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吃喝

这些早餐,绝对城里的主角儿!

2020-03-28 10:02:02

老北京的早晨,一般都是从吃开始的。

一出门儿,问候:“吃了吗您?”

既是习惯性礼貌,也是对吃的重视。

这句话说的没错~

汪曾祺笔下的人物说:

“五味神在北京呢。”

统管酸甜苦辣咸的神都在这儿了!

豆汁儿焦圈儿炒肝儿包子豆腐脑

面茶杏仁茶炸豆腐豆面丸子汤杂碎汤

烧饼夹肉烧饼果子糖火烧炸糕……

每一样都有每一样的讲究!

用简单的食材,做出经典的味道,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肠胃,


也为我们开启了繁忙红火的一天。


这种讲究,让咱们北京人

就算早上3点醒了也不寂寞。

正好醒着琢磨早上吃点什幺?

有几种早点,是早点铺里的主角儿,

是北京人的早餐桌上绝对离不开的,

作为我,一天三顿都吃这些,也不腻!

吃早点,一碟儿咸菜,一个火烧,

也能吃出个乐儿,吃出个彩儿。

就说这烧饼吧,这老北京早点的主食。

从来都是现烙的,有一种叫马蹄烧饼,

现在不知还有多少地儿做,做的地道不地道了,


它是半发面的,两面儿都有芝麻,但芝麻不多,

内瓤儿的面也不多,薄薄的两层皮儿,

(看着鼓鼓的)

中间您可以来夹“果子”的,刚出炉的烧饼,

从中剖开,夹上滚烫焦酥的“果子”


(讲究些的夹肉),

嘿,吃在嘴里,那叫一个香。


这马蹄烧饼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

它正好能包住一个果子,

炸果子或者夹肉您怕油多,但烧饼的很干爽,

吃完之后不油手,饼内没有多少面,

吃完还不会掉渣滓。


所以它适合赶路上班儿上学的人,

您买上一套烧饼果子,边走边吃,吃完了,

也干干净净,胃里饱饱的。

北京人不是特讲究排场,环境,

他们习惯把早点和路上的时间融为一体,

顺带着就走到单位或学校了,省事儿!

如果时间富裕,吃完了干的,他们还讲究就口稀的。

其中,豆腐脑儿,可是北京一大喜好,


但是现在的人可能好多都忘记了,

那时豆腐脑分老豆腐

(多是汉民经营,豆腐要咕嘟出马蜂窝来,

调料有泡海蜇的酱油、水泻的芝麻酱、韭菜花、

卤虾酱、酱豆腐卤等),


还有,豆腐脑(这是回民垄断的买卖,

所以作浇头的卤都是牛肉汤做的,

其中有口蘑、黄花、木耳、鸡蛋、鹿角菜),

把干粮泡在老豆腐或豆腐脑里面,

吃着特别舒服,特别是在寒凉的北京冬季。

“豆腐脑儿”大街小巷都卖,

放以前,京城回民最有名的要数

前门外门框胡同“豆腐脑白”和鼓楼后的“豆腐脑马”。


北京人能一边走一边吃,凡事儿能将就,

但有时间,能坐下来吃完豆腐脑儿的时间,

他们是讲究的,小到一口味道,是哪家的地道。

这种感觉也透出了他们认真的对待生活的乐趣。


北京人特别随性,但可别总认为他们是随便,

其实并不是,他们做事一是一,二是二。

您要吃炒肝儿,那一定配包子,

“一碗炒肝,二两包子”,


这兴许所有老北京人最喜欢的早点了,


把猪大肠,猪肝,猪肺等内脏煮成汤,

后经改良去掉心肺,勾芡加料,

便成了如今的炒肝儿。


有句老俗说:“老北京炒肝,没心没肺”。

早年卖炒肝的店摊众多,好这口儿的人很多,

现如今,早上您可能要有大把时间才能吃上这口了,

只是味道总觉得没有以前的正了。


您要喝豆汁儿,必须配着焦圈咸菜,

这两样是老辈儿的食客们的最爱,

如今也被标榜老北京特色之一。


他们大中午来学着品尝的,

是不会知道我们早餐喝豆汁儿必须两碗起,


灰绿色的品相是品质地道的表现,

很浓很稠,酸涩浓重的口感直叫

“爱的人久久不能忘怀,狠的人久久不愿提起”,


您还要必须来份焦圈蘸着,吃一口油油脆脆,

吸溜一口滑滑稠稠,

在嘴里淀粉的甜味可以消减豆汁的酸味,

搭配起来真是过瘾。

其实,到了今天,好多的早点市面上已经消失了,

粳米粥,炸布袋、羊霜肠、烂肉面。。。

想在找到,真要可着网上寻摸了


就算现在还能看到的,吃一次也算是“体验回忆”

虽然很早以前早点摊儿也不是北京人开的,

但是那种细致,让早点变得“花样百出”~

豆浆、炒肝、杏仁茶、豆腐脑、老豆腐、

焦圈、排叉儿、螺丝转。。。


薄脆油条和烧饼,


还有扎三角、热切糕、

芸豆饼、芸豆卷、炸糕、


这些当年随意看到、吃到的,甚至是每天必食的,

现在成了心里怀念,去到处寻找,

仔细咂摸品味的怀念品了。


就像那时的北京,快食慢煮,

就是老北京的早餐,也是老北京人的生活。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祖祖辈辈都固守这一口味,

任其朝代更迭、风云变幻,都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