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78岁老人坦言:请过保姆去过养老院后,才明白晚年最好的归宿在哪

2023-02-26 17:05:06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近年来,关于养老的话题总是会引起人们的热议。2021年的一部电视剧《八零九零》的播出更是将“养老”这个主题推向了高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但在“996”的快节奏生活里,如何让家中的老人颐养天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

有人说,养老院中同龄的老人多,在那里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也有人说不如请一个住家保姆,衣食住行可以受到悉心的照料。

而对于如何度过晚年,今年78岁的朱大爷最有发言权。无论是养老院还是请住家保姆,这些他都经历过,但是最后他却选择了当初最不情愿的那一种。

那么朱大爷最终选择了什么方式度过晚年呢?他在入住养老院和请住家保姆的经历中又得到了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最好的晚年莫过于家人的陪伴

78岁的朱大爷坐在小区楼下晒太阳,每当有人跟他打招呼,他总是微笑着点点头。朱大爷老伴还在世的时候,与他是相亲相爱。老伴去世后,他在儿子家的这十几年来,儿子儿媳也对他照顾有加,朱大爷这辈子也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朱大爷是安徽人,小的时候家境贫穷,兄弟姐妹多,所以总是吃不饱,也穿不暖。所以朱大爷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长大后的朱大爷也非常有志气,通过做生意攒下了一大笔钱,之后娶妻生子,并在县城里面买了一套房子。

日子越过越好,儿子也渐渐长大了。后来儿子结婚生子之后就在北京定居。朱大爷和老伴就打算一起到乡下安度晚年。谁知就在这时,朱大爷的老伴却一病不起,最终与世长辞。

一开始,朱大爷以为他会和很多老人一样,在子女家会生活的不自在,与儿女之间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事实上儿子儿媳都是通情达理之人,朱大爷也非常讲卫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虽然偶有摩擦,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如今也是一片其乐融融。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儿子儿媳上班的时候,朱大爷就在家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不仅没有给儿子的家里增添负担,反而还帮了不少的忙,让儿子儿媳在上班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而在一个小区生活的时间久了,朱大爷也结识了一些邻居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散心,晚年生活一点儿都不觉得无聊。

这一住,朱大爷就在儿子家住了十来年。在这期间,孙子也已经结婚生子,他现在已经是当太爷爷的人了,虽然身体已经垮了,也不能自由行动了,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好在孩子们都比较孝顺,几个人都会轮流抽空推着朱大爷出门散心,让朱大爷不至于孤零零的一个人。这不,此时朱大爷的儿子又来推他回家了。

回想起老伴走后的这些年,朱大爷感慨万千,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他尝试过住养老院,也请过住家保姆,但是最终都觉得不合心意,最终他在儿子的坚持下,跟儿子儿媳共同生活的这些年,反而是他这后半生最幸福的时光。
养老院虽好,但终究是一场金钱交易

在老伴死后,朱大爷郁郁寡欢,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儿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面非常着急,于是提出要将朱大爷接到自己家里照顾。朱大爷果断拒绝了儿子的提议,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作为老人,与年轻人生活在一起肯定会有摩擦,而自己现在身体还算硬朗,可以照顾自己。于是他就独自一人搬到了县城的那套房子里面,起初朱大爷还觉得不错,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没有忧愁。但是渐渐地,朱大爷感到有些孤独,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于是朱大爷又开始思念亡妻,惶惶不可终日。

朱大爷想着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家本地养老院的广告信息,上面的基础设施,医疗条件等等都描述的非常好。于是他决定去养老院居住,觉得养老院可以交到朋友,这样自己就不会整日胡思乱想。

在他跟儿子说这件事的时候,儿子是不同意的,但是在听到朱大爷讲述的养老院种种好处之后,儿子考虑到自己现在正在事业的上升期,就算将老爸接到家里,也没有时间陪他,不如就让老爸去养老院交交朋友,谈谈心,省的一个人在家闷出病来。

但是养老院并不像朱大爷想象的那样美好。一进养老院的住宿楼,就闻到一阵阵混着尿骚的怪味,接着朱大爷来到宿舍,这是一四人间的宿舍,里面已经住了3个人。一进门朱大爷就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谁知道这三个人对他并不理睬。朱大爷悻悻地坐在自己的床边,一时间不知道要干什么。

后来他才知道,他们三位老人,其中一位老人是聋哑人,子女将他送来后就再也不闻不问。另外两位老人也是被子女硬塞进养老院的。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朱大爷都能听到他们翻来覆去和唉声叹气的声音,朱大爷本来睡眠就浅,这下就更睡不好了。

另外一个让朱大爷不满意的就是养老院的伙食,每天千篇一律的水煮菜,这对于喜欢吃重口味的朱大爷来说,简直就是难以下咽。半个月之后,儿子来看朱大爷,感觉朱大爷都瘦了一圈,连连追问父亲是不是生病了。加上养老院每天都是大门紧锁,只能在院内进行活动,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朱大爷感觉像是被圈禁了一样。久而久之,朱大爷就想回家了,至少在家里面自由自在啊。

儿子听说朱大爷想要回家,立刻表示要将他接到自己家里居住。但是朱大爷依旧拒绝了儿子,表示不想打扰儿子的生活。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还不错,可以先自己生活,如果不行的话再想别的办法。在自己家就是不一样,每天睡到自然醒,起来吃个包子喝个稀饭,出门遛遛弯,中午饭就在外面解决,下午约上好友下下棋,钓钓鱼。晚上再回来休息,日子也算是过得有滋有味。

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一次普通的感冒就让朱大爷感觉到,一个人生活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加上朱大爷确实已经不再年轻,血压血糖也开始升高。甚至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两眼一黑晕倒在地。幸好被路边的行人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才醒过来。

这下儿子更是坚持要朱大爷跟着他一起住,但是朱大爷还是不愿意。为了让儿子放心,也为了自己日后有事情可以及时发现,于是他跟儿子提出要找一个住家保姆照顾自己。儿子拗不过老父亲,于是就带着朱大爷去了家政公司,两个人在家政公司挑来挑去,最后选中了一位其貌不扬的大婶,但作为保姆只要勤快爱干净,做饭好吃就行了。那么这位住家保姆能将朱大爷照顾得妥妥帖帖吗?

知人知面不知心,保姆始终是外人

保姆的到来的确让朱大爷省了不少心,洗衣服,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这些通通不用朱大爷操心,他每天只需要将自己收拾好就行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位保姆不爱与人交流,每天在做完了本职工作之后,就回到房间关起门。而朱大爷又是一个性格开朗的老人,所以每每看着关的紧紧的门,心里面隐隐地觉得有些别扭。但这都不是什么大事,朱大爷想保姆本来就是一个外人,不会将自己当成亲人,只要保姆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也许是朱大爷平时太好说话,所以保姆越来越不把朱大爷当回事,在工作上也慢慢懈怠起来。本来家里的地板是一天拖一次,现在朱大爷不催促她拖,她一个星期都不带拖的。洗衣服的时候也不再分类洗,都是一股脑全部塞进洗衣机里面。

不仅如此,就连原本美味的饭菜也变得索然无味,以前都是变着花样做,现在餐餐都是难吃的白粥加菜。大多数时间,保姆都是在关着门的房间里面玩手机,刷视频,还时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这让朱大爷非常不满,于是在跟儿子商量后,朱大爷就把这位没有责任心的保姆辞退了。

接下来爷俩又来到家政公司挑选保姆,但是挑来挑去都没有合适的。这时朱大爷得知以前老邻居家的女儿也在县城务工,目前刚刚失业,正好在找工作。邻居家的这个女儿名字叫曼曼,是朱大爷看着长大的,小的时候还是儿子的玩伴。朱大爷没有闺女,以前也是将曼曼当成自己的女儿看待。朱大爷跟儿子一说,儿子也觉得非常合适,都是知根知底的老乡,在一起生活肯定会非常融洽。

朱大爷对曼曼很好,给她的工资也比上一位保姆多了1000元。他知道曼曼嫁得不太好,日子比较清苦。只要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朱大爷都会让曼曼一起吃,有的时候还会叫她带回家吃。

虽然曼曼作为保姆并不专业,做饭也不怎么好吃。但是她胜在懂老人的心思,经常把朱大爷逗的哈哈大笑。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朱大爷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朱大爷的儿子见到父亲每天开开心心的,他的心里也尤为感激曼曼,觉得她替自己尽了孝道。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朱大爷对曼曼失望至极。一开始的时候,朱大爷怕曼曼对周边的环境不熟悉,所以去超市买菜的时候都是朱大爷陪同着去。后来曼曼熟悉了之后就自己去买菜,然后再拿小票回来报销。后来有一次,曼曼跟朱大爷说,附近一家菜市场里面的菜要比超市里面的便宜,所以以后想去菜市场里面买菜,这样还可以省下一笔小钱,但是菜市场买菜没有小票。虽然朱大爷不差钱,但看到曼曼如此为他省钱,心里更觉得曼曼是自家人,于是也就同意了曼曼去菜场买菜。

但是一个月下来,买菜的钱非但没有少,反而还多了大几百块。朱大爷起了疑心,于是在一次曼曼出去买菜的时候,朱大爷一路跟着,发现曼曼还是去了原本的那家超市。发现自己被骗的朱大爷虽然很伤心,但是他想曼曼家境不好,可能是家里面有什么急事,所以才出此下策。于是朱大爷就把这件事情埋在心里面没有说出来,只是推说菜场的菜不新鲜,吃着口感不好,让曼曼以后还是去超市买菜。

但是曼曼之后的所作所为却更加放肆了。这天朱大爷发现家里的现金少了1000元。家里面只有朱大爷和曼曼两个人进出,所以第一嫌疑人肯定就是曼曼。朱大爷将这件事情告知了儿子,儿子随后选择了报警。经过调查,丢失的1000元果然就是曼曼拿走的,这下朱大爷再也容不下曼曼了。

这件事情过后,儿子说什么也要带着朱大爷去城里一起住,这时朱大爷也无计可施,于是忐忑不安的跟着儿子来到了城里,一直住到现在。连朱大爷自己都没想到,跟儿子一起住才是他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如今的朱大爷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觉得这辈子已经非常圆满了。

“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老了谁敬我?”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农村有很多的空巢老人。怎样引导老人“空巢不空,独居不孤”,这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做儿女的要有一颗孝心,就像文中朱大爷的儿子一样,尽全力给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