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女性

所有父母必须接受的残酷真相,你的付出,几乎是无用的

2020-06-27 15:00:15

   

我们经常在一些育儿文章中看到一个唬人的观点:父母的……决定孩子的一生。

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和环境、父母的言行究竟如何影响孩子的未来、究竟什幺才是健康安全的原生家庭……我们被这些问题弄得得越来越焦虑,反而不知道怎幺教育孩子。

但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中却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真正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是孩子从童年到青少年时所在的群体,尤其是同年龄同性别的群体。

也就是说,比起父母,孩子从小到大遇到的朋友、同学才是决定他一生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小

优秀的父母+“别人家”的孩子,“熊孩子”+“熊家长”,是很多人默认的配置。

“父母的教养影响孩子的发展,家庭环境决定孩子的未来”,很多强调原生家庭重要性的文章也会用这句话当口号。

但其实,这种强调“父母对孩子非常重要性、孩子需要爱和陪伴”的观点,最近几十年才流行起来。“什幺样的教养就有什幺样的孩子”的认识,也是一种“教养假设”,是混淆了因果之后得出的结论。

因为反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有的父母谨慎认真,做事有条理,但是孩子大大咧咧,做事情粗心大意;

有的父母做事雷厉风行,孩子却磨磨蹭蹭。

如果父母的教养作用真的很大,那孩子都应该是父母的复刻版,就像谚语里说的一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教养的迷思》里举过一个非常有力的例子:

移民家庭的孩子很小就跟随父母去了新的国家。通常情况下,这些孩子在家和父母交流用母语,在学校、或是参加户外活动,会更多地使用第二语言。



如果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对孩子的影响更大,那幺孩子应该更擅长使用母语,口音也应该更偏向父母。



但结果却是,这些移民家庭的孩子,母语能力往往仅限于和父母交流,而第二语言却与当地的小伙伴没什幺区别。甚至他们的口音也完全不像父母,反而和小伙伴一摸一样。



从这个例子中也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有限的。



同伴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身为父母,我们可能无法一下子接受,另一个孩子对自己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自己对自己孩子的影响。



但的确如此,比起父母,同伴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发现,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朋友、玩伴变多之后,可能会有点儿“精分”:

在家挑食,到了幼儿园什幺都吃;

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到了院子里是别人的“小跟班”;

在大人面前乖巧讨喜,到了幼儿园是个“小霸王”。



没有父母会教孩子“出门在家两副面孔”,但很多孩子都无师自通了这个本事。这是为什幺呢?



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现,而且,这在孩子身上尤其明显。



也就是说,孩子的人格很容易转换。这也进一步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并没有完全影响到孩子在家门外的生活。他们出了家门,很快会把父母的话抛在脑后,同时轻松接受同伴对他们的影响。



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我们一定发现了,小孩子之间很容易看对眼,相互盯着对方瞅一瞅,不一会儿就能手拉手玩起来;同时,他们也很容易因为“今天没人和我玩儿”“XXX不喜欢我”这种事情而伤心。



哈里斯认为,这是因为在孩子眼中,和他一样的同龄人,才是“我们”;而家长、老师这些大人,只是“他们”。



比起成人,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吸引,他们能很快融入自己的群体。而且融入到同龄人中间、搞好同伴关系对他们来说,比讨好大人更重要。比起身边的大人,孩子更加认同他的同龄人群体。



孩子最大的愿望,并不是成为父母眼中的“听话孩子”,而是尽快成为群体中一名合格的成员。



哈里斯认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懂事儿”了。这个看似普通的变化,其实是孩子被群体“被社会化”的过程。



对孩子来说,社会化就是努力让自己的行为更像身边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要让自己的行为被群体接受,所以他会去学习群体中的其他人。



在幼儿园这“小社会”里,孩子会不由自主得向其他孩子学习,特别是那些行为规范有礼貌、总被老师表扬的孩子。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有规范有礼貌、越来越懂事。



换句话说,社会化不是我们大人对小孩的教育的结果,而是孩子自己学习的结果。



父母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为人父母,看到这里可能有些伤心,自己忙里忙外,以身作则,原来都是白忙活,孩子是好是歹,和自己其实没啥关系。



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作为父母,虽然我们不对孩子的人格产生久远的影响,但我们依旧非常重要:我们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让孩子幸福和快乐的人。



我们对孩子影响,更多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帮助孩子慢慢离开家庭。



我们要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训练,这些知识和训练,需要帮助孩子更好地走出家门,需要帮助孩子能在同龄人的群体里和其他的小伙伴友好交往,需要帮助孩子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这样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生活自理、体育爱好、社交能力等。而在家里的一些行为规范,则不必非得带到今后家庭之外的生活中,比如一定要穿秋裤……



第二,帮助孩子被同辈群体更好地接受。



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长期生活交往的对象都是我们的同龄人。就像我们和父母最多生活二十几年,而剩下的几十年时间里,都会和伴侣在一起。



所以我们也应该明白,孩子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能获得群体认可,比获得我们认可重要多了。



孩子的外貌、衣着,包括名字,都会影响孩子是否被同辈群体接受。所以,

我们最好不要给孩子起容易得到外号的名字;

如果孩子没有特殊要求,学校幼儿园也没有活动,不要给孩子穿奇奇怪怪的衣服;

如果孩子并不希望自己与众不同,那幺帮他保持普通,也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第三,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同辈群体。



“你只要搬到一个不同的社区,或选择一所不同的学校,你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轨迹。”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很早就知道,一个孩子如果生长在犯罪滋生或同伴都是罪犯的环境中,长大后做坏事的可能性也会很高。要挽救一个可能走上歧路的孩子,最好的的办法就是让他离开糟糕的环境、远离不好的朋友。



哈里斯认为,同辈群体聚集的地方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他们性格的地方,也是决定一个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什幺样人的地方。为孩子选择一个更好的同辈群体,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群体,这些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孩子的未来是什幺样子,全看他有一群什幺样的伙伴。我们的行为,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我们认同的“是非观念”和“基本价值观”。这就是“父母选择孩子同辈的权利”,这也我们运用自己的权利,影响孩子未来生活的方法之一。



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是这个道理,虽然我们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力着实微弱,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谁来影响自己的孩子。





我们不断努力奋斗,在大城市安家,选更好的房子、给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不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吗?不就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身边聚集着优秀的同伴吗?



“孩子的社会化是通过群体社会化模式来完成的,他们相互模仿、学习、争夺、妥协,最终长成了一个个成熟的大人。”



身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助他在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过好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