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

闽东千年船民上岸定居

2020-03-26 11:00:36

主打稿

2019年11月18日


新华社福州11月18日电 题:漂泊者的新生——闽东“连家船民”摆脱千年悲苦命运

新华社记者邹声文、许雪毅、董建国

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闽东海上“连家船民”。

除了海,他们曾别无所有。千百年来,他们的祖辈以船为家,捕鱼为业,一直渴望改变“漂泊江海、居无定所”的悲苦生活。

直到新中国成立,连家船民才真正迎来上岸的希望,70年里逐步告别“怒海求生”,到岸上安居乐业。

今天,“连家船民”已彻底成为历史。千年浮萍终于有了扎根的土地。海上漂泊者的后代,迎来富庶小康的新生活。

8月22日,福安市溪邳村村民从该村的宣传栏前走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从海上到岸上,一步千年

连家船民,也称“疍民”,是东南沿海地区世代以船为家的群体,专家普遍认为可能是两千年前闽越人的后裔。

大海那幺宽广,但连家船民只能容身于一叶扁舟。“小船长七八米,宽不到两米,算起来十平方米住了七八个人,吃喝拉撒都在那里。”宁德福安市溪邳村65岁会计刘明福回忆。

溪邳村是连家船民上岸后聚居的纯渔业村。村里老一辈船民,双腿弯曲,走路“罗圈腿”,这是常年在窄小船上屈膝劳作导致的身体变形。船民十之七八都有风湿病、关节炎,在旧社会被蔑称为“曲蹄”,受尽歧视和欺凌。

这是8月21日拍摄的福安市溪邳村一角。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溪邳村疍民历史文化展室墙上的几句旧时俗语,正是连家船民的生活写照。

海上生活怕风雨,但风雨说到就到。63岁的溪邳村党支部书记江宽全曾听妈妈说过,她七八岁时去姑妈家玩,结果碰到暴风雨,船翻了,7人丧生,妈妈活了下来。“每年都有翻船这类意外死亡事件。”他叹道。

宁德福安市溪邳村党支部书记江宽全在村展览馆向村里儿童介绍老一辈船民的海上生活(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福安市下岐村是闽东最大的连家船民集中安置点。生于1979年的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记得,小时候妈妈在船上摔晕了,血流不止,爸爸拼命把船摇向岸上医院,到岸后背着妈妈一路狂奔,总算把人抢救过来,但妈妈从此留下严重的头痛后遗症。

连家船民长年困守海上,极少和岸上世界来往。过一天算一天,他们对未来想都不敢想,是无财产保障、无生命保障、无教育保障的“三无”群体。

正因为贫穷,闽东此前曾流传“有女莫嫁船上汉”的俗语。船民的婚姻也有“三多”:近亲结婚多、童养媳多、姑嫂换亲多。

长久以来,连家船民饱受歧视,不被允许上岸定居。社会上有“曲蹄爬上山,打死不见官”等轻蔑说法。

新中国成立,连家船民才看到上岸的希望。

这是3月7日无人机拍摄的宁德福安市溪邳村岸上新居。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3月7日无人机拍摄的宁德福安市溪邳村岸上新居。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在溪邳村,三个不同时期船民上岸盖的房子,成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疍民历史文化展室挂着“第一期上岸定居点”的牌子。年过八旬的溪邳村老支书刘向禄记得,1956年,在政府支持下,这栋土木结构双层楼房在外澳海滩边建了起来,6户特困船民成了溪邳村第一批上岸定居者。

20世纪60至80年代,溪邳又有船民零星上岸,建成一批“石头房”。但陆续又有船民回到海上,因为他们当时除了依靠大海,难觅谋生之路。

整体推动闽东连家船民上岸定居,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福建省将“连家船民搬迁上岸”和山区茅草房改造搬迁纳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强调要让所有的连家船民都能跟上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实实在在地过上幸福生活。

下岐村的连家船民就是1998年上岸的。上岸第一夜,家家灯火通明,很多人睡不着。

“船民们住上房子很激动,”郑月娥回忆说,“突然不在风浪中摇摇晃晃了,反而有点晕床。”

从此,他们踏上的,是坚实的路;开启的,是全新的生活。

在宁德福安市溪邳村幸福院,老人在用餐(3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