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武汉人为什么不去黄鹤楼?

2020-09-12 16:40:14

今年的武汉黄鹤楼很不一样,不仅吸引了全国游客,也让本地市民络绎不绝。


自2020年 8月8日起,武汉黄鹤楼等12个5A级景区以及湖北省内其他A级景区,以免门票之热情,开启了荆楚之旅。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当年的一座军事楼,在唐代之前,就于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1800余年后,“黄鹤楼”依旧是游人观赏、打卡的必去之地。


历史上,它受到诸多文人墨客之青睐,如崔颢、李白、王维、白居易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当年,崔颢的这一首《黄鹤楼》,不仅令黄鹤楼名扬四海,更是令诗仙李白尤为羡慕、嫉妒,模仿之下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今天的黄鹤楼,虽早不是1800年前的那一座楼,其旧址也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被占用,但今人之怀古,登高望远,依然充满情怀之寄托。


黄鹤楼作为武汉着名的、醒目的城市标志之一,它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更是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许多游客来到武汉后,必是会前去观光打卡。


但在黄鹤楼未免门票之前,却常是听到或看到(网络留言)武汉人对黄鹤楼的热情似乎并不那么高,甚至是觉得黄鹤楼没意思。就算是去了,多半也是陪从外地来的亲戚、好友。


早年间,不少公众号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说是只要凑齐七个上过黄鹤楼的武汉人,就可以召唤嗨碟斌。


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分析,这是因为黄鹤楼并非是一座古建筑,而是一座由现代人重建的,并加了电梯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还不是旧址重建。


如今人们在蛇山之巅所见的黄鹤楼,并非是历史上黄鹤楼所在的位置,其遗址是在1000米外的江边。也就是说,这是一座没有旧址支撑的现代仿古建筑。


还有人分析,是黄鹤楼的游客太多,车难停。所以,许多武汉本地人不喜欢去黄鹤楼玩。


这让我突然想起这么一句话: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拥有黄鹤楼的武汉人,与黄鹤楼之距离、之亲近,自然是远胜于外地人。


许多人每天上下班都可能经过黄鹤楼,远远地就已经瞧见了这座楼,“一眼千年”,就懒得再花钱进去看了。


生活在黄鹤楼附近的老武昌们,几乎举首之间就能瞧见它,更是觉得再熟悉不过。既然都这么熟悉了,又何苦跟外地游客挤呢?


然而,黄鹤楼自免门票后,不少武汉人逃不过真香定律,纷纷都来登楼了,带着父母,抱着孩子,牵着爱人的手,曾经觉得没意思的地方,突然发现还不错。其中,包括许多年轻人、小情侣们也纷纷来打卡,在这热情的江城之中,感受不一样的黄鹤楼之景观。


“昔人又乘黄鹤来, 此地仍是黄鹤楼。黄鹤一去再复返,白云苍穹千载悠。”


具有1800余年历史文化的黄鹤楼,最初建造时的用于军事,也有说法是辛氏开设的酒店。但自它建成以后,于长河中频遭兵火,屡次被毁。


仅在明清时期就被毁了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1868年,是黄鹤楼在其原址上最后一次重建,但十几年后又被毁,即1884年,当时只留下一个铜铸的楼顶。


由此可见,黄鹤楼在明清以前又遭到多少次毁坏与重建,它早不是三国时期的模样。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兴建,为了修建武昌区这边的引桥,而占用了黄鹤楼旧址。这导致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不得不重新选址,最终迁址到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之巅。


今登于黄鹤楼,看万里长江浩浩荡荡,观大江之城谈古论今,这座以清朝1868年(当时的黄鹤楼)为蓝本而建造的黄鹤楼,其建筑规模远远超过以前的。


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每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神韵。并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与汉阳江滩的晴川阁隔江相望,是一座现代与古典相融合的人文自然景观。