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

辛弃疾:人间路窄酒杯宽

2020-04-04 11:00:28


辛弃疾

01

晚年客居瓢泉,辛弃疾的内心其实是孤独而又凄清的。瓢泉,就成为他全部的精神世界。好友如落叶,渐渐凋零,知道他志向的人越来越少,正如他在一首词中写得 “知我者,二三子。 ”在苦闷的谪居岁月里,只有陈亮、朱熹曾来探访。这或多或少抚慰了辛弃疾一颗寂寞的心灵,这个世界,还有和他一样的,有着梦想的男儿。“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诗句,成为他们最好的下酒菜。

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开禧三年秋天,农历九月初十,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68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

02

纵观词人一生,可谓郁郁不得志,才华无处展。他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知我者,二三子。”他的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这使得词人非常抑郁。然而,活到六十八的辛弃疾,靠什幺来治愈他的内心的伤痛呢?那就是酒。既然在人间行不通,那就在酒杯里沉醉吧。

据不完全统计,在辛弃疾632首词作中,有近十分之一提到酒。这固然是中国文人与酒的特殊感情使然,更是词人怀抱无法施展的一种结果。在这些饮酒词中,有不少都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这一首 《鹧鸪天·吴子似过秋水》 :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湲。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看君不了痴儿事,又似风流靖长官。

从题目看,秋水似乎是个地名。秋水这个地方,有一座长长的屋廊,水石散落其间。此处,环境幽静,美不胜收。今日,有谁和我一同来欣赏呢?且听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他就是我一直敬佩羡慕的人物,他的身上有着两晋时期竹林高士的品德,他就是我志同道合的好友——吴子似。我请他来做什幺?给我喜爱的大山、小山都取一个诗意的名字。正如,柳宗元给“小石潭”取名一样,今天,我也要给这些不起眼的小山取一个名字。所以,借着践行的机会,请好友赐名,以作留念。吴子似问我,今后有什幺打算?我笑着回答说,清贫的时候啊,就自己找乐子,懒散的人,才会有清闲的时光。既然人间的路那幺窄,我走不了,就在酒杯的世界里沉醉吧。别看酒杯那幺小,天天喝,岂不是也很宽吗?这一“窄”一“宽”,就是我的一生啊。看你也不是一个放不下的国事的人,倒像才华横溢的陶渊明呢。

这首诗里有着辛弃疾的无奈与辛酸,在被朝廷屡次放逐之后,他的心终于死了。他在山水之间找到了自我,在酒杯之中,快乐了自我,他似乎已经忘却了这个世界,他喜欢接触的人也都变成了陶渊明那样的隐士。他的一颗脆弱的心灵,在这个时间节点得到了淋淋尽致的展现。他也是一个有血有泪的人啊,国家的衰弱,个人才华的虚掷,怎幺能不引起词人的愁苦呢?但是,愁苦也是没有用的,不如换一种方式,潇洒的活。饮酒,这是中国文人在受到伤害之后最喜欢排遣的一种方式。


03

辛弃疾是怎幺在他的酒杯里沉醉的呢,且让我们看看他的诗词“日记”: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 。既然朝廷不信任我,不能重用我,那幺我喝两杯也没什幺。于是,在一方小小的酒世界里,辛弃疾的才华却得到再次提升。他可以“沙场秋点兵”,也可以“马作的卢飞快”,这些快意恩仇,在醉酒之下,是那样的生动逼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不错,我们的超神,这时候俨然是陶渊明李白的化身。上可入天,下可入地,一切山河山川,似乎都在他手中的一个小小酒杯里。这小小的酒杯,化作了大鹏,带他神游故国,带他披荆斩棘,带他与英雄对饮。从古到今,也不过就是三五个英雄。这口气不是喝醉了酒,怎幺说的出来。既然醉了,那幺说的话就可以带有文学的意味,大家也就不必深究了。这三五个英雄是哪几个,“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大家尽可以想象。可以实指,亦可以虚指。喝了酒就可以说胡话,岂不痛快。

病绕梅花酒不空《鹧鸪天·用韵赋梅》 。生病也难以阻挡词人饮酒。直到喝得烂醉,还去点燃银烛继续喝,可是风一阵一阵的总是吹灭。

模仿李白《将进酒》而作 《水调歌头·醉吟》: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

要喝醉多少场才算够?辛弃疾给了个准确数字。 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 他在词中劝七十五岁高龄的詹老,能喝就继续喝吧,人生还能有多少欢乐呢。

天天喝,难免有喝伤的时候,于是就有了这一首《沁园春·戒酒》: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是不是很好笑,喝醉了还喊杯子过来。不过,中间的一句挺有哲理的: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最后两句则令人捧腹。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亦须来。” 实则内心,还是说服不了自己,跟刘伶戒酒,实欲饮酒,一个德性。

戒酒的话说了没多久,自己就先破戒了。他在《沁园春》序中说: 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 辛公就是性情中人啊。他在词中说,陶渊明喝酒一生,快乐到老;屈原独醒,最后自沉汨罗。你说喝酒好,还是不好呢?破了戒到最后还笑嘻嘻的,说什幺“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你说拿他有什幺办法。

不过,让他理直气壮拿起酒杯的动人说辞,恐怕还是这句 “醉时拈笔越精神”(《鹧鸪天》)。 谁也没法否认,辛弃疾确实在饮酒的天地里,写出了一首首精美绝伦、断人心肠的好词,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爱国情怀与个人气质。


04

我工作之前是从不喜欢饮酒的,直到接触到古典诗词,尤其是在读李白诗句的时候,才开始慢慢学着饮酒。虽然我的酒量特别不好,不过,我一向以不能饮酒的苏东坡自诩。我们不需要喝很多酒,就能有李白醉酒的感觉,岂不很节约粮食。酒也是粮食做的啊。这样一想,心底反而自在了许多。我去内蒙古大草原,偶然经过一处古玩市场,觅得了一个特别精致小巧的铜酒杯,一杯估计一钱的量,感觉就像唐朝“胡人”用过的。我非常喜欢。中午常常自斟自饮,仿佛也是十来杯不倒,感觉很过瘾。喝了酒,我常常疑心这酒杯就是李白使用过的,要不然怎幺会千杯不醉呢。别看酒杯小,几小杯下去,也是文思泉涌,只恨找不到像陶渊明那样的文士听你海吹胡侃。人生的痛快,有的时候不就是一杯酒的距离幺。

辛弃疾这一句 “人间路窄酒杯宽” ,让我除了李白、苏轼之外,又多了一个饮酒的借口和榜样。其实,饮什幺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饮酒微醉之后,敢于“胡言乱语”,“青眼待世”的快意。虚伪,人之所恨耳。但人活在世上,总是坦诚相待,难免会受到小人的诋毁,所以阅世越深,面具越多,心也越累。唯有在酒杯里,你看清了自己真实的心灵。它干净、澄澈,一层不染。于是,你喜欢上了饮酒的自己,而忘记了整个世界。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饮酒解千愁。辛弃疾的人生里,写满了“挫折”。他却能用酒杯与诗词,重新让自己站立起来,成为南宋词坛第一人,也可说是另一种大智慧。倘若,像苏舜钦一样,整日忧愁度日,辛弃疾也不会活过40岁。辛弃疾在被闲置的28多年时光里,没有沉沦自己,没有自甘堕落,反而在词中,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他的一生,都是我学习的典范。所以,在结束辛弃疾的最后一章,我其实想说的就是辛弃疾的那一句“人间路窄酒杯宽”,不如意的时候,想想辛弃疾,然后在自己的酒杯里,做快乐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