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超级武器"氢弹被造,全体灭绝向人类招手?

2020-02-20 12:00:35

氢弹

氢弹的杀伤力登峰造极,破坏力是原子弹的25倍到1000倍。原子弹的能量源于核裂变,分裂铀原子,而氢弹的能量源于核聚变,聚合氢原子,这也是太阳发光的过程。

在极高的温度下才能形成聚变,因此氢弹又叫热核武器。

“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

1908年1月15日,爱德华·泰勒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家庭出生,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位钢琴家。

和爱因斯坦一样,爱德华·泰勒也将近两岁才张口说话,但他同样从小就显露出了超人的数学才能。

1926年,18岁的泰勒离开了匈牙利前往德国学习,并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沃纳·海森堡的得意门生。


1930年,22岁的泰勒获得了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大学任教。

1933年,他在犹太人援助委员会的帮助下离开了德国,来到了英国,之后又到了丹麦;1935年,他与妻子来到了受邀出任物理学教授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

1939年,得知纳粹德国已经开始研究原子弹后,泰勒就开始在美国积极奔走,呼吁美国尽快开始研制原子弹。


1942年8月,美国终于决定统一原子弹研制工作,以“曼哈顿计划”为保密代号,着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为技术总顾问,由总统直接领导。

整个“曼哈顿计划”非常庞大,汇集了大批声名赫赫的科学家,所以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也被戏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集中营”。

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象征着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后,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此后,洛斯阿拉莫斯一度寂寂无闻,实验室设备被拆除,建筑物也逐渐腐朽,科学家们都重返大学校园,泰勒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造与不造

早在1942年夏,泰勒就考虑过人为聚变的可能性,但聚变需要极高的温度,只有在原子弹爆炸时才能产生这样的温度,所以首先要解决裂变问题。可是等到裂变问题解决、原子弹造出后,大家就认为既然没有敌人了,就应该停手了。

1949年9月,苏联试爆原子弹成功,这一消息成为美国开发新式核武器的转折点。


泰勒力主马上开展氢弹的研究工作,但当时美国科学界三巨头: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和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持反对意见。

爱因斯坦


奥本海默


詹姆斯·科南特

1949年10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华盛顿开会,讨论是否应该研制热核武器。如果在一个大城市投放一枚氢弹,该城市80%-90%的人会立刻死亡,所以他们持否定意见。

1950年1月,认为不能在军备竞赛中让苏联得到好处的杜鲁门宣布,他已命令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研发“氢弹”或“超级弹”。

另一位功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想造出氢弹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难题,制造原子弹的方程式已经相当复杂了,而新的方程式更是无法用常规方式推导。

要制造出如此复杂、精密的武器,每一步都需要惊人的计算量以得出精确数据,这是人脑无法应付的。

同样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犹太家庭的“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制造出一种设备,它可以在一天之内算完三个月的方程式。在它的帮助下,研究小组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就顺利将氢弹研制出来,取名为“麦克”。


爱因斯坦:“全体灭绝正向我们招手。”

1952年11月1日,世界上第一枚氢弹“麦克”在埃尼威托克岛试爆成功。它的威力远远超过了设计者们的预计,产生了1000万吨TNT当量的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700倍。

“麦克”爆炸后,核物理学家们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理论上一枚氢弹可以将包围地球的大气全部吹向太空,使人类窒息而亡,或者使大洋的海水涌向陆地,将整个地球变成汪洋。氢弹的诞生,意味着地球上真正出现了一种能够使世界顷刻之间走到末日的武器。

九个月后,苏联宣布成功研制氢弹,英国试验第一枚原子弹。随着核俱乐部成员的逐渐增加,爱因斯坦预见的噩梦终于变为现实,世界各地都笼罩着恐怖。


爱因斯坦这样告诉记者:

“全体灭绝正在向我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