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私密整形”手术,她们偷偷地做 .....

2024-03-31 17:00:11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永舟

私密手术,一个听起来既“传统”又“现代”的概念,却恐怕是近年来最能窥见中国女性思想与观念变迁的手术。

今年2月份开播的电视剧《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里,杨超越饰演的女儿与男友发生了关系,被强势且传统的母亲知道后,母亲强行拉着女儿去医院做处女膜修复手术,甚至对自己亲生女儿说:“长了疤的苹果,用标签遮盖一下,就能卖出好价钱。”

这对女性冷冰冰的物化和明码标价,是传统的枷锁,也是今天不少人对“私密手术”刻板印象的思想来源。

偏见背后,是现实中女性对私密手术需求的增长。根据中国最大的医美在线平台新氧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医美手术类消费项目下单增速最高的,就是“私密整形”。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鲜和“猎奇”的结论,“这里说的是增长,不是绝对值”,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李峰永提醒。

真正的变化是长期的。李峰永医生从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的二十余年,目睹了女性求医者数量的突飞猛进。而她们中的大多数,是出于为了身体健康或舒适而作出的选择——因为生产后不可逆的盆底肌损伤,或自身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而前来做手术——但这种需求,时常被偏见所遮蔽,成为了不可言说的存在。

是时候以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来正视这种正常的医疗手段了。

2004年,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外科专业毕业后,李峰永医生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工作。从初入行时,她是男性尿道下裂科室唯一的女医生,业务范围几乎涵盖所有先天与后天体表畸形的整形修复,女性患者不多。近几年,她则专门从事妇科整形及相关治疗与研究。

二十余年来,李峰永见证了中国会阴整形的社会接受度与群体观念变迁,也窥见了这背后浓缩的不同年龄段女性的性别心理与个体困境。

刚开始独立做手术的时候,她遇到过被性侵后希望修复“处女膜”的女孩;遇到过曾被拐卖,多年后夺回自由,想“重头来过”的年轻妈妈。而来找她的,更多还是生产后遭遇严重的盆底肌创伤,希望通过手术恢复正常生活的女性。

如今,李峰永医生每周坐诊一次,每次接诊20余人,其余时间都在手术台上。

相较于二十年前,她感受到“私密整形”这四个字承载的社会眼光和个体思想都在发生改变,现在,“至少不存在什么‘滥交’之类的误解了”,“被谣言煽动的更少”。

医学专业领域并不存在“私密”这个名词,这是一个最初被民营医疗整形机构最先喊起来的说法,所有不便示人的身体部位,都是“私密”。而就算在医美领域,“会阴整形”也是最后一个被开发出来的领域。

即便身为女性,在与李医生畅聊之前,我也对这四个字多少抱持隐微的偏见。但李医生毫无障碍地谈及生理器官、平常被小心翼翼绕开的名词,她的柔和与专业让我渐渐意识到,只有先去谈论,先去倾听那些个体的故事,我们的教育里缺乏的常识才有可能被填补,医学与社会关联的隐形桥梁才可能真正坚固。

躲在“私密整形”背后的,当然还留有不可撼动的传统性,但李峰永医生的经验和讲述,撕开了这四个字背后的现代性一面。

以下是李峰永的讲述。

你没有“不正常”

2004年,我从医学院毕业后,并不是一开始就进入了整形外科。那个时候,受制于技术条件和设备等等,做外科手术的医生几乎都是男性。后来是在我先生的建议下,我才开始慢慢关注整形外科。

但这一科室在那几年依然是不那么吃香的一个专业。很多医院都有整形科,但没有多少人去看病,整形科的大夫基本上都处于没活儿干的清闲状态,包括“八大处(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别称)”,和今天大不相同。

图源: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官网

在今天的中文语言里,“整形”这个词更多还是与主观变美挂钩的,但在英文概念里,整形手术(plastic surgery)就是指把畸形或外伤导致的结构损伤恢复到一个正常结构,不管你美和丑,只是给你恢复正常,不是美容,也不是锦上添花。比如烧伤后的植皮,外形相关的先天畸形的矫正等等。

我们整形外科医院的治疗范畴,基本涵盖了所有体表先天畸形。但那个时候,已经有不少患者是为了求美而来的了。

最开始我是轮转到一个男科病区,主要以治疗尿道下裂为主,患者都是男性,医生也基本都是男性。后来,妇科门诊的主任退休了,我们主任就把妇科门诊整形接过来,他说我们现在男性这部分太强了,女性比较薄弱,不想舍弃它。于是我就开始做妇科整形了。

一直以来,“老三样”是做得最多,也就是小阴唇整形、阴道紧缩、处女膜修复手术这三样。其中又以小阴唇手术为最多。

我是2009年当上主治医生后开始做小阴唇手术的,过去十几年来,出诊的一大半时间,我都是在做“辟谣和科普”工作。

最初的几年,每个月都能遇到几位因为被伴侣嫌弃而来做手术的女性。有的是被他人评价“不好看”“不正常”,有的被男朋友造谣、中伤,他们把私处的大小、形状与颜色与性生活次数挂钩,被“滥交”这类揣摩和评价伤害的女性不在少数。

我曾经遇到个女孩就被男朋友这样说,然后她特别生气,就跟那男朋友分手了。但虽然分手了,他对她造成的心理伤害却已经永久形成了。于是她就跑到我的门诊,说我不想要这个样子,我不想被第二个男人误会,要寻求手术的帮助。

《悲伤逆流成河》剧照

十年前左右,因为这样的理由来做私处整形的女孩占比还真不少。

还有些女孩因为自卑来做手术,因为她们觉得男生们都去看毛片,那毛片里的女孩都是很漂亮的。

他人的评价塑造了她们的自我评价,觉得“不好看”,或者“和别人不一样”,便是“不正常的”,或者是“不检点的”。

首先,私处就像人的脸一样,没有谁和谁是绝对一样的。很多人说自己“不正常”,其实什么叫“正常”?我们说一个女孩在性生理上是否正常,只有一个判断标准:你拥有发育完整的生殖器官,有子宫、附件、阴道尿道,全部零件都正常,可以来月经,可以生孩子,这就是正常的。

不要因为说你长得比别人大或者小,你就说你畸形了,这才是一个不正常的概念。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私处的大小、尺寸都是由自身基因决定的。这一点男女都一样。

也有一些真的影响到生活的主诉。比如患者说她穿衣服磨得很难受,骑自行车压得不舒服,已经干扰到生活质量了,她就会主动要求来做手术。但这些都不是说你“不正常”“畸形”,跟性生活次数多少也一点关系都没有。

好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以“不正常”之类的理由来找我做手术了。

如今,80%的女性求诊者一上来就会先说自己难受、不舒服。会将自身的感受前置,这当然是一种直观的进步。

《爱的妇产科》剧照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小姑娘只是以“不舒服”作为借口,她内心还是希望按照世俗或他人的评判标准,希望变得所谓更美观。只是碍于面子,或者经济条件不足,用这个理由去说服父母答应自己来做。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说它不好看,坚持想变得美观一些,可以让自己心里愉悦一点,这也是一个手术理由。

但到底是否真的为了自己,出于“爱自己”的理由而做手术,还是不一样的。

我曾经遇到过生完孩子的妈妈来找我做手术,她们发现丈夫出轨,或者夫妻关系变差,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生产后的松弛,想通过手术来挽留住老公。

我替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性做完检查,觉得她没啥问题,于是建议她,“不妨换一个人试试看,也许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半年后她再来找我,她老公说还是不行。我问她,后来换人了吗,她说换了,换了以后挺好的。

出不来的圈套

2010年前后,我刚开始临床做手术的时候,遇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被她爸爸带过来,想做剖腹产后的瘢痕祛除、阴道紧缩手术和处女膜修复。

在手术台上,我听那女孩说了她的故事。

多年前,她从家乡被人贩子拐卖到天津某县城当媳妇,六年内生了两个孩子。拐走她那家人觉得可以放松警惕了,就放开了对她的监视。女孩就趁机逃了出来,来找我做手术的时候,她才26岁。她爸说,想重新给她找个人家。

处女膜修复,我每年大概要做400多例手术,每周都有7、8例。

《圣诞玫瑰》剧照

大多数来做修复的女性,多多少少可能会有一点,怎么说呢,要么就被质疑过,要么就是看到过类似“非处女”结婚后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什么的故事、文章,或者是受到过上一辈的灌输和提醒。

还有一种是曾经遭受过侵犯的女性,想通过手术遮盖一些创伤。但与她们的沟通也不会太特殊,这类求医者要么全程不说话,要么十分坦然,是自己心里已经放下了,没有太纠结的地方了,才会过来。

一些是不算受到侵犯,但被前男友伤害过。她过不去这道坎,心理创伤就转嫁到生理的创伤上。我就遇到不少女孩,和男方你情我愿地在一起(电视剧),但经过一次性生活之后,发现自己被骗了,男方不是真心实意地对待自己。然后她就可能要求来做这个手术,与过去的自己做一个告别。

我知道一些医生会给同一个患者反复做这个手术,比如从事一些特殊职业的患者。但我一般会提醒我的患者:我允许你有两次犯错误的机会,但我不会给你第三次。这里的“犯错”是指她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从而感受到“错了”的心态。

最让人五味杂陈的,是一些妈妈带着女儿来做手术。当然,那种电视剧里演的,母女两个在医院就发生很大冲突的情况基本没有,因为一般情况下女孩至少都已经不小了,如果她自己不想来,或者是和妈妈没有达成某种共识,是不可能被生拉硬拽来的。

现在的年轻女孩,她们的母亲普遍出生于五十到七十年代,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就是极度保守的,还有过“流氓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妈妈们,汲取的也是那个年代的教训,她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经历她曾经遭遇过的那些事,不要在婚后被嫌弃和埋怨一辈子。

我就曾经遇到一位四五十岁的女患者,和她老公一起来做手术。术前,女患者悄悄问我,能不能从专业角度去给她老公解释一下,说第一次性生活真的不一定出血。因为她的第一次就是没出血,她老公一直怀疑她不是处女。

她说,“这根刺扎心里30多年,我特别难受”。那个年代的女性是真的对这个事情特别在意,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2015年,瑞典性教育协会倡议将“处女膜”改为“阴道冠”,因为它不是一片薄膜,而是阴道口组织的弹性皱褶,长相各异,也不是每个女性都有

更夸张的是,我还曾遇到一个年轻的宝妈,她女儿才三个月大,却想让我看看宝宝的“处女膜”有没有破。

我惊呆了,问她怎么回事。那个妈妈说,有一天孩子发高烧,给她用一种肛塞的退烧药,不小心蹭刮到前面了,她觉得婴儿的那个地方很脆弱,所以一直在担心会不会弄破了。

我问她当时有没有出血,宝宝有没有哭,她说都没有。却还是坚持想让我通过照片给看看。我没办法,只好以安抚为主,看了一眼,我明确告诉她:没有看到明显的撕裂。

其实那幺小的婴儿是不可能有很清晰的“处女膜”的,因为这个东西是女孩到了青春期以后,才会随着整体性特征的发育慢慢出现的结构。

还有一种情况,是她们家闺女真的被猥亵了,但这种一般都不需要到我这里来检查,当时肯定就会有出血和撕裂的。

我有时候在后台会收到一些私信,但从语气、侧重点,我一听就是男性扮成女性网友来问。比如有人一上来就问我,怎么能证明自己是处女?女孩子不会问这样的问题。我直接问他,是你要问还是你帮谁问,他就直接跟我说了,说想判断自己的女朋友是不是处女。

现在,社会开放程度虽然的确是比那个时候好了,但并不代表“处女情结”消失了。它可能只是被更好地藏起来了,用更主流的社会价值的掩盖,变成了更隐秘的心思和芥蒂。

无论我们表面上怎么说,女人有多么多么大的力量,实际上在骨子里还是有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不是所有人都被束缚,但总是有一些人会被框住,一些人就是在圈圈里出不来的。

知道风险,才能预防

我们科室最常见的还是生产后的创伤和修复,而且我遇到过的患者,有些是经历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创伤。

身体方面,最基本的就是各种产后带来的会阴撕裂,以及由此引发的膀胱脱垂、子宫脱垂、阴道松弛,各种复杂的、反复的阴道炎症,等等。

当然,个体差异可能很大。我见过生过四个孩子的妈妈,盆底肌状态依然很好。但这只属于极少数天赋异禀者,更多的还是生一个、两个就撕裂、盆底肌断裂的,一咳嗽就漏尿的。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背后有一个不作为的男人,或者是指手画脚,增加心理负担的男人,那就真是身心俱疲。

很多生完孩子的女性,从生完产后就开始带孩子,面对各种铺天盖地的琐事,身边的人也都在对她指手画脚,身体和心理双重疲劳,导致她们自然而然忽视了自己的不舒服。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可能有一天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生产时侧切伤口的不适,紧接着的漏尿、便秘,反正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全出现了,不知道哪一天,心理防线可能就全都崩溃了。

我们平常讲生育损伤,不是要吓唬谁,而更多是为了更好地预防。有人说现在适龄女性的妈妈那一辈没有告诉过她们这些风险,老一辈看起来好像觉得生孩子很容易。其实不是的。只是受制于技术和观念,她们会忍着,忍一辈子,发现问题了,就改变自己,再也不跑、不跳,不做大动作。

我妈妈也是50年代出生的人,她们那一辈几乎都最少生2个孩子,4、5个也很正常。我是家里最小的,我出生的时候是1976年,正好开始计划生育,我妈才没继续生了。

我认识一位和我同代的朋友,她去问她妈妈当年生产完是否出现过漏尿等问题,她妈妈听完很惊讶:“生完不都漏(尿)吗?哪有女人不漏的?”她们觉得这是作为一个女性很正常的状态。

还有一个问题常常被忽视,那就是我们的母辈普遍生活在一个从小需要做苦力的年代。她们从小帮家里干农活儿,盆底肌很早就得到了被动的锻炼,不像现在的很多女孩,可能真的从小到大连一桶水都没有挑过,肌肉非常薄弱,很多人还不承认,说我每天还去健身,你怎么能说我不锻炼。

盆底肌 / 图源:生命时报

但健身只是在你个人体重的前提下,去蹦一蹦、跳一跳,和你妈妈和姥姥那辈的人是不可比的。人家从小就要在地里干活的,像我妈妈年轻的时候,20多岁就可以一个人扛100斤的大米,从地里走回家,你能扛得动吗?你别说100斤了,20斤都不一定能扛上二层楼。

谈论生育对盆底肌的损伤,是希望能够预防脏器脱垂。

我们不希望说,等到你脏器已经脱下来了,才去寻求医生的帮助,而是希望每一个选择生育的女性都能了解自己的身体,能知道自己的脏器在未来有多大概率脱垂,又能怎样预防和阻断它。

李峰永医生

好的一点是,现在的患者终究还是更自信,而且更利己。被谣言误导和煽动的越来越少,至少没再出现什么滥交不滥交之类的困惑了。

但全面的、深度的科普依然存在困难。即便我们现在有这么方便的网络,有这么多媒介载体,很多东西也还是难以完全传播出去。比如因为大量禁词,正常的科普文章受到限制,不能发出去,导致细致的科普难以实现。我们只能希望,在未来,这种情况能够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