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45年胡适干了两件事,让一向尊重他的毛主席,对他感到失望至极

2023-03-08 17:05:02

胡适是近代有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也是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偶像。上世纪三十年代斯诺访问延安时,毛主席曾表示:胡适和陈独秀取代了康有为、梁启超,一时成为了他的精神楷模。

当初胡适在北京大学担任哲学教授的时候,毛主席还曾经多次试图向胡适请教思想上和学术上的问题。

1919年,毛主席返回湖南前拜访胡适,希望他出面支持湖南的学生运动,胡适欣然应允。随后,毛主席出任《湘江评论》主笔,胡适果然就在《每周评论》大力推荐他的文章。

再后来,毛主席想要办一个“工读互助团”,又跑去问胡适的意见,胡适就给这个组织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自修大学”。

尽管胡适只大毛主席两岁,但是毛主席一直把胡适当成自己的启蒙老师一样敬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胡适最终并没有和毛主席走到同一条道路上。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放弃了对胡适的统战工作呢?那是因为在1945年,曾经发生了两件事,让毛主席意识到,胡适和中国共产党不会是同路人。
一、胡适干的两件事,让毛主席对他失望至极

1945年,胡适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到联合国参加会议,毛主席曾经托董必武去找到他,希望他能在联合国上为中国共产党发声,结果遭到了拒绝。

后来傅斯年访问延安,毛主席就托他向胡适转达自己的问候。傅斯年去到美国对胡适说了此事,胡适当时异常兴奋,于是就给延安写了一封长信,讲述自己对于重庆谈判的一些看法。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文献上都说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不喜欢通过流血与暴力的手段进行社会的改良。

胡适留学外国多年,深受西方主义思潮的影响,一直认为中国应该全盘西化。西方的什么都是好的,中国的什么都是不好的。

例如, 胡适可以忍受西方的象棋传进中国来,但是就是不能忍受中国的麻将传到西方去。为此之故,他还写了一篇文章,论证中国明朝就是因为打麻将亡国的!

所以当1945年国共和谈时,胡适就在思想上与美国人保持了同步。同时,他当时还专门拍了一封超长的电报去延安。

在这封电报中,胡适“语重心长”地告诉毛主席:他希望共产党能放下武器,并和国民党达成协议,组成一个“两党制”的政府。国民党是第一大党派,共产党就是第二大党派。

那时的胡适非常天真,为此他还列举了一些西方国家的例子,告诉毛主席:不必担心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施展。

英国有个“工党”,最初他们得到的选票只有四万多票。经过五十年努力之后,他们现在就能够得到一千二百万票了。

然而,就在收到胡适这封电报之前不久,毛主席已经收到了一封来自斯大林的电报,斯大林在电报中说:

坦率地告诉(中共),我们认为暴动的发展已经无前途,中国同志应寻求与蒋介石妥协,加入蒋介石政府,并解散其部队。

斯大林的一态度让毛主席感到非常恼火,因为在那之前,苏联一直是表示要支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作斗争的。现在二战一胜利,苏联本土的军事威胁解除了,就不管盟友的死活了。

很显然,苏联在这件事情上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与美国方面达成了约定。偏偏很不巧,胡适在拍来的电报中也说了同样的话。

再加上当时多方催促毛主席、周总理一行人,尽快到重庆参加谈判,所以胡适的这封信就没有得到及时回复。

胡适这个人本来就比较小气,因为没有收到毛主席的回信,深感不忿,所以他也不再理会毛主席。而毛主席也因为这件事看出来,他和自己不是同路人。

不过在解放前夕,毛主席仍然还是派人前往,试图说服胡适留在大陆,并表示可以让他当大学的校长,不过还是被胡适拒绝了。
二、不懂政治,不为无产阶级考虑的胡适

总体上来说,在“电报事件”以后,至胡适离开大陆的这段时间以内,中国共产党对于胡适的统战工作,就显得不那么上心了。

毛主席生斯大林的气,是因为感觉遭受了盟友的背叛。但是他生胡适的气,主要是因为胡适完全让他失望了。胡适根本不懂得政治,而且完全没意识到蒋介石政府是一个“独裁政府”。

蒋介石出身宁波小商贩家庭,他读的是旧私塾,后来留学日本三年,实际学习的时间大概不到三年,就跟着同盟会了。所以蒋介石一生中的学识,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传统教育。

蒋介石一生以清代名臣曾国藩为人生榜样,学习他对湘军的管理办法,以及通过在国民党里面培植自己的同乡、门人势力,搞政治阴谋,篡党夺权当上了国民党总裁。

上位之后,蒋介石仍然喜欢那一套旧式的人际关系网络与“黑帮政治”。“上行下效”,于是国民党的官员之间,平时也喜欢互相以“兄弟”相称。

最让人无语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蒋介石在台湾去世的时候,国民党官员为他送葬,居然采取了“集体跪灵”的方式。可想而知,这个党派内部是怎样的封建腐朽。

另外,蒋介石在三十年代把法西斯那一套特务制度引进中国,打造出了臭名昭着的中统、军统等特务机关。这些特务机关以及国民党高层,大多是他在的宁波同乡,或者是黄埔门生。

蒋介石正是通过这种庞大的关系网,在国民党内部搞专制统治。所以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真正地接受西方的民主制度呢。胡适让中国共产党放下武器,无疑是与虎谋皮的馊主意。

当然,国民党实行“两党制”这件事在蒋介石的儿子那一代办到了,但是1945年的中国,还是蒋介石的天下。那时的他才五十八岁,正是肝精火旺的时候,后面还有三十年呢。

下面我们再说回胡适本身的问题,胡适这个人,从前在五四运动时,毛主席真的觉得他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哲学家,因此多次想与他探讨一些革命的问题。

但是经过“电报事件”以后,毛主席才意识到:胡适尽管在哲学与文学领域很有见地,但是在政治方面,还显得非常幼稚。

另外,胡适一味地想要追求“和平”,反而暴露出他真实的想法。那就是——他从来没想过中国无产阶级的利益,他只是想在中国建立起一套西方的政治制度。

与此同时,胡适还希望尽快让社会秩序回归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阶级则最好是相安无事,保持原来的状态。

胡适这样的“奇怪”想法对于毛主席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接受的,于是毛主席对于胡适的“神话滤镜”终于破灭了。经过这件事后,胡适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胡适这种不以无产阶级的利益为念的人,其实根本不值得耗费心思去做他的统战工作。而且毛主席和胡适本来也只能算是泛泛之交,从那以后,也就形同陌路了。
结语

五四运动前后的胡适,那时候真的可以算是中国思想启蒙与文化革命的先驱。他在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改良与前行方面,的确是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少年时代的毛主席十分仰慕胡适,但是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胡适的革命,其实与共产主义革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毛主席和二人早期的交往是在1920年以前,等到1921年共产党成立以后,他们就没有机会见面了。所以胡适作为一个大学讲师,在毛主席的心中一直保持着一个高高在上的完美形象。

傅斯年访问延安的时候,毛主席曾经提到自己当初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每天都能见到很多名流与学者。想与他们交流,但是双方身份地位悬殊,人家根本没空理。

因为没有什么机会与胡适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所以毛主席一度把他当成了革命的楷模,后来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事实上,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给后来的新中国建设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在五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国内又发起了一场针对胡适思想的批判。

毛主席指出,“胡适在旧社会一度被当成圣人”,其实他是“接受美帝国主义的扶持的买办阶级代表人物”,他的思想遗毒在国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按照毛主席的意见,这一次对胡适的批判力度是相当大的。但是胡适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毛主席也并非不知道。



因此毛主席在批胡适的同时,仍然在政协会议上说: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功劳不能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二十一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