越近,苦于无酒就没有灵感的傅抱石,只好向周总理写了一封“求援信”。

“请总理特批一些好酒”

周总理接到傅抱石的请求后,也是感觉到有些好笑,不过出于尊重,周总理立刻命人找了一些上好的茅台送了过去。傅抱石得到酒后,立刻灵感勃发。


图|傅抱石绘画期间

不过据说周总理提供的酒,是专为傅抱石、关山月两位大师准备的,只是关山月素来少喝酒,傅抱石把自己的酒喝完以后,就开始“侵占”关山月的份额,每次傅抱石要酒喝,关老就调侃:

“我的酒呢?”

《江山如此多娇》完成后,服务员在东方饭店傅抱石房间床底下,扫出40多个空酒瓶。

傅抱石向周总理写信索酒,也成为了书画界趣事。
“太阳画得比篮球还大”

周总理的工作虽然十分忙碌,可也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来去看过两次,并两次提出指导性意见。

草图通过后,傅抱石、关山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绘画过程中,这幅巨型国画,初稿长7米,宽5.5米。当画作快完成的时候,周总理却发现,相对于墙而言,画还是有些太小了,于是两人又临时加尺寸,改成长9米、宽6.5米。

第二次,两位大师邀请周总理去看画,周总理邀请了文艺界不少的名人一起去点评画作,现场有不少人指出:

“太阳画得有些小了。”


图|傅抱石(左)、关山月(右)绘画现场

原来按照之前画作的尺寸,构图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可第二次改的时候,原图尺寸比原来要大不少,这样一来,原来太阳的大小,比例上就有些失调。

“如果这幅画悬挂起来,这个红太阳肯定显示不出她的雄伟,其象征意义也就显示不出来了!”

周总理点点头,说了一句话。傅抱石、关山月记住了周总理的话,回去以后,重新找了荣宝斋的巨幅宣纸,利用仅剩的时间,将画重新画了一次,并将原有的太阳尺寸改大,画的比篮球还要大。不仅如此,还用朱砂来画太阳的颜色,等到周总理第二次看到的时候,巨画上的太阳比例就已经恢复正常。

“好嘛,这才表现其伟大的气魄嘛!”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指出,画上的太阳还是太大了,对此周总理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我看不能再大了,再大就成了太阳如此多娇了。”

说起来,两位国画大师,在同一张画上作画,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


图|傅抱石

傅抱石是属于金陵画派,而关山月则是属于岭南画派,临画之前,郭沫若先生就曾告诉他们:

“一定要保持各自的风格,但又一定要使画面求得和谐统一。”

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的传统习惯下,傅抱石和关山月在创作时却能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的绘画风格虽然不同,却在同一张画上有所体现,还能如此的统一地表现出来,是十分难得的。

关山月的女儿关怡回忆称:

“父亲负责画前景的松树和远景的长城雪山,而流水瀑布则由傅先生来画。”

这幅巨型国画完成以后,照例要题款,两位画家都邀请周总理在画上题字,周总理却表示了婉拒。

“我不能题字,此画是以毛主席诗词意境创作的,应该请毛主席题字。这样吧,我去请主席题字,拿来后你们尽快装裱上墙。”


图|江山如此多娇

毛主席的字,原本就气势恢宏,两位画家都很激动。不过当时毛主席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外地考察,因此毛主席并没有直接在画上题字,而是写下四幅“江山如此多娇”的书法送回北京,并且还谦虚的说:“仅供选择。”

另外,毛主席写书法时有个习惯,那就是在写的比较好的字下面画圆圈,这四幅字送到北京以后,工作人员从这些字中,挑选出画圆圈最多的字,拼合在一起,放大以后放在这幅巨型国画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幅字中,还有一幅字专门赠给了关山月大师,1977年关山月大师将这幅字无偿捐赠给了中共中央办公厅,而自己家里悬挂的则是办公厅赠送的复制品。

《江山如此多娇》挂在人民大会堂以后,供往来宾客观赏,成为人民大会堂乃至国家的代表,也成为了两位画家的代表作品。

虽然对于一个画家而言,如此多的要求、如此紧张的时间下,很难创作出佳作,但最终傅抱石和关山月两位大师,完成了这份旷世佳作,成为一代人的永恒记忆。

不过,对于这幅巨型国画,由于当初原本就是为了取代浮雕而临时改变的,因此画作完成以后,也是经过仓促装裱挂上去的,虽然用料用墨均属上乘,但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受到岁月的侵蚀。


图|1960年傅抱石陪同郭沫若参加画展

三十多年以后,画作纸张逐渐变得发黄、陈旧,更为关键的是因为漏雨,画面出现了局部损伤,因为人民大会堂空旷造成的空气流动,原作开始出现裂纹。

为保护国宝,人民大会堂决定,临摹一幅和原作一模一样的复制品挂在那里,荣宝斋接手这项任务后,请了北京着名的山水画大师何海霞和白雪石,绘画完成以后,经中央领导批准,挂在原处用来代替原作。

关山月大师还曾亲临人民大会堂观看复制品,对复制品的效果,也十分的赞赏。

不过遗憾的是,傅抱石再也不能亲临现场观看画作,1965年9月29日,大师在家中去世,享年61岁。
傅抱石与酒

傅抱石去世时,正值艺术创作的巅峰年龄,甚至有人认为,齐白石等老一辈儿的画家,在他这个年纪时,还没达到他艺术上的成就。

有人认为,傅抱石嗜酒使得他身体大受影响,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

傅抱石一生绘画艺术创作中,唯一离不开的就是酒,创作《江山如此多娇》时,就有写信向周总理索要酒的趣闻。就连在家中陪客时,也离不开酒,经常是给客人倒一杯茶,然后给自己倒上一杯酒。


图|傅抱石在韶山关公桥

喝酒成了傅抱石人生中的“大事”,即便是家里人苦劝也不听,没办法只好任由他。

傅抱石的女儿傅益璇回忆称:

记得我10岁那年,在一个大雪之夜,家里有客来而酒却不够了,母亲正发愁,我就自告奋勇要去买。谁知雪深路滑,寸步难行,我不断跌倒又爬起来,但双手紧抱着的“金奖白兰地”却没打烂。母亲见我浑身是血,叹了一口气说:“快拿给爸爸吧!”

傅抱石的家里藏有各种好酒,绿豆烧、汾酒、茅台、五粮液。虽然他热衷于饮酒,却从不失态,只是为了追寻创作时候的那一点灵感。

不过多喝酒确实是有损健康,傅抱石人到中年,各种疾病就已经悄悄地找上门,什么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傅抱石也知道自己这嗜酒的癖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为此他曾自嘲:

“二十年来,此病渐深,每当忙乱、兴奋、紧张……非此不可。特别执笔在手,左手握杯,右手才能落纸。”

即便傅抱石能够意识到,自己嗜酒是一种“病”,可每当创作时,还是克制不住“酒虫”爬上的冲动。


图|1959年在南京,傅抱石与捷克画家霍夫梅斯特

傅抱石从来也没有打算真正戒酒。

傅益璇有时候也投其所好,给父亲买一些酒、1964年傅益璇去苏北涟水县,听说有个工作队长是泗洪县“双沟大曲”酒厂的厂长,几经努力终于托人买到两瓶顶级的好酒,过年回家时,像宝贝一样揣在怀里,在长途汽车上颠簸了六个小时才拿回家去。

傅益璇清楚地记得,父亲接过酒后十分高兴:“我璇子也会帮我买酒了……”

不过遗憾的是,傅抱石第二年就去世了,傅益璇很惭愧,为什么当初没有给父亲多买一些呢?

人饮酒大多都是有一个极限的,可万万没想到,在傅抱石身上,这个极限来的是那么突然。

1965年9月,上海虹桥机场落成,傅抱石画了一幅画庆贺,为此机场专门派来一家飞机把他接到了上海参加典礼。

傅抱石好饮酒的习惯,早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东道主也毫不吝啬,准备了很多的好酒,傅抱石十分高兴,连续几天的饮宴,喝下去的酒远远要超过平常的几倍还多。


图|1960年代初,何香凝在杭州与傅抱石、潘天寿合作绘画

上飞机回南京时,傅抱石的酒兴依然十分浓郁,他的精神十分亢奋,肉体却很疲惫,回到家吃过午饭后,傅抱石就躺在床上准备午睡,临睡之前,傅抱石告诉妻子,一定要把他叫醒,因为下午还要去省人大会议开会。

结果妻子和客人说话耽误了一些时间,等到去叫时,只见傅抱石已经呼吸急促、脸色发紫,进入昏迷状态,还没等得及医生赶到,傅抱石就平静地走了。

由于去世十分突然,傅抱石临终都没能留下话来。

傅益璇后来曾说:

我深知是酒害了父亲,令父亲过早地去世。但我并不记恨父亲的酒,父亲喜欢喝酒,自有他的道理。也许他在微醺之中,能感受到心灵的翅膀无比地自由,可以冲破那些压抑在心里的晦暗和苦闷,释放出一切。

傅抱石过早的去世,也让中国的书画界少了一位大师,相信傅抱石如果还在的话,必然还会有很多更经典的作品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