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吃喝

夏至到,井拔凉水泡面条,鸡蛋卤子酸醋浇,一顿能吃一水筲

2020-06-18 10:01:40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民间重要的节日,称为“夏至节”。我的故乡和许多其他地方一样,流传着“冬至饺子夏至面”的民俗,有谚云:“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吃凉面,是从魏晋时就形成的习俗。

《魏氏春秋》中有“伏日食汤饼”之说。

《荆楚岁时记》中也云:“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据考证,“汤饼”即最早的水煮面食。魏晋时称“汤饼”。

唐代以后有“冷陶”、“温陶”之称。《唐会要。光录寺》说,宫廷中每到冬天要造“汤饼”,夏天要做“冷陶”。

《唐六典》中载有“太宫令夏供槐叶冷陶”,在朝会上文武官员要供应冷陶面。槐叶冷陶是用鲜嫩的槐叶榨汁和面,做成碧绿的面条,槐叶有除“霍乱烦闷,赐风痔疾”之功能。

在当时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它是夏令的高级保健食品。

到了明清时期,夏至节食用的过水凉面的品种愈来愈多,诸如帘子棍、一窝丝、水滑面、拉面、刀削面等等,多达数十个品种,真可谓面面俱到了。

夏至吃凉面

儿时,农家的日子还比较紧巴。除了年节,基本上以吃粗粮为主,能够填饱肚子就相当不错了。

因此,孩子们对过夏至节还是很渴望的。当时有儿歌唱道:“夏至到,娃子笑,井拔凉水泡面条,鸡蛋卤子酸醋浇,一顿能吃一水筲。”

那时,虽然日子不怎幺好过,乡亲们在吃食上也不怎幺讲究,但吃夏至面,家家户户还是颇下一些工夫的。就拿所用的面粉来说,如果有去年的小麦,就一定用它来磨面。因为新下来的麦子磨出的面发黑,和出来也不劲道。

夏至节前,村子里的几盘石磨,整天都有人家在磨面。用马尾罗筛出的头道面用来擀面最好不过了。

头道面又被乡亲们称作“上烂面”,是面粉中的精品,一般用来孝敬老人、待客。用头道面擀夏至面,由此不难看出乡亲们对夏至节是相当看重的。

擀夏至面是农妇们亮厨艺的时候。心灵不灵、手巧不巧,就看切面的刀功。因为我喜欢吃金丝面,母亲在和面时要加入几个鸡蛋黄,她切面时的那份灵巧劲,让我瞪大双眼,生怕母亲的手指被切破。

别看她一双粗糙的大手,但切起面来,是那幺灵活敏捷。只见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将薄薄的层层面皮压住,右手握着菜刀,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一丝一毫地快速挪动,右手的菜刀就紧跟上下起落,待把一叠子面皮切完,用双手把切好的面叉起来一抖,面丝就蓬蓬松松成为一大堆。

夏天吃凉面

等到在锅里煮熟,在刚挑回来的井水里泡过,用筷子挑到碗里,再浇上切成小段的韭菜叶子做成的咸汤,只见面条金黄如龙须,翠绿的韭菜叶子浇在上面,如翡翠,不要说吃,看着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农家日子欢乐更多。为了让夏至面更加出味儿,我们这些顽童就大展身手了。在我们这里人们都知道,最出味儿的不是猪肉,不是鸡蛋,也不是香油,而是两种野菜,它们是野小蒜和野韭菜;而这两样野菜非常稀少,不易采到。

因此,夏至节一大早,我们这些顽童就出发到小溪边、小河岸和荒地的杂草丛中去寻找。每发现一棵,就高兴得跳起来。一个早晨,也只能够采到十来棵;运气不好时,只能够采到三、两棵。

不论采到几棵,只要邻居家没有顽童去采野小蒜和野韭菜的,就会送给人家一、两棵。

这东西不在多少,主要是调味,只要把它洗干净,放到蒜臼里捣烂,味道就出来了。如果用热油烹一下,野野的香气就更加馋人,能够从家里飘到街头,路人也要抽动几下鼻子:“真香啊!”

当然,吃法最多的是吃宽面条。还有的人家喜欢吃“碰鼻子面”,它不但宽,而且厚,似筷子一般粗细,即便煮熟了,也硬帮帮的,吃起来面条有时会碰到鼻梁上。上面浇的咸汤,是将麦熟时收获的新紫皮蒜捣烂成泥,兑上酸醋,吃起来爽的很!

有人吃凉面容易闹肚子,有紫皮蒜泥保驾,让你无后顾之忧。至于酸醋,有防中暑之功效。

因此,在夏至节前一、两天,街头就会传来阵阵吆喝声:“打好醋——卖酱油哦!”家家户户听到吆喝声,都会花上一毛钱或用一个鸡蛋换上一瓶子酸醋备用。

夏至面都是要过凉水的,只有过了凉水的面,吃起来才爽快。因此,到中午吃饭时分,井台上排满了来挑水的乡亲。他们把两筲井拔凉水挑回去,然后把从滚开的锅里的面条捞到一只水筲里,稍等片刻,再把面条捞到另一只水筲里,一连过两遍凉水,这样,面条就彻底变凉了。

在炎热的夏至中午吃上两碗凉津津、滑溜溜的面条,是个很惬意的享受,这就应了那句俗语:“夏至的面顺嘴,穿惯的鞋顺脚。”正是“夏至民俗吃面条,男女老少乐陶陶;自古此日昼最长,面条寓意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