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康王赵构出使金国,士兵端来一盘螃蟹,他叹息道:壳太硬了

2022-11-02 17:05:05

康王赵构在新泰的故事

2013年搬上银幕的《精忠岳飞》,剧中采用了山东快书的表现形式,引得山东观众广泛好评。殊不知在山东新泰有一系列与剧中的赵构有关的故事。

北宋末年,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部族灭亡辽国后开始大肆进攻中原,想一举灭掉大宋。那时候年轻的康王赵构(后来的宋高宗)就带着军队来抵抗金兵。

有一天康王带领兵马来到现在新泰的东都南部,并在羊蹄山上扎起了两座营寨,在山顶峰上建起了高高的寨楼。金兀术则在酒台西边的山间安下了营盘,被称为兀术台,当然后来这里建起了一个村子名叫乌珠台。话说这宋兵和金兵两下对阵,一时间互不摸对方的底细,谁也不敢抢先进攻,倒形成了两军对峙局面。

(《精忠岳飞》赵构剧照)

赵构上山途中,抬头一看,羊蹄山南面悬崖峭壁,一层一层就像塔一样,就随口说了一句:“这真是一个塔子峪啊。”从此羊蹄山下这个峪便有了名字,就叫塔子峪。时至如今,原来的塔子峪演变成了上炭峪、下炭峪两个村。

话说有一天,年轻的赵构觉得久困大营没啥意思,又听说山下有个台子,唐代大诗人李白约着竹溪六逸都曾在这里饮酒作诗,不禁来了雅兴。他就不顾山路陡峭,由士兵扶着下山来到酒台前,饮酒观景。这赵构抬头看见酒台是山连山,低头看台下一条清河奔流不息,青山绿水惹人爱怜,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及至士兵端上了一盘螃蟹。

老远的赵构就闻到了螃蟹的香味,刹时间口水直流。想着康王赵构在宫中山珍海味,却没见过这么鲜美的螃蟹!怎奈一看那硬硬的甲壳,实在是咬不动。无奈,他闻闻问道:“这螃蟹是哪里来的?”士兵赶快回答:“启禀皇上,这螃蟹乃酒台下的水道中所产。”

高宗探头望了台下的一沟清流,叹了口气说:“这螃蟹好是好,就是盖太硬了,要是软盖螃蟹就好了。”或许也是皇帝金口玉言吧,说来也怪,只见那只螃蟹立时变得壳软软的,通体白白的,再用油一炸,吃起来鲜美可口,此处,酒台周围螃蟹都成了软盖的了。

话说这皇帝赵构在酒台上喝酒正喝得高兴,突然金兀术率兵从西面山下发起了进攻。这还了得,赵构急忙跳下酒台就向东面的羊蹄山上奔去,可是他爬着爬着,满山的葛针的倒钩把赵构的长袍勾住了,赵构急忙大喊一声:“这葛针怎么不长直钩呢?”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条山峪的葛针都成了直钩。从那以后,酒台不但有了软盖螃,也有了直钩葛针。

金兀术的进攻被打退了,可是两军依旧是对峙的状态。有一天,一个大臣向赵构献上了一条退兵之计,赵构一听不禁喜上眉稍,赶快吩咐人,就依计而行。

这一天,金兵又要向康王赵构所在的羊蹄山进犯。岂料宋兵早有准备,但见满山遍野旌旗招展,山谷鼓声大振,那鼓声又密又急“咚咚咚咚”敲个没完,宋兵是人借鼓威,鼓借人威,越战越勇,满山遍野向金兵杀来。那金兵只听得满山遍野尽是鼓声,而且那鼓声越来越密,越来越急。金兵是越听鼓声越害怕,也不知有多少宋朝兵马在追赶,哪里还有半点心思恋战?恨不能一下再长出两条腿,一溜烟地往回跑。后面的金兵一看前面的士兵败下阵来,哪还管它三七二十一,扔下兵器抱头鼠窜,一刹时掉在沟里摔死的,跌倒以后被马被人踩死的,不计其数。宋兵一鼓作气追出几十里,大获全胜。

(《精忠岳飞》金兀术剧照)

原来,那满山遍野的战鼓声并不是人敲的。而是赵构依据大臣的建议把山羊头朝上吊在树上,下面放一架战鼓,使羊蹄正好蹬在鼓面上,这样羊被吊在树上,两个蹄子上上下下乱蹬打,正好敲得战鼓面“咚咚”作响,而宋军的大队官兵们则手持大刀,钢枪直冲敌阵,这样一来,形成了满山遍野战鼓齐鸣、旌旗招展,千军万马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使金兵闻风丧胆,宋军大获全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给这座山起名叫羊蹄山,再后来山坡上建起的村庄也取名羊蹄村。

(羊蹄山溶洞)

除此之外赵构为兵士操练还建起了一处点将台。点将台位于羊蹄山东南山脚下。整个台子坐西朝东,依山顺势就建成。台基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米,东西宽约8米。整个台面用长方形青砖铺就。1995年前后,因下炭村村民采石而揭露。露出的青砖地面,整体基本较为平整,但也有个别下陷。台下落差近2米处有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的平整场地.。

整个场地以点将台为中心,也呈南北走向。有人分析,这里应该是当年赵构所率兵士操练场地。只是,经过近千年的冲刷,地势不再十分平整,而是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地势。但是,站在点将台上,练兵场上的一切均能尽收眼底。



这就是如今新泰市东都镇南部与康王赵构有关的一系列传说,他留下的故事形成了很多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